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重启人生 > 0063【七步成诗?人前显圣!】

重启人生 0063【七步成诗?人前显圣!】

簡繁轉換
作者:王梓钧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4-19 00:12:23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张新萍微笑道:“不要紧张,就当是平时聊天。”

“好。”陈贵良说。

张新萍:“什么促使你来参加新概念作文大赛?”

陈贵良:“高考降分录取。”

张新萍:“不是对文学的热爱?又或者受校友的影响?”

陈贵良:“我高三了。”

张新萍:“平时都看些什么书?说具体一点,不要总是回答三两个字。”

陈贵良:“什么都看。小学去垃圾堆里捡书看,初中借同学的武侠小说,高中去旧书摊或者盗版书店找书。”

张新萍:“垃圾堆找书?”

陈贵良:“对。我们隔壁村,有一个很大的垃圾场,专门用来倒工厂炭渣和城市垃圾。我小学时候的铅笔,都是从垃圾堆里捡的。还捡到《十万个为什么》之类的书,虽然有污损和缺页,但用来消遣足够了。”

张新萍:“你是农村孩子?家里很穷吗?”

陈贵良:“留守儿童。家境还行,不愁吃穿。”

采访还在继续。

张新萍的提问比较善意,没有为难一个高中生。

尤其听说陈贵良是留守儿童,她甚至故意问得很浅显,想塑造一个努力学习、热爱文学的农村质朴少年形象。

……

文学研讨会有基本流程。

新概念总干事李奇刚,先致欢迎词,介绍研讨主题,再介绍现场的参与人员。

然后,陈贵良身为作者,大致讲述自己的文章。

“序文,我就不讲了,各位老师都清楚。”

“诗文部分,我讲一下结构。这首诗没有堆砌辞藻,每一句都有具体的意义。”

“前面八句,概述整个故事。即玄鸟冲破鸿蒙,飞往瀛州寻仙。”

“接下来十六句,详细阐述寻仙的过程。包括玄鸟获得的帮助和鼓励,以及它遭遇的种种艰险困境,最终坚韧不拔化险为夷。”

“再后面八句,写千古兴亡如云烟,玄鸟的精神却不灭,华夏儿女应该继承这种精神。”

“最后四句,写我的个人志向。”

陈贵良讲完,一阵掌声响起。

却是那些一等奖获得者在拍巴掌,他们已经拿到了诗文,但有些地方没怎么读懂。

而且,真有获奖者认为,陈贵良在堆砌辞藻。

现在讲出来,再对照诗文,就非常好理解了。

下一个环节,是答辩和讨论。

王檬问道:“姑射仙人和洛川神女,你用来指代什么?”

陈贵良说:“可以理解为历代先贤,他们流传下来的精神,鼓励玄鸟勇敢前进。也可以理解为人民大众、良师益友,他们哺育、教导、帮助主人公。”

“鲲鹏和虬龙呢?”程村问道。

陈贵良说:“先驱者。他们被困住了,他们都失败了,但他们留下了足迹,给予玄鸟借鉴和启示。”

“你打算出国留学吗?”方方问。

“啥?”陈贵良一脸懵逼。

方方说道:“方丈、蓬莱、瀛州,是海外三仙山。为什么是蓬莱困住了鲲鹏,方丈困住了虬龙,而玄鸟一定要去瀛州寻仙?”

陈贵良有些不爽:“这种最基本的文学表现手法,方方老师应该比我更清楚吧?”

现场有人笑出声来。

方方冷着脸,不再说话。

陈贵良终究还是忍不住怼了一下。

又连续回答几个问题,王檬直接跳过分组讨论环节,当众朗读并鉴赏诗文。

王檬说道:“【癸未年冬,余至沪上,得一寓言而著其理。】寥寥十六个字,就交代清楚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尤其是那个‘著’字,用得非常精妙。换成‘述’字就不行,意思少了一半……”

等诗文赏析完毕,媒体记者开始提问。

毕竟,他们收了不菲的车马费。

车马费的多少,关乎刊登在哪个版面。就算是同一版,也有不同位置。

《萌芽》给得挺多,记者自然要积极一些。

《文汇报》的董红康,依旧认为高中生写不出这种文章。

他打算当场试探成色:“你觉得自己能拿一等奖,是因为运气好,还是有真本事?”

此言一出,萌芽和新概念的人,表情变得难看至极。

这什么意思?

怀疑他们泄题,还是怀疑有人代笔?

陈贵良微笑以对:“我运气不错,也有微末本事。”

董红康说:“你那篇文章非常惊艳。我现在出个题目,你当场写一首古诗如何?以你的水平,应该不难吧。”

“我试试看。”陈贵良道。

董红康早就想好了题目:“大雁,小船,江水,时光。用这四个意象,写一首古诗。”

陈贵良问:“要不要我走七步?”

“哈哈哈哈!”

现场爆发出一阵哄笑声。

他在用曹植的梗,埋怨董红康欺人太甚呢。

这个题目其实不难,无非就是感慨光阴流逝、韶华不再。

但你让一个少年怎么写?

写出来也为赋新词强说愁,这种诗更适合中老年人。

陈贵良只能拖时间,他对胡玮时说:“玮时姐,能不能弄来笔墨纸砚?”

“我这就去找。”

胡玮时快步跑下楼,打电话回杂志社:“把笔墨纸砚拿来,速度不用太快。”

现场也不能干等着。

又有记者问:“郭小四是你的校友,你对他陷入抄袭风波怎么看?”

陈贵良说:“那两本小说,我都没看过,所以无法评价。但抄袭行为是不对。”

有人已经想出了标题:《两代新概念一等奖是校友,学弟怒斥郭小四不该抄袭》。

记者席里,冯文雅悄悄说道:“董哥,你这不是为难人家吗?”

董红康道:“《萌芽》非要请我来。堂堂《文汇报》副刊,怎么能胡乱报道?现在不搞明白,以后闹出什么泄题、代笔丑闻,我到时候怎么跟领导交代?”

“但你出的题也太难了,他十多岁怎么写?”冯文雅道。

董红康说:“《萌芽》既然请我捧人,他就得经受住考验!以《瀛海行》展现的古文水准,这一首小诗并不难。”

记者们还在继续提问,不止问陈贵良,还问其他作家。

余桦跟苏同交头接耳:“你写得出来不?”

苏同说道:“得回家慢慢想,现场写不出来。陈贵良有急智,还懂得拖延时间。”

铁疑埋头写写画画,她正尝试着写那首诗。

一个又一个记者提问完毕,送笔墨纸砚的工作人员还没来。

各路媒体愈发兴奋,纯属看热闹不嫌事儿大。

如果事小,他们也可以搞大!

胡玮时站在大厅门口,疯狂朝陈贵良挥手,随即又指向自己背后,大概意思是说东西送来了。

陈贵良轻轻点头。

胡玮时擦了擦汗,让同事把笔墨纸砚拿进来。

陈贵良开玩笑道:“我还是走七步吧。”

纸笔就放在他面前,陈贵良七步转了个圈,随即提笔蘸墨撇了撇。

他的毛笔字写得一般,但现在没人关注书法。

不少人直接围过来。

董红康也站在陈贵良旁边。

他出难题考验是一回事儿,如果陈贵良真能写出来,而且还写得不错,他就愿意全力宣传这个少年。

“舟行烟水阔。”

现场人太多,外面的挤不过来,有记者帮忙念第一句。

一句接一句念出,直至整首诗念完,大厅里突然沉寂了半秒。

随即就热闹起来。

“好诗!”

“七步成诗,今天终于亲眼见到了!”

“哪来什么七步啊,拖时间拖了半个钟头。”

“你厉害,你来写一首。”

“这回有报道话题了,肯定吸引眼球。”

“……”

陈贵良吹干墨迹,把诗捧到董红康面前,故意文绉绉说:“一首拙作,赠予阁下。”

董红康也不尴尬,满脸笑容接过,并承诺道:“后天。《笔会》全文刊登《瀛海行》和这首诗,我再给你写一篇评论文章!”

他不是记者,他是资深编辑。

《笔会》即《文汇报》副刊,前几年搞写作比赛,是巴金担任评委会主任。又搞征文活动,季羡林等人来投稿。

这个副刊,份量极重。人家今天能来,就算给面子了,现在还答应刊登文章。

董红康把纸举起来,只见上面写道??

【舟行烟水阔,雁过暮云边。

此身本逆旅,何必问流年?】

前两句写景,画面感极强。

后两句议论,而且不落俗套。没有去感慨光阴流逝,反倒充满少年人的锐气,有一种奋发昂扬的精神。

还完美融入四个关键词:大雁、小船、江水、时光。

流年,就是逝去的时光。

对于重生者来说,后面两句另有意义,陈贵良也是有感而发。

如果有懂行的人,还能看出平仄、对仗、押韵都完美。

余桦嘀咕道:“真他妈牛逼!”

王檬笑呵呵没说话,他喜欢提携年轻人,也乐于看到年轻人发光。

之前采访过陈贵良的《沪青报》记者张新萍,此刻快速抄下这首诗。她打算再去陈贵良的家乡,搞一个更深度的报道!

免费的,不收车马费。

坐得老远看热闹的其他获奖者,此刻全都被震惊得瞠目结舌。

研讨会结束之后,李海洋直奔附近的网吧。

他登陆萌芽论坛,把抄来的《瀛海行》,全文打字给发上去。接着又打出第二首诗,并且添油加醋写下经过。

给帖子起什么标题呢?

李海洋仔细想想,敲下一行文字:新概念现场七步成诗,就问你们服不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