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军事 > 开局剑落南海,我布局天下九洲 > 第715章 世事一场大梦

开局剑落南海,我布局天下九洲 第715章 世事一场大梦

簡繁轉換
作者:当时明月犹在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5-09-01 15:51:19 来源:源1

“篡位夺名,立教称祖。”

一袭青裙愣了好一会儿。

倒不是被这些话镇住了。

阮秀想了想,看向儒衫老人,撇撇嘴道:“国师大人,我是不是可以理解为,你是在给宁小子画大饼?”

崔瀺狐疑道:“画什麽?”

“大饼啊。”

老人略微思索,不太懂具体意思。

阮秀面无表情,“画大饼就是画大饼,不管画出来的多大,国师承诺的机缘有多好,反正宁远都吃不上。”

这个词儿,还是她男人教她的。

宁远就经常给裴钱画大饼。

师徒两个没事儿的时候,男人就总会说裴钱以後走江湖的事,例如等到了那一天,要给自己的弟子,准备一把好剑,配一头毛驴。

要给一笔丰厚的盘缠,几件品秩不俗的仙家法袍,一枚上品养剑葫……等等。

崔瀺笑了笑,“姑且是这样的。”

顿了顿,老人说道:“不过我可以在阮姑娘这边保证,无论这道棋盘,最终是走向何处,宁远都不会死。”

“这是其一,还有第二点,书简湖里,宁远即使没有接下这个担子,也会有其他的机缘伴随。”

“总之不会让他白走一趟。”

阮秀转过头,与之对视。

半晌,少女微微点头。

得了国师大人的这番承诺,已经可以了。

试想一下,哪怕宁远最後没有得到崔瀺说的那场造化,这趟书简湖之行,也用不了多久,撑死了一个月左右。

如此短的时间,就能收获不算少的机缘,搁在山上练气士来说,就是可遇而不可求。

最关键的,还是性命无虞。

那就没什麽问题了。

阮秀忽然捡起了最早的那个问题。

“崔国师,你说我会在一洲中部,见到我老爹……是真的?”

崔瀺如实相告,“这个不太清楚,可能会,也可能不会,龙泉剑宗与我大骊有合作,阮邛门下,还有两位弟子做了随军修士,

说不定,他这个做师父的,就在暗中跟随,护道一场。”

老人微笑道:“龙泉剑宗的嫡传,那个大师姐的位置,一直空缺。”

阮秀有些心不在焉。

青裙姑娘拢了拢裙摆,蹲在岸边,单手托腮,旁若无人的开始想念老爹。

时不时抽一下鼻子,悲从中来。

没多久,她又撑起另一只手,改为双手托腮,去想另一个男人,然後伤心就变成了开心,眯眼而笑。

不知为何,一名大骊国师,始终没有打扰,老人安安静静的站在一丈开外,看着湖边月色,遐想万分。

文圣一脉,上至老秀才,下到齐静春,从未有谁有过道侣,世人皆知。

但其实还有许多不为人知的一面。

皆有红颜知己。

很早之前,在崔瀺刚刚拜入老秀才门下之时,那个秀才,还只是个秀才,不是什麽浩然天下的文圣。

也还没有收取其他几个弟子学生。

那时候的先生学生,两人修为也不高,因为读书,囊中羞涩,住在中土神洲某处偏隅小国的寒舍里。

哪怕过去了许多年,崔瀺至今都还记得,那时的老秀才,还没有那麽老,虽然身子骨不算壮实,偏消瘦,但委实算得上一个风流才子。

谁都有年轻的时候。

最为困难之时,师徒两个都快要去路边刨食,能撑下来,还得多亏了一个妇人的照顾。

妇人住在对门隔壁,是个寡妇,大字不识一个,带着两个小娃儿过活。

长得不太好看,身材臃肿,因为多年劳作,肌肤好似树皮,生活也不太容易,但是为了两个孩子能去读书,不走她的老路,就给老秀才塞了半串铜钱。

先生也耐心教了,只是那两个孩子,志不在读书,最後走上了已故父亲的老路,从军去了。

要不然,可能现在的文圣一脉,嫡传弟子的数量,就要多出两位。

在这之後,老秀才接连收了几个学生,也就是如今的左右丶刘十六丶齐静春。

那个妇人,在两个儿子离家之後,日子就过得稍好一些,时不时会来串门,摘一些瓜果,送给先生。

起初是暗送秋波,後来就是明送春情了。

当年的崔瀺,是不介意喊她一句师娘的。

不是说身处鸡鸣狗吠的市井妇人,就一定配不上一位儒家圣贤,何况那个时候,先生还只是个穷酸秀才。

大道不该如此小。

这不算什麽,据说文庙的七十二位陪祀圣贤,其中有将近半数,家中妻子,都是那凡俗。

只是老秀才一直装聋作哑。

崔瀺也曾问过,只是一提此事,老秀才就容易发火,往往都会指着他鼻子,骂个半天。

在这之後,老秀才学问大了,领着他们几个学生,赶赴中土文庙求学,数十年匆匆而过。

直到三四之争过後,师徒几个,天各一方。

那些求学,在各地游历的岁月,即使如今身为大骊国师的崔瀺,每当夜深人静,也会时不时翻出来看一看。

那时候的文圣一脉,如日中天,几个师兄师弟,无论是学问还是修为,都略有小成,在中土神洲,美名远扬。

特别是左右和小齐,心仪他俩的女子,两双手都数不过来。

崔瀺至今都还记得。

中土神洲的山海宗,有个姑娘在偶然见过自己与白帝城郑居中对弈后,便离开山门,悄悄尾随。

那个见面就脸红的姑娘,远远跟着自己,走了很远的路,见过自己在文庙与人论道,见过自己与阿良勾肩搭背,往小齐身上泼脏水,坑骗刘十六去偷书……

可是当时的那个白衣少年,眼里全是天下事,什麽男女之情,不甚在意,嗤之以鼻。

当然,现在的他,依旧如此。

最後一次见面,崔瀺更是说了句极为伤人的言语。

“你好,我叫崔瀺,是文圣弟子。”

那个姑娘,失魂落魄,就此返回山门,再也没有出现在世人眼中。

岸边,崔瀺回过神,呵了口气。

这居然已是一百多年前的事了。

恍若一场大梦。

……

一个年轻男人来到书简湖的边缘地带,是一座人山人海的大城,名为云楼城。

因为地理位置的原因,此城不仅是书简湖四城的最高,城外更是修建有一座仙家大渡口。

商贾往来,络绎不绝。

书简湖北边,水产丰富,其中又以一种名为金衣蟹的螃蟹为最。

老话说得好,秋风起蟹儿肥。

虽然今年的秋风,早已远去,但算算日子,也没有过去太久,这会儿的云楼城,一到饭点,满城都飘着那独有的香味。

得了大骊的飞剑传讯后,宁远便马不停蹄的御剑赶来。

可却不知该如何寻找那个接头人。

只好四下走动,逛荡了几条街道,一直到黄昏散去,明月高挂,宁远也没见到那人。

这给男人烦躁的不行。

在某间酒楼打了一壶酒,宁远登上云楼城的南城门。

摘剑横膝,盘腿而坐,默默喝酒。

想着等见到了那个大骊人士,不管对方是什麽身份,是绿波亭谍子也好,还是崔瀺本人前来……

自己都要砍他一剑。

酒喝多了,男人嘴上,还开始骂骂咧咧的。

宁远酒品还行,但又不是很行。

然後等着等着。

某个时刻,西南方位。

一抹青色身影,御风而来,速度风驰电掣,在距离云楼城千丈半空处,稍稍停留,那人低头俯瞰城池,巡视四方,而後就朝着城墙这边,俯冲而下。

转瞬之间,那抹青色身影,裹挟着一阵风雷破空的呼啸声,最终落在独自喝酒的青衫身前。

宁远微微错愕,抬起头来。

那人双臂环胸,咧嘴笑道:“这位公子,你可知道北边的大骊神秀山,该怎麽走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