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大明:距离灭国还有七天?他坐吃等死了 > 第1637章

大明:距离灭国还有七天?他坐吃等死了 第1637章

簡繁轉換
作者:佚名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4-20 00:12:13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听闻岳镇邦是岳飞的后人,朱慈炯顿时肃然起敬。

他盯着岳镇邦的脸看了一会,双手抱拳道:“不愧是岳武穆的后人,生的一副英雄模样。”

岳镇邦知道朱慈炯敬的不是他,而是他的祖宗。

于是他再次施礼:“殿下过誉了,末将只是一个普通人。”

“哈哈哈!”朱慈炯放声大笑:“你现在身居何职?”

“末将在永泰堡任守备一职。”

朱慈炯眨了眨眼睛:“正五品的千总...官职确实不高,有没有兴趣来我帐下听令?”

周围的人立刻向岳镇邦投去羡慕的目光。

当年的靖难之役结束后,朱棣身边不少亲兵已经成长为独当一面的大将。

最后封官加爵,光宗耀祖。

朱慈炯若是能继承皇位,他身边的亲兵肯定也有同样的待遇。

即便没有继承皇位,朝廷和大明皇帝崇祯也不会亏待他们。

他们很难不羡慕。

就在众人以为岳镇邦会欣然同意时,岳镇邦却拱手施礼道:“多谢殿下美意,末将入关后未立尺寸之功,无颜待在殿下身边。”

“哦?”朱慈炯对岳镇邦有些刮目相看:“看来你想凭自己的本事立功。”

“末将是军人,当在战场上杀敌报国。”

朱慈炯拍手:“好,我等着你立功的好消息。”

此时一行人已经来到了城门外。

当地文官武将以及降兵们跪在道路两旁欢迎。

简单寒暄后,朱慈炯率兵进入城中。

在与城中锦衣卫碰头后,他带人来到县衙大堂。

他坐在知县的座位上,问堂下的知县:“城中府库还有多少钱粮?”

故城知县像是犯了大错一样低着头回答:“回...回殿下的话,城中府库既没有钱,也没有粮食,可以说是空空如也。”

早已知道情况的朱慈炯故作大怒:“空空如也?钱粮呢?难不成都被你们贪污了?”

故城知县被吓得立刻跪倒在地:“殿下冤枉,臣并没有贪墨府库的钱粮。”

“那钱粮去哪儿了?总不能自己跑了吧?”

故城知县擦了擦额头上的冷汗,沉声回答:“为了支援平辽大军进入朝鲜作战,朝廷数次征调故城府库的钱粮。几经征调后,府库钱粮所剩无几。”

“前些天叛军攻入城中后将府库中本就不多的钱粮洗劫一空,所以臣才说府库空空如也。”

“哦!”朱慈炯故意摆出一副夸张的表情:“原来是这样。”

“确实如此,殿下恕罪。”

朱慈炯朝着外面悄悄使了个眼色,一名亲兵走进来大声说道:“殿下,此次南下平叛走的匆忙,军中携带粮草不多。如果不能在故城补充口粮,我军只能暂时返回吴桥。”

朱慈炯猛地一拍桌子:“废物,一群废物!还说自己是边军精锐呢,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的的道理竟然都不懂!朝廷若是知道此事,我的脸往哪儿搁?”

门口的亲兵立刻下跪:“殿下恕罪,末将本以为能在故城补充粮草。”

朱慈炯愤怒的摆了摆手:“住口!来人,将他拉出城斩首示众。”

其他亲兵见状纷纷求情。

故城的官员一边求情,一边互相使眼色进行交流沟通。

他们知道朱慈炯在演戏。

目的是让他们主动给大军提供粮草。

可府库没钱没粮,若想给大军提供粮草只能向城中百姓募捐。

这是一个受累不讨好的活。

可要是不给朱慈炯提供粮草。

把朱慈炯逼急了的后果也会很严重。

一番纠结后,故城知县躬身施礼:“殿下,臣这就号召当地百姓捐钱捐粮,供大军使用。”

朱慈炯故作为难:“这不太好吧?陛下说过此番南下不能扰民。”

“殿下放心,这都是自愿的,臣不会向下摊派。”

“既然如此,那就去办吧。不用太多,给大军准备三天的口粮就行。”

“是,臣这就去办。”故城知县屁颠屁颠的离开。

当地官员的效率很高,百姓们也很“配合”。

不到一天时间就筹集到了足够的军粮。

朱慈炯带着粮草离开故城,前往陵县继续筹粮。

此后十几天,他用这种办法在各县筹集了大量粮草。

除此之外。

他的先头部队在济南北面和朱国弼的小股骑兵遭遇并交战。

经过试探得出结论:朱国弼的骑兵不堪一击,步兵战力不详。

九月初一。

在禹城筹集粮草的朱慈炯得到一个好消息:李定国和李宪忠率领数百亲兵抵达禹城城东二十里,随行的还有建奴降将博洛,苏克萨哈。

朱慈炯非常高兴。

李定国和李宪忠能打胜仗。

博洛和苏克萨哈能被黑锅。

他们同时来了,朱慈炯的烦恼也就没了。

为此。

朱慈炯决定亲自出城迎接。

李定国和李宪忠很激动,在距离朱慈炯还有一段距离时便翻身下马,走着来到他身前施礼:“末将参见殿下。”

朱慈炯也翻身下马将二人搀扶起来:“两位将军快快请起。”

简单寒暄后,李定国率先问道:“殿下,叛军主力何在?”

“正在围攻济南府,一时半刻应该拿不下济南。”

“叛军有多少兵马?”

“约有七万左右,其中骑兵不到一万,步兵六万。”

“殿下有多少兵马?”

“三千蒙古骑兵,五千陕西边军骑兵,一共八千!”

李定国和李宪忠互相对视一眼,都没说话。

他们从朝鲜乘坐海船抵达的山东。

随行的只有不到一千亲兵,其余兵马都原路返回京师,然后再南下平叛。

(战马也会晕船,尤其是蒙古马。登陆后需要时间恢复,否则无法发挥出应有的战力。另外相较于陆地长途跋涉,海船运兵的风险非常高。这也是万历抗倭援朝时期,没有用海船运输骑兵登陆作战的原因之一。)

九千对七万,优势并不在他们这里。

片刻后,李定国继续问道:“殿下接下来想怎么打?是主动进攻解济南府之围,还是摆出防守姿态,等平辽大军主力南下?”

朱慈炯苦笑一声:“都不是。”

“殿下的意思是?”

“先把拖欠的军饷解决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