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军事 > 我在大明长生久视 > 第141章 永青侯的事迹

我在大明长生久视 第141章 永青侯的事迹

簡繁轉換
作者:青红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5-07-19 02:35:58 来源:源1

朱翊钧是真怕了李青再大把大把嗑瓜子,门都给拴上了,搞得李青挺无语的……

一直到张居正登门,小家伙这才有勇气走出门来。

「臣参见太子殿下。」

「嗯,免礼。」小家伙瞧了眼天上太阳,诧异道,「张大学士怎来这麽早?」

「啊,是这样,臣是骑马来的。」张居正微笑说道,「臣提前在内阁准备了便服,并让家仆牵着马屁在宫外守着,故才比李首辅,高大学士,早了许多。」

「这样啊……」小家伙点点头,道,「一寸光阴一寸金,张大学士有心了。」

张居正怔然,由衷道:「短短时日殿下竟有如此进步,虽是永青侯之功,殿下的努力更为亮眼。」

「是吗?」朱翊钧勾了勾嘴角,继而老成的点评道,「不愧是内阁大学士,这拍马屁的功夫,非常人所能及也。」

张居正哑然失笑,接着看向李青,道:「侯爷,下官有个不情之请。」

「说说看。」

「不如这样,中午之前的时间交由下官,近些时日内阁要忙起来了。」张居正叹道,「想来侯爷知道是为何事。」

「可以。」

李青给二人腾出空间,带上李雪儿一起出了门……

「到底是何事啊?」小家伙好奇问。

张居正略一迟疑,答道:「皇上要开办大明日报,内阁要统筹一下百官,以尽可能避免扯皮内耗。」

小东西想了想,问:「这不是好事吗?」

「是好事,也不是好事。」张居正乾笑道,「说起来,也算是利大于弊吧。」

「既如此,为何还会有人反对呢?」朱翊钧更不解了,「这也不是改制革新,也没有触动旧有利益团体,还能为国帑带来一定的财政收入,怎麽看都是好事啊?」

「呃……这个说起来比较复杂。」张居正不好说出真正的原因,故作惊诧的岔开话题道,「改制革新会触动旧有利益团体,可是永青侯教殿下的?」

「不是啊,李先生没有教这些,是皇爷爷教的……」小东西不好糊弄,「你还没回答本宫的问题呢。」

张居正苦笑道:「请殿下恕罪,这个实在是说来话长,下官时间紧迫,殿下真想一闻究竟,不若回头问一问永青侯。」

朱翊钧想了想,道:「你回答我一个问题,你若答对了,我就听你讲学。」

「殿下,讲学是臣的职责,这没有商量馀地的,这是皇上的旨意,还请殿下莫为难臣了。」张居正躬身作揖。

朱翊钧上下打量了他一眼,哼哼道:「这样吧,你尽量答,对与不对,我都听你讲学。」

张居正无奈点头:「殿下请问。」

「李先生代表着什麽?」

「?」

张居正不明所以,「殿下这个问题,臣不是很明白。」

「是这样,我第一次广发糖果,差点酿成大祸……」朱翊钧简单概述了事情始末,并将二十两银子比作国帑钱粮的论述,也一并说了,末了,道,「二十两代表国帑财富,这个已经获得了李先生认可,不过,我说李先生代表军权,李先生却说错了,你说,李先生代表什麽?」

「这个……」张居正蹙眉沉思,少顷,「殿下,臣若没猜错的话,永青侯是要殿下自己悟透,而非假人之口,对吧?」

「没关系,李先生暗戳戳抛出的三个问题之中,我已经解开了一个,这第二个……这个最不重要。」

张居正好笑问:「那什麽重要?」

「最后一个——我之实践与贞观政要的联动。」朱翊钧说,「这个才是最重要的。至于二十两代表什麽,李先生代表什麽,是我自己悟出来,还是假借别人之口得知,并无多大区别,我就是好奇。」

张居正有点为难。

「你怕永青侯?」

「倒也不是怕,只是……」

「呵,那就是怕了,」朱翊钧板着小脸道,「你怕永青侯,那你怕不怕我?」

「臣……」

「你只需说怕是不怕?」

张居正大为吃惊,心道:「这太子殿下可真是……进步神速啊。」

同时,他也打消了公布答案,会造成拔苗助长的担忧。

「臣自然敬畏殿下,殿下可愿与臣定个君子协议?」

「什麽?」

「出得我口……?」

「入得我耳。」小家伙道出后半句,嘿嘿道,「你是怕永青侯啊?」

「臣不怕永青侯,臣只怕不能再为太子殿下讲学。」张居正说。

朱翊钧咧嘴一乐,连连点头道:「嗯,你比高拱可爱多了。」

张居正:-_-||

「快说答案吧。」

张居正说道:「其实,殿下并未完全猜错,至少猜对了一半,永青侯代表的是权,却不是军权。」

「不是军权是什麽?」

张居正默了下,道:「永青侯代表的皇权!」

「皇权……」朱翊钧重复着,小眉头蹙起,仔细比对了半天,发现皇权的确比军权更贴切,小家伙点点头,道,「这麽说,永青侯便是皇权的延伸了?」

「呃,这个……殿下果然聪慧过人。」张居正乾笑着说。

朱翊钧歪着脑袋想了想,道:「跟我说一说永青侯的事吧。」

「殿下,臣今日是来讲学的。」张居正试图引向正题。

小东西却一本正经的说:「讲永青侯的事迹就是在讲学。经史子集太古板,插画小说太俗套,本宫虽不知永青侯的具体事迹,可单凭这些时日的相处,不难猜出这是个极为了得的人,能人能事,才能让人真正成长,不是吗?」

顿了顿,「你若也与那群翰林一样,与我讲什麽圣人之道……干嘛还派你过来呢?」

朱翊钧说道:「翰林能干的活,让你这个内阁大学士干……你一个人的俸禄顶得上多少翰林,于朝廷而言,这岂不是赔本的买卖?」

张居正哑口无言,竟生出一种很有道理的感觉。

转念一想,太子殿下已然深陷永青侯的别开生面教学之中,再去严肃的一板一眼……只怕讲了也是白讲。

短暂的权衡利弊之后,张居正决定改动计划,不再拘泥一格……

「殿下想听哪朝的永青侯?」

朱翊钧喜出望外,「容我想想哈,洪武永乐……太远了,弘治正德……扯远了,就成化朝吧。」

这个不远不近,而且宪宗皇帝是直系祖宗,且宪宗皇帝也是妥妥的有为之君,小家伙觉得最合适。

张居正仔细想了想,道:「宪宗皇帝英明神武,巩固皇权,成化犁廷,清理冗员,整治漠北……这些基本上都是宪宗皇帝凭藉自己的政治智慧丶政治手腕做到的,永青侯并无提供什麽帮助……」

顿了顿,「不过,成化年间,永青侯做了一件对大明非常非常有利的大事!」

朱翊钧眼睛一亮,追问道:「什麽大事?」

「致使日本国内乱。」张居正正色道,「从成化朝至今,朝廷从日本国赚取了至少三万万两白银,如今的普及教育,融合漠北,收取西域……其中有相当一部分财富,都来自日本国。」

小家伙眼睛瞪大,嘴巴张的更大,「多少?」

「至少三万万两。」

确定自己没听错,小东西人都傻了,好半晌,才道:「本宫好像记得……日本国是大明的不征之国吧?」

「是,大明也没有发兵征伐日本国,真要说……也就发兵一人,就是永青侯。」

朱翊钧不敢置信道:「这怎麽可能?这……还是人吗?」

「当然不是殿下想的那样。」张居正解释说,「朝廷无明确文献记载,臣也知之不详,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永青侯是借力打力,而非一人杀穿一国……」

饶是如此,小东西仍心驰神往,热血澎湃。

张居正满足了小太子的情绪需求之后,话锋一转,开始切入讲学模式。

「从这件事中,殿下可发现了赚取财富的先决条件?」

朱翊钧茫然摇头:「什麽条件?」

「以臣之见,有两个条件必不可少,一是创造目标对象的需求,二是目标对象本身要富有。」

张居正说道,「这也是永青侯为何选中日本国的原因,随着皇室的灭绝,室町幕府的消亡,成为新的『王』便是各地大名的第一追求,正是这个需求,才让大明有了发财的机会。」

朱翊钧若有所思地点点头,问道:「大明是靠卖武器赚的钱吗?」

「不,是粮食。」张居正补充道,「准确说,是府库大量盈馀的丶快要坏掉的粮食,当然了,只是快要坏了,不是已经坏了的粮食。」

「粮食?」朱翊钧费解道,「战争不是要死人嘛,死了人,人就少了,人少了,怎还会缺粮食呢?」

张居正颔首道:「客观来说是这样,可事实往往背道而驰,战争会减少人口,可减少的群体却是青壮,也就是日本大名的武装力量,在下克上的国情中,大名实力一旦削弱,就很容易被吞噬……故此,才造就了如此一幕。」

朱翊钧问道:「也就是说,庄稼汉都被日本大名充作了武装力量,没人种庄稼了?」

「是,也不全是。」张居正解释道,「日本国银矿丰富也是一大原因,挖矿比种庄稼更高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