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灵异 > 大明第一首辅 > 分卷阅读137

大明第一首辅 分卷阅读137

簡繁轉換
作者:黑糖茉莉奶茶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4-12 00:07:57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黎淳的目光落在她身上,她就讪讪闭上嘴,无辜地眨了眨眼。

“这也是那本书里看的?”他问。

江芸芸嗯了一声。

黎淳没说话,他的手指摸索着书本的页脚,页脚起毛绵软,可见写这本书的时候,江芸也是仔细斟酌过,反复翻看的。

自来农事书少之又少,从汉朝开始算,到现在也屈指可数,不过数本,这里面能算得上传世之作的也不过寥寥几本。

但那些书再好,对农民来说都太过深奥了,可江芸写的这本不一样,她甚至用的是民间的白话,然后还生动地配了图,这本书在读书人眼里难登大雅之堂,可能连书肆都进不去,但对识字不多的农民来说,却是正需要的。

“你可有想过若是那本书的东西不能落实到种地身上呢?”黎淳轻声问道。

江芸芸皱眉。

这也是她这几日忧虑的,她拿的东西如果是皇冠里的宝石,那宝石是如何得到的,皇冠又是如何打造的,她确实是一概不知。

就像她知道1 1=2,却不知道它为什么等于2。

这里的知识也许是有用的,却不一定在扬州这片土地上有用,又或者是大明朝的这块土地上有用。

“你以为你耽误的只是一季农事,可这季农事后面关系着却是这户人家的所有生计,所以你可能觉得是一件小事,你是为他们做好事,想要他们生活的更好,却不知道若是只要这一季坏了,他们却再也等不了明年了。”黎淳的目光温柔落在江芸芸身上。

江芸芸被骤然点醒。

她终于明白自己一直隐隐的担忧是什么,她高估了这个时代农民抗风险的能力。

所以,自来改革就是困难的。

她恍恍惚惚察觉到这一点,因为上层者的做法一定是想改善这个艰难的处境,但落到中层,落到下层,因为**,因为天灾,所有的问题都会被加倍放大,所有预料不到的问题都会层出不穷出现,可到最后所有的过错便只会落在决定这个政策的人身上。

所以,自来改革者没有一个好下场。

“你有想过后果吗?”黎淳问道。

江芸芸嘴角微动,最后为难摇头,羞愧说道:“我,我没想过这个问题。”

黎淳见两个小孩都一脸迷茫,无奈叹气:“你们都起来吧。”

黎循传和江芸芸对视一眼,随后慢慢吞吞爬了起来。

“这内容你要多久才能补齐。”黎淳把册子递了回去。

“没有多少内容了,水利的书更加少,我也找不到什么参考的,但是扬州多水,倒也不缺水源,只是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就像上次一样,水既能灌溉农田,那会淹掉农田,其实我后来询问中得知那场雨并不大,只是河道淤积,上游水系又多,所以骤然暴雨,这才直接淹了村子。”

“但我又想这个事情百姓是做不了什么,不管是疏通河道,还是拦截上游的水,最好的办法就是建水坝造水库,和都江堰一样,那都是官府的事情,所以我只打算把几个简单的水利引水灌溉工具写一下,因为水稻需要大量的水,有了水利工具,人也会轻松许多,人不被整日束缚在土地上,也就可以干些别的事情,改善生活。”江芸芸有条不紊说道。

黎淳惊讶于她的思路足够清晰,也足够明白,一时间不知道该是担心还是欣慰。

担心的是,年纪轻轻思虑如此之重,恐非长寿之相。

欣慰的是,年纪如此小就能想得如此明白,未来一定会大有出息。

“那就这几日抓紧时间把这份内容补齐吧。”黎淳说道。

江芸芸惊讶抬眸。

“在你心里,我是这么不近人情的人。”黎淳板着脸质问道。

江芸芸眼珠子滴溜溜地转了转,她一向是给三分颜色就能开染坊,你退一步,她进三步,贴着你脚后跟的那种借杆子往上爬。

“没有,我们老师多好的人。”她立马扬起一个灿烂的笑来,不遗余力地大声夸道,“天下再也没有我们老师这么好的老师了。”

黎淳没好气地白了她一眼,嫌弃说道:“少给我戴高帽,你且写好,但这东西我是不准你发出去的,万一真的出事了,我还要跟着你一起被人戳脊梁骨。”

江芸芸立刻露出犹豫之色。

“怎么了?”黎淳最怕她露出这个神色,不由紧张问道。

江芸芸摸了摸脑袋,小心说道:“那些村民一直问我要,我就说年前给他们了。”

黎淳听得头都大了,忍不住伸手点了点他,嘴巴张了张,却也没舍得开口骂人。

——到底是还小,也是也是好心,不能骂,骂了伤情分,也伤她的心。

“那你写好我给你选一下,选那些可以拿出去的。”黎淳思索片刻,淡淡说道,“整本的内容先放我这里。”

江芸芸不解地看着他。

“这东西是不是好东西,试一下就知道了。”黎淳意味深长说道,“你且少管大人的事情,好好读书,若是明年县试出了差错,看我怎么收拾你。”

江芸芸怯怯点头。

半个月后,黎淳看着拿到手的东西,见她后面不仅写好水利的内容,还配了生动逼真的图,甚至还补充了两种养殖方式,一种是鱼稻共生,一种是桑基鱼塘。

她细心补充着鱼稻共生的鱼需要食肉的鱼,避免吃掉稻的根系,但也需要食草的鱼,需要去吃掉水稻边上的杂草。

桑基鱼塘则是用了几句话概括了一下——塘基种桑、桑叶喂蚕、蚕沙养鱼、鱼粪肥塘、塘泥壅桑。

虽是简单,但格外清晰明了。

“这两个倒是有意思。”黎循传仔细琢磨一会儿,笑着点头,“若是这些能推广出去,百姓在一种土地上,至少有两种收益。”

“但这样会不会太累了。”老夫人担忧说道,“瞧着工作量也大了。”

黎淳笑说着:“若是可行,百姓就会固定在这片土地上,累一些,但也会有好日子过,他们也是愿意的,再不济,会有人跟着改进工具的,自秦以来,农事不就是一代跟着一代变化吗。”

老夫人转念一想也觉得有道理:“哎,你这是打算给谁写信啊。”

“给有能力的人,去看看这东西到底行不行。”黎淳笑说着。

————

浙江布政司内,刘大夏穿着洗得发白的衣服,正在查看各地农事的情况。

隔壁扬州因为农事发生了震动,他就借机敲打了浙江各地的官府,要求他们老实上报夏税麦的事情。

如今各地上交了账本,他便一点点对过去,若是哪里不对,还打算亲自去看看。

“老爷,扬州来信了。”管家低声说道。

刘大夏正看好湖州的帐,湖州上缴的税收是所有州县里最难看的,知府早早就递了折子上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