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科幻 > 让你代管新兵连,全成兵王了秦扬王永发 > 第1935章 专门训练

让你代管新兵连,全成兵王了秦扬王永发 第1935章 专门训练

簡繁轉換
作者:紫燕悠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9-03 15:41:14 来源:源1

“他们的心理素质太好了,“陈明华赞叹道,“我们侦察兵的胆量训练都不过如此。换成我们部队的新兵,估计有一半会要求换路走。“

“而且技巧很娴熟,显然是经过专门练习的,“李德华补充道,“这种平衡训练一般只有特种部队才会进行。“

通过石桥后,队伍沿着清水湖边的小径继续前进。这段路程虽然相对平坦,但距离很长,而且路面崎岖不平,有很多树根和石块,对脚踝的冲击很大。

走了大约半个小时后,参观团的一些军官已经开始感到明显的疲惫。虽然他们没有负重,但连续的山路行走还是消耗了不少体力。

“要不我们坐车跟着吧?“某通信团的一个参谋建议道,“这样走下去我们都要累瘫了。“

“不行,既然是观摩训练,就要完整地看完,“张志军坚持道,“而且,如果我们这些当官的都走不下来,那怎么理解这些新兵的辛苦?再说,我就不信我们这些老兵还不如几个新兵。“

但此时的新兵们状态依然很好,队形保持整齐,步伐依然稳健。虽然额头上已经开始冒汗,衣服也有些湿润,但没有人显出疲惫的神色,反而还在轻声聊天,保持着轻松的心态。

“这些孩子的耐力也太好了,“赵建国喘着粗气说道,“我们这些当官的都快跟不上了,他们居然还有心情聊天。“

“关键是他们的负重比我们重得多,而且已经走了这么远的山路,“林建军边走边摇头,“这体能差距也太大了。“

“你们听到他们在聊什么吗?“陈明华仔细听着前方新兵的谈话。

“好像在讨论等会儿穿越松林时要注意的事项,“张志军听了一会儿说道,“还在互相提醒技巧要点。“

“在这种疲劳状态下,他们还有心思讨论技巧?“李德华感到不可思议,“一般人这时候应该只想着怎么坚持下去才对。“

又走了一个小时,队伍来到了清水湖的最远端。这里需要绕过一个小山包,路面更加崎岖。

参观团的军官们已经明显感到了疲劳,有几个年纪较大的甚至开始大口喘气,脚步也变得沉重起来。

“我提议休息十分钟,“某装甲团的副团长提出建议,“再这样走下去,我们可能会拖累观摩进度。“

“可是这些新兵看起来还很有精神啊,“陈明华气喘吁吁地看着前方的队伍,“他们会不会觉得我们太弱了?“

确实,新兵们虽然已经行进了十多公里,背负着沉重的装备,在困难的地形上行走了两个多小时,但队形依然整齐,步伐依然有力。他们偶尔会调整一下背包的位置,擦一擦汗水,但总体状态非常好,甚至还有人在轻松地哼着军歌。

“他们到底是怎么练出来的?“张志军作为训练专家,对此感到非常困惑,“这种耐力水平,说实话,在我们军区训练部都很少见。我们那些被称为训练标兵的老兵,也不见得有这种表现。“

“而且他们的精神状态特别好,“李德华观察着说道,“没有一个人显出痛苦或不情愿的表情,反而都很专注,很投入,就像这种训练对他们来说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这太不正常了,“王海军摇头,“正常人在这种强度下应该早就开始抱怨了,至少会有一些负面情绪。但你看他们,一个个都跟没事人一样。“

休息期间,几个军官围着秦渊询问训练方法。

“秦教官,能透露一下你们的训练秘诀吗?“赵建国直接问道,“这种训练效果真是太神奇了,完全超出了我们的认知范围。“

“其实也没什么特别的秘诀,“秦渊想了想说道,“主要是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刚开始的时候,他们也是从五公里、十五公斤开始的,慢慢增加强度。“

“但是增加的速度和幅度肯定不一般,“张志军分析道,“一般的训练进度不可能在几个月内达到这种水平。我们训练新兵,从十五公斤到二十五公斤都需要至少两个月的适应期。“

“确实,我们的训练强度递增比其他地方快一些,“秦渊承认,“但关键不是强度本身,而是训练方法和心理建设。“

“什么方法?能具体说说吗?“所有人都来了兴趣。

“比如说,我从不告诉他们今天的训练‘很难‘或者‘很苦‘,“秦渊举例道,“我总是说‘今天我们要挑战新的高度‘,或者‘今天我们要证明自己的能力‘。同样的训练内容,不同的表述会产生完全不同的心理效果。“

“这个有道理,“陈明华点头,“心理暗示确实很重要。“

“还有就是目标设定,“秦渊继续解释,“我不会告诉他们‘你们必须完成二十公里‘,而是说‘我们的目标是二十公里,但重点是团队一起到达终点‘。这样他们关注的就不是个人的痛苦,而是集体的目标。“

“这种表述确实更容易让人接受,“林建军若有所思。

“最重要的是,我让他们相信自己的潜力是无限的,“秦渊最后说道,“人的身体极限往往没有心理极限来得早。当他们真正相信自己能做到的时候,往往就真的能做到。“

听了这些解释,参观团的军官们若有所思,但心中依然有很大的疑虑。

“理论上听起来很有道理,“陈明华说道,“但具体实施起来肯定不容易。而且不是所有新兵都能接受这种心理暗示的。“

“确实,这需要很长时间的摸索和调整,“秦渊承认,“而且每个人的情况不同,需要因材施教。有些新兵适合激励式的方法,有些则需要循序渐进的方式。“

“那万一遇到心理承受能力差的新兵怎么办?“张志军问道,“总不能强迫所有人都达到这种水平吧?“

“当然不能强迫,“秦渊摇头,“我们会根据每个人的实际情况调整训练内容。实在适应不了高强度训练的,会安排到相对轻松的训练组。“

“那你们的分组比例大概是多少?“李德华询问具体数据。

“大概百分之七十的新兵能够适应正常强度训练,百分之二十五能够适应高强度训练,百分之五需要特殊照顾,“秦渊给出了大概的数字,“当然,这个比例不是固定的,会根据具体情况调整。“

“也就是说,现在我们看到的这些新兵,都是那百分之二十五?“赵建国问道。

“主要是的,但也有一些原本在正常组的新兵,通过努力训练提高到了高强度组,“秦渊补充道。

休息结束,队伍继续前进。接下来要绕清水湖一圈,这段路程相对平坦,但距离很长,主要考验的是耐力和意志力。

湖边小径蜿蜒曲折,时而贴着湖岸,时而深入林中,时而需要攀爬一些小山坡。路面有时是碎石,有时是泥土,有时是木栈道,变化很大,对行进技巧要求很高。

走了大约四十分钟后,参观团的疲劳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我真的走不动了,“某通信团的参谋长直接说道,“我们能不能坐车跟着?“

“我也快到极限了,“另一个军官赞同,“这种强度对我们这些当官的来说确实太大了。“

但此时的新兵们不仅状态依然良好,而且开始展现出更加令人震撼的表现。

在经过一个小山坡时,岳鸣突然加快了步伐,其他新兵立即跟上。他们在上坡时采用了一种近似小跑的速度,背着四十公斤的装备,居然能够跑上坡!

“他们疯了吗?“赵建国瞪大了眼睛,“背着这么重的东西还能跑?“

“而且还是上坡!“陈明华也感到不可思议。

更让参观团无法理解的是,新兵们在跑上坡的过程中,队形依然保持得很好,没有人掉队,没有人显出吃力的样子。

“这不是人类能做到的事情,“张志军摇头,“这种体能水平已经超出了正常范围。“

跑上山坡后,新兵们稍微调整了一下呼吸,就继续以正常速度前进,就好像刚才的冲坡只是一个小小的热身运动。

“算了,我们坐车跟着吧,“李德华终于认输了,“这样走下去,我们这些观摩的反而会拖累他们的训练进度。“

其他参观团成员也都同意了这个建议。他们实在是跟不上新兵的节奏了。

在车上,几个军官开始激烈地讨论刚才看到的一切。

“这根本不是正常的新兵训练,“赵建国首先发言,声音中满是震撼,“这种强度已经超过了我们装甲兵的极限训练水平。我们最强的坦克兵,也不见得有这种体能。“

“不仅是强度问题,“陈明华分析道,“关键是他们的训练方法肯定有什么我们不知道的秘密。普通的训练方法绝对练不出这种效果。我干了十几年侦察兵,见过的强兵不少,但像今天这种情况,真是第一次见。“

“我现在终于明白为什么从这里出去的兵在各个单位都表现突出了,“林建军感叹道,“他们的基础实在是太扎实了。这种基础,到了任何单位都会显得出类拔萃。“

“问题是,这种训练方法能推广吗?“张志军提出了关键问题,“如果全国的新兵连都采用这种强度,会不会出现大量的训练事故?会不会有很多新兵承受不了而选择退伍?“

“这个担心很有道理,“李德华赞同,“毕竟不是所有新兵都有这种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而且,也不是所有的教官都有秦渊这种能力。“

“还有一个问题,“王海军提出了另一个担忧,“万一这种训练方法传播出去,被一些没有经验的教官盲目模仿,那后果更不堪设想。“

通过车窗,他们看到新兵队伍依然在稳步前进,步伐依然整齐,没有一个人掉队,没有一个人显出支撑不住的样子。那种轻松的状态,就好像他们背的不是四十公斤的装备,而是四公斤的书包。

“太不可思议了,“赵建国摇头,“我现在开始怀疑我们之前对人体极限的认知是不是有问题。“

“或者说,是我们的训练方法有问题,“张志军若有所思,“没有充分挖掘出士兵的潜力。“

车队跟着新兵队伍绕过了清水湖,来到了松林入口。这里的路况更加复杂,松树密集,树枝低垂,而且地面铺满了厚厚的松针,很滑很软,行走困难。

“这种地形,我们工兵都要小心应对,“李德华看着前方的松林说道,“树枝会挂到装备,松针会让脚步不稳,而且视线受阻,很容易迷路。“

但新兵们进入松林后,再次展现出了让人震撼的适应能力。

他们自动调整了队形,变成单列纵队,保持适当间距,避免相互影响。前面的人会主动拨开树枝,为后面的战友让出通道。遇到特别低的树枝时,会有人用手扶着,让队友安全通过。

“这种野外行进技巧我们侦察兵都要专门训练,他们怎么这么熟练?“陈明华透过车窗观察着,“而且配合得这么默契,就像在森林里生活了很多年一样。“

“最关键的是,“张志军指出,“他们在这种复杂地形中依然保持着较快的速度,这种能力在特种部队中都很珍贵。“

穿越松林用了将近四十分钟,当新兵队伍从松林另一端出来时,参观团看到了更加让他们震撼的一幕:所有新兵的状态依然很好,队形依然整齐,甚至连军装都还比较整洁,只是稍微有些汗迹和尘土。

“这根本不像是刚穿越了那么复杂的地形,“李德华难以置信,“我们工兵穿越类似地形后,通常都是灰头土脸的,装备也会有各种挂损。“

“而且他们居然还能保持队形,“林建军也感到不可思议,“在那种复杂地形中,能保持队形不散已经很不容易了,还能保持整齐简直是奇迹。“

从松林出来后,距离终点还有大约五公里的平路。参观团以为这段路会相对轻松,结果秦渊又给了他们一个“惊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