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军事 > 开局剑落南海,我布局天下九洲 > 第747章 何谓算计

开局剑落南海,我布局天下九洲 第747章 何谓算计

簡繁轉換
作者:当时明月犹在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5-09-18 16:12:42 来源:源1

第747章何谓算计不管书简湖是如何的春色盎然,浩然天下这边,依旧是隆冬时节,大雪纷飞。

神秀山渡船,已经抵达朱荧王朝,大骊这边有专人接引,最後停靠在了一处临时搭建的渡口上。

渡口之外,驻扎着上万个大大小小的营帐,远远一观,极似坟茔,而更高处,还排列有数十艘山岳剑舟。

大骊王朝,数量最多,兵马最壮的一支铁蹄,呈半包围之势,对那朱荧王朝,虎视眈眈。

暂且僵持不下,并非大骊没有实力,一鼓作气拿下它,只是因为多种因素,迟迟没有总攻罢了。

能不费一兵一卒,就没必要万骨同枯。

停留的当天,裴钱跟宁渔两个,在得到阮秀的点头后,就各自背剑下船,斩妖除魔去了。

两人境界不高,阮秀也不太放心,所以每次离开,自然而然的,身後都会有一名阴神默默跟随。

渡船只剩下两人,阮秀和桂枝,不过很快又热闹了起来。

来了三人,两男一女,模样来看,俱是十六七的少年少女,腰间悬挂的玉牌,阮秀一眼就能认出,是老爹亲手制作。

毕竟她也会打铁,早年就跟随老爹游历数座大洲,煅烧一道,谈不上出神㣉化,可相比登堂㣉室,又高了不止一筹。

三人见了“传说中”的大师姐,都有些拘谨,纷纷自报名号。

一位神色木讷,沉默寡言的黑衣少年,叫董谷,有些罕见,竟是草木精怪出身。

一位出身骊珠洞天,家住桃叶巷的长眉少年,谢灵。

最後那个长得跟个瓷娃娃一样,却少了根大拇指的娇俏姑娘,叫徐小桥,早年是风雪庙弃徒。

加上阮秀这个大师姐,龙泉剑宗的香火,也就这麽多了,对比宝瓶洲任何一座宗字头仙家,都是少的可怜,令人发指。

阮邛倒是不以为意,毕竟翻翻老黄历就知道,数千年的风雪庙,自古以来,都讲究一个兵贵在精。

甚至阮邛这一脉,当年他的那位师尊,还都是一脉单传。

一连收了三个嫡传,已经算多了。

自报名号之後,阮秀领着他们登船,开口问的第一句话,就是你们的师父,此刻在不在朱荧王朝。

三人面面相觑,最後是少女徐小桥脆生生道:“回禀大师姐,我们这次下山,充当大骊王朝的随军修士,师父他老人家,没有暗中跟随。”

阮秀嗯了一声。

她其实早就心中有数,老爹要是在,岂会不跑来认她这个女儿?

青裙姑娘有些愁容。

四人来到观景台,桂枝提前搬来了桌椅,沏茶倒茶之後,欠身施礼,退在阮秀身後,一副下人的姿态。

岂料阮秀一把拉住她,口气强硬,挨着自己坐下,并且为三人介绍道:“她叫宁桂枝,以後见了面,记得喊小师妹。”

桂枝揪着裙摆,有些惶恐。

对她来说,自己就只是老爷的一名奴婢而已,对於做什麽龙泉剑宗的小师妹,是万不敢当的。

说白了,桂枝只是想着,等到了秀秀姐说的那个神秀山,就花钱再买一间铺子,继续当个卖糕点的掌柜好了。

给老爷攒钱,多少也是心意,至於修行,慢慢来就好,什麽剑仙不剑仙,从来没想过,不过对於宁渔那丫头,桂枝对她的期望,还是挺高的。

徐小桥率先反应过来,底下屁股连带着椅子一同挪位,往桂枝那边凑近些许,嬉皮笑脸,喊了句小师妹。

谢灵跟着笑道:“宁师妹。”

大师兄董谷,木讷的脸上,也竭力拉出一个笑容,点头致意,同样打了个招呼。

没人有异议,因为在刚㣉门之前,几人就在师父那边,得知了龙泉剑宗这一脉,还有一位神龙见首不见尾的“大师姐”。

更是师父的女儿。

听话就对了。

再说了,多个小师妹而已,长得还养眼,干嘛要否定?

闲得蛋疼。

气氛有些沉默。

阮秀身为在场之人的“长辈”,也不好什麽也不说,挨个打量了他们几眼后,摆出大师姐的模样,先是看向对桌。

“董谷,你是精怪出身,虽然悟性差了许多,可天生地养,寿命悠长,早早就到了龙门境瓶颈,之後回到神秀山,可以尝试破境了。”

董谷神色一凛,轻声问道:“大师姐,我已经闭关过一次,但是未能功成,差点还走火㣉魔,要不是师父出手……”

阮秀说道:“我自有办法。”

她转而看向身边的徐小桥,“三师妹的天赋,尚可,将来跻身地仙,大有可能,不过想要成就上五境,就没什麽希望了。”

“你现在是洞府境,观你骨龄,大概十五岁,正是激流勇进的时候,不过不在於安稳闭关,此次担当大骊的随军修士,多经历几次生死,说不准来年就能破境。”

徐小桥一脸愁容。

大师姐毫不客气,开口就是一针见血。

她是正统的风雪庙兵家修士,头两年,参加“仙姿大会”,一共三轮考验,她过了两道,结果後面倒在了第三关。

心有不甘的她,又不想继续当个杂役弟子,犹豫不决,最後是刚好碰见了一位御剑老神仙,机缘一到,得以上山。

而那个老神仙,就是现在的师父阮邛。

到现在,这个活泼娇俏的少女,其实都不太清楚,当年师父为什麽要收她做徒弟,还是嫡传之一。

阮秀最後面向俊逸少年,缓缓道:“谢师弟,你是骊珠洞天土生土长,根骨极好,福缘深厚,猜得没错的话,祖上是出过什麽大人物?”

谢灵挠了挠头,老实道:“听我爹说,桃叶巷谢家这一脉,出过一位上五境老祖。”

阮秀一语道破天机,“北俱芦洲的天君谢实。”

谢灵点点头。

阮秀不在意这些,抿下一口茶水,指点道:“你的大道上限很高,行走江湖,总能逢凶化吉,唯一的美中不足,就是吃得苦头太少。”

“苦头就只是苦头,没苦硬吃,不是什麽好道理,但我们修道之人,无论是窃取天地灵气,还是出门在外,总会遭遇凶险,

一时的逢凶化吉,是运气,一辈子的乘风破浪,抵达山巅,才是本事。”

“所以几位师弟师妹,道阻且长,虽然你们现在的境界,放在俗世之中,已经算是神仙中人,可其实远没到山巅,最多刚过山脚。”

恍若背书,阮秀使劲回想当年老爹要她死记硬背的东西,如今见了师弟妹们,便一鼓作气的倒了出来。

三人各自对视一眼,松下一口气。

传说中的大师姐,也不是那麽难以相处嘛。

四师弟谢灵朝三师姐使了个眼色,後者立即会意,从袖中取出一块綉帕,一脸谄媚的放在阮秀面前。

摊开之後,里面是颜色各异的糕点。

谢灵说道:“听师父说过不止一回,大师姐喜糕点,下山之前,我们三人就去准备了一些,都是从骑龙巷那边买的。”

阮秀瞥了眼,微微点头,“有心了。”

阮秀想了想,便从咫尺物中取出三件事物,俱是之前还在老龙城时候,糕点铺子收下的法宝。

品秩不高,聊胜於无。

阮秀说道:“这几个小玩意儿,就当做见面礼,你们跟着我爹修道,也都是剑修,而我并不练剑,不过我的道……”

她赶忙打住,换了个称呼,继而笑道:“我有一个朋友,他是一名货真价实的剑仙,算算日子,要不了多久,他就会赶来与我相会。”

“到时候让他给你们指点一二。”

徐小桥眼珠子一转,看了看师弟谢灵,不动声色问道:“大师姐,你这个朋友,是男是女,既然是剑仙,境界又有多高啊?”

阮秀眼神闪烁,莫名叹了口气,淡淡道:“是个男子,至於境界,我也不太清楚。”

那小子天天跌境破境,鬼知道现在是个什麽情况。

阮秀拾起一块糕点,随意塞进嘴里,含糊不清道:“好了,渡船还有很多空房间,你们自行挑选,这段时间,要是有什麽修道上的困惑,可以来找我。”

三人各自散去。

挑完了房间,很有默契的,三位龙泉剑宗的嫡传弟子,联袂下船,去往大骊一处军帐,继续履行随军修士的职务。

风雪庙的兵家子弟,从来如此,很少会留在山门内,常年在外,要麽参军,要麽穿梭於一些古战场内苦修。

山路上。

董谷走在前头。

谢灵和徐小桥跟在後头,徐小桥故意压低了嗓音,忧愁道:“师兄师弟,咋个办?听大师姐说,那个男人,已经修成了剑仙,

我们三个,现在最厉害的,就只是谢师弟这个温养出本命飞剑的龙门境了,面对一位剑仙,这怎麽打?”

董谷想了想,说道:“咱们浩然天下,金丹元婴两境,就算剑仙。”

徐小桥嗯了一声,“是这样,他要是金丹境,我们三人联手,或许还有点胜算,可要万一,是个元婴境怎麽办?”

董谷摇头,“不知道。”

谢灵手掌按在腰间剑柄,眼神锐利,直截了当道:“那就打,打不过也得打,师命难违,能怎麽办?”

徐小桥一拍额头,无奈道:“只能这样了,师父他老人家也真是的,也不说个具体原因,就只是让我们找他问剑。”

“不过要是打不过,应该也不会如何吧?毕竟有大师姐在。”

“对了,我们的这个大师姐,她的修为境界,到底是几境啊?我怎麽看不出来?”

董谷摇头。

谢灵同样摇头。

谢灵深吸一口气,目视前方,说道:“我争取在问剑那人之前,早点破境,只要跻身了金丹地仙,我们三个,未必就没有胜算。”

闻言,徐小桥两眼冒光,跳起身,一巴掌拍在师弟的肩头,嘿嘿笑道:“咱们师兄妹几个,能不能在神秀山选址开峰,可就全看师弟的了!”

今年年初,在三人领命下山之前,身为师父的阮邛,定下了一个规矩。

只要他们仨,遇到了阮秀,又碰到了那个姓宁的小子,就必须联袂问剑一场,无论对方的修为高低。

不敢拔剑的,逐出师门。

敢拔剑,但是又输了,看在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的份上,每人也都能获得一把师父亲自煅烧的长剑。

当然,要是问剑赢了,不仅能各自获得一把好剑,等到返回宗门,三人还可随意选择一座附属山头开峰。

一般来说,宗字头仙家的弟子,想要开峰,自立山头,必须得跻身金丹境,得了祖师堂点头,方有资格。

结为金丹客,方是我辈人。

而神秀山是什麽地方?

如今大骊境内,公认的第一宝地,上面的天地灵气,浓稠似水,不会低於那座北岳披云山。

要是能开峰,一人占据一座山头,长久来看,好处极大。

董谷一向木讷,面无表情,好似不太在意此事。

原是小师妹的徐小桥,取出一份自家宗门的堪舆图,满脸笑意,在上面指指点点,已经开始盘算,到时候自己要选哪一座山头开峰了。

登录用户的「站内信」功能已经优化,我们可以及时收到并回复您的讯息,请到用户中心-「站内信」页面查看!

谢灵有些心不在焉。

下山之後,踏上一条小路,背剑少年回过神,转头望向山顶的那座渡口。

这世上,有些人,哪怕只是简单的擦肩而过,也会让人魂牵梦萦,拨乱心神。

好比那位青裙姑娘。

……

渡口渡船。

阮秀送走几人後,独自站在船尾。

四下无人,天地寂静,偶有几声雪压枝头的清脆声响。

青裙姑娘紧闭双眼,双手结印,默念一句远古神通口诀,观想数万里之外的某个男人。

一如之前的那几次。

一无所获。

感应不到任何气息,就像那个男人已经死了一样。

少女面无表情,左手搁在栏杆上,右手竖立托腮,就这麽望着远处数十艘山岳剑舟,长久无言。

冷风拂面,吹得少女裙裾飞扬,露出一截已经可以算是修长的双腿。

算算日子,过了今年,她就不再是个少女了,这几年的游历,时间在走,人也在变。

比起最早进入骊珠洞天那会儿,现在的她,身材饱满且修长,眉眼也长开,如果以前是亭亭玉立,那麽现在,足可称为祸国殃民。

就在此时。

一位眉心有痣的白衣少年,出现在船头之外的半空,作揖笑道:“崔东山见过阮姑娘。”

对他的到来,阮秀不觉得意外,少女微眯起眼,直接问道:“宁小子人呢?”

崔东山点头道:“按照老王八蛋的说法,最近他就会摆脱书简湖,继续北上,与阮姑娘重逢。”

阮秀平静道:“我怎麽信你?”

崔东山敏锐感觉到一丝杀意,咂了咂嘴,两手一摊,“阮姑娘,我就一个传话的,可不能把气撒我身上啊,你要找,就找崔瀺去……”

“我是东山啊!”

阮秀摇摇头,“我现在使尽浑身解数,都察觉不到他的任何气息。”

崔东山刚要说话。

青裙姑娘竖指在唇边,示意他噤声,而後又指了指远处悬空的排排剑舟,一字一句道:“过了年关,如果我还等不到他回来,大骊就不用想着打下朱荧王朝了。”

“因为我会先一步,把这些人杀绝。”

阮秀微微一笑,继续言语,掷地有声,少女原本的一对狐魅眸子,逐渐泛起淡淡金色。

“宁远愿意跟你们讲道理,那是他的事,与我无关,也不用想着说服我,没用的。”

“我话就撂这,你们敢算计让他去死,我就有办法,让你们整个大骊王朝,山河破碎,神州陆沉!”

……

书简湖,池水渡。

面对宁远的这一礼,崔瀺坦然受之。

在场三人的两人对话,只有一个黑衣姑娘一头雾水,傻傻分不清。

不过明面上的意思,还是听出来了,反正说到底,就是兄长不用守在书简湖了,眼前的这位老先生,会代替他留下。

好人啊。

所以宁姚笑嘻嘻的,跟着施了一礼。

崔瀺却没有坦然承受,破天荒的回了一礼,笑道:“在下崔瀺,见过宁姑娘。”

宁姚神色一怔,瞥了眼自己老哥,随即笑吟吟道:“我叫宁姚,这是我哥,他叫宁远,见过崔老先生!”

崔瀺呵呵一笑。

宁远伸出一手,按在小妹脑袋上,强行拧转她的身姿,後䭾也立即会意,乖乖听话,独自走到稍远处,静立养神。

这边的两人,肩并肩,开始沿着渡口岸边散步。

宁远沉吟道:“能不能让我多待两天?还有一场酒,几杯茶没喝。”

崔瀺随口道:“大事已了,其他皆是小事,无伤大雅。”

年轻人犹豫了一下,“国师大人,我要喝的那场酒,你应该猜得出来吧?”

老人笑了笑,“春庭府?”

宁远点点头。

崔瀺问道:“是想问问我,关於你和陈平安之间的事?比如你此番去杀了顾璨,导致陈平安道心再一次破碎……”

“最後如何收场?”

“我身为陈平安的大师兄,又会如何做?”

宁远没有回答,只是等着答案。

崔瀺摆摆手,云淡风轻道:“杀就是了,顾璨一死,陈平安再生气,又能怎样?”

“於你而言,已经让剑气长城那些剑修,杀了这麽多的贼人,绝大部分还都是中五境以上,一个顾璨而已,算得了什麽?”

宁远附和道:“反正陈平安已经神人颠倒,真正做了人,不管顾璨死不死,他会不会走上一条复仇道路……

也都是无关紧要的小事,那麽这样一看,其实齐先生和国师大人,对於他这个小师弟,都没有一个太高的……期望?”

宁远补充道:“好比齐先生当初的几个学生,他虽然在暗中各有护道,可实际上,只是希望那几个孩子,以後过得平平安安,不愁吃穿就好了。”

崔瀺颔首道:“是此理。”

“他陈平安以後,还是老老实实做一名剑修好了,该去哪游历练剑,那就去哪,大概率,将来会走上他师兄左右的道路。”

宁远又问,“我呢?”

“国师大人,既然煞费苦心的为我护道,从很早之前,就暗中布局谋划,让我一点点‘变好’,从而躲开第二次的天下共斩。”

“要是纯粹善意,说实话,我不信。”

崔瀺笑着点头,“我也不信。”

在今天之前,对於此事,宁远还有些疑虑,可在此前与陆沉的那番闲聊之後,就大概有了猜测。

直到崔瀺登门,声称要替自己接管天殛,一切就真相大白了。

从自己当年离开剑气长城开始。

或许更早,早到第一次的天下共斩,早到借境十四之後,这位国师大人,就已经在落子棋盘。

联手齐静春,师兄师弟,为年轻人铺好了一条极为凶险,可走到尽头,又算是“柳暗花明”的道路。

一场观道观,善恶之分。

一场太平山,侠骨魔心。

一场老龙城,人神拔河。

一场书简湖,证道真我。

崔瀺早就知道,如果宁远的第二次北游,没有做点什麽“惊天动地”的大好事,摆在三教面前,那麽迎接他的,还会是一次共斩。

齐先生亦是同理。

所以先生曾说,把一个很重的担子,放在了他的肩头。

所以这两个师兄弟,一直做的,就是暗中落子,一点点引领年轻人,走上他们布下的棋盘,分成四步,在三教眼皮子底下……

自救。

也是他救。

为何当年共斩兵解之後,在去往剑气长城北边的空间镜面路上,齐先生会说,让他的第二次远游,不用太心急,可以慢点走,多看多想?

离开藕花福地没多久,在一处无名乡野,为何崔瀺会突然现身,要宁远去追查那些蛮荒奸细?

为何在到了老龙城,郑大风的灰尘药铺,好巧不巧的,就开在了泥泞街,开在了糕点铺子隔壁?

为何第二个大骊国师,陈平安的学生崔东山,会在半道拦下神秀山渡船,扬言要让宁远绕道?

因果串联,伏线千里。

至此,水落石出。

齐先生偏袒自己的小师弟,是真,可为好友殚精竭虑的铺路护道,避免他被第二次天下共斩,同样是真。

这会儿,终於理清来龙去脉的宁远,双手藏袖,想起那位教书先生,感触极多,却又莫名。

说不太上来。

崔瀺说了句看似题外的话,“年少时分,暴得大名,基本都不会是什麽好事,很容易让人拎不清楚,得意忘形。”

“许多听起来很简单的道理,其实有大学问,好比旁人随口的一两句话,可能就概括了他的一生。”

“我们听了,有没有用,不用去管他,反正听一听也不花钱,要是惹来深思,那就等於是白赚的。”

宁远拢了拢袖口,“有道理。”

崔瀺笑问道:“书简湖之行,感受如何?”

宁远答非所问,“国师大人,我这把剑,之後在你的安排下,要去往何处?”

崔瀺同样答非所问,自顾自笑道:“此次文庙议事,最大的两个结果,已经出来了。”

“浩然天下的东部三海,诸子百家各有出力,由墨家为主,划分三个辖境,最终打造三座抵御妖族的天堑关隘。”

“东海关,阿良。”

“南海关,左右。”

顿了顿,崔瀺说道:“北海暂无。”

宁远嗤笑道:“总不能我来。”

老人微笑点头,“你又不是儒家子弟,当然不需要你来承负,可是宁远,你猜猜看……”

“亚圣与文圣,这两脉,各自都出了一位十三境剑仙,剩下的北海关主,应该由谁来当?”

宁远不假思索,随口道:“礼圣一脉。”

崔瀺笑而不语。

然後年轻人就似乎想到了什麽。

长久沉默。

登录用户的「站内信」功能已经优化,我们可以及时收到并回复您的讯息,请到用户中心-「站内信」页面查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