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快穿三国后,我对孙策斩草除根 > 第616章

快穿三国后,我对孙策斩草除根 第616章

簡繁轉換
作者:佚名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4-18 00:07:40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十余年之前,还有不少关于李彦兄的消息。

到了近十年,有关李彦兄的消息,一条也没有了。”

袁耀点点头,对童渊拱手道:

“多谢前辈解惑。”

童渊所知晓的消息,基本上就是这些。

除了知晓玉牌是光武秘藏的线索之外,袁耀可以说是对光武秘藏一无所知。

不过知晓了朱雀七宿牌是宝物,对开启光武秘藏至关重要,对袁耀来说已经足够了。

光武传人想得到秘藏,必然会寻找朱雀七宿。

自己以逸待劳,等他们找上门来就好。

这可是光武帝留下的,一笔足以颠覆天下的宝藏啊!

这宝藏,袁耀不说志在必得,至少也要分一杯羹。

同时袁耀心中也有些奇怪。

光武秘藏…为何在自己上一世的时候从未听说过?

不论是正史,还是野史、传说,都没听闻过光武秘藏的存在。

还有光武传人,究竟是何人?

光武传人真的会找宝藏吗?

上一世一点有关于光武秘藏的消息都没传出,按袁耀猜测,有两种可能。

第一种可能,光武秘藏被人秘密寻到,隐而不宣,而后又秘密用这笔宝藏谋划大事。

还有一种可能,就是光武传人最终也没有寻到宝藏,让宝藏彻底成为了传说。

汉末时候的传说,到了袁耀所处的时代,就真的一点痕迹都没有了。

这两种可能性,袁耀更倾向于后者。

因为如果不是自己把光武庙扒了,打算重修庙宇...

谁又能想到,在光武庙神像下面掘地三尺?

或许这南方七宿的玉牌,永远都见不到天日了。

荆襄,水镜庄。

清风拂面,杨柳依依。

一位身穿白色布袍,须发皆白的老者,正在庄内与一名面如冠玉、羽扇纶巾的俊秀青年相对而坐。

桌上摆着一壶茶,还有一副围棋。

这一老一少,显然是在对弈。

老者执黑子,俊秀青年执黑子。

这俊秀青年,正是袁耀口中的荆州大贤诸葛亮。

而与诸葛亮对弈的老人,便是诸葛亮的恩师,水镜先生司马徽。

水镜先生落下一子,轻声道:

“孔明,你出山的时机要到了。”

诸葛亮轻轻落子于棋盘之上,对水镜先生笑道:

“我就知晓,我在老师这水镜庄内混不下去了。

光武传人的人选,恩师心中已经确定了吧?”

水镜先生继续落子,点头道:

“此人志大不屈,胆识过人。

他的仁义,他的坚韧,颇有光武之风。

更难得的是,此人的血脉,与光武同出一源。

光武乃汉景帝子长沙定王刘发一脉。

此人乃汉景帝子中山靖王刘胜一脉,同为景帝后裔。”

诸葛亮饮下一口茶,对水镜道:

“亮最近仔细钻研过此人的经历。

他的家世,也与光武极为相似。

王莽篡汉之时,光武已然家道中落。

其父刘钦,仅居济阳县令一职。

光武九岁时,刘钦便在县令任上去世。

光武不得已之下,只得勤于农事。”

还不待诸葛亮说完,水镜先生便补充道:

“如今天下大乱,此人也是家道中落。

其祖父刘雄,仅为东郡范令。

他的父亲刘弘,也是英年早逝。

此人不得已之下,只得织席贩履。”

没错,水镜先生司马徽与诸葛亮所说之人,正是刘备。

刘备,就是他们选中之人。

水镜先生继续道:

“光武虽勤于农事,却藏匿亡命之徒。

其侠义之名远播,连当地官吏都不敢上门过问。”

诸葛亮轻摇羽扇,笑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