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官路红尘 > 第1034章 青吟楼

官路红尘 第1034章 青吟楼

簡繁轉換
作者:争渡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5-12 13:04:46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也许很快就有建议权了。”

宋思铭对张孝儒说道。

“很快有建议权?”

“什么意思?”

张孝儒顿时来了精神。

“昨天,我和江副市长通过电话,江副市长有意把运河开发公司划归市文旅局。”

宋思铭简明扼要地解释道。

“划归市文旅局?”

“能实现吗?”

张孝儒问道。

“我觉得问题不大。”

宋思铭答道。

运河开发公司本来就是为了打造运河景观带才设立,而运河景观带,又是为青山的文化旅游事业服务。

从逻辑上讲,运河开发公司的主管单位,本来就应该是市文旅局。

当然,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现阶段,运河开发公司只是一个空壳,没有多少钱也没有多少人。

如果其体量,是青山银行,青山建投那种级别的,原主管单位,肯定不会放手。

而现在,甩掉运河开发公司,就等于甩掉一个包袱,毕竟,运河开发公司只花钱,不挣钱,每天一睁眼就两个字——要钱。

“如果能划归市文旅局,那事情就简单了。”

张孝儒感觉看到了希望。

事实上,在此之前,他已就运河景观带的事,和边泰和沟通过好几次了,但边泰和始终没有给出一个积极的态度。

由于对运河开发公司没有管辖权,事情就卡在了这里。

而一旦运河开发公司归市文旅局,与边泰和就不是沟通了,而是命令。

“估计这几天,就能有确切的消息。”

宋思铭说道。

从上会讨论,到真正落实,中间是有一个过程的,但考虑到,市政府对运河景观带的重视程度,这个过程应该不会太长。

虽然运河开发公司的人走了,但现场调研还要继续。

随后的时间,宋思铭又和张孝儒一起,转了转南华楼和水云寺的复建现场。

和郎川楼差不多,南华楼和水云寺,也只是围挡围起来,人员设备并没有进场。

最后一站是青吟楼。

不同于郎川楼、南华楼和水云寺,青吟楼保存完整,楼的主体没有问题,只需内外修缮即可对外开放。

但有一个问题,那就是青吟楼附近的交通情况堪忧。

青吟楼被两个城中村包裹,城中村内私搭乱建严重,还有不少沿街的摊位占道经营,别说汽车了,电动三轮车往里开,都容易被堵到里面。

张孝儒和宋思铭一行,只能步行进入,走了七八百米,才站到青吟楼下。

“张局,这两个村在旧城改造计划里吗?”

宋思铭问张孝儒。

青吟楼不止是运河景观带的核心景观,还是三楼一寺中唯一的一座古迹,开放后肯定会吸引大量的游客。

眼下这个状态,不止是交通无法满足需要,周边破烂不堪的城中村,也有损青山的对外形象。

“这我还真不太清楚。”

旧城改造不是文旅局的活儿,张孝儒摇摇头,说道。

但办公室主任裴广兴了解情况。

“张局,宋局,南河口村和李家坟村,并不在旧城改造计划里。”

裴广兴说道。

“为什么?”

宋思铭皱了皱眉。

围绕青吟楼的两个村,处于城市的核心区域,这个地理位置的城中村,又是这种脏乱差的环境,理应排在旧城改造的第一序列才对。

“原本是在旧城改造计划里的,可是,过去五年三次入户调查,没有一次改造同意率超过百分之六十,青南区政府,就把这两个村,从旧城改造计划中划掉了。”

裴广兴到市文旅局之前,是青南区文旅局的副局长,再往前推,则是青南区政府旧城改造办公室的副主任。

因此,对于南河口村和李家坟村的情况非常了解。

其中,有两次入户调查,就是裴广兴主持的,一般来说,入户调查时,预签约率达到百分之九十,才能正式启动动迁程序。

南河口村和李家坟村,三次调查中,预签约率最高的一次,也就是百分之五十几,与标准差得太多。

根本就没法继续往下搞。

而旧城改造每年要上报完成率,把南河口村和李家坟村留在计划中,只会一年又一年地拉低完成率。

所以,青山区的区领导一商量,干脆直接和南河口村和李家坟村,移出改造计划。

“不到百分之六十?”

“不应该啊……”

宋思铭虽然没有直接参与过旧城改造,但每年各区县报上来的数据,他都看过,正常的城中村改造,同意率都在百分之八十以上。

毕竟,大多数人,还是希望改善生活条件的。

“同意率这么低,是不是有什么特殊原因?”

宋思铭进一步问裴广兴。

“我之前在区旧城改造办公室工作的时候,也总结过原因,比如无法原址安置,回迁房距离市中心较远等,但总感觉不是真正的原因。”

裴广兴解释道。

“找不到真正的原因,可就难办了。”

宋思铭有些头疼地说道。

“有没有可能,不拆或者少拆?”

张孝儒问宋思铭。

拆迁是最容易扯皮的,有时候一扯就是几年甚至十几年,他们根本等不起。

“这需要专业人员评定,但我的直观感受是不太可能。”

宋思铭一路走下来,发现村里的建筑杂乱无章,毫无规划。

局部改造的难度,可能比推倒重建的难度,还要大。

“那还是联系相关部门,看看能不能重启旧城改造吧!”

张孝儒叹了口气,说道。

本以为,无需重建的青吟楼,改造费用是最低的,没想到,还要再加上拆迁,预算肯定会直线飙升。

关键,能不能拆,还不一定。

这时,时间已经来到了十一点。

何荣光那边也快散会了,宋思铭没办法再聊下去,只能先去市委党校接何荣光。

紧赶慢赶,在中午十二点之前,来到市委党校,何荣光刚好散会。

“市委对面有个马家饺子馆,你应该知道吧?”

上车之后,何荣光问宋思铭。

“知道。”

马家饺子馆号称市委第二食堂,宋思铭在市委上班的时候,没少光顾。

“去马家饺子馆,饶书记请咱俩吃饺子。”

何荣光说道。

“好。”

从饶立言选的这个地方,就能看出这是一位非常接地气的领导,宋思铭快马加鞭,赶奔马家饺子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