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穿越三国,貂蝉我先收了 > 第266章

穿越三国,貂蝉我先收了 第266章

簡繁轉換
作者:佚名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4-18 00:08:12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六月中旬的漠北草原,宛如一块巨大的翡翠铺展在大地之上,呈现出一片生机勃勃的绿意。

广袤无垠的草原仿佛没有边界一般,一直延伸到视线无法触及的远方。

让人不禁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极目远眺,那平坦开阔的原野如同绿色的海洋波涛起伏,微风拂过,掀起层层绿浪。

在地平线的尽头处,湛蓝如宝石般的天空与碧绿的草原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幅令人心醉神迷的画卷。

蓝天白云下,成群结队的牛羊悠然自得地漫步其中。

受降城,又名三降城。

对于匈奴来说,受降城宛如一座历史的丰碑,见证了匈奴由盛转衰的历程。在这里,签订了充满屈辱的受降条约,自此,大汉与匈奴的攻守之势发生了逆转,河西之地也终于摆脱了匈奴的侵扰。

而于大汉而言,这里代表的则是汉朝武力值的巅峰时刻。

代表着从汉初和亲开始的屈辱走向强盛的过程。

公元前105年,大汉在接受匈奴左大都尉投降而筑此城。

自此之后,河西之地尽归大汉。

从受降城以北,便是漠北草原,也是匈奴当年被大汉击溃之后遁走的方向。

此时,受降城的附近左右驻扎着一顶顶白色接连成片的穹庐。

穹庐,乃是匈奴人居住的帐篷。

其用木材、毡子制作而成,中间隆起,四周下垂,形状似天,因匈奴敬天,故名为穹庐。

穹庐主体为木制结构,墙架、天窗、椽子、门皆为木制,其顶为拱形,以毡为帐幕,大体为白色为主。

数万的匈奴牧民在受降城四周正在放马放牧。

从大汉崛起之后,匈奴便开始一直在摄取大汉的知识与生活方式。

早期在草原上茹毛饮血的生活方式早已经发生了很大的改观。

从衣着,到饮食,再到生活,匈奴逐渐在朝着汉朝靠近。

匈奴在强盛之际,甚至开始在草原开始建城。

然后围绕城池耕种,生活并不完全依赖于放牧。

各式的陶罐、陶碗、陶鬲、陶瓶、陶壶、陶缸、陶盘等陶器也相继出现匈奴贵族以及以部落头领的家中。

有的甚至会有一些名贵的漆器以及烧制的带有釉色的陶器。

特别是匈奴当中的贵族,已经在生活方式,还有生活用材,穿着上完全接近了汉朝文化。

用兽皮以及牲畜皮毛制成的长袍也越发的像是汉朝的长儒。

在这片广袤无垠的草原之上,有着一处规模宏大、人数众多的匈奴营地。

放眼望去,穹庐密密麻麻地分布着,宛如一片白色的海洋。

而就在这数万人的营地正中央,静静地矗立着一座古老沧桑的土城。

土城经历了漫长岁月的洗礼和风沙的侵蚀,其原貌已难以清晰辨认。

城墙显得有些残破不堪,许多地方都出现了坍塌的迹象。

那些曾经坚固无比的墙体如今变得摇摇欲坠。

尤其是在一些拐角处和城门附近,破损更是严重。

原本应该是高耸厚实的城墙,现在只剩下了断断续续的几段。

再看向土城的正门位置,那里本应该是一扇大门,但此刻却变成了一个触目惊心的巨大豁口。

昔日的繁华与热闹似乎都随着时间的流逝而烟消云散,只留下了这座破败的土城孤独地伫立在风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