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军事 > 我在大明长生久视 > 第182章 分家风波

我在大明长生久视 第182章 分家风波

簡繁轉換
作者:青红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5-08-12 03:07:05 来源:源1

【李家要分家】

浓墨重彩的五个大字,登上金陵日报的头版头条,短短数日便满城皆知,成为了人们茶馀饭后的谈资……

这麽大的事瞒不住,也不能瞒,更没有瞒的必要,不仅是金陵日报,苏州日报,松江日报,镇江日报……也陆续跟进报导。

凡是朱载壡的报刊产业,全都登报了此事。

紧接着,其他报刊也嗅到了商机,立时跟进登报,甚至还给顺带分析了原因,并取上吸睛的标题——【李家为何要分家?是生意难干,还是人心离散?】

【小生以为……】

巴拉巴拉……

末尾附上:个人仅供娱乐,切莫当真。

随着小作坊的涌入,以及『下料猛』的特点,很快就形成规模效应,进而通过漕运丶陆运,开始广泛传播,速度惊人……

于多数百姓而言,这就是个乐子,可有一小部分百姓却是惴惴不安,唯恐自己的活计会受到牵连。

不只是工人百姓,还有许多与李家深度合作的原料供货商,诸如:桑蚕丶蓝红花丶木材等原料供货大户,以及与李家有贸易往来的大商贾,都高度重视,或遣人来,或亲自来,以避免李家的变动,影响到自身……

而在这一系列事情发生之前,最先有所行动的南京六部。

李家这个商业巨擘太强大了,强大到朝廷都不能无动于衷,南直隶的财政开支,有相当一部分来自李家交的税,如今李家这麽大的变故,这些大人物怎可能坐视不理。

不等李家族人付之行动,一群人就登上了永青侯府的大门,一个个唾沫星子横飞……

中心思想只有一个——还是不分为好!

这些人精太清楚李家分家会造成什麽影响了,让李家嫡系长房主持李家产业,既轻松,又高效。

一旦打散,税务问题定然接踵而至。

嫡系长房承袭着永青侯的爵位,不会轻易做出上不得台面的事,不会不体面,可若是分散成上百份……正所谓林子大了什麽鸟都有,指望李家百馀人都如李家家主一人一般,根本不现实。

活多了,钱少了,这些人自然不愿意。

一众大员急了,一边安抚李家,一边给京师打报告,详细阐述这其中的危害……

在这些大员看来,李家这样的家族,对大明的利好是毋庸置疑的——首先,李家出手大方,无论是对工人的待遇,还是对赋税的贡献,都绝对称得上出手阔绰;其次,李家太令人省心了,而且十分懂得经营经济生态,几乎整个江南的大小产业,都在围绕着李家转。

开海通商从永乐朝开始,受益最大的地域一直是江南,哪怕朝廷不断调整,不断搞红利转移,哪怕到了现在,江南享受到的利好,依旧完爆北方。

一朝又一朝下来,这个经济差距非但没有缩小,反而愈来愈大。

这也造就南北两直隶,对治理社稷的理念越来越不同。

南直隶的官员认为经济好,才能一好百好,这些人也一直是这麽做的,事出证明,效果也是非常理想的……

当然了,这期间他们也从中渔利了不少,可总体来说,一任又一任的南直隶官员,大多都是有功的……

不过,北直隶却不这样想,经济固然重要,政治才是首位。

北直隶站的更高,看得自然也更远,格局自然也更大。

南北贫富差距越拉越大,早就是许多有识之士的官员心病,随着资本的茁壮成长,金钱的权重越来越大,钱与权的距离越来越小……

这对京师的全体官员来说,都是难以接受的,包括皇帝也是一样。

不然,当初朱厚熜也不会分割江南省了。

南直隶六部的联名奏疏,递送到京师,上至皇帝,下至百官,不忧反喜。

至于奏疏……朱载坖直接留中不发。

不仅如此,隆庆唯恐李家这个家分不了,还下旨张居正放下手头上的事,去金陵监督丶督促李家分家,同时,还调用了正在吴淞江治水的海瑞来佐助张居正,生怕李家分到一半后悔又不分了……

普罗大众的津津乐道,工人百姓的惴惴不安,南直隶的抗拒,北直隶的支持……

俨然又是一出好戏,即将上演。

~

永青侯府。

李茂焦头烂额,短短时日,人都瘦了十几斤,可谓是心神俱疲。

就连精力充沛的小宝,面上也有了明显的疲态。

都半个多月过去了,还是没有丁点进展,每日不是应付六部大员,就是应付与李家有密切商业来往的大商贾,还有就是来自族人的争吵……

家产核是算出来了,总财富也有了具体数目,男丁也是有数的,按理说这个帐很好算,可实际上并非如此。

比如说,同样是价值一百万两的产业,也是分地段,分大小,分类型……

如此一来,就不可避免的出现,许多人争抢一个作坊丶一个铺子的情况,谁也不肯妥协退让。

父子俩倒是想直接全部卖了分钱,可问题是产业太多,价值太高,哪怕整个江南的富绅联手,也难全部吃下。

只能以远低于市场价的方式贱卖,可贱卖又没人同意。

抓阄?

抓到的自然喜笑颜开,抓不到的更多人,又都说是暗箱操作。

整的父子俩是里外不是人,偏偏六部的大员们,还一个劲儿的劝着不让分家,直教人气郁又无奈……

李茂被搞得身心俱疲,索性摆烂了:「小宝,你去找你祖爷爷吧,我这个永青侯是管不了了,我也不想管了,爱咋咋地吧……唉,分吧分吧,都分了吧……」

时至如今,李茂还是有些难以接受这麽分家,把一多半财富这麽分出去。

李宝也没了安慰父亲的力气,点头叹道:「也只能如此了。」

「对了父亲,今儿上午三爷爷单独找到我,说想要一个免死铁券……您觉得呢?」

「想都不要想!今日想分免死铁券,明日还想分永青侯府呢,难不成还要把永青侯府拆了?」

李茂气郁道,「你啊你,你也不笨啊,可这关键时刻,咋就是拎不清呢,这也是能分的?」

李宝乾笑道:「不是儿子拎不清,而是……爹,你才是家主,你才是永青侯,许多事只能你出面说不,你这几日都不冒头,儿子应付不过来啊。」

「……你就不能让你老子清闲两日?」李茂有些气急败坏。

李宝也很无奈,苦笑道:「其他人其他事还好,可那几个爷爷辈儿……大侄子总比小孙子说话好使一点,儿子现在都成孙子了……」

「好好好,几个老家伙再烦你,让他们找我就是,这群老不死的……还能逼死老子不成?」李茂心态爆炸,嘴上也没个把门的……

李宝正欲安慰两句,却见管家立在门口欲言又止,遂问道:

「可是又有官员上门?」

管家点头称是。

李茂强忍骂娘的冲动,哼道:「没看正忙着吗,先让他们等着!」

「呃……」管家犹豫了下,还是说道,「侯爷,今日来的是内阁大学士。」

李茂一怔。

李宝惊诧道:「那一位内阁大学士?」

「小的不知,瞧着也就是四十上下的样子。」

「四十岁上下……」李宝了然,颔首道,「好生招待,我与父亲马上过去。」

管家应是,转身去了。

「看来朝廷也知道了,连大学士都派来了……」李茂心动,问道,「小宝,你说朝廷会不会与六部存着一样的心思?」

李茂内心深处并不想分家,现在不想,未来也不想。

之所以没有借着南直隶六部的相劝就坡下驴,不是不想,而是不敢忤逆活祖宗。

可要是连朝廷,连皇帝都不想李家分家……说不定就有转圜馀地了。

却见儿子摇头道:

「基本不可能!」

「何也?」

「位置不同,格局不同,理念自然不同,同样是直隶,南北直隶的区别太大了。」李宝笑着说,「如我所料不差,这位张大学士来,是皇上派来为我们排忧解难的。」

李茂刚升起的希望再次破灭,人也没了气力,叹道:

「到底是京师来的,且还是大学士,对人客气些。」

「父亲你不过去?」

「不了,累了,我躺一会儿。」李茂径直去了内房……

李宝苦笑叹息:「又何必如此在意呢?这李家不是我们的,也是我们的,是我们的,我们又能拥有多久?不过匆匆数十载罢了,从拥有的那一天起,就注定了早晚要失去……」

~

前院客堂。

李宝一进来,就笑呵呵的拱手道:「张大学士到访,未曾远迎,恕罪恕罪。」

张居正忙放下茶杯还了一礼,微笑说道:「小侯爷这麽般说,倒是让本官无所适从了。」

顿了顿,「本官也是数日前得到皇上旨意,这才知道李家之事,说实话,这也着实太突然了。」

李宝配合的问道:「皇上的意思是……?」

张居正清了清嗓子,道:「大明会典有云:凡嫡庶子男,除有官荫袭,先尽嫡长子孙,其分析家财,不问妻丶妾丶婢生,止以子数均分。」

「规矩是规矩,世情是世情,世家大族鲜有真正去遵循者,李家如此还能如此,圣心甚慰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