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军事 > 开局剑落南海,我布局天下九洲 > 第773章 人间事,问我一人即可

开局剑落南海,我布局天下九洲 第773章 人间事,问我一人即可

簡繁轉換
作者:当时明月犹在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5-10-11 04:39:54 来源:源1

第773章人间事,问我一人即可刹那之间。

一道道人影,接连涌入大殿,不下数十位,个个披挂甲胄,刀剑交错,气息不一,多为纯粹武夫。

随意一眼望去,门口处,人头攒动,一股煞气扑面而来,就连宁远散在大殿内的小部分剑意,竟是也抵挡不住,被一冲而散。

双方之间,出现了一条瑰丽洪流,剑意与兵戈气,互相碰撞,爆发出的光芒,令此地亮如白昼。

宁远扭过头,皱了皱眉。

没多想,大袖一摆,一直悬停身侧的太白仙剑,破空而去,并不杀人,只是停留在十几丈外的半空处。

贴地三尺,紧接着,太白剑身稍稍一晃。

一圈雪白涟漪,疯狂扩散,所到之处,那些由数十位沙场武将凝聚而成的兵戈之气,簌簌作响,转瞬即逝。

不堪一击。

李剑娥脸色惨白。

在此过程中,一直被人提在手里的朱荧老皇帝,已经两眼一翻,晕死过去,他这个凡体肉胎,能坚持这麽久,也算是老当益壮了。

同一时间。

整个京师地界,所有为朱荧李氏扶龙,或是附龙的山上修士,心湖都是莫名一震,大惊失色,开始推衍掐算起来。

钦天监那边,几位德高望重的地仙老道,更是吓得站立不稳,呆呆望向那根代表朱荧国祚的气运梁柱。

这根从建国之後,屹立千年而不倒的国运长柱,在他们的眼皮子底下,开始了轻微摇晃。

随後便是摇摇欲坠。

金銮殿上。

在老皇帝即将身死的前一刻。

宁远忽然又松开手,第二次转身,看向殿外,看向继李剑娥之後,出现的第二位不速之客。

年轻剑仙微笑道:“崔先生,又见面了。”

来䭾正是观湖书院君子,在宝瓶洲大名鼎鼎的崔明皇,当年在骊珠洞天,两人是见过面的,还产生过交集,闹了些不愉快。

此人居然已经跻身上五境。

崔明皇的记性,显然比不过宁远,愣了愣神后,方才想起,有些唏嘘,点头道:“原来是宁剑仙。”

宁远抬手一招,收回太白,直接问道:“崔先生前来,不出意外的话,是要为朱荧皇帝求情了?”

崔明皇颔首道:“正是,宁远,你身为山上剑修,为何要斩人间君主?难道你不知道,每一位天子,都不可滥杀?”

宁远嗯了一声,“说说看。”

读书人解释道:“王朝国君,都是文庙点头,受了敕封,就算祸国殃民的暴君,旁人也无权问罪,需要禀报中土,等待文庙定夺。”

“再䭾说了,朱荧皇室,到这一代,口碑虽然不算多好,可到底不是什麽昏君,不可杀,退一万步讲,斩杀天子……

宁剑仙难道就不怕因果与龙气缠身?”

崔明皇补充道:“皇道龙气,非天命之子,哪怕是上五境仙人,也承受不住的,覆灭李氏,剑仙往後,恐怕大道难成。”

这话其实还真没说错。

山下王朝的帝王之气,从来不是故意吹捧而来,似朱荧这种超过千年的大王朝,一国之国运,不仅雄厚,里头的因果,还涉及千万百姓。

所以很多得道修士,明明已经是真正的老神仙,还喜欢跑去小国当那国师,心甘情愿做那一人之下。

扶龙一道,一旦功成,那麽出力最大䭾,就能在无形之中,得到一国的气运庇护,拔高境界。

有点类似山水神灵。

但要是剑斩天子,就是恰恰相反,不仅得不到气运庇护,还会遭到反噬,影响後续修道,甚至是走火入魔。

宁远问道:“吓唬我?”

他微眯起眼,似笑非笑道:“当年老子扛着剑气长城的时候,你崔明皇还在绞尽脑汁,想着该怎麽染指新山崖书院呢。”

什麽因果不因果。

一座小小王朝而已,此中因果再大,比得上一座蛮荒天下吗?

崔明皇皱了皱眉,没太理解这句话的意思,他略微思索,开口道:“宁远,我知道你即将升任大骊的镇剑楼主,可我还是要提醒你一句,

你暂且没得到大骊皇帝的敕封,不算是大骊人士,而杀了朱荧皇帝,大骊国运,更加不会为你护道。”

崔明皇作了一揖,诚恳道:“在下不是非要宁剑仙收剑,而是我觉得,此事尚有周旋馀地,不用如此大开杀戒,这对双方来说,都不是好事。”

宁远松开剑柄,赞叹道:“不愧是书院君子,学问什麽的,真是不得了,我居然无法反驳。”

见他这动作,崔明皇松了口气,转过头,看向那位紫衣姑娘,眼神温柔,以心声安慰道:“小娥,带着所有禁军统领,离开金銮殿,此事我来负责。”

“放心,陛下的性命,我来担保。”

李剑娥瞥了他一眼。

两人之间,似乎关系不太好,所以李剑娥也没听他的,抱剑而立,站在一众禁军之前,对宁远的态度,依旧是剑拔弩张。

崔明皇眼神黯淡几许,随後向前走了几步,笑问道:“宁剑仙,既然你现在算是半个大骊人士,想必也知道,这几年大骊南下,所到之处,大大小小十馀个国家,无一灭国?”

宁远点点头,“略有耳闻。”

崔明皇又问,“剑仙可知,为何如此?”

年轻人摆摆手,“说话一次性说完,别跟放屁似的,东一个西一个,这儿可是金銮殿,文武百官看着呢,多不好。”

崔明皇耐心解释道:“因为即使是国力鼎盛的大骊,也不敢肆意做那灭国之举,大概有两点,其一便是因果反扑,

十几个覆灭的万里山河,无法计数的凡俗百姓,别说大骊,就算拎出中土的某座王朝,也难以承受。”

“其二,打杀皇室,灭国屠城,此举固然畅快,可如此作为,对大骊接下来的统一宝瓶洲,只有坏处,没有好处。”

“如今北方一带,之所以天下太平,没有出现任何一支揭竿而起,想要造反的亡国遗民,就是因为大骊,从不做滥杀之举。”

宁远问道:“所以崔先生,你觉得,今日之事,该怎麽解决?”

崔明皇早有腹稿,颔首道:“作为观湖书院的君子,我可以在此担保,此後大骊南下,借境过道,朱荧王朝这边,不会阻拦。”

“大骊与朱荧,暂且休战,这段时间,我代表书院,会与朱荧皇帝仔细商议,关於往後并入大骊,成为藩属国之事。”

宁远呵呵笑道:“所以崔先生的这个办法,就是让两国停战,大骊越过朱荧王朝,先去统一宝瓶洲南方?”

崔明皇点点头,不知为何,这位君子的神色中,隐隐带着不少的兴奋之意。

宁远开始认真思索此事的可行性。

其实从明面上来看,是最好的选择了,毕竟朱荧王朝,本就不可能投降,不然就不会苦守一年之久。

而一名书院君子的担保,分量也足够,宁远虽然对崔明皇没什麽好观感,可人家的身份摆在那,不容忽视。

在想通几个关键症结后。

宁远抬眼问道:“崔先生,你要是促成了两国停战,以一己之力,挽救千万黎民百姓,凭藉这桩功德,是否就能在儒家书院,晋升副山主之流?”

崔明皇心头一紧。

不过他表面还是不动声色,读书人淡然道:“什麽副山主,皆是虚妄,在下只是不想再起兵戈,致使生灵涂炭。”

登录用户的「站内信」功能已经优化,我们可以及时收到并回复您的讯息,请到用户中心-「站内信」页面查看!

“相信天底下的读书人,站在我这个立场角度,也会如此做,崔明皇只是其中之一,仅此而已了。”

好一番“肺腑”之言。

就连宁远这个匹夫,一向杀伐果断的他,都找不到任何理由,去与他对着干。

实在是不占理。

宁远一路走来,很少会有不占理的时候,他的手段,很糙,可心思,却极为细腻。

以往做一件事,做之前,年轻人都会思虑良久,恨不得把所有来龙去脉,一一陈列纸上,反覆打谱。

所以多是他教训旁人,旁人却很难找到他的毛病。

可这次落剑帝都,他压根就没想那麽多,甚至到现在,连那个晕死过去的老皇帝,真名叫什麽,都不清楚。

宁远只是想要早打完早收工,身为镇剑楼主,为大骊拿下宝瓶洲最大的一个钉子,然後便领着媳妇儿回神秀山。

青衫客望向崔明皇,後者与他对视,神色有些不太自然,但并不畏惧,就是不知道,这份底气,是来自文人风骨,还是境界修为。

崔明皇的那般肺腑之言,宁远信吗?

信他个鬼。

当年他就想要染指新山崖书院,跑去给崔瀺当棋子,被耍的团团转,这种读书人,所看重的,只有自己的仕途。

虽然不太清楚,崔明皇为何脱离了国师崔瀺,可宁远也懒得去想,毕竟数年过去,各人有各人的缘法。

对方所言,句句在理。

很难不答应啊。

就在此时,一道剑光落入金銮殿,现身於宁远身前,抱拳道:“楼主,国师大人说了,若是书院出面,那麽大骊可以答应,暂时停战。”

来者正是许弱。

说完,这位墨家剑修,朝宁远抛去一把细小飞剑,後者随手接过,扯下信件,扫了几眼。

作不得假。

确实是綉虎的亲笔信。

崔明皇大喜过望,作揖笑道:“宁剑仙,既然如此,後续我会立刻让朱荧皇帝颁布停战令,并且之前的承诺,一律作数。”

成了。

这位观湖书院的正人君子,之前面对宁远的稍许不快,就这麽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一份浓郁到极点的喜悦。

他这位君子,离那副山主的椅子,其实只差一步,但却难如登天,可只要此事做成,以一己之力,换来两国的天下太平,那麽就是唾手可得。

浩然天下的儒家,在君子之前,只需通过几桩大考,便能晋升,但是君子之後的山主副山主,就没那麽容易了。

少说都要有一件可以拿得出手的功德,巡视一国辖境,不算什麽,护道天下苍生,分量才算足够。

显而易见。

促成大骊与朱荧的握手言和,这份功德,当然是足够的,这也是崔明皇,今天身在此地的缘故。

而如今的观湖书院,那位老山主,大限将至,副山主的椅子,还少了一位,刚好轮到他崔明皇来坐。

凭藉这份功德,崔明皇往後的仕途,只会是一帆风顺,他甚至都已经想好,等到大骊退兵,自己便可以名正言顺的入主朱荧王朝,担任国师。

此後便可在两国之间,斡旋一系列大事,宝瓶洲的战火四起,对他而言,根本就不是坏事。

天下要是不乱,上哪去积攒功德?

没有功德,这辈子都只能当个君子。

好比一句话,人间要是没有妖魔鬼怪,就不会有那过路仙师,更不会有什麽侠义之举,斩妖除魔之辈。

可笑又可悲。

一时半会,朝堂之上,落针可闻。

在场之人,都将视线落在那一袭青衫身上,众人也都知道,今日的朱荧王朝,是死是活,全看他一人的意思。

宁远双手负后,长久站立,长久无言。

一双粹然金色的眼眸,扫视大殿每个角落,所到之处,无人敢与其对视,好像在此刻,他才是那个九五之尊。

宁远在看人心。

他忽然想起自己的开山大弟子,很早之前,在前往书简湖的路上,师徒之间,曾经有过一番闲聊。

“师父,为什麽那些皇帝老儿,只是坐在那儿,随意拿笔一划,州郡各地,就狼烟四起,尸横遍野?”

“因为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可是师父,我觉得这样不好,凭什麽他们的贪念,要旁人以尸骨来堆砌?”

“那就去杀,咱们又不是读书人,师门上下,都是剑修,出剑只问本心,不谈其他,杀到天街尽是公卿骨,杀到庙堂再无一权贵。”

当初的这场问答。

直到现在,宁远也不太确定,自己说的对不对,但貌似以当下的处境来说,倒是可以实践一番了。

没看多久,匆匆几眼过後,青衫客面向许弱,言语之间,既像询问,又好像是在自言自语。

“许剑仙,你猜猜看,既然国师大人,有统御三军的权柄,那麽为什麽,对於老皇帝的死活,又要交给我来选择?”

许弱一愣。

崔明皇亦是如此。

都没领会其中意思。

宁远自问自答,微笑道:“因为綉虎崔瀺,他的这句,是反话,什麽停战,什麽止戈,纯属扯淡。”

年轻人抬起头,视线穿过被自己来时打烂的大殿穹顶,眯起眼,缓缓道:“浩然天下,中土文庙的诸位圣贤,看好了,我只教你们一次。”

话音刚落。

宁远面无表情,单手按住太白,毫无徵兆的,猛然转身,一剑横扫。

京师金銮殿,朱荧帝君,一条龙椅,连带着那堵金黄色的坚固墙壁,都被剑光一线切割开来。

皇城钦天监,隶属於朱荧李氏的那根国祚长柱,轰然倒塌,京师上下,方圆数百里,天地大震。

乾清门后金銮殿。

宁远松开剑柄,伸手一吸,老皇帝脖子上的脑袋,就这麽凭空脱离,被他提在了手上。

再随手一抛,鲜血淋漓的头颅,顺着台阶,滴溜溜滚去下方,越过许弱,最终不偏不倚,停留在崔明皇的跟前。

面朝这位书院君子。

死不瞑目。

宁远则是面带微笑。

“年轻气盛,年少有为,身负三尺青锋,锐不可挡,发誓要剑压古今所有巅峰修士,所有人,只管望我项背。”

一袭青衫,闲庭信步,缓缓走下台阶,嗤笑道:“问什麽鬼神呢,浩然天下,从今往後,人间事,问我一人即可。”

登录用户的「站内信」功能已经优化,我们可以及时收到并回复您的讯息,请到用户中心-「站内信」页面查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