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灵异 > 侯府忘恩义?摄政王撑腰,不原谅 > 第468章 墙倒众人推

侯府忘恩义?摄政王撑腰,不原谅 第468章 墙倒众人推

簡繁轉換
作者:初点点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9-07 15:59:41 来源:源1

第468章墙倒众人推(第1/2页)

骆宁在延福宫用了午膳。

她逗留了大半日,而不是随便坐坐就走。

小皇帝半上午下朝后,被乳娘带回来,瞧见了骆宁也很亲近。

他还拿出他的小糕点匣子给骆宁,让骆宁挑一块吃。

小孩子的善意,除了日常相处中培养,余者则来自大人的灌输。故而骆宁明白,陈太后对她的态度的确不作伪。

小皇帝很敏锐的,若陈太后当面一套、背后一套,他看到骆宁就会像瞧见郑玉姮那样不自觉紧绷。

陈太后又愿意和骆宁聊太皇太后。

半下午,萧怀沣派了个内侍,叫骆宁去宫门口,一起回府。

“……是有什么事耽误了吗?”萧怀沣问。

“没有,只是陪她坐坐。”骆宁说,“她也挺寂寞的,一个人在延福宫里,没个说话的人。”

又道,“她与我聊起母后,说了很多我都不知道的旧事。”

陈太后毕竟在寿成宫住了些日子,她本身又是擅长察言观色的人,自然记住了很多太皇太后的事。

又捡了骆宁爱听的,告诉了她。

“就这些?”萧怀沣又问。

言外之意,她叫你进宫来做什么。

骆宁便说:“她说起了忠武侯夫人。忠武侯夫人一直牵线搭桥,希望陈太后可以见见申国公夫人。她回绝了。”

忠武侯本就是武将出身,他投靠申国公不难理解。

“她懂明哲保身,这很好。”萧怀沣语气很淡。

他不怎么在意陈太后。

若她不安分,等处理申国公的时候,顺手处理了她,丝毫不费力。

可她若愿意低调行事,萧怀沣也可以给她一条活路。毕竟,骆宁不讨厌她。

萧怀沣希望骆宁多些牵挂。

“她若不懂自保,活不到今天。”骆宁说。

骆宁也告诉了陈太后,叫她别操心。如果不想见外命妇,就把她们拒之门外。

“……菱粉糕好吃吗?”萧怀沣却转移了话题。

骆宁:“还行,不如孔妈妈做的。”

又道,“真奇怪,宫里御膳房的点心应该最好,可为何总是没有孔妈妈做出来的美味?”

“孔妈妈单给你一个人做菜,她知你口味。”萧怀沣道。

“回去再叫孔妈妈做菱粉糕。”骆宁道。

想起什么似的,又说,“陈太后也茹素,她也要替母后守孝。按她的说法,她要守孝一年。”

萧怀沣语气更淡,不是很想提无关紧要的人:“她有这份心,也很难得。”

回到了王府正院,丫鬟们帮衬他们俩更衣,洗脸净手,退了出去。

骆宁突然抱住了萧怀沣。

“怎么?”萧怀沣用力回抱了她,有点惊喜,又略感意外。

骆宁:“怀沣,你给母后的谥号是‘文皇后’。”

萧怀沣一只手摩挲着她青丝:“她应得的。”

“她在天之灵应该会欣慰,怀沣。她配得起‘文皇后’。”骆宁说。

萧怀沣更用力抱着她。

他觉得骆宁想哭。

可骆宁仍是没有哭。她只是把自己的脸埋在他胸口,咬紧齿关把情绪压下去。

“想吃什么?”他问骆宁。

他只能确定,骆宁会回答他这句话,其他的她顾不上了。

果然,骆宁说:“菱粉糕。”

第二天骆宁吃到了孔妈妈做的菱粉糕,味道比宫里的淡几分,更适合骆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468章墙倒众人推(第2/2页)

日子慢慢往前。

这次之后,陈太后大概知道了骆宁对她无恶意,那就是摄政王也没恶意。她安安静静过日子,不再传召骆宁。

八月上旬,申国公上朝了,朝堂上一时鸦雀无声;他下朝回府,路过街道时,百姓不再是畏惧回避,而是对着他的马车指指点点。

墙倒众人推、破鼓万人捶,申国公在朝臣与百姓的态度里,看到了自己的末路。

郑玉姮毒害太皇太后,明明只是她一个人的私心发作,却把申国公钉在“奸佞”柱子上。

百姓鄙视他。明知冒犯他这样的一品大员是死罪,却还是跃跃欲试想要当面唾弃他。

申国公回府时,脸色铁青。

史上多少真正的奸臣,都没有受过他这样的待遇。他做了什么?他分明无辜。

申国公照旧上朝,没有被打倒。他不倒,他的势力就不会真的散;皇帝年幼、萧怀沣名不正言不顺、陆丞相根基还浅,其他门阀都被打败,如今只剩下他与崔氏了。

有些难,可尚未到绝境。

只是他想得很美好,很快就发生了一件事,叫他在百姓心中的声望坠落谷底。

“王爷替陆县令伸冤!”

有人在街上拦住了萧怀沣的马车,递上一把沾了血的官服,向萧怀沣喊冤。

萧怀沣当即下了马车,仔细询问缘故,并且把人带走了。

此事在闹市发生的,又正值早市的时辰,很快就传开了。

半上午,陶伯进内宅,把这件事告诉了骆宁。

“说是临州府有个县的县令老爷,叫陆松川,爱民如子,打杀了好几位刁蛮乡绅,为民请愿。他却死了,被申国公的堂侄捅死了。”陶伯说。

“叫什么?”骆宁问。

“陆松川。”

“不不,你是说他在临州府做官?”骆宁问。

陶伯道是。

骆宁听明白了,叫陶伯先出去。

她做鬼的时候,见过萧怀沣处理一桩案子:大贪官陆松川,勾连海盗与乡绅,每年贪墨二百多万两银子,他的私库赶得上国库了。

杀了他的那年,朝廷减免了临州府诸多县城乡镇当年的税收,因为已经够了。

骆宁飘荡在茶楼,听说书先生滔滔不绝叫“陆临州”,他们会用此人做官的地方,取代此人的名字。

现在他还只是县令,已经在地上扬名了吗?他搏了个地方父母官的名声,取得了百姓信任。

怪不得后来贪了那么多,是朝廷抓海盗才把他给揪了出来。

今生,这个人却提前死了,还是被申国公的堂侄儿杀死的。

不会是巧合。

此人沽名钓誉,肯定早已被人盯上了,特意用了他做饵。

骆宁很快把上午的事理完,将回话的管事们都打发走了,她才一个人静坐,串联整件事。

嫁给萧怀沣不到两年,她学会了很多官场的思考:不去想一个人做了什么,而是想他为何这么做。

以及,把整件事串起来,前后都关联去考虑。

她养成了如此思考的习惯,很快就把整件事的脉络理清楚了。

骆宁慢慢喝一杯茶,等着萧怀沣回来跟她说实情。

萧怀沣每晚都要跟她说说朝政,也是她思路通顺的原因之一,因为她什么都知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