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军事 > 对弈江山 > 第一千三百三十五章 老兵,老伯

对弈江山 第一千三百三十五章 老兵,老伯

簡繁轉換
作者:染夕遥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5-10-20 04:36:41 来源:源1

浮沉子掀开那面油腻厚重的粗布门帘,矮身钻了进去。一股混合着劣质酒气、陈旧木料味和淡淡烟火气的暖流,顿时扑面而来,将他身上从外面带来的湿冷寒意驱散了不少。

他下意识地打了个哆嗦,随即舒服地眯起了眼睛。

酒馆内部比从外面看起来更为狭小、低矮。

茅草铺就的屋顶黑黢黢的,被长年累月的油烟熏得发亮,几根粗陋的原木作为梁柱支撑着,上面也挂满了蛛网和灰尘。四壁是用黄泥混合着稻草夯筑而成,墙面斑驳,露出里面粗糙......

风雪扑面,如刀割肤。黑袍男子不动如山,唯有指尖轻触棋子时,袖口裂帛之声微不可闻。那枚黑子落下,恰似雷霆坠地,无声却震彻心魄。石棋盘上,黑白交错,已成残局??七十三手,胜负未分。

他凝视着对面空位,仿佛那里坐着一位看不见的对手。良久,他低声道:“你终于来了。”

话音落处,风雪忽止,天地清明。一道身影自云隙间踏雪而下,步履从容,衣袂不沾半点尘霜。来者身着青灰儒衫,眉目温润,竟是李慎。

“十年不见,”李慎立于棋盘三尺之外,微微一笑,“你竟还在等这一局。”

黑牙抬眼,目光如古井深潭。“你说过,棋未终,人不散。”

“可天下已定。”李慎缓缓蹲下,拾起那枚白子,轻轻置于掌心,“承嗣大典废止,太子仁德,边疆安宁,百姓安生。你说要守住人间,如今也算守住了。”

黑牙不语,只将目光投向远方。极北之地,冰川如龙脊横亘,寒雾缭绕中隐约可见一座倒悬宫殿虚影,若隐若现??逆影井残阵仍在运转,幽墟界并未完全闭合。他知道,平衡只是暂时的。渊君被锁链镇压,却未消亡;鼍神血脉仍在皇族体内沉睡,随时可能苏醒。

“安宁?”他终于开口,声音沙哑依旧,“不过是暴风雨前的寂静罢了。”

李慎轻叹:“那你为何不出去?为何困守此地,与风雪为伴?柳七每日擦拭玉符,是在等你归来。她不是传说中的‘守魂爷’信徒,她是那个曾为你挡过毒镖、替你藏过断铃的人。”

黑牙垂眸,左手无意识抚过腰间铃铛。那铃早已无声,只剩一道裂痕贯穿铃身,如同命运刻下的伤疤。

“我不能回去。”他说,“一旦我踏出此地,缚神契便会松动。我是钥匙,也是封印本身。只要我还活着,渊君就无法脱困。可若我动了凡心……”他顿了顿,“哪怕只是一念牵挂,锁链就会崩断。”

李慎默然良久,忽然笑了:“所以你就用一片落叶,引她入梦?你以为写几句诗一般的字,就能让她释怀?她不是寻常女子,她是柳七,是唯一见过你流泪的人。”

黑牙眼中掠过一丝痛楚,转瞬即逝。

“正因如此,我才不能见她。”他低声说,“有些人,见一面,便是万劫不复。”

李慎摇头:“你错了。真正的万劫不复,是你把自己当成祭品,却不给别人选择的权利。柳七烧了《玄牝残典》,不是为了遗忘,是为了斩断宿命。她想做个普通人,可你呢?你有没有问过自己??你还想做人吗?”

黑牙怔住。

风雪再度卷起,吹乱了他的长发。他望着手中黑子,忽然觉得它沉重得几乎握不住。

“我不知道。”他终于承认,“我已经忘了吃饱是什么感觉,忘了阳光照在脸上的温度。我的记忆里只剩下血、火、铃声和咒语。我甚至记不清母亲的模样……我是不是也曾有过名字?还是从一开始,我就只是‘黑牙’?”

李慎静静地看着他,眼中泛起悲悯:“你是苏砚,玄牝殿第七代守魂人之子。你六岁那年,亲眼看着父亲被高宗下令焚杀于逆影井前,只因他拒绝献祭自己的女儿??你的妹妹。他们说她是‘秽血载体’,必须清除。可你母亲抱着她跳下了深渊,临死前喊的是你的乳名:‘阿砚’。”

黑牙浑身一震,瞳孔剧烈收缩。

记忆如潮水冲破堤岸??一个女人的身影浮现在脑海:素衣披发,怀抱婴孩,站在井边回眸一笑。那一笑温柔至极,却又决绝如刀。

“娘……”他喃喃出声,声音颤抖。

“你活下来了,因为你是纯血守魂人,能承受缚神契。”李慎继续道,“但他们抹去了你的身份,把你变成工具,变成禁忌。你说你要守护人间,可你连自己是谁都忘了。这不是牺牲,这是剥夺。”

黑牙低头,泪水滑落,在脸颊上结成冰珠。

“所以……我现在做什么,都不重要了吗?”

“不。”李慎伸手,将白子轻轻放在棋盘之上,“你现在做的一切,才最重要。因为你终于醒了。你不再是被动承受命运的傀儡,而是可以选择的人。”

棋局骤变。原本看似死局的白阵,因这一子而生机重现。黑牙盯着那枚白子,久久不能言语。

“柳七续写了‘对弈江山’。”李慎站起身,退后三步,“她说,棋局未终,便有人执子。她不是要取代你,她是告诉你:你不该一个人扛着整个世界。”

黑牙闭上眼,深吸一口气。

当他再睁开时,眼中已有光。

“你说得对。”他缓缓道,“我不该躲在这里。”

他伸手,从怀中取出那块焦黑木牌??缚神契本源。十年来,它一直嵌在他的胸口,汲取他的魂力以维持封印。此刻,他用力将其拔出,鲜血喷涌,染红雪地。

但他没有倒下。

他咬破指尖,在空中划出一道符印,口中诵念古老真言。那是玄牝殿失传已久的《净灵启章》第一节,唯有守魂人血脉可激活。

刹那间,天地共鸣。

极北冰原之下,传来沉闷轰鸣,仿佛巨兽翻身。倒悬宫殿的虚影剧烈震荡,逆影井深处,一道金光冲天而起,直贯苍穹!

与此同时,京城紫宸殿内,铜灯无火自燃;鬼骨坊小屋中,玉符嗡嗡作响,竟自行飞起悬于半空;南方石庙里,无面雕像双目忽然亮起赤光,香客惊骇跪拜。

黑牙单膝跪地,以木牌为柱,自身为祭,再次结契。

但这一次,契约有了变化??不再是单方面吞噬他的生命,而是与天地共担负荷。金色锁链从虚空降下,不止缠绕他一人,更延伸向四面八方,扎根于大地龙脉之中。

“我仍是守门人。”他低语,“但我不再独自承担。”

风雪重归平静。

李慎看着他,嘴角微扬:“你终于学会了求助。”

黑牙勉强一笑:“我只是明白了……守护,不该是孤独的刑罚。”

两人并肩而立,望向南方。

“接下来呢?”李慎问。

“去找她。”黑牙说,“然后,一起活下去。”

三个月后,春雨初霁。

柳七正在院中晾晒草药,忽闻柴门轻响。她回头,只见门外站着一人,黑袍褴褛,左臂仍缠布条,腰间挂着那枚断裂的铃铛。

她手中的竹篮落地,枯叶纷飞。

“你……回来了?”

黑牙点头,没有多言。

她一步步走近,手指颤抖地抚上他的脸,确认这不是梦。

“我以为你死了。”

“我也以为我早就死了。”他说,“但我忘了,还有人记得我叫阿砚。”

泪水夺眶而出。柳七扑进他怀里,紧紧抱住,仿佛怕他下一瞬就会消失。

“别走了……求你。”

“好。”他轻拍她的背,“我不走了。”

那一夜,他们坐在火塘边,说了整整一夜的话。他说起童年、父母、妹妹,说起玄牝殿的秘密、缚神契的真相、渊君的本质??那并非邪神,而是远古时代人类集体恐惧凝聚而成的意识体,唯有守魂人以魂为烛,才能压制其复苏。

她说起这十年如何重建鬼骨坊,收留孤女,教她们识字制药;说起百姓建庙供奉“守魂爷”,她从未阻止,因为她知道,人们需要信仰来对抗黑暗。

“可你不需要。”黑牙说。

“我需要。”她抬头看他,“我不是信神,我是信你。”

翌日清晨,柳七醒来时,床头空无一人。她心头一紧,急忙起身四顾,却发现桌上留着一封信,还有一枚完整的铜铃。

>“昨夜你说,想看桃花。

>我去南山寻了一株老桃树,

>移栽在屋后。

>等它开花那天,

>我会回来。

>铃修好了,

>以后每响一声,

>都是我回家的脚步。”

她握着铜铃,泪流满面。

而在千里之外的西南边陲,一座荒村正遭疫病肆虐。村民传言有恶鬼夜行,死者皆七窍流血,尸身迅速腐烂。官府封锁村庄,无人敢入。

月圆之夜,一道黑影悄然降临。

他走入村中,手持断铃,脚步无声。所过之处,怨气退散,尸毒消解。他在村庙前设坛做法,以血画符,整夜诵经。天明时,最后一具尸体化为灰烬,瘟疫尽除。

村民们醒来,发现庙中多了一尊无面石像,手持铜铃,背对众生。

有人跪地叩首:“是守魂爷!他救了我们!”

消息传开,越来越多的地方出现类似传说:北方马贼横行,一夜之间全数暴毙;江南豪强欺压佃农,家中突起大火,田契尽毁;西域商路遇劫,驼队安然无恙,只留下一枚断裂铃铛插在沙丘之上……

江湖震动。

有人开始绘制“守魂图志”,记录各地显灵事迹;有书生写下《黑衣录》,称其为“乱世之砥柱,黎民之暗灯”;更有孩童编成童谣传唱:

>“黑衣来,邪祟哀,

>断铃响,灾祸开。

>不拜天,不敬台,

>只求爷影门前徊。”

而这一切,黑牙并不知晓。

他正坐在南山桃树下,看着枝头初绽的花苞,手中摩挲着那枚修好的铃铛。

身后传来脚步声。

柳七提着食盒走来,笑着骂他:“又偷偷跑了?以为我不知道你在西南做的事?”

他低头笑笑:“顺路而已。”

“顺路?”她坐到他身边,打开食盒,“你明明是故意避开名声。可你知道吗?越是躲,人家越把你当神。”

他望着远处青山,轻声道:“我不是神。我只是个……还想好好活着的人。”

柳七靠在他肩上,柔声道:“那就一起活着吧。管他什么江山如棋,咱们不下也罢。”

他握住她的手,点了点头。

春风拂过,桃花零落如雨。

某一刻,铃声轻响??

**叮。**

仿佛回应着十年前那个雪夜,也仿佛预示着未来无数个黎明。

多年后,史官修撰《大晋纪略》,于末卷记下一笔:

>“元和年间,天下大治,民风淳朴。或有异事频发,然总有黑衣人出没四方,扶危济困,诛奸除恶。百姓感念,立祠祭祀,号曰‘守魂爷’。然查其踪迹,皆缥缈难考。或曰:此人实为虚影;或曰:乃群氓共愿所化之灵。唯少数亲历者言,彼非神非鬼,仅一凡人耳,因不忍世间浊乱,遂负千钧而行于暗夜。”

>

>“其名无载,其貌不详。然据野史残篇,或姓苏,名砚,曾为玄牝守魂人之后。”

>

>“后人评曰:宁舍神位,不负人心。此谓真侠者。”

而在极北孤峰之巅,那副石棋盘依旧静置风雪之中。对面空位上,一枚白子静静躺着,旁边多了一行新刻的小字:

**“子已落,局未终。

待君共弈。”**

某个月圆之夜,风雪再起。

一道青灰身影缓步而来,对着空位坐下,拈起白子,轻声道:

“阿砚,我来续这一局了。”

棋子落下,万籁俱寂。

天地之间,唯有风雪低吟,宛如谁在轻叹??

**叮。**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