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官路红尘 > 第895章 榜样的力量

官路红尘 第895章 榜样的力量

簡繁轉換
作者:争渡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4-18 00:10:47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这一切都要归功于宋思铭。

叶立轩到王寨乡之后,每周都会给叶安家打一次电话,每次打电话,几乎有一半以上的时间在谈宋思铭。

告诉他宋思铭干了这个,又干了那个,为什么干这个,又为什么干那个。

他想着怎么配合宋思铭,等等等等。

总结起来一句话,那就是榜样的力量。

正是因为看到了宋思铭工作状态,耳熏目染之下,叶立轩才会一改常态,变得积极向上起来。

叶立轩最早被老爷子轰去王寨乡的时候,叶安家还觉得老爷子的操作过于极端。

艰苦的环境非但掰不正叶立轩,反而更容易让叶立轩躺平。

直到看到叶立轩的变化,他才明白了老爷子的良苦用心。

老爷子不是因为王寨乡的条件艰苦,才把叶立轩送到王寨乡,而是因为宋思铭在王寨乡,才把叶立轩送到王寨乡。

虽然,今天,是叶安家第一次见宋思铭,但他早就给宋思铭打了满意。

趁着推销酒,讲讲宋思铭的工作成绩,简直再正常不过。

在叶安家的极力推销下,平常不怎么喝酒的叶安邦,也小小地抿了一口。

“还真不错。”

叶安邦不怎么喝酒,不代表没喝过好酒。

他现在任职的洪都省,乃是全国知名的产酒大省,早些年评选的国内十大名酒中,洪都省一个省就占了两个。

每年,洪都省都会举办白酒博览会。

洪都省的各种酒,从几十元一瓶的,到几百几千块一瓶的,叶安邦都尝过。

正如叶安家所说,青山醇确实可以比肩那种几百上千一瓶的名酒。

“你是怎么想起复活这种国企老品牌的?”

叶安邦好奇地问宋思铭。

“其实也是机缘巧合……”

宋思铭当即把自己意外尝到潘建国酿的散酒,一路找到潘建国,然后,帮助潘建国找投资、建酒厂、买商标的事,简略地讲述一遍。

“这可不是机缘巧合,你最开始尝到酒的时候,应该就有相应的规划了。”

叶安邦听完,评价道。

“确实有初步的规划,毕竟,当时的王寨乡,急需一个能够叫得响的品牌,以促进景区建成后的旅游消费。”

宋思铭实事求是地说道。

“你要这么说的话,那意味着,你的规划,还在尝到酒之前,哪怕没有青山醇,你也会树立起其他的品牌,让品牌带动当地的发展,”

叶安邦一针见血地指出来。

而通过这件事,叶安邦发现了宋思铭身上的第一个闪光点——大局观。

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在开始前,就有了一个清晰的规划,然后,按照规划一步步地推进。

这种大局观,听起来简单,但很多人是做不到这一点的。

特别是体制内的很多人,往往是人被事情推着走,而不是事情由人推着走,这类人永远掌握不了主动权。

即便一时成功,那也只是运气好,早晚会被打回原形。

叶安邦就想再考考宋思铭,以便发现更多的闪光点。

“如云现在在塔喀县工作,她跟你说过塔喀县的情况吗?”

叶安邦问宋思铭。

“说过一些。”

“塔喀县地广人稀,以少数民族为主,一个县二十万人口,民族就有十九个,当地的支柱产业是畜牧业,但产业发展还停留在最初级的阶段,甚至还沿用着游牧的方式放牧,效率相对低下……”

这些叶如云都跟宋思铭说过,宋思铭自然是张口就来。

“你觉得,如何才能改变塔喀县的现状,提升塔喀县的经济水平,提升当地老百姓的生活水平?”

叶安邦追问道。

能够看出问题不算能力,能够解决问题才是能力。

“首要一点还是改变当地百姓的生活生产习惯,以畜牧业为例,塔喀县的养殖户,更加相信祖先留下来的游牧方式,这一点不改变,畜牧业的规模化,产业化,科技化,就无从谈起。”

宋思铭侃侃而谈。

“那该如何改变当地百姓的生活生产习惯呢?”

叶安邦继续往深入了问。

“这就需要党员干部发挥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了,生活生产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变的,需要潜移默化,所以,只是制定政策,宣读政策,读完政策就走,效果肯定不好,必须长时间跟当地老百姓生活在一起,居住在一起,我们可以把驻村干部制度,进一步细化为驻户干部制度,让干部真正住进老百姓的家里……”

“驻户干部……”

这个词,叶安邦还是第一次听。

“其实,不单是塔喀县,整个甘西省都存在着类似的问题,民族众多,习惯不同,移风易俗,改变过往的生产生活方式,应该摆到政府工作的首要位置,不事先把这个瓶颈疏导开,再好的政策规划,效果都会大打折扣。”

说着说着,宋思铭就扩展到整个甘西省。

这让叶安邦看宋思铭的眼神,多了几抹浓烈的色彩。

很难想象,宋思铭只有二十八岁,只是一个乡长。

他所说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很多市级领导甚至省级领导,都触摸不到。

最重要的一点,叶安邦马上要到甘西省任省长。

作为一省之长,他首先要解决的,就是甘西省的经济发展问题,这也是评价他工作成绩最为重要的指标。

关系着他能否再进一步,登上更高的位置。

这段时间,叶安邦一直在想,甘西省这些年接收了那么多的支援,却迟迟无法得到有效发展,究竟卡在哪里。

宋思铭的移风易俗论,和驻户干部制度,无疑给了他很多的灵感。

“思铭,你有没有想过,到甘西省工作?”

等宋思铭讲完,叶安邦问宋思铭。

“到甘西省工作?”

宋思铭懵了一下。

他就是说了说关于塔喀县的情况,怎么就快进到甘西省工作了?

“过几天,我就会调任甘西省省长。”

“你可以到省政府政策研究室工作。”

叶安邦直接发出邀请。

政策研究室也就是通俗意义上的智囊团,专门为省领导出谋划策,他觉得宋思铭展现的头脑,非常适合从事这项工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