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大明:距离灭国还有七天?他坐吃等死了 > 第211章

大明:距离灭国还有七天?他坐吃等死了 第211章

簡繁轉換
作者:佚名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4-20 00:12:13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一是以后还要仰仗那些商人运输物资,不能轻易抛弃。

二是继续拉拢其他汉人为他效力,了解汉人的只有汉人自己,若想逐鹿中原一统天下,必须借助汉人的力量。

三是宣府那些山、陕商人掌握了大量得财富,不能落到明廷手中。

范文程没说话,而是陷入沉思之中。

良久,在众人的注视下他问:“可有舆图?”

“范先生请看这里!”多尔衮掀开墙上的绸布,一张巨大的地图展现出来。

范文程接过多尔衮递来的长棍,缓缓说道:“我有上中下三策,还望诸位听我细讲。”

多尔衮和济尔哈朗对视一眼,带领其他人纷纷拱手施礼:“还望先生赐教。”

范文程清了清嗓子,指着大明国都北京说道:“李自成虽然兵败,但明廷为了对付李自成也付出了巨大代价,正是百废俱兴之时!”

“我军可以趁势破长城南下包围北京!就像当年围困锦州一样,围而不攻,围点打援!”

“同时派兵佯攻山海关,牵制吴三桂。只需两三月,等粮食吃完了,朱由检将不战而降!”

“此下策也!”

众人听罢面面相觑...这条计策风险也太大了。

吴三桂有五万兵马,就算八旗兵战力再强,也得分兵三四万才能对抗。

若想对北京施行围而不攻的策略,需要庞大的兵力!清八旗加上汗蒙八旗兵总共才十三四万人(战兵),根本不够用!

哪怕真的攻下北京,付出的代价将是巨大的,明太子在南京,外面还有张献忠和李自成,真就明清相争流贼得利了!

但他们只是质疑,没有否定,因为风险大收益也大。

看到众人质疑的眼神后,范文程淡淡一笑,将手中的棍子指向山海关:“围困北京风险确实很大,但诸位可以把北京换成山海关!”

多尔衮和济尔哈朗顿时眼前一亮。

吴三桂的舅舅祖大寿就是这么投降的,如果吴三桂也投降,大清的优势就很明显了。

但是同理,围困山海关风险一样很大。

范文程继续说道:“第二,效仿当年的朱元璋,在关外高筑墙广积粮,让明廷与李自成张献忠之流鹬蚌相争。等双方两败俱伤时,我军立刻挥师南下定鼎中原!”

“此中策也!”

“崇德三年(崇祯十一年)八月,李自成兵败潼关,太宗皇帝得知后立刻起兵入关,迫使明廷主力回援北京,让他有了喘息之机。”

“此番李自成再次兵败,为了防止明廷赶尽杀绝,我们可以效仿太宗皇帝再次入关劫掠,继续对明廷实施砍而不伐的策略,让他持续流血。”

“而且据细作传来的消息,现任内阁首辅兼兵部尚书是李邦华,诸位应该听说过他吧?”

济尔哈朗和多尔衮同时点头,表示对这个名字很是熟悉。

李邦华与那些文人不同,他是实干派,而且精于治兵。在他的治理下,时间越久,明军的战力就越高,对大清来说不是一件好事。

“按照以往的经验,只要我军在关内大肆劫掠,就能让百姓惶恐,让朝堂不满,朱由检不满。在那些言官的帮助下,李邦华轻则被降罪,重则免职甚至被砍头!”

“此计既能让流贼不死继续扰吸引明军注意力,又能削弱明廷实力,还能扰乱他们的朝堂。”

“可谓一石三鸟!乃上策也!”

“至于选哪一条,请诸位王爷贝勒自行商议。”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