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军事 > 我在大明长生久视 > 第298章 下战书

我在大明长生久视 第298章 下战书

簡繁轉換
作者:青红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5-10-05 16:21:13 来源:源1

离开苏皖巡抚,李青没再去其他地方,直接回了金陵。

不到两日功夫,托马斯就和小六小八成了知己,一个爱玩儿,两个会玩儿,如此并不稀奇。

李青自然乐意见得,至少他能清净不少……

接着,海瑞去了松江府。

张居正以钦差之身份,以内阁大学士之官威,以皇帝诏书为依仗,一人单挑六部,竟也不落下风。

赵贞吉则是充分藉助国子监,发动舆论导向,从侧面辅助张居正。

松江府明面上有海瑞,暗地里有徐家,李宝也过去了。

至于沈炼,更是总揽江南诸多市舶司,且还调动驻扎的水师,以演武的名义一路巡游,有事儿没事儿放两炮……

陆炳则是利用南镇抚司,明里暗里的恫吓诸多富绅。

与此同时,户部丶司礼监齐登场,开始以宝钞大肆购买富商生产的商品……

价格也算公道,虽然比出海出售的利润低一些,可胜在方便高效,对商品收购价格,诸多大富商还是能接受的,但对收购商品的货币,大富商们是不满意的,不过很快就得知『新宝钞』可以兑换银券,进而兑换成银子,再加上沈炼丶张居正丶海瑞丶赵贞吉,徐阶,李家,以及南直隶诸多官员的配合……

如此一来,倒也没有出现大富商群情激愤的一幕。

当然了,弊端也是有的,朝廷的信用大打折扣。

富商也不是傻子,见朝廷这麽搞,开始怀疑朝廷兑付的能力,新宝钞一到手立即去换银券,银券一到手,则是立即去兑换银子……

对此,朝廷的应对方式只有一个——来者不拒。

只要富商换,朝廷就给兑付。

如此一来,则又成了朝廷以银子购买富商商品,不过这也为朝廷争取到了一定的时间和空间。

从宝钞,到银券,再到银子,再加上审批,通常在两个月左右,这个时间不算长,大富商们能接受,这个时间也不算短,因为战争也不远了。

不过,朝廷还是为此承受了严重后果。

由于诸多富商的大力兑换,让之前大量持有银券的大富们也开始担忧朝廷的存银,当即也加入了兑换的队伍中去。

对此,朝廷的应对方法有且只有一个——兑付。

不过,稍稍延长了审核流程,对外宣称是因为兑换者过多,朝廷需要时间仔细核对。

这个理由很充分,也只是延长了一个月,并未引起进一步恐慌。

可大富商的们的兑换脚步,并未因此停歇,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有了愈演愈烈的程度。

时至中秋,朝廷的存银已经去了十之六七,且还在持续流失。

当此时也,李宝一口气购买了一千万两的银券,并反其道而行之,银券一到手便马不停蹄的把一半银券投入了期货市场,另一半则是兑换成了宝钞,用作现金流的开支……

紧接着,徐家也有样学样,购买了两百万两的银券,一半投入期货市场,一半兑换成宝钞。

一个是大明首辅的金陵首富,一个是徐半城的松江府首富,同时做了这个违背常理的动作,让不少富绅直犯嘀咕。

这时候,张居正利用大明日报,开始鼓吹今年是丰年,桑蚕丶棉麻等各种原材料的价格会较之往年大大降低,明里暗里的引导富商投资期货市场……

一套组合拳下来,总算是挽回了颓势。

这也多亏了朱厚熜有先见之明,早在朝廷财政从花不完,到不够花的时候,就开始使劲儿往内帑扒拉银子,导致京官甚至就连内阁,都不知道内帑到底有多少银子。

内阁六部只知朝廷的财政不乐观,可到底是怎麽个不乐观,到底有多严重,并没有一个清晰且准确的认知。

再加上皇帝对富商兑换银子的态度一向是来者不拒,以及李家,就连徐家也浑然不担忧朝廷的兑付能力,不由也放宽了心……

不再敦促家族以银券兑换银子,甚至还授意家族投资期货市场。

与此同时,皇帝也不情不愿的放松了期货市场……

毫无疑问,现在的大明朝无异于走钢丝,可相比印度要好太多了,从夏天等到秋天,从秋天等到冬天……

只来了寥寥数十艘商船,且还都是小型的商船,要价还贼高。

不仅如此,就连路过印度的商船也没了,这对印度的经济影响是巨大的,大明的商船不走他们这条路,不在他们这里采买消费了,这一年两个季度下来,仅是莫卧儿王国的财富损失,又何止百万?

直至立冬,还是只有稀稀拉拉的大明商船到来,大明最讲信誉丶第一大富的李家直接一艘商船都没来,阿克巴这才意识到出事了。

大明已然得悉了他和佛郎机的企图!

对大明预料到自己的意图,阿克巴不是特别意外,真正让他意外的是,大明为何会选择自损三千伤敌八百的方式对付他们。

直至向冒着风险来贸易的大明人了解了缘由之后,他才明白是自己想当然了。

大明朝廷比他想像的还要富有,其资金之雄厚简直深不见底。

于是乾脆也不演了,直接连船带货一并给打劫了,并找到佛郎机海军司令,商讨对大明开战的事宜……

佛郎机来印度就是为了敲大明的竹杠,双方自然是一拍即合。

经过简单的商讨之后,二者决定在明年五月份,正式对大明开战。

不过,无论是狂妄的佛郎机,还是野心勃勃的阿克巴都明白一个道理,若是拼国力,双方联手也不是大明的对手。

莫卧儿王国根本支撑不起漫长的补给线!

经过短暂的商讨,两方选了一个对自己最有利的战场——莫卧儿王国自家门口的海域!

如此,漫长补给线的包袱便是大明承担了。

于是乎,双方写了一封极具挑衅的战书,中心思想只有一个——大明要是有种,就来与我们一战!

令使者火速出海之后,阿克巴便马不停蹄地做战前准备,西班牙海军司令也立即往回传书信,让国王赶紧大量增派海军,还建议国王让葡萄牙王国也入股……

中心思想只有一个——大明人弱,钱多,速来。

……

朝廷收到战书时,已经是隆庆九年了。

二月初,战书才辗转送到京师,送到朱载坖的御书案上。

「终于来了啊……」

看到战书,朱载坖没有生气,有的只是高兴。

当时命锦衣卫八百里加急,火速通知戚继光,同时,又命人通知金陵的李青,张居正……

匆匆吩咐完,朱载坖立即摆驾大高玄殿,好赶紧将这个好消息分享给父皇知晓……

~

「终于来了啊。」

朱厚熜看过战书之后,只有满满的欣慰,丝毫没有愠怒之色,呵呵笑道,「佛郎机和莫卧儿果然没让李青失望,也没让朕失望……」

朱载坖满心兴奋的点点头,说道:「儿臣已命人八百里加急火速通知了戚继光,还有金陵的永青侯丶张居正……」

顿了顿,「父皇,这战书要不要润色一下,公示天下?」

「自然要公示天下。」朱厚熜呵呵笑道,「如此,才能让大富商明白朝廷的苦心,体谅朝廷的不易,之前消耗掉的部分信用全部补回来,并进一步提高朝廷的信用……」

「不过,润色就不必了。」

朱厚熜淡然道,「佛郎机和莫卧儿越是狂妄,越是过分,越能激发自上而下的愤怒,从而拧成一股绳,大战得胜之后,也更能大快人心。」

朱载坖犹豫了一下,缓缓点点头,紧接着道:「父皇,明个朝会由您来主持吧。」

「我主持?」

「这件事影响太大了,还有就是……」朱载坖迟疑了下,终是没说出口。

朱厚熜何等聪明,自然明白儿子的用意。

「你是想把这个功劳,安在我身上对吧?」朱厚熜笑骂道,「孝顺也不是你这麽个孝顺法啊,再怎麽样你也是皇帝,千秋之名还是留给自己为好。」

朱载坖讪笑道:「儿臣虽然是皇帝,可父皇才是最操心的那个,这功劳本就该是父皇的,儿臣受之有愧。」

「你个傻孩子……」朱厚熜苦笑道,「难道父皇的功绩还不足够名垂青史,还当不得圣主明君?」

「自然当得,可儿臣更想……」朱载坖深吸一口气,正色道,「儿臣更想您的高度震古烁今,令人望尘莫及,甚至……全方位超越成祖。」

朱厚熜怔然……

良久,

朱厚熜温和道:「若只论功绩,父皇已然超越了成祖,可不是这麽算的,也不能这样算……父皇只是恰巧赶在果子成熟摘了果子。父皇的功绩可不全是父皇的功劳,是列祖列宗的代代经营,层层铺垫,才得以让父皇大展拳脚……」

「祖宗留给了父皇极大的政治遗产,父皇自也要为你留下一份不错的政治遗产,如此,才算是一个合格的父亲。」

「这是属于隆庆一朝的功绩,安心受着便是!」

朱厚熜鼓励道,「去吧,去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