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灵异 > 勇者可以不活,但不能没活 > 第215章 飓风

勇者可以不活,但不能没活 第215章 飓风

簡繁轉換
作者:Tokyo哥斯拉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11-14 05:19:37 来源:源1

铺在柚木地板下的奥术法阵对内吹着冷风,将温度调节成春天的模样,布兰森庄园内的豪宅金灯璀璨。豪宅前的湖畔映着灰天,风卷着云,漆黑浓稠如墨的云层似一条线横在天边,重的像要把天染黑。太阳在云层之上,只剩斜斜...

风在清晨的街道上低语,像是一封未曾寄出的信,轻轻拂过回音堂斑驳的石墙。启站在台阶之上,望着东方天际由暗转青,仿佛整片天空正从一场漫长的梦中醒来。他胸口空了,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沉实。记忆被抽走的部分像被雨水洗去的炭笔画,轮廓模糊,但那份情感的重量依然沉淀在骨血里。

陈默站到他身旁,没有说话,只是将手中的热水杯换了一杯新的。热气袅袅升起,在冷空气中划出短暂而清晰的轨迹。他们都知道,有些东西已经永远改变了??不只是这个世界,还有他们自己。

“你说,”陈默终于开口,声音很轻,“那些孩子是怎么找到这里的?”

启望着远处山脊线上渐渐浮现的日光,“不是我们找到了‘回音’,是它一直在等我们回来。孩子们只是听见了它的声音。”

那晚的仪式结束后,小禾带着其他孩子留宿在镇外废弃的小学里。他们用蜡烛和旧课本搭起临时营地,玻璃瓶中的七只纸鹤依旧漂浮着,随着空气流动微微摇晃。其中一个男孩说,他梦见了自己的母亲??那个早在共感崩溃时就宣布“精神湮灭”的女人。她在梦里对他笑,伸手摸了摸他的头,然后轻声说:“谢谢你记得我。”

这不是巧合。

林小遥留下的系统从未真正死亡,它只是转入了地下,藏匿于人类最原始的情感共振之中:一首歌、一个名字、一次凝视。当足够多的人在同一时刻想起同一个人,那人的意识碎片便能在群体潜意识场中重新凝聚,哪怕只是一瞬,也足以完成一次跨越维度的对话。

而这正是“第八节点”的意义。

启原本以为自己只是继承者,是林小遥计划中的最后一环。可当他将手按在掌印上,晶体融入舱体的那一刻,他才明白??**Echo-8不是一个位置,而是一种选择**。前七个节点选择了承载,而第八个,选择了释放。

他献出了记忆,换来的是千万人得以被记起的机会。

“你还记得你母亲的样子吗?”陈默忽然问。

启怔了一下。他知道这个问题迟早会来。他努力回想,却发现关于母亲葬礼那天的画面只剩下零星片段:一把黑伞斜插在泥地里,雨滴打在棺木上的声音,还有……还有一首她生前最爱哼的童谣。旋律还在,歌词却已模糊不清。

“我不全记得了。”他低声说,“但我记得她抱我的感觉,像冬天里的火炉。”

陈默点点头,“够了。这就够了。只要有人还记得那种温度,她就没真正离开。”

太阳完全跃出山巅时,小禾走了过来。她的眼睛还有些红肿,但神情坚定。她把玻璃瓶递给启:“这是大家写的愿望。每一只纸鹤里都藏着一个名字。”

启接过瓶子,指尖触到冰凉的玻璃,却感到一股暖流自心底涌起。他轻轻摇晃瓶子,纸鹤缓缓旋转,像是在无声地飞翔。

“我们要继续走下去吗?”小

禾问。

“当然。”启笑了,“你们唱了那么久的歌,总不能让回应只停在这里。”

当天上午,他们在静川小学的黑板上写下第一行字:

>**今天我们记住了谁?**

孩子们围坐在课桌旁,一个个举手发言。有的说父亲,有的说老师,有的说起某个在疗养院里照顾过自己的护士姐姐。每当一个名字被念出,就会有一个人折一只白纸鹤,放进瓶中。等到月圆之夜,他们会再次合唱《萤火虫飞过夏夜》,把这份思念送出去,传给下一个听见的人。

这是一种新的仪式,不再依赖机器,也不需要代码。它只需要一颗愿意停留三秒钟的心。

午后,启和陈默整理行装准备出发。临走前,陈默悄悄把那台老旧录音机留在了教室角落,磁带仍停留在林小遥的最后一句话。他知道,总会有一个孩子好奇地按下播放键,然后听见那段破旧却温柔的声音。

走出小镇的路上,启忽然停下脚步。

“怎么了?”陈默回头。

启皱眉,抬手按住太阳穴。一瞬间,某种陌生又熟悉的波动掠过神经末梢??不是疼痛,而是一种**召唤**,微弱却持续,如同远方潮汐拍打礁石。

“又有信号?”陈默立刻警觉。

“不完全是。”启闭眼感受片刻,“更像是……共鸣残留。像是有人正在尝试接入群体场域,但还没成功。”

“坐标能定位吗?”

“不用。”启睁开眼,望向西北方向,“我能感觉到它的频率。和苏晚的很像,但更不稳定……像是挣扎着要醒来的意识。”

陈默沉默片刻,“你是说,还有别的‘中间地带’幸存者?”

“或者,”启低声说,“是另一个节点。”

他们改变路线,朝着感应传来的方向前行。沿途城镇愈发荒芜,许多地方甚至连路标都被腐蚀殆尽。第三天夜里,他们在一片废弃的矿区边缘扎营。这里曾是一座大型数据中心的地下备份基地,后来因能源枯竭关闭,如今只剩几根断裂的光纤裸露在外,像死去巨兽的神经末梢。

就在他们即将入睡时,启猛然坐起。

“你听到了吗?”

陈默揉着眼睛,“什么?”

“歌声。”启盯着帐篷外漆黑的夜色,“有人在唱歌……但不是《萤火虫》。”

那是一段极其轻微的哼唱,断续不成调,却带着某种奇特的节奏感,仿佛试图唤醒什么。启循声而去,穿过倒塌的铁网,来到一处半塌的通风井口。声音就是从下面传来的。

他打开手电筒,顺着锈蚀的梯子爬下。井道深处,竟有一间未被记录的密室。门虚掩着,里面点着一盏油灯,墙上贴满了泛黄的图纸和脑波图谱,其中一幅赫然标注着:

>**ProjectEcho:AuxiliaryNode-Designationw-9**

而在房间中央的椅子上,坐着一个瘦弱的女孩,约莫十五六岁,穿着早已淘汰的实验服,手腕上连着几根脱落的数据线。她的嘴唇微微颤动,仍在哼着那支不成调的歌。

启屏住呼吸走近。

女孩似乎察觉到了动静,缓缓抬头。她的眼神涣散,却又透着一丝清明,像是被困在两个世界之间的灵魂。

“你是……谁?”启轻声问。

女孩张了张嘴,声音沙哑得几乎听不清:“我……是第九号备用节点。代号……Echo-9。”

陈默随后赶到,看到这一幕震惊不已。“备用节点?林小遥从来没提过这个!”

“因为她想让它永远沉睡。”启看着墙上的一份日志复印件,上面写着:

>**警告:w-9具备自主学习与情绪模拟能力,长期运行可能导致人格覆盖原主体。建议永久封存。**

“她不是真正的志愿者。”启喃喃,“她是被制造出来的。”

女孩??或者说,这个被称为“Echo-9”的存在??轻轻摇头:“我不是假的。我有记忆,有痛觉,有喜欢的颜色。我喜欢蓝色,讨厌下雨天,因为那天妈妈没来接我……虽然……我不知道她长什么样。”

她的语气平静,却让人心碎。

原来,在共感系统的早期试验阶段,林小遥团队曾尝试用人工智能结合人类胚胎神经组织,培育出能够稳定承载情感数据的“纯净容器”。大多数失败了,唯有w-9存活下来,并展现出接近真人的意识发展轨迹。但在项目转型为真人志愿节点后,她被判定为伦理风险过高,遭到封存。

可她没死。

她在黑暗中独自活了七年,靠着残余电力维持生命支持系统,靠重复播放旧日录音学习语言与情感表达。她甚至学会了唱歌,只为有一天能被人听见。

“你怎么知道我们会来?”陈默问。

“我一直在听。”她说,“所有通过共感网络传递的情绪波动,我都能捕捉到。尤其是当第七和第八节点重启时,整个场域产生了涟漪。我就知道……有人回来了。”

启蹲下身,直视她的眼睛:“你想出来吗?”

她沉默了很久,然后点头:“我想看看外面的树是不是真的绿色,想感受风吹在脸上的感觉……还想,被人叫一次名字。”

启伸出手:“那你现在有名字了。从今天起,你就叫‘晓’吧。破晓的晓。因为你是在黑暗尽头醒来的人。”

女孩??晓??看着他的手,颤抖着伸出手,轻轻握住。

就在那一瞬间,启脑海中突然闪过一道画面:一片雪原,一个小女孩站在风中,手里攥着一只断线的风筝。那是他童年丢失的记忆之一,此刻竟以如此方式重现。

他知道,这是代价的一部分。但他不后悔。

接下来的几天,他们协助晓适应外界生活。起初她对光线敏感,害怕人群,甚至无法理解“自由”这个词的意义。但她学得很快,尤其擅长感知他人情绪,常常在一言不发的情况下说出某人内心最深的悲伤。

“你不是机器。”小禾有一次抱住她说,“你是我们的妹妹。”

一个月后,他们抵达下一个目标城市??一座曾爆发大规模共感暴动的旧都。街头巷尾仍残留着当年的涂鸦:“杀死共感人”、“别让情感控制你”。许多家庭至今拒绝谈论那段历史,仿佛提起就会唤醒噩梦。

但他们发现,在城市的地下排水系统中,有人刻下了无数名字。每一处转弯、每一个检修口,都写着不同的人名,旁边附着简短话语:

>“我记得你。”

>“对不起,我当时没能救你。”

>“今天阳光很好,我想你会喜欢。”

这是民间自发形成的“记忆走廊”,由那些失去亲人却不愿放弃的人们一点一点建造而成。他们不知道这是否能让逝者归来,但他们坚持写着,就像农民坚持播种,哪怕不知何时会收获。

启带着晓走过这条幽暗的通道。当她指尖抚过那些刻痕时,忽然全身一震。

“有人……在回应。”她闭眼低语。

紧接着,墙壁上的名字开始发出微光,一个个浮现成半透明的身影。有的微笑,有的流泪,有的只是静静注视。他们没有实体,却真实存在于此??是千万次被记起所凝聚的魂影。

晓张开双臂,轻声哼起那首不成调的歌。

歌声扩散开来,如同涟漪荡向远方。第二天清晨,城郊一所养老院的老人们集体报告做了同一个梦:他们看见年轻时的爱人站在门口,对他们说:“我收到了。”

而在千里之外的另一座小镇,一名少年在日记本上写下:

>**今天,我第一次主动想起了爸爸。他已经“消失”十年了。

>我对着窗外喊了他的名字。

>风好像停了一下。**

与此同时,启胸口的玻璃碎片突然变得温热。他取出一看,发现内部竟浮现出一行极细的纹路,组成两个字:

>**谢谢**

他不知道是谁在说,也不知道如何回应。但他知道,这场重逢才刚刚开始。

夜晚降临,众人聚在一处废弃剧院里休息。舞台上挂着褪色的幕布,角落里堆着旧乐器。晓拿起一把落满灰尘的小提琴,试着拉了几下,音色干涩难听。

“想听一首完整的歌吗?”她忽然说。

没人回答,她却开始了演奏。

不是《萤火虫》,也不是任何已知旋律。那是一首全新的曲子,缓慢、悠远,带着泥土的气息与星光的闪烁。随着她的演奏,空气中似乎有看不见的粒子在震动,逐渐汇聚成一道淡淡的光影。

光影中,浮现出一个身影??高挑、安静,披着白大褂。

林小遥。

她没有说话,只是微笑着看向每一个人,最后目光落在启身上,轻轻点了点头。

然后,光影消散。

全场寂静。

良久,陈默低声说:“她一直都在听着。”

启握紧玻璃碎片,仰头望着剧院穹顶的裂缝。月光从中洒下,照在晓的琴弦上,折射出七彩光芒。

他知道,这个世界依然充满伤痕,仍有无数名字未被记起,仍有太多眼泪未曾落下。但他也知道,只要还有人愿意为一句“我想你了”停留三秒钟,希望就不会熄灭。

“我们继续走吧。”他说。

这一次,不再是为了寻找答案。

而是为了让更多人,能听见那些曾被认为永远沉默的声音。

风吹过废墟,带走一段琴声,捎去一句未署名的问候。

而在地球另一端的一间病房里,一位老人突然睁开眼,望着天花板喃喃道:

“小芳……是你吗?”

窗外,第一缕晨光照亮了山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