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何夕兰烬落 > 此情可待成追忆(上)

何夕兰烬落 此情可待成追忆(上)

簡繁轉換
作者:花妖雨宫萤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4-19 12:11:08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康熙五十年十一月,漫天飞雪让紫禁城再次化为一座雪城,每个人都笼罩在一片冰冷之中。洛灵看着宫门外的晶莹世界,想着科尔沁那样的严寒之地,就会更为玉穗儿悬心。玉穗儿走了,她似乎也变了个人,不再似原先那般精灵古怪,变得不爱说话,经常会双目空洞地望着一个方向,一呆就是一两个时辰。

胤禛每次见了她这般模样,都会不自禁地皱眉,只觉得看不透她在想什么,她的思绪仿佛离自己很远。有时急了拉着她出来想问清楚,她只是笑着摇摇头,很少会如他的愿。胤禩也察觉了她的变化,但他从不问她为什么,只是若有所思地望着她,眼中带着莫名的心痛。有个宫女曾跟洛灵说过,八爷眼中的神色竟跟她的一模一样,看了让人揪心。洛灵听了只是听了,笑笑,便罢了。

良妃自被康熙训责后,便备受冷落,再未见过圣颜。她不敢对别人说起,更不敢告诉胤禩,只有霁月能看到她表面的苦处,却不知此事的内情。良妃因此日日忧心难解,终于一病不起。康熙知道后,只是遣太医院前去诊治,其他的便再无交代。良妃心知康熙已厌她入骨,伤心得哭了一夜,郁结难消,第二日便不再进药进食。

良妃病后的第三日,胤禩自乾清宫出来,遇见从殿外进来的洛灵。“八爷。”胤禩长出了口气,轻声道:“起来。”洛灵让向一边,胤禩会意,忙跟了她出去,洛灵到殿外一侧站定,回头望了他一眼:“八爷这几日没去给良主子请安吗?”“这几日跟十四弟去了丰台大营。怎么了?”胤禩一怔,不知她为何有此一问。“良主子病得很重,前儿个儿万岁爷宣了太医。”胤禩吃惊地看了她一眼,便急急地向后宫跑去。洛灵望着他的背影,眼中闪过一丝忧虑。

胤禩一路疾奔,冲进了良妃寝宫,小丫头喜春正守在门口,见他来势汹汹吓得站到一旁,连请安都忘了。霁月正在劝良妃进药,良妃却紧闭着双眼毫无动静。门外一阵脚步声,霁月眼中一喜,还未起身,胤禩已进了门,到了床前:“额娘!”胤禩看着良妃白纸一样的脸色,眼中一阵酸涩:“额娘”

良妃终于睁开了眼睛,胤禩面容渐渐清晰,满眼的惊痛让她一下子清醒了过来:“禩儿”良妃虚弱地只叫出胤禩的名字,便再也无力出声了。胤禩再没有了平日的冷静沉着,跪在床前,急急地点着头:“是,额娘,是胤禩来了。”

良妃无力地笑了笑,手轻颤着想去抚摸他的脸。胤禩忙握着她的手放在自己脸上:“额娘,几日不见,您怎么就病了。您是知道的,儿子最怕的就是您生病。”“胤禩,娘这辈子,对不住你”良妃轻喘了半天,才勉强说出了这句话。

“额娘,您说的什么话,您要折死儿子嘛!”胤禩进门后已经感到有事发生,听到这句话,更加肯定了他的猜想,只是眼见良妃如此虚弱,他不能问什么。“不,是娘一直拖累着你,我”“您怎么会这么想?别说了,把药吃了,休养身子要紧。”胤禩极力控制着情绪,想笑却怎么也笑不出来。“胤禩,你一向听话,让额娘把话说完。”良妃微拧着眉,有些急燥地看着胤禩。胤禩不敢再拗着她,闭了闭眼,紧握着她的手点了点头。

“在这宫里,多少阿哥因为倚附养母的地位就忘了亲娘,我一直怕这样的事会发生在我们母子身上,可你没有。不管你皇阿玛的恩宠在不在我身上,也不管各宫嫔妃如何看不起我,你依然会认我,会孝敬我,额娘这辈子最庆幸的就是有你在身边。”良妃停停歇歇地说到这儿,已是泣不成声。

胤禩强忍着锥心的痛楚,为她擦拭着脸上的泪:“我又何尝不庆幸有您这么好的额娘。既然您这么疼我,又知我孝敬您,就听儿子一句话,把药喝了吧。”

良妃猛然醒悟自己的这些话会让胤禩伤心难过,看着他满脸的焦急,点了点头,本来想说的话,只好咽了回去。胤禩忙从霁月手中取了药碗,一勺一勺地喂她付下。

良妃看着他微皱着眉,细心地为自己整理着锦被,轻轻地叹了口气:“你身边什么时候才能有个可心的人啊!毓雯虽然一颗心在你身上,可额娘知道,她不懂你。”胤禩凄然一笑,摇了摇头。良妃慈爱地握住他的手:“还想着她是不是?”胤禩迎视着良妃的目光,还是没有说话:“说心里话,灵丫头若真跟了你,额娘到是真放心了。唉,看造化吧。”

“额娘。”胤禩略带埋怨地瞧着她:“能不能等您病好了再操心。”“你又不是不知道,我就是个操心的命。”良妃失神的望着他,目光中尽是悲哀之色。胤禩无奈地摇了摇头:“我回去让毓雯给您送些补品过来,你有什么需要就跟毓雯说。这几日我和十四弟还要去兵营,事情办妥就来看您。您心疼我,就别让我悬着心。”“嗯,安心地忙你的去。我这儿没事儿。”“我这就回去让毓雯过来。”胤禩听了这话,总算放心地展颜一笑,打了个千儿,转身出了房门。良妃望着的身影,脸上终于也有了笑容。

第二天,八福晋亲自带了一大堆人参燕窝鹿茸灵芝到宫里看望她婆婆良妃。良妃见她忙前忙后指挥丫鬟、宫女炖补品,心里只一阵苦笑。八福晋向良妃道:“额娘,我们爷跟我说了,您有什么需要尽管说。别的东西我不敢说,人参燕窝这些东西您要多少有多少。”良妃向她招招手,示意她不要忙了。

八福晋坐到她炕边,良妃道:“你也别忙了,我这里什么都不缺,回去好好照顾胤禩要紧。”八福晋点点头,看着良妃苍白虚弱的脸,动容道:“您可要好好的,不然我们爷他”良妃见她欲言又止,心中一急,忙问:“他怎么了?是不是有什么事瞒着我?”

八福晋当然不能说康熙对胤禩诸多猜忌,只得掩饰道:“没事儿,我的意思是,您是他亲娘,他心里可惦记您的紧,只要您身子好起来,就是宽了他的心。”良妃点点头,心里却有点不安。

儿媳妇走后,良妃思前想后,始终觉得犹如一块巨石压在心口。她叫来霁月,“你去把屏风后那箱子打开,取出里面的描金匣子。”霁月依言而去,不一会儿手捧着一个精致的漆器匣子出来。

良妃支撑着坐起来,摩挲着漆器匣子,从枕头底下摸出一枚钥匙,打开了匣子。里头用红绸布包裹着一个物件,她轻轻的打开红绸包,里面是一方田黄石印章。时隔多年,她看到这枚印章仍有些激动。霁月见她微有泪光,叫了声:“主子”

良妃强忍住泪,对霁月道:“这是皇上当年送给我的,他说,除了赫舍里皇后之外,他从来没把御用印章送给后妃。”提及往事,良妃心痛不已,如今恩宠不在,怎不让人倍感凄凉。

她十分不舍的把印章看了又看,最终又放回匣子里。“拿去呈给皇上。”良妃说完这句话,就闭上了眼睛,不想让霁月看到她流泪。霁月点点头,从她手里接过匣子。

走出暖阁,霁月忍不住回头看了一眼,见良妃满脸忧色,也不禁泪水潸然而下。她擦了擦泪,往乾清宫走去。

良妃回想起康熙送她这枚印章时的日子,那大概是她一生中最幸福的时光。那时她才十七岁,见过她的人无不赞叹,夸她美貌。她从来不觉得自己长的美,从一出生,她就跟族人一起在辛者库服役。

她清晰地记得第一次见到康熙的情形,是在一个有风的午后。两位皇后先后病逝,后宫诸妃中地位最高的佟贵妃便带司皇后之职,带领妃嫔在春分这一日于坤宁宫中行亲蚕礼。良妃因绣工出色,被特意从辛者库中选拔出来,随侍亲蚕礼。

虽然在皇宫中居住多年,但坤宁宫的气派仍是让她惊讶不已。以至于皇帝到了面前,她也没发觉,只顾仰望着坤宁宫的雕梁画栋和飞檐。

康熙早看见她,见她傻愣愣的站在院子里,以为是新入宫的宫女,没见过世面,看了皇宫的景致一时间竟看呆了,也没太在意。梁九功刚要上前呵斥,被康熙拦住了。风起阵阵,那女子一身素服,衣袂飘飘,在落英缤纷中好似画中人。待她转过身来,那美丽的容颜竟有种令人不可逼视的美。

良妃这才看到身后站了一群人,为首的身穿黄袍,立刻吓得魂飞魄散,腿也哆嗦了,噗通跪倒在地。“奴奴婢不知皇上圣驾到此,罪该万死!”她跪倒在地,不住的磕头。康熙微笑着从她身边经过,轻轻落下一句话,“人只能死一次,哪能死一万次。”

梁九功最擅于察言观色,见良妃还跪在原地不敢起来,走到她身边道:“皇上没怪罪你,就别在这里跪着挡主子们的道儿了。”良妃这才敢站起来,仍是战战兢兢的。梁九功打量着她,心想长的确实不错,看来恩宠也要近了。

“你是哪位主子娘娘宫里的?”他问。“奴婢在辛者库服役。”良妃始终不敢抬头。梁九功点点头,低声自语道:“可惜了”良妃不知道他的想法,试探的问了一句,“公公,奴婢能走了吗?”梁九功嗯了一声,忽又补了一句,“你姓什么?”“奴婢姓卫。”良妃怯怯的说,不知道他何以有此一问。“你是旗人?”梁九功眉头微皱,似在思索。良妃点点头。“旗人”他念叨着这两字,转身进了坤宁宫去。良妃这才松了口气。

令她意想不到的是,很快她就得到了侍寝的机会。可惜的是,康熙连她的名字都没有问。后来,康熙忙于平定三番之乱,再也没有记起辛者库的这个女子,她对他的记忆,便停留在那一夜。

被皇帝宠幸过的宫女自然不能再在辛者库服役,内务府勾销了她的贱籍,她被安排在绣作做了绣娘,总算是脱离了辛者库粗重的杂役。虽然不指望再沐皇恩,但还是忍不住不想念那个人,哪怕能远远的看他一眼也好。她每天痴痴的等啊盼啊,等康熙记起她,这一等就是两年。

然而,命运之神终于还是眷顾了她,在她不经意的时候,又把她的命运和她朝思暮想的那个人系到了一起。翊坤宫的宜妃替康熙生了皇五子胤祺,康熙非常高兴,破例下令在宫中替幼子摆满月酒。各宫的主子见康熙高兴,少不得要给小阿哥送礼。

惠妃自己不长于女红,闻说绣作里有一个绣娘绣工了得、无论绣什么都是活灵活现,于是命她替自己绣虎头帽和虎头鞋送给小阿哥。宜妃看到这几样物件也很喜欢,替小阿哥穿戴了,抱到太后宫里。

太后看到小阿哥粉雕玉琢一般可爱,抱在怀里竟不肯撒手。康熙在一旁看出她的心思,顺水推舟道:“皇额娘一个人住在宁寿宫也怪孤单的,不如胤祺这孩子就抱到您宫里养着得了。”宜妃闻言喜出望外,觉得这是无上的荣宠,忙附和道:“皇上说的是,皇额娘和这孩子一看就有缘分,咱们抱着他难得笑一回,皇额娘一抱就笑个不停。”

太后知道康熙孝顺,心里欢喜,此时听他的建议甚合她心意,点点头。她瞧见孩子穿的虎头鞋十分精致,不禁赞叹道:“这是谁做的鞋,当真好手艺。”惠妃笑着插话道:“宜妃妹妹生了皇子,臣妾便想着送给孩子虎头帽、虎头鞋,可是自己手笨,只好找绣作的一个绣娘代劳。”

太后又看了看虎头帽,赞道:“真是不错,多少年没看到这么好的绣活儿了。”她扫了康熙一眼,笑道:“跟内务府说一声,把这绣娘派到我宫里来,我这里正好缺这样会做针线的。”康熙点点头,看向梁九功,梁九功忙快步走了出去。

只一炷香的功夫,良妃就已经站到太后面前。在场的众人都打量着她,心中无不赞叹,这女子好俏丽的模样。康熙觉得她面熟,犹疑道:“你是那个”他想了想,心中已然有数,面上却不表现出来。他沉吟片刻才道:“以后就在太后这里听差吧。”

良妃一惊,没想到自己能到太后身边,心里说不出是什么滋味,转念一想,这样一来便能经常见到康熙,心里忽然很欢喜。她盈盈下拜,向主子们谢恩。康熙见她亭亭的站在那里,似乎比两年前初见时更加楚楚动人,不禁露出一丝笑容。

宜妃见康熙含笑的目光看着良妃,心里有些没趣,下意识的瞥了惠妃一眼,见她正若无其事的磕着瓜子,心里更加窝火。“皇上,咱们是不是该回去了。”她撒娇的向康熙叫了一声。康熙回望她一眼,未置可否。见她眉宇间有一丝薄怒,知道自己对良妃太注意惹她吃醋了,只是淡淡一笑。

太后瞧出了他们几人的情形,向良妃道:“你过来给我瞧瞧。”良妃忙上前。太后细细的打量她,见她把手藏在身后,有意道:“把手伸出来我瞧瞧。”良妃略一犹豫,畏缩的把一只手伸到太后面前。太后戴上老花眼镜,仔细看了她的手,叹道:“可怜的,手上全是针眼儿,以后在我这里可以少受些苦。”给太后看过之后,她赶忙又把手藏到身后。

“你叫什么?”太后随意问了一句。“回太后的话,奴婢名叫秀秀。”良妃恭谨回答。太后点点头,“这名字不错,人如其名。哪一家的?”良妃心里一颤,不知道该不该说自己的身世,下意识的偷偷瞥了康熙一眼,却遇上他鼓励的目光,于是大着胆子向太后道:“奴婢家里是觉禅氏。”太后思忖片刻,悠悠点头,“正黄旗。”她又打量了良妃一眼,就让她退了下去。

从这以后,良妃便笼罩在幸福的光环里。康熙一直很喜欢她的纯朴善良,有兴致的时候也会教她读书写字,甚至把常用的一方田黄石印章送给她。皇八子胤禩出生后自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