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大明:距离灭国还有七天?他坐吃等死了 > 第1640章

大明:距离灭国还有七天?他坐吃等死了 第1640章

簡繁轉換
作者:佚名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4-20 00:12:13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九月初四清晨,李定国率领先头部队抵达东昌府城外。

东昌府位于安平镇北九十里处。

大军朝发便可夕至。

可以说是安平朕的北门户,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为了确保这里的安全,朱国弼在城中布置了五千精锐。

在李定国兵马到来之前,探马便将消息告知城中守军。

城中守军都出自南京京营。

在史可法离开南京前,南京京营一直由他训练。

史可法指挥作战的能力确实一般,但训练士兵的能力还是有的。

历史上的史可法从崇祯八年开始就一直带兵打仗,一直到崇祯十二年因为岳父去世辞职。期间与卢象升,祖宽,左良玉,牟文绶,刘良佐等人合作剿贼。当时他主要负责招募训练士兵,筹备钱粮,临阵督战。

其实不只史可法,很多人都有练兵的能力。

当时有许多练兵的兵书,如戚继光的《纪效新书》、《练兵新志》,茅元仪的《武备志》,何良臣的《阵纪》,孙承宗的《车营扣答合编》等。

只要钱粮充足,按照兵书练兵,赏罚分明,很容易就能练出一支精锐。

南京京营钱粮充足,士兵又得到了充分的训练。

自然有一战之力。

听闻对面只有三千骑兵,守军一边给朱国弼送去消息,一边出城列阵。

两军在东昌府城外对峙。

李定国麾下都是骑兵。

东昌府守军多为步兵,为数不多的骑兵只负责在战场上传达军令,打探消息。

看着守军整齐的军阵,李定国放下千里眼,轻轻摇了摇头。

高文贵凑上前:“大人,怎么打?”

李定国继续摇着头说道:“叛军不但军容整齐,装备精良,且阵中有大量火器,贸然用骑兵冲阵只会徒增伤亡。”

“大人的意思是...撤退?”

“呵呵。”李定国冷哼道:“身为边军精锐,岂能不战而退?”

在高文贵疑惑的眼神中,李定国下令:“列横阵诱敌,想办法让他们动起来。”

步兵移动时阵型会乱。

众所周知步兵没有阵型就没有防守。

阵型乱的同时,防守也会出现破绽。

在李定国的指挥下,三千骑兵分成数十支小队向叛军的步兵军阵发起了袭扰。

数轮箭雨后,叛军军阵既没有前进,也没有后退。

而是站在原地岿然不动。

李定国有些意外:“这支步兵比我想象中还要能打。”

城外的叛军将领是忻城伯赵之龙。

此时的他十分得意:“李定国啊李定国,你只有骑兵没有步兵。只能打运动战,打不了阵地战。只要老子的步兵不动,你就找不到破绽。”

见诱敌无效,李定国决定改变战术。

他带着亲兵向南极速狂奔。

其他人见中军旗向南移动,快速脱离战场后跟了上去。

赵之龙得到消息后愣了下,高兴得拍手:“哈哈哈,被京师朝廷捧上天的李定国也不过如此,自知不敌后灰溜溜的退兵了。”

此时摆在赵之龙面前两个选项。

一是回到城中休息。

二是派兵追击。

赵之龙稍加犹豫后选择了第二个选项。

他麾下几乎都是步兵。

用步兵追击骑兵简直是天大的笑话。

回到城中后。

赵之龙正想喝酒庆祝时,忽然意识到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

骑兵无法攻城,也不会参与攻城。

那么李定国率领骑兵来到东昌府城下的目的是什么?

闲逛?

打探消息?

就在他疑惑的时候,亲信来报:“李定国离开战场后没有原路返回,而是向南快速行军。”

赵之龙站起身问:“确定是向南?”

“确定。”

“坏了!”赵之龙大呼不妙:“李定国出兵的目的并非是拿下东昌府,而是平安镇。”

亲信提醒道:“大人,安平镇乃是一座重镇,城防规格比东昌府还要高。另外为了确保平安镇不失,朱大人(朱国弼)在那里布置了数千精锐。”

赵之龙破口大骂:“你懂个屁!李定国根本不需要攻城,只需要阻塞水面就能断掉朱国弼的粮道。粮道一断,事情就麻烦了。”

亲信被骂的满脸通红,低声下气的问:“那大人的意思是出城追击?”

赵之龙再次破口大骂:“追个屁,咱们是两条腿的步兵,李定国麾下都是四条腿的骑兵,咱们跑吐血也追不上他。”

“那大人的意思是?”

“立刻告诉朱国弼,就说李定国已经杀向安平镇,让他小心粮道被断!”

“是,末将这就安排人送信。”

消息刚送出去不久,朱慈炯和李宪忠先后率兵路过东昌府。

在城中守军的注视下。

他们没有停留,朝着李定国离开的方向追了过去。

九月初五凌晨,正在熟睡中的朱国弼先后接到两个消息。

第一个消息是李定国兵临东昌府城外,试探一番后杀向安平镇。

第二个消息是赵之龙让他小心粮道被断。

“他妈的,”朱国弼使劲拍了下桌子:“这完全是废话,老子还用他提醒?”

此时刘孔昭和徐文爵赶了过来。

在得知消息后,他们两个同时皱起了眉头。

徐文爵率先问道:“怎么办?”

朱国弼反问:“什么怎么办?”

“当然是安平镇啊!安平镇一旦失守,恐怕咱们只能从济南府撤军了。”

朱国弼自信道:“放心,安平镇丢不了,我早已命守军效仿济南城的做法,在城头上悬挂神宗皇帝的画像和神灵牌位。别说李定国了,就是朱慈炯也不敢下令攻城。”

刘孔昭担心的问:“如果李定国阻塞水面,咱们的粮道还是会断。”

三人你一言我一语,围绕这个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最后三人一致认为应该在粮道被断前主动回兵。

李定国所部只有不到一万骑兵。

而“勤王军”不但有七万大军,还有大量水师。

安平镇三面环水,没有水师的李定国根本无法发挥骑兵的优势。

统一意见后,朱国弼立刻下令拔营起寨。

准备在安平镇和李定国决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