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何夕兰烬落 > 故园何处寄相思(上)

何夕兰烬落 故园何处寄相思(上)

簡繁轉換
作者:花妖雨宫萤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4-19 12:11:08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康熙六十年,为庆祝登基六十年,康熙下令全国欢庆三日,宫里大办千叟宴。大将军王胤禵也奉召回京述职并参加庆典。

一到京城,胤禵就带着十四福晋和侧福晋绾绾一道进宫给康熙和德妃请安。康熙询问了西北战事的情况,胤禵一一作答,康熙又细细嘱咐一番,胤禵领受而去,余光瞥见玉穗儿不在,不禁有些纳闷。

德妃处,十四福晋和绾绾陪着德妃说话,玉穗儿带着紫绡进来,喜道:“两位嫂子都在呀,可真热闹,要是把我几个侄儿侄女带来,就更热闹了。”她在她们下首捡了炕边儿坐下。宝璃端了茶和干果给她,她抓了一大把给紫绡,紫绡知趣的退了出去。

十四福晋笑道:“几个孩子都吵着要出来,不知道要带那个是好,我说都带着,你十四哥嫌他们闹,一个都不让带。”说完这话,她笑着看了绾绾一眼。绾绾眼蕴笑意,却不出声。玉穗儿笑道:“闹也是自家孩子啊,大概他在兵营里待惯了,竟听不得孩子吵闹。我就喜欢看孩子们玩儿。”

胤禵刚走到暖阁外就听见玉穗儿的声音,掀了帘子进去,笑问:“你们说我什么?”他扫了一眼,在玉穗儿身边坐下。玉穗儿向他温婉的一笑,他也微有笑意。绾绾从胤禵进来就一直瞥着他,见他竟随着玉穗儿坐到炕边上,心里一紧。这会儿见他俩相视默契的眼神,心里说不出的泛酸。

“公主说,你也不让我们把孩子带来热闹热闹,是不是在兵营里待久了,连自家孩子吵闹都听不得。”绾绾满脸是笑,自以为不着痕迹的说了一句。德妃瞄她一眼,又见十四福晋和玉穗儿都是淡淡的神情,心下也就没太在意。

胤禵只笑笑,“怕孩子们扰了额娘清静。”“哪里话儿说的,我最喜欢孩子。你小时候闹得比你那几个孩子厉害多了,就差上房揭瓦。”德妃笑着嗔了一句,才将气氛缓和过来。

德妃和十四福晋商议给康熙登基六十年庆典送贺礼的事,胤禵则和玉穗儿在一边说话。绾绾一个人越发无聊,忽然感觉在这一家人里,自己是多余的。下意识的打量玉穗儿和胤禵一眼,见他俩低声不知道说着什么,心里怏怏的提不起精神。

胤禵向玉穗儿道:“我先去了皇阿玛那里,见你不在,便知道你在额娘这儿。”“皇阿玛差了三哥四哥出城接你,好大的派头。你这大将军王是实至名归了。”玉穗儿赞许的看了他一眼。“名声是好听,也不过是为皇阿玛办差而已。”胤禵轻描淡写的说。“德行!已经这么荣耀,还想怎么着。尾巴翘得太高,小心被人踩了。”玉穗儿知道他心中得意,只是嘴上却要装作不在意,揶揄了他一句。

胤禵明白她的意思,还远远没到自己可以高枕无忧的时候,明枪易躲、暗箭难防,伴君如伴虎,小心使得万年船是没错的。“多谢你提醒。”胤禵笑着调侃,在玉穗儿背上拍了一下。玉穗儿余光瞥见绾绾似有敌意的目光,心中一凛,沉着声微微轻咳一声。胤禵会意,直了直背,向十四福晋和绾绾看了一眼。见她俩正在和德妃商量,也就没搭腔。

十四福晋比绾绾有涵养的多,早也瞧见胤禵和玉穗儿说话的情形,只装作没看见。连德妃都放任不管,她又何必拈酸泼醋惹大家都不快。胤禵的脾气她最清楚,他并不是个可以容忍女人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张口就来的人。况且玉穗儿对她一向不错,她也不想为此事得罪她,毕竟他们兄妹的感情已经几十年了。

所以当绾绾说出那句“爷,你给咱们儿子取的名字还没跟额娘和公主说呢,说出来让大家听听名字取得好不好”,所有人都愣了一愣,十四福晋更是在心里嘀咕一句,这女人是不是失心疯了。她忙圆了一句,“弘字辈的孩子名字都取得好,寓意也深刻。到时候还要请额娘给孩子定一个名字。”德妃淡然一笑,向她道:“既然老十四已经取了名字,我又何必越俎代庖,自己孩子还是自己起名字才有乐趣。”

玉穗儿已经感觉到自己的存在有点尴尬,惹绾绾不快,忙找了理由向德妃告辞。德妃诧异看了她一眼,“我已经叫宝璃去张罗摆饭了,你不留在我这里用了膳再走?”玉穗儿笑笑,“十四哥一家团聚,嫂子们和孩子必定要在府里摆宴为他接风,您怎么忘了。”德妃想想她说的也对,向胤禵道:“还是你妹子想得周到,也罢,今儿我不留你们,坐一会子就回去团聚吧。”胤禵点点头,下意识的看了玉穗儿一眼,却见她已经掀帘子出暖阁去了。

出了德妃所居的凝春堂,玉穗儿舒了口气,径直往自己住处走去,胤禵在后面叫她,她也只当没听见。胤禵快步走上前,拦住她,“我叫你呢。”玉穗儿不理,偏过头去。胤禵不知道她心中所想,气恼道:“我好不容易才回京一次,说不定哪天便要再回西北去。一到京便进宫来给皇阿玛和额娘请安,也是想着要来看你。刚才还好好的,这会儿怎么忽然爱理不理的,跟小时候一样任性。”

玉穗儿正要开口,看到几个小太监从他俩身边经过,有一人还好奇的偷偷回头看了他们一眼,便道:“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待会儿你到兰藻斋来。我正要和你谈谈这事。”胤禵点了点头。

兰藻斋的暖阁里,玉穗儿让素绮上了茶,便叫她们退了下去。胤禵从背后揽着她的肩,以为她不过是吃醋才借题发挥,笑道:“什么事儿,你倒是说给我听听,看看你是不是有足够的理由跟我生气。”“干嘛呀。”玉穗儿轻嗔了一句,胳膊肘支开他,坐到炕桌旁,正色道:“你这些年在外面带兵打仗,府里的事情你还管不管?”胤禵愣了一愣,不解的望着她,“我府里出了什么事?”

玉穗儿瞥了他一眼,道:“我一向不会搬弄是非,按说这都是你自家的事儿,我连问都不该问,但你临行前让我多照应你府中上下,我也就多管了你家的闲事。如今旁话我也不多说,十四嫂子是不是你嫡福晋?怎么她在府中地位还不及侧福晋?”胤禵皱眉,“她跟你抱怨了?”

玉穗儿哼了一声,把茶碗放到炕桌上,“还用她跟我抱怨吗,我自己长着眼睛呢。十四嫂是个再老实不过的人,她敢说你一句不是吗。”胤禵默然不语。玉穗儿思忖片刻,又道:“汉人有句老话,妻妾不分家宅乱。就算你宠惯着侧福晋,可到底要给十四嫂面子,怎么说她才是当家的福晋。现在倒好,你那侧福晋厉害的很,十四嫂处处都得看她脸色,府中上下都得听她差遣,有人又在一旁撺掇着,只怕正位王府的日子也不远了。”

胤禵知道她说的是绾绾,心里有数,嘴上却说:“她就是爱使小性子,还没那么大胆子想取代嫡福晋。何况那时要不是额娘说她要不是额娘喜欢她,我也未必会纳她当侧福晋。”玉穗儿冷哼一声,“儿子都三岁了,倒想起来说这话。你家的事我再不管了,免得有人跟你哭哭啼啼,说我多管闲事,摆公主架子,看谁都是下人。”

胤禵知道她是为绾绾刚才的语气着恼,叹了口气,“玉儿,你又何必跟那些女人一般见识。”玉穗儿心想:我也是女人,和你说的那些女人一样,也有小心眼的时候,你别当我已经修炼成无喜无嗔的观世音了。

她不以为然的支颐片刻,想了想又觉得和他说这些有点无趣,道:“我今儿也是糊涂了,看见她气就不打一处来。跟你白话这些拉杂事儿干嘛。”胤禵狡黠一笑,“看见她气就不打一处来?”玉穗儿瞥了他一眼,见他嘴角微挑,似笑非笑的样子,啐道:“去,我可是跟你说正经的。你别想歪了。八嫂经常往你那府里去,你得多提着点心,多少是非就是从一张张嘴里传出去。大哥和二哥到现在还关在咸安宫呢。想起这几年你们兄弟间的事,难道还不叫人寒心。”

胤禵听她这话,心里暗自思忖。他出征前在京中时,八福晋便常去找十四福晋说话,没想到等他走后,八福晋倒笼络上了绾绾。可见八福晋是瞧出来十四福晋只是枉有虚名,府里得宠的是侧福晋绾绾。而绾绾又是那等没心计的人,给人一挑拨,难免说些出格的话。只是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想必已经有些不知好歹的话传到玉穗儿耳朵里,她这会儿才和自己恼着。幸好是玉儿,要是换了旁人,传到康熙耳朵里便不是家事那么简单了。想到这里,胤禵不禁心里冷笑一声:好个八哥呀!

玉穗儿见他半天不说话,推了他一下,笑道:“想什么呢,我告了你媳妇儿的状,你恼了吧。”胤禵笑着摇摇头,回望她,“我常年在外,以后府里还得你多帮我照应。宫里也是,皇阿玛年事已高,身边最信任的人就是你,出了什么事,好歹你得给我传个信儿。别叫我在外头闭目塞听,眼睛看不到也就罢了,耳朵也听不到可就完了。”玉穗儿眼珠转了转,慧黠道:“难得你这么信任我,可我首先是皇阿玛的女儿,其次才是你们的妹妹。”胤禵听她这话很有深意,只笑笑,却也不和她深说。

“你快回府看你儿子去吧,名字不是都想好了吗。”玉穗儿轻轻推了他胳膊一下。胤禵站起来整整袍子,玉穗儿见他朝服一侧肩上不平整,随手给他整了整。胤禵笑道:“我离京回西北大营之前,会再进宫来向皇阿玛和额娘辞行,到时候你可别躲着不见我。”玉穗儿抿嘴一笑,“德行!是不是还得送你到德胜门外,恭送大将军王。说到品级,我可不比你低。”“是是,你比我高,高多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和硕公主。公主,小人告退。”他故意向玉穗儿拱手作揖。玉穗儿见他转身离去,笑骂了一句:讨厌,快滚吧!

胤禵走了几步忽然站定,转过身又向玉穗儿走来,“给你一打岔,我把重要的事忘了。”他从怀中取出一个小布包,玉穗儿接过去打开一看,是一对白玉镯子。“我说了不要,你还真去棋盘街找了?”玉穗儿拿起一只放在手里看。“这可不是在棋盘街买的,是新疆的和田玉,我在青海时,打发人去新疆找的。”胤禵拿起另一只套在玉穗儿手腕上。

玉穗儿端详着手中的玉镯,“真是好玉啊,难怪叫羊脂白玉,这样成色的镯子就算是宫里也罕见。”她自幼便很少戴白玉,唯一的一支白玉簪子还是生母敏妃的遗物,但见胤禵一番心意,也不忍拂逆,随手把手腕上原来戴的那对镶金铃的镯子抹了下来。

胤禵取出怀表一看,向玉穗儿道:“呀,不知不觉已经这个时辰了。”玉穗儿抿嘴一笑,推着他道:“滚滚滚,这回可以咕噜回去了。”她亲自送他出门。

宫门口,胤禵笑道:“我这就滚了,你还不快回屋去。”玉穗儿淡淡一笑,把手里的风灯交给他,在门边站定,“天黑了,你路上留神点儿。别跟三哥上回似的,忘了戴老花眼镜儿,走到神武门外的土坑里摔了一跤。”胤禵忍俊不禁,“我说他怎么少了一颗牙,原来是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你不用担心我,我眼睛没花。”“笑人齿缺,曰狗窦大开。就是你如今这副神情。”玉穗儿抿嘴一笑。

胤禵低头,想起一件事,问玉穗儿:“我在西北给你写的那些信,你都看了没有。”“看了,你写给皇阿玛的,有的我也看了。你写给皇阿玛的信,实在有些啰嗦,他精力大不如前了,常常看了一会儿就头昏眼花,你以后写信不要那么长篇大论的。”玉穗儿提醒他一句。

胤禵点点头,“我是怕皇阿玛挂念西北军情,尽量写的详细。”“皇阿玛是挺惦记你,老是提到你。”玉穗儿想起康熙每次提起胤禵,总是赞赏的多,不禁也替他高兴。“你呢,你想我吗?”胤禵笑着问了一句。“想。”玉穗儿干脆的说了一句,知道他不听到这话不会安心离去。胤禵笑笑走了,玉穗儿望着他的背影,直到他消失在黑暗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