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军事 > 我在大明长生久视 > 第225章 李家真有钱

我在大明长生久视 第225章 李家真有钱

簡繁轉換
作者:青红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5-08-28 15:32:35 来源:源1

……

「皇上,翊钧什麽时候才能回来啊?」

李氏依偎在皇帝夫君胸膛,眉目春情犹在,「臣妾好想翊钧,关外苦寒,他能承受的了吗?」

朱载坖面容沉静,神色祥和,嘴上却道:「妇人之仁,这才走了多久?这才刚立春,最起码也等到过了中秋了,晚些的话,可能要到明年了。」

「明年?」

「明年咋了?」朱载坖哼哼道,「多些磨砺,多些成长,这是他福气,大明这麽多太子下来,又有几人如他这般?」

李氏:「……」

「你还不服?」

「服了服了。」李氏连忙求饶,苦笑道,「皇上的苦心,臣妾理解,可这福气……属实太难消受了。」

「多少人想消受,还没门子呢。」

朱载坖酸溜溜道,「你瞧我,人理都不理。」

李氏愕然,继而恍然,讨好道:「这未尝不是皇上太优秀了,永青侯是因为没什麽可教的,故才如此。」

朱载坖:「……」

「皇上,真的要这麽久啊?」

「还能是假的不成?」朱载坖没好气道,「你不就是怕时间久了,儿子跟你不亲了嘛,呵,妇人之见……」

你刚才可不是这个样子……李氏也是服气,只好闭了嘴。

见她如此,朱载坖挑了挑眉:「还是不服?」

「……服了。」

「朕不信!」

……

受父皇点拨,朱载坖的心态发生了极大转变,愁还是愁,却没有之前那般多愁善感了,转而专攻当下。

如父皇所说,未来的困难,现在愁也没用,做好现在的事就好了,未来……就只能选择相信儿子了。

『虽然我远不如父皇,可我儿子比他儿子聪明多了……』

朱载坖如此想着,人也逐渐燃起斗志,充满干劲儿……

继承者税很快掀起轩然大波,可却没人叫板锦衣卫,也无人对陆炳如何。

这其中,有忌惮陆炳的成分,不过更多却是因为叫板陆炳,没有叫板皇帝划算。

就比如说,同样是挨板子,因得罪皇帝挨板子,才更有价值,更能体现自己的忠心为国,高尚品德……

要是因得罪锦衣卫……挨了板子,也不好拿来炫耀。

一群人绕过锦衣卫,直接对皇帝开火。

诸如:富绅也是皇帝的子民,皇帝搞针对,就是厚此薄彼。

诸如:继承者税的推行,会严重打击到商绅的积极性,从而影响工商业,进而影响到商税收入……

群臣有理,有据,有情绪……

好一通火力输出。

起初,朱载坖并不生气,只认为挨一顿骂也就过去了。

反正大明朝的皇帝就没有不挨骂的,霸道如太祖,仁爱如孝宗,亦被臣子弹劾过,他一个仁爱不及孝宗,霸道不及太祖的皇帝挨骂……这太正常了。

怎奈,群臣这次是追着杀……

一日复一日的骂,坚持不懈的骂,变着花样的骂……到底还是给朱载坖整破防了。

为此,不少人的屁股都遭了老罪……

不过,板子之后,群臣仍是热情不减,甚至情绪更为高涨。

还好,江南那边的舆情很快就起来了,接着,在锦衣卫丶东厂的推波助澜下,没多久就给吹到了京师……

至三月初,这场新税制风波,才得以平息。

自洪武朝开始,李青就坚定不移的站队皇权,如今虽不再坚定的拥护了,却还没有去主动削弱,近两百年的惯性之下,大明皇帝的权柄,仍是如日中天。

隆庆皇帝虽然有些弱,可只要铁了心,且道义上过得去,大多事都还是能做成的,下面人最多也就是会出现阳奉阴违。

可话说回来,这项国策根本就不怕阴违,因为现阶段,甚至当下这一代人,就没想过收这个税,只是在为未来做铺垫。

只要阳奉,未来就是铁一样的事实!

这期间,李茂拿着堆积如山的银券走了,李家大几十口拿着真金白银来了。

京城外的郊区,一下子热闹起来,千万级的财富短期集中释放,其能量之大,实令人咋舌。

百姓笑哈哈,朝廷也笑哈哈……

就这,还只是前期的投资,七十馀口人所拥有的财富,又何止千万?

其实,李家人也不觉吃亏了,这不是白白撒钱,这是投资,投资总会有回报的,咱李家人,天生就是做生意丶发大财的命……

大规模的投资建设,给京师上下带来的正面影响,上至庙堂,下至百姓,都清晰的感受到了。

收入的提高,消费的提升,赋税的增加……所有人都充分享受到了利好。

这千万两的投资,带动的经济流量,翻上一番都不止。

直至这时,朝廷才真正认识到李家的恐怖之处,同时,也理解当初南直隶为何那般跳脚了。

李家人有钱,这是公开的秘密,可今时这些大员才真正意识到,李家人究竟多有钱。

不过几十口子人,甚至只拿出了一小部分,就能给大明京都带来如此变化,如若再多来些人,再多投些钱……

那还不得起飞了啊?

李家人花起钱来着实不小气,朝廷自然也予以了方便,李家人所提出的要求,基本都给予了满足……

如此一幕,落在李家众人眼中,自然是活祖宗的面子。

与有荣焉的同时,自信心也更加膨胀。

时至今日,李家人也明白了,李家之所以能起来,除了经商天赋外,还多赖活祖宗的能量。

如今自己等人也一样可以沾活祖宗的光,简直与长房一脉无异,那岂有不成功之理?

数月之后,一座座作坊拔地而起,与此同时,李家人又开始了第二波的投资……

朱载坖嘴都快笑歪了。

这是他自登基之日起,最快乐的一段时光了。

李家当真是……太仁义了。

开心不只是他,百姓一样开心,因为李家给开的工钱真不低,且还有干不完的活……

时光悠悠,转眼已至夏末。

关西。

李青丶朱翊钧往返于总督府丶西州府丶河西走廊,期间,李青带小家伙充分了解这边的军情,民情,同时,小家伙的学业,李青也没落下……

自正德朝起,常用简化字就开始推广了,从官员奏疏开始,上行下效,再加上普及教育,半个世纪下来,早已渗入到了方方面面。

小家伙自打出生起,学的就是简化字,故才进步神速,再加上这半年来的刻苦学习,除了经史子集中的生僻字,日常使用的文字,小家伙基本都认全了。

半年的关外生活,让朱翊钧白白嫩嫩的小脸变得粗糙,人也瘦了些,加之长高了不少,以及长时间的故作老成,整个人都透着远超这个年龄的成熟。

外表如此,内里更是如此。

一土坡上,朱翊钧居高临下,望着远方忙碌的人群,问道:

「先生,再有一个月左右,这些草原部落的近距离迁徙就基本完成了,之后,咱们就要回京了吗?」

「想回京了?」

「也不是,回去也没事儿可做,我可不想听翰林之乎者也……」小家伙摇头,接着讪笑道,「说一点不想,也是假的,我不想翰林,可我想皇爷爷,想父皇母妃了。」

李青笑了笑,道:「你要实在想回去,回去也成。」

朱翊钧怔了下,诧异道:「先生的意思是……这次历练还未结束?」

「嗯,你要不太想回去的话,之后我会带你去西域。」

「去西域?」朱翊钧眼睛一亮,当即说道,「我……我也没那麽想回去,呃呵呵……先生,咱都去哪儿啊?」

「都去!」李青说,「哈密,吐鲁番,叶尔羌;如今你对草原部落有了一定了解,可对西域的认知,还是白纸一张,这些地方这些人,都将是大明的疆域丶百姓,你身为储君,自要多了解一下。」

「原来先生说带我来关外,竟有如此大的图谋……」

「什麽叫图谋?!」李青当即赏了他一巴掌,没好气道,「我这是用心良苦!」

「是是是,用心良苦,我用词不当……」小家伙连忙承认错误,兴奋道,「不回京了,咱们去西域耍耍。」

接着,又一本正经道:「谁让我是大明储君呢,我不吃苦受罪,谁吃苦受罪?」

李青揶揄:「我看你就是为了玩儿!」

「不不不,我是为了见世面。」小家伙老气横秋道,「如此大明,孤,怎敢懈怠?」

李青:「……」

这时,胡宗宪缓步走上来,躬身道:「太子殿下,永青侯。」

朱翊钧问道:「什麽时候迁徙完成?」

胡宗宪略一思忖:「一月之内。」

「嗯…,那还好。」朱翊钧眯眼而笑,心情好极。

「殿下,杨彩来信说,您方便的话给去封信,他好跟关内的税官解释清楚。」胡宗宪笑道,「主要是马上就要向朝廷递交赋税了,他又不好意思特意来一趟说与殿下……就托我告知殿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