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军事 > 我在大明长生久视 > 第31章 张居正发力

我在大明长生久视 第31章 张居正发力

簡繁轉換
作者:青红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5-05-23 01:09:00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朱厚熜当然知道李青的话中意思,默了下,轻轻颔首:

「知道了,退下吧。」

「是,奴婢告退。」冯保微微松了口气。

同时,他也有些诧异,皇上竟然没有问永青侯和不列颠女王的那些二三事。

黄锦笑呵呵道:「李青还是有品的,既然这样说,就一定会尽早回来。」

朱厚熜斜睨了他一眼,嗤笑道:「朕记得,李没品的外号,就是你给起的吧?」

「啊?这……」黄锦大窘,讪讪道,「奴婢……奴婢只是不忿他当初对太上皇您不恭,故才给他起了没品的外号,呵呵……做不得真,李青人品还是有的。」

「人品?」

朱厚熜呵呵。

黄锦最是了解主子,深知别看主子冷笑连连,实则还是希望李青能早些回来,便又说了许多李青守诺的佐证。

直至哄得太上皇嘴角上扬……

~

乾清宫。

朱载坖沉吟着说:「江南风气开放,对新鲜事物的接受度也较高,这羊毛夹克就让给李家吧,嗯…,让利一成给李家,算作朕的恩赏。」

羊毛夹克的销售问题,朱载坖并不看好。

数额如此庞大,这一成的让利看似很慷慨,实则需要一个前提,羊毛夹克能以正价格全数出售,不然,李家稳赔不赚。

而且,时下已经错过了销售的季节。

当然了,朱载坖也不是诚心薅李家羊毛,这是李青承诺过的,还有就是朝廷的财政问题着实不乐观。

朱载坖舒了口气,道:「之后的交易,还是以原料为主。」

「是,奴婢遵旨。」冯保恭敬行了个礼,试探着问,「皇上,之后交付战舰……还需不需要奴婢亲自前往啊?」

朱载坖瞧了他一眼,嗤笑道:「怎麽,不愿意?」

冯保一凛,忙下跪表忠心:「奴婢哪有这样的心思,能为皇上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奴婢开心还来不及呢,」

却听皇帝声音转为温和,说道:「既然交易已经彻底敲定,下次就不用你这个掌印亲自去了,司礼监那麽多太监,届时你挑个得力的。」

冯保心头大喜:「奴婢遵旨,奴婢这就去……」

「慢着。」朱载坖截断他,确认道,「永青侯真没说具体什麽时候回来?」

冯保点头。

朱载坖微微皱眉,自语道:「永青侯在不列颠待了那麽久,以他的办事能力,这麽长时间什麽事做不成?再说这场交易也敲定了,朝廷又不会赖帐,永青侯还留在不列颠做甚……」

冯保欲言又止。

却见皇帝回过神,没好气道:「还愣着干嘛,忙你的去吧。」

「哎,是是,奴婢告退。」冯保也不是碎嘴子的人,皇帝不问,他自不会上赶着曝光李青的桃色轶闻。

朱载坖轻轻捏了捏眉心,面容苦闷。

朝廷进项越来越多,赤字却越来越大,虽然大地震的馀波彻底平息了,私塾建设也进入了后期,财政支出有所降低,可一样是花钱如流水。

募兵制度下的军饷,西域的扶持,漠北的融合,再加上他这个新帝登基,减了三年的赋税……

赤字并没有好转,只是赤字增幅没那麽夸张了。

从哪儿弄钱呢?

朱载坖唯一想到的,也是最切实可行的就是加税。

问题是登基诏书说好了减税三年,如今不过隆庆元年,如何出尔反尔?

不由自主的,朱载坖想到了高拱。

『父皇并不反对,永青侯也说有可行性,可又都说要等一个契机,唉,说的轻巧,国帑压力山大啊,真是愁煞了人……』

朱载坖心累的叹了口气,扬声道:「传谕户部侍郎张居正进宫见朕。」

张居正刚升任户部侍郎不久,正是干劲儿满满的时候,且他与徐阶的关系,几乎人尽皆知,要加以利用才好……

朱载坖吁了口气,提起朱笔,批阅奏疏。

「皇上,张侍郎到了。」

「宣。」朱载坖放下朱笔,一边酝酿着画大饼的台词……

少顷,张居正随小太监进来,恭敬行礼:「微臣参见吾皇万岁。」

「张爱卿免礼。」朱载坖神色温和,呵呵笑道,「久闻张爱卿素神童之称,五岁识字,七岁能通六经大义,十二岁考中秀才,十六岁考中举人,二十三岁考中进士;如此履历,着实不凡,然,仕途却多坎坷,听闻昔年太上皇策问张爱卿之事,朕便知张爱卿才具非凡,如今看来,张爱卿之才,远超朕之所想。」

朱载坖拿起张居正的奏疏晃了晃,赞道:

「爱卿疏中所奏字字珠玑,财力即国力之说,朕亦深以为然。」

说到这儿,朱载坖便不再说了,静等张居正续上他不方便说的话。

张居正自然不会让皇帝失望,再接到传召之时,他便有了腹稿,忙接言道:「皇上过誉了。」

略微停顿了下,「皇上圣明,纵观历代王朝兴衰,无不与财力挂钩,列祖列宗爱民如子,太上皇爱民如子,皇上爱民如子,百姓颂之……」

一大段政治正确之后,张居正话锋一转,道:

「今之大明富则富矣,然只民富,国却不然,故臣斗胆以为,兼顾富民的同时,亦要考虑富国,臣在户部任职,自当谋其政,臣食君之禄,更要为君分忧。」

张居正深吸一口气,恭声道:「臣有真心之言上奏!」

「准奏!」

「臣以为清丈田亩,刻不容缓。」张居正说道,「臣以为,可先在江南数省试点推行,如:浙江丶江苏丶安徽丶江西。待有了成果,再全面推广。」

清丈田亩并不是多麽高明的谏策,且大明诸多皇帝都推行过,宣宗之前效果不错,宣宗之后,效果也有,却也有限。

可结合上下文,便有了不一样的味道。

——以清丈田亩的名义,攫取财富!

不料,张居正接下来的话,却让朱载坖明白自己会错了意。

「我大明伊始,江南就富过北方,也正因如此,造就了士绅盘根错节,乃至沆瀣一气,故臣斗胆以为,需藉助外力。」

朱载坖上身微微前倾,「怎麽说?」

「军队!」

朱载坖沉吟了下,微微摇头:「卫所基层军官多是本地人,起不到多大效果。」

「皇上英明,启用卫所却不可行,但……若是募兵制下的军队呢?」

「戚继光?」

朱载坖脱口而出。

江南丶军队丶募兵制……朱载坖第一个念头就是戚继光。

不是戚继光的官职太高,而是戚继光的战绩太耀眼了。

近乎妖孽的战损比,朝廷起初一度质疑其真实性,朱载坖也不例外,可厂卫派了一波又一波,调查结果却只有一个——事实如此!

戚继光的职责是剿倭,与当地士绅并没什麽交集,若是由他协助,监督,乃至主导清丈田亩,效果自然大不一样。

更重要的是,这麽多年的四海承平,以至于大明武德流失的厉害,文武已经失衡到武将几乎沦为了边角料。

于皇帝来说,于国家来说,这都不是好事。

武德缺失的大明,戚继光这样武将本就瞩目,甚至都不用怎麽宣传,只需稍微推波助澜一下,就能在一定程度上挽回武德缺失的颓势。

更重要的是,启用戚继光本身就是一个极强的政治信号。

青睐武将的政治信号!

军队永远是皇权的重要基石,且没有之一!

昔年建文败亡,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寒了武将的心。

如今政治土壤变了,自不会再出现那般情况,可这不是冷落武将和军队的理由。

朱载坖深深望了眼张居正,强压下喜悦与赞赏,不动声色道:

「且不说朝中的反对声浪,戚继光的职责是清剿倭寇,让他去清丈田亩,倭寇怎麽办?」

「回皇上,剿倭俞将军可以分担。」

「如此安排,怕是戚继光多少会有情绪。」朱载坖沉吟道,「诚然,在外人看来这是朕重用的体现,可对戚继光来说,这并不是个美差。他若一丝不苟,等同于与江南士绅,乃至京中大员决裂,若他畏首畏尾,启用他的意义也就不存在了。」

张居正怔了下,叹服道:「皇上明察秋毫,令臣汗颜。」

朱载坖端起茶杯,抿茶不语。

张居正苦思冥想了好一阵,才缓缓说道:

「微臣听闻,戚继光与夫人感情深厚,至今未曾纳妾,臣以为……皇上恩赏戚夫人效果更好。此外,皇上可以通过巡抚杨慎,亦或其副手沈炼,来为戚继光站台。巡抚杨慎一向刚正……咳咳,沈炼素来嫉恶如仇,当初太上皇命他去做杨慎副手,想来,正是为了今日布局。」

朱载坖借品茶之际,仔细盘算了下,认可了张居正的建议。

「清丈田亩素来都是文官在做,如今这般……只怕徐大学士也要为难了啊。」

张居正自然听得出弦外之音,忙表态道:

「徐大学士素来秉公办事,臣以为,徐大学士不会反对。」

朱载坖终于不再掩饰笑意,颔首道:「张爱卿不愧神童之名,这些,早就有了腹稿了吧?」

「皇上谬赞了,若非皇上思虑周全,发现了问题所在,臣也没了下文。」张居正恭声道,「都是皇上的提点,才让臣有了表现机会。」

「哈哈……」

朱载坖心情愉悦,「张爱卿忠君爱国之心令朕感动。」

顿了下,正色道:「忠臣不容辜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