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军事 > 我在大明长生久视 > 第92章 打得一拳开

我在大明长生久视 第92章 打得一拳开

簡繁轉換
作者:青红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5-06-25 02:00:06 来源:源1

「海大人有话不妨明说。」

人群中有人开口,继而引起一阵附和。

碰上海瑞这麽号人,他们也没太好的办法,正所谓两害相权取其轻,只要受损的利益,低于乾死海瑞的超级大风险,他们就不会轻易那般做。

海瑞说道:「本官只为践行朝廷的国策,遵循皇上的旨意,非是要为难谁。百姓投献的耕地,隐瞒未报的耕地,该还田的还田,该补税的补税,仅此而已。」

海瑞说的轻松,在场之人却是心头沉重。

「诸位若无异议,便回去准备吧,本官还有公务在身,就不留诸位了。」

众人一怔,继而一凛。

「海大人来应天,不就是为了清丈田亩吗,还能有什麽公务?」

没必要解释的海瑞,解释说:「清丈田亩针对的可不是地主,还有百姓。」

人群惊呼:「难不成,海大人还要跟全应天的百姓开会不成?」

「有何不可?」

「应天府多少百姓,海大人没个具体数字,总该有个大概了解吧?」有人冷笑,「这麽多百姓,海大人如何展开?还是说……海大人准备住在金陵不走了?」

海瑞说道:「本官自有本官的办法。」

「海大人真要如此吗?」人群中有人生硬的发声。

海瑞:「谁在说话?」

「……」众人愤怒,无人敢认。

「不送。」

~

事实证明,海瑞没办法跟全应天的百姓开会,不过,他也不需要。

海瑞没用金陵日报,而是以官府的名义张贴告示,告诉百姓——海瑞来了。

信息迅速传播开来,传至大街小巷,传至千家万户,传至城内城外……

霎时间,平地起惊雷。

无数百姓蜂拥而来,将钦差行辕围的是个水泄不通,个个狂热。

如赵贞吉所言,海瑞已然被架了起来,人们都相信海老爷能为他们争利。

一封又一封的状纸,递到了海瑞面前。

谁家地被占了了,谁家闺女被调戏了,谁谁吃饭不给钱了……

与清丈田亩有关的,与清丈田亩无关的,大事小情,各种矛盾,一股脑全甩给了海瑞……

海瑞纵是个铁人,一天十二个时辰不吃不喝,也万万判不了,数以万计的案子。

只好出面呼吁百姓相信官府,把与清丈田亩无关的状纸,递交给专门负责的衙门。

奈何,百姓不听,亦或说不相信官府,他们只相信海瑞。

这一幕,完全超出了可控范围。

不过,金陵各大士绅地主,却是乐意见得。

他们巴不得海瑞分身乏术,什麽也干不了,从而进行不下去清丈田亩。

结果,他们如愿了。

应天府人太多了,而且百姓不管大事小情,全权让海老爷处理,只让海老爷处理……

若非直隶六部担心局势不可控,进而再见淳安之事,特意派了众多衙役维持秩序,且对进城告状的百姓予以驱离,偌大的钦差行辕都能被撑破。

即便如此,钦差行辕所在街巷,一样是人满为患,交通都瘫痪了,别说车马,人都过不去。

连李青都觉得海瑞难以善了,准备出山助他一臂之力,不料,正欲相助之际,海瑞却表示——我可以解决。

这话换之旁人,李青或有质疑,不过海瑞如此说,李青相信。

一直以来,海瑞都是个实干派,要强却不逞强。

李青也希望海瑞能自己解决,正所谓——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

如若在所有人看来不可能解决的事,被海瑞解决了,那海瑞的威慑力必然会再上层楼。

随之而来的刁难,也必然会偃旗息鼓。

事实证明,海瑞确实有办法。

当然了,他的办法并不高明,只有两个字——接招!

百姓让他处理,那就他处理……

其实,海瑞不是一个人,他面对的情况,早在一百八十多年前,就有人经历过了。

那个人的选择是——我来干。

海瑞只是与那个人做了一样的选择。

不错,那个人就是朱元璋,废除了丞相制之后的朱元璋。

海瑞开始超级高强度的工作,以恐怖的精力,超高的效率,去处理矛盾纠纷,满足百姓的需求。

海瑞火力全开,一天十二个时辰,八个多时辰都在处理事务,平均一个时辰,能处理二十件以上的案子,一天打底处理两百件事。

如此庞大的工作量,如此高的效率,根本不可能完全保证公正性。

海瑞的理念只有一个——事实不清,各执一词的情况下,只偏向穷苦百姓。

说好听点海瑞是劫富济贫,说难听点海瑞是仇富。

虽然判案不足够公正,可取得的效果却是极好。

因为绝大数情况下,都是穷人受富人欺负。

而且,富裕些的人家即便受了冤枉,即便利益受损,也不会舍得一身剐,更不至于活不下去,可若是贫苦之家受了冤枉,利益受损……就是另一种情况了。

事情太多了,海瑞只能如此,唯有如此。

不过,却间接造成了一种现象——幸福者退让。

眼瞅着海瑞是这样的海瑞,渐渐地,一些个富裕些的人便主动选择息事宁人了,社会矛盾在无形中消弭了大半。

不过,又引出另一种现象。

穷苦百姓见海老爷这般为民请愿,胆子越来越大,逐渐有百姓开始秉承着『有枣没枣打两杆子』的心理,开始向上层阶级『动刀』。

海瑞来者不拒,一样接招儿。

事实清晰,海瑞秉公处理,事实不清……倒霉的就是地主商绅。

这一下,大人物们坐不住了。

直隶六部立即向海瑞施压,不过,这次不再是鱼肉乡绅,而是沽名钓誉。

对此,海瑞只有一句:「诸位大人可以向朝廷弹劾。」

直隶六部当然弹劾,同时勒令海瑞立即停止判案,理由很简单——朝廷让你来清丈田亩,不是让你来判案的。

对此,海瑞只有一句:「朝廷也没说不让我判案。」

诸大佬勃然大怒。

海瑞我行我素。

只数日功夫,一直冷眼旁观,乐于看热闹的各部便积极起来,不再坐视百姓『麻烦』海瑞,开始主动接收百姓的状纸,开堂问案。

纷纷抢着『为民做主』。

众大佬不是没想过蛮横镇压,可已然失了先手,在海瑞高强度为民请愿的情况下,百姓情绪已被点燃,这种时候搞蛮横镇压,结果只有一个——淳安之事立时再现!

应天府不比淳安,届时,海瑞或许会死,但他们也绝对好不了。

海瑞一个举人,一个八品的县丞,与他以命搏命,实在太亏了。

诸大佬气郁至极,却也不得不遵守——幸福者退让。

随着官府积极勤快起来,社会矛盾得到了大幅度减缓……

事态发展到这一步,官府也只能选择公正,不然,百姓除了衙门,还会去钦差行辕。

浑浊已成常态且死气沉沉的官场,随着海瑞到来,清澈起来,也快速流动起来……

其实,前后也只用了半个多月。

半个多月的时间,金陵城内外,乾坤朗朗。

朱载坖想做却不敢做,做不到的事,海瑞做了,且做到了。

结结实实割了一刀大富。

虽然不算狠,也就削了个头皮,却着实让大富的极小一部分财富流向了底层百姓手中。

财富没有明着流向朝廷,可也在无形中减轻了朝廷负担。

随着百姓手头宽裕,这多出来的余钱无论是用来扛风险,还是拿出去消费,都能为朝廷财政减轻压力……

这一波下来,穷苦百姓得了实惠,海瑞收获了同僚的敌视,乡绅的骂声,其实,在诸多百姓心目中也算是毁誉参半。

因为在此次事件中,不少相对富裕些的百姓,利益也受损了。

海瑞以不足够公正的方式,完成了相对较小的程度上的均贫富。

虽然有些不讲理,但要是讲理……也不可能完成这一成果。

于是乎,关于海瑞的负面信息,逐渐流传开来。

在小说业兴旺的当下,写个话本,编些故事,以此往一个人身上泼脏水,既简单,又能起到不俗的效果,而且也很难溯源。

正所谓造谣一张嘴,辟谣跑断腿,真心想搞臭一个人并不难,若是有「上面人」特意关照,就更难找了。

不过,就当下而言,这并不足以搞垮海瑞,因为在此次事件中得到实惠的人,远多于利益受损的人。

对此,海瑞也没多麽愤慨,这种事不是今日才有,早在做教谕那会儿,因遵守朝廷制度没给上官行礼,就被人冠以『标新立异丶沽名钓誉』等字眼的头衔。

在官僚的语境中,所谓的『海笔架』,可不是什麽褒义词。

淳安之事发生后,他就被人编排过,如今再被编排,海瑞也多少习惯了。

李青让朱载壡在金陵日报丶苏州日报做了澄清,并以《痛恨海瑞的到底是哪些人》为标题,引人深省……

此举在极大程度上,为海瑞挽回了名望。

如此一来,也让李家也成了『叛徒』,成了士绅大富的众矢之的,不过,又奈何?

莫说在应天府,纵是在金陵,又有谁能奈何李家?

这才是李家权势正确的打开方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