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科幻 > 诸天影视从四合院开始 > 第八章 贺耀宗的托付

诸天影视从四合院开始 第八章 贺耀宗的托付

簡繁轉換
作者:洒家要吃肉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7-07 14:17:23 来源:源1

日子很不扛混,转眼来到了一九七五年的二月份,这一年的除夕大年三十是二月十日。贺耀宗一家去年一年的收成总体来说还算是过得去,虽然下半年的时候,贺耀宗因为过于劳累而导致昏厥,可是叶晨治疗的及时,身体上

没落下什么病根儿。

再就是叶晨和贺秀莲之间的感情一天比一天加深,每天除了正常的劳作,这对年轻人总是会凑到一起,叶晨辅导着贺秀莲的学业。到后来叶晨干脆把他的粮本儿挂在了贺家,和他们同吃,为了避嫌,住是不可能同住的。

同村的人都看出来点猫腻,虽然茶余饭后会有人议论些什么,可是却鲜少有揪着这点事儿往上使坏的。

一是贺耀宗一家在村里的人缘极好,没见他和谁红过脸;二是村里人都知道叶晨是个有本事的,可不光会开个拖拉机,他还是村里的赤脚医生,平日里经常帮村里的牲口治病。

这样有本事的人,大家都当个宝似的宠着,没人愿意去碰那个雷。只因为谁也不敢保证自己的身子骨一年到头都那么健康,碰不上什么小病小灾。

再加上都是庄户人家,家里条件好的,养着头老黄年日常耕地,条件差一点的,也养着头年猪,再不济的鸡鸭鹅也是有的。牲口要是遭了瘟,全指着兽医治病呢,把他要是给得罪了,到时候哭都找不到地方,那可是一死就是

一窝的。

村里也不乏那些曾经惦记过贺秀莲长相的癫汉,看到叶晨和她好的如胶似漆的,生出羡慕嫉妒恨来,可是往往还没等他们冒头挑事儿,就被村里人给压下去了,哪怕是报到了生产队ge委会,也没人理他们那一茬。

春节临近,柳河镇家家户户都贴上了红纸剪的窗花,生产队破例给每户分了二两香油,半斤白糖。贺耀宗家还额外领到了一副猪下水,这是队里对贺家醋坊过去一年贡献的奖励。

贺老汉早早就张罗着让叶晨来家里过年,腊月二十八这天,贺秀莲和姐姐贺秀英把屋里屋外打扫的干干净净,连醋缸都贴上了“醋香千里”的红纸。

贺耀宗则亲自写了副春联,“酿得乾坤酸香味,迎来岁月甜如蜜”,横批是“春满人间”,贴在了醋坊大门上。

叶晨这边也没闲着,他托县里的朋友弄来了半斤古巴糖,两盒大前门香烟,还特意去到供销社给贺秀莲买了条红头绳。除夕一大早,他就拎着年货进了贺家院子,还没进门就远远的闻到了炸油糕的香味。

作为晋北地区的特色小吃,炸油糕在汾阳、乡宁等地尤为出名,制作工艺复杂,外皮酥脆,内馅香甜。

“叶大哥!”

贺秀莲看到叶晨登门,系着围裙从灶房跑出来,脸颊被灶火烤的通红,手上还沾着面粉,笑着对叶晨说道:

“你快来看,我按你教的法子调的馅儿!”

叶晨凑到跟前一看,案板上摆着三盆馅料,分别是酸菜猪肉、红糖芝麻,还有一盆罕见的韭菜鸡蛋虾皮馅儿。虾皮这时候可是正经的稀罕物,他忍不住惊讶的问道:

“秀莲,这是哪来的虾皮?”

贺秀莲抿嘴一笑,对着叶晨开口解释道:

“前阵子村里来了个从晋城那边过来的货郎,我爹用三斤陈醋跟他淘换来的。”

叶晨这才若有所悟,晋城距离渤海沿岸的黄骅港三百公里,有这样的渠道不足为奇。

这时就见贺秀莲凑到了叶晨身边,偷偷往他手里塞了个油纸包,小声说道:

“叶大哥,你先尝尝,我多包了五个。”

纸包里刚出锅的炸油糕,金黄油亮。叶晨咬了一口,外酥里嫩,韭菜的鲜香混着虾皮的咸鲜在舌尖炸开。他刚要夸赞,却突然“哎哟”了一声,贺秀莲趁他不注意,把沾着面粉的手指往他鼻尖上一抹,然后就躲得远远的。

“好你个丫头!”“

难得见到贺秀莲调皮的模样,叶晨露出了笑容,作势要去追,贺秀莲咯咯笑着躲到磨盘后头。正在贴年画的贺耀宗扭头看到了,笑得胡子直额,轻声说道:

“年轻真好啊!“

年夜饭摆满了八仙桌,酸菜白肉炖粉条、醋溜土豆丝、红烧猪大肠,最中间是一盆金黄油亮的醋椒鱼,这是贺耀宗的拿手菜。叶晨还贡献了一瓶西凤酒,引得老汉直搓手,说道:

“这可是稀罕物啊!”

收音机里此时正播着样板戏《红灯记》选段,贺秀英的男人常有林蹲在条凳上,嘴里嚼着猪大肠含混道:

“要我说啊,还是《智取威虎山》带劲儿!”

“吃都堵不住你的嘴!”

贺秀英瞪了一眼丈夫,转头给叶晨夹了块鱼肚子肉,说道:

“小叶,来尝尝,这鱼是用俺家五年陈酿烹的!”

叶晨刚吃了一口,酸香鲜辣的口感就在口腔里爆炸开来。如果是单纯的辣,叶晨自信自己还受的住,可是再加上酸香,这不由得让他直吸气。

贺秀莲误会叶晨被辣到了,赶紧从旁边递来醋蒜汁,说道:

“蘸这个解辣!“

叶晨接过来的时候,贺秀莲的手指不小心碰到了他的指尖,她顿时羞红了脸。

酒过三巡,贺耀宗突然想起了什么,从炕柜里掏出了一个布包,递给叶晨,然后说道:

“小叶啊,叔没啥贵重的东西送你,这是我们家祖传的酿醋方子,你收着!”

一桌的人都愣住了,在晋西,醋方子比命还金贵,向来秉承着“传儿不传女”的传统,要不然他们家也不会招常有林当上门女婿。

贺秀英是万万没想到,自家老爹会把醋方子交给叶晨,而没给自己的丈夫,她有些失态的筷子“啪”的一声落在了桌上。至于常有林倒是没说话,滋溜了一口小酒,紧着鼻子保持着沉默。

叶晨愣了片刻,注意到了大姐他们家的不悦。他赶忙推辞道:

“贺叔,这可使不得啊,这方子在我手里头那才是糟蹋了呢!”

“拿着!”

贺耀宗把子拍在叶晨的手心里,意味深长的看了看他和小女儿,说道:

“小叶,你教秀莲读书,给她前程,这份情贺家得认!我知道你和秀莲注定不属于柳河,早晚有一天是要走出去。

可是大女婿有的,你这个未来的小女婿也应该有,就算是哪天不能传承下去,好歹也是个念想,我这么说你明白吗?”

贺老汉的话让贺秀英两口子脸色稍缓,她们清楚他俩注定是留在贺老汉身边尽孝的儿女,听到老爷子这么说,算是放下心来。

叶晨看了眼身边害羞的贺秀莲郑重其事的把方子放进了贴身的口袋,然后对贺老汉说道:

“叔,您把自己最珍贵的都交给了我,我一定不负所托!”

贺老汉听懂了叶晨的一语双关,其实在他心里,贺秀莲这个小闺女,要远比祖传的方子珍贵的多。只不过这是他能送给叶晨最珍贵的嫁妆了,只期盼着他将来能好好待自己的女儿。

贺老汉笑着拍了拍叶晨的手,开心的说道:

“好孩子,你和秀莲都是好样的!”

守岁要熬到半夜,常有林已经醉得打起了呼噜,贺秀英扶着丈夫去厢房休息了。贺耀宗岁数大了,也熬不住要去先睡了,临走之前,他还不忘提醒叶晨半夜敲钟的时候,别忘了把院外挂在树上的那挂鞭炮放响。

灶房里只剩下叶晨和贺秀莲围坐在火炉旁烤红枣,贺秀莲突然小声对叶晨问道:

“叶大哥,你说......以后高考要真恢复了,咱俩能考到一个学校不?”

炉火映照着贺秀莲亮晶晶的眼睛,叶晨的心头一热,他笑着回道:

“肯定能,你现在数理化进步的这么快,将来说不定的比我还好呢!”

贺秀莲摇了摇头,从怀里掏出个绣着并蒂莲的荷包,荷包里装着晒干的桃花瓣,她凑到鼻子旁嗅了嗅,小声说道:

“我......我只想和你在一块儿,去哪儿都行!”

叶晨看着贺秀莲羞涩的模样,心里突然涌起一股哀伤的情绪。原世界里贺秀莲也是这么勇敢的追求自己的爱情的,可是直到死去的那天,她都没从孙少安嘴里听到半句情话,他的温柔都给了田润叶。

叶晨轻轻握住贺秀莲的柔荑,然后说道:

“等开了春,我带你爬老鹰崖看桃花去!”

“当??”

就在这时,远处生产队的大钟敲响零点的声音,一九七五年来了。

叶晨拉着贺秀莲的手,两人一起来到了院外,叶晨拿着点着的线香,点燃了早就挂在院外树上的鞭炮。火光中叶晨看到贺秀莲捂着耳朵,笑得比盛开的桃花还要灿烂………………

三百多公里外的黄原市双水村,孙玉厚家的窑洞里没有炸油糕的香气,没有红纸剪的窗花,更没有收音机里样板戏的热闹。

昏黄的煤油灯下,一家人的年夜饭就只有一盆稀的照见人影的高粱粥、半碗腌酸菜和几个掺了麸皮的黑面膜。

孙少安蹲在门槛上闷头扒饭,耳畔仿佛还能听见田润叶托人捎来的那句“少安哥,过年好”。

他攥着筷子,手指节发白,田润叶在县城里当公办教师,吃的是公家饭,自己过年却连给妹妹扯块布,给弟弟拿几块伙食费的钱都凑不出来。

头上裹着看不出颜色的羊肚手巾的孙玉厚,撇了眼儿子,叹息了一声后说道:

“少安,别想了,咱们和田家就不是一路人。”

孙兰花抱着被饿哭的猫蛋和狗蛋,把粥里的几粒米都捞给孩子,自己就只喝酸菜汤。

王满银这个挨千刀的,因为在集市上卖假耗子药,被人给抓了起来,毕竟这种行为太可恨了,哪怕你卖个真耗子药呢,被拉去学习班劳改,到现在连封信都没捎回来。

就因为这件事,二爸孙玉亭和村支书田福堂联合起来,劝孙玉厚到会上发言,划清界限。孙玉厚嫌丢人,被逼到狗急跳墙,拎起了刚倒进暖瓶的开水就往嘴里灌,所幸暖瓶里还有半瓶凉水,两相一勾兑,没把他给烫伤。

看到这种情况,孙玉亭和村支书都怕把人真给逼死了,所以就退让了一步。可即便是这样,孙家也被闹得那叫一个鸡飞狗跳,臭名远播。

孙玉厚之所以会劝大儿子别多想,就是因为他看出来了,田福堂那个王八蛋,现在处处给家里使绊子,为的就是拆散大儿子和他闺女。

看到孙家过年这么落魄,手头宽裕一些的邻居给他们家送来了半碗猪油渣。孙兰花舍不得吃,偷偷的藏进罐子里,那是留给正月里万一孩子生病的救命粮,既然生下来了,就不能看着孩子夭折了。

队里今年的收成差,孙玉厚家只分到了半斤带的麦麸。他摸黑走了十多里路,用珍藏的旱烟叶跟石圪节公社的熟人换了一小包红糖,冲成了糖水分给全家。

家里的老太太大概是饿糊涂了,捧着碗念叨着:

“玉厚啊,今年咋没吃上白面呢?”

看着家中过年落魄的景象孙玉厚背过身,用看不出本来颜色的棉袄袖子擦了擦眼睛。

小妹妹孙兰香用自己的旧作业本,剪了个歪歪扭扭的福字,贴在窑洞的裂缝上。孙少安摸了摸她的头,从兜里摸出个磨光的五分钱钢锚,递给她,然后说道:

“拿着,这是哥给的压岁钱,等开春给你买铅笔。”

孙少平知道自己家穷成什么德性,所以过年他干脆就在县高中的宿舍里猫着,压根儿没回来给自己和家人添堵。

春节过后,二月到三月间,元宵节过后,时令眼看着来到了惊蛰。虽然天空还飘着雪花,可是雪已经留不住了,往往还没等落在地上,就消失的无影无踪。

黄土高原漫长的冬天眼看着就要过去,但是因为倒春寒的缘故,真正的春天也还远没有来到。

这样雨夹雪的天气,冻人不冻土如果没有什么要紧事去办,人们宁愿猫在家里头足不出户。现场的大街小巷也因此而少了几分嘈杂。

县立高中矗立在半山腰的大院里,此时却是另外一番热闹的景象。午饭铃声响过,从一排排错落有致的窑洞里,钻出来一群拿着碗筷的少男少女,他们穿过院坝,朝着总务处那一排窑洞的墙根下蜂蛹过去。

校园的南墙根下面,已经按照班级排起了十几路纵队。各班级的值日生正在忙碌的给大家分发饭菜,每个人的饭菜都是提前一天登记好并且付了饭票的,因此只需要按照名单分发,然后在花名册上划去名字即可。

这里的饭菜分为甲乙丙三个档次,甲等以土豆白菜粉条为主,会在菜里加几片让人垂涎欲滴的大肉片子,每份的售价是三毛钱。

乙等的饭菜除了没肉以外,其他的和甲等基本相同,只是在价格上要足足便宜一半,每份只需要一毛五分钱。

至于丙等的饭菜猜也猜的到了,水到令人发指,简简单单的清水炖萝卜而已。食堂似乎是为了掩饰萝卜汤的清淡,会象征性的在上面飘着星星点点的辣子油花。不过这便宜也有便宜的道理,每份只需要五分钱。

学校里每个班级排在甲等菜队伍的学生少之又少,毕竟没几个吃得起这样沾了荤腥的肉菜的。打乙等菜的是大多数,至于最次的丙等菜也有不少,毕竟在当下的年月,没钱的在大多数。

这里的主食也分为三等,有白面馍馍,玉米面馍还有高粱面馍。白黄黑三种颜色,也代表了各自的身份,学生们对这三种主食用欧洲、亚洲、非洲来进行调侃。

可即便是最便宜的乙等饭菜,也还是有人吃不起。孙少安无疑就是这样的人。他每天都排在最后,等到所有人都打光了,才会去干粮筐里,捡那剩下的高粱面黑馍,然后看菜汤汤底有没有剩,有剩的家就用水涮涮,装进自己

的饭盒。

指望着俩黑馍,对于一个十七八的后生来说,是肯定吃不饱的,他肚子里没油水,一顿四五个黑馍都不在话下,可家里的条件不允许,他就只能是想方设法的给自己混个水饱。

孙少平以前听他爹说,旧社会地主喂牲口都不用高粱,因为这东西是最没营养的。可就是这高粱面黑馍,他都只能是捡别人剩下的。

和他一样等别人打完饭,才过来捡黑馍的,还有同班级一个叫郝红梅的女生。与孙少平不同,她家是地主成分,所以在学校里饱受歧视,可好歹人家祖上是富过的,不像孙家,祖祖辈辈都是贫农。

作为整个学校里最卑微的存在,孙少平在发现有人和自己一样,敏感而又自尊心强烈。这让他有了一种同病相怜的感觉………………

命运的齿轮在不知不觉中开始转动,只是因为某个人的意外乱入,谁也不知道两个齿轮之间的咬合会不会脱离原来的历史轨迹。

叶晨躺在知青点的大通铺上,看着屋顶在发呆。人真的是欺善怕恶的存在,明明自己家穷的叮当响,却去欺负一个对他们家抱有善意的女人,觉得她的付出是应该应份的,最后活活把她累死,这样的人家真配拥有幸福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