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玄幻 > 开局一首诗,震惊儒道大佬 > 第352章

开局一首诗,震惊儒道大佬 第352章

簡繁轉換
作者:佚名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4-25 00:25:52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得此妻,夫复何求?”词宋轻笑一声,随后拿起墨笔,沾上墨水在纸上缓缓书写,字迹如行云流水,龙飞凤舞,行笔之间才气不断涌现。

“题目:《饮酒》”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诗成,周身才气开始不断涌入词宋体内,纸上文字开始逐个发出金光光芒,墨瑶与易先生二人望着眼前的景象,眼中都露出了些许震撼之色,一首诗词竟然引来如此磅礴才气,这也太恐怖了。

良久,词宋才将磅礴才气吸收殆尽,这次词宋并没有将提升自己的修为,而是而是直接将这磅礴才气全部纳入了自己的丹田之中,供养雷灵。

“呼,若非获得了这枚雷灵,光是这首诗能够引动的才气便足以将我的修为提升到二指举人,我可不想让自己修为提升这么快。”

词宋内心庆幸了一番,而另一边的易先生已经将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词宋所写的诗词上。

虽然易先生写不出诗词,但凭借自身阅历才识赏析诗词还是很简单的,而他也被这首诗词吸引。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把自己的房子建筑在人世间,可是听不到车马的喧闹,“在人境”一定会有“车马喧”,为什么没有“车马喧”呢?自问,说“问君何能尔”,是什么样的原因能够达到此等境界?

下面他答到“心远地自偏”,心在远方,人就感觉自己居住在僻静的地方,由于心在远方,对于近旁的事物就不会感到刺眼,也就不会在意和计较。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在东边的篱笆下采摘菊花,抬头就看见了南山的影像,“见”字用得极妙,是景随人意,而非人追景动。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山中的气息与傍晚的景色十分美好,在晚霞的照映下,一群群鸟儿开始归巢了。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这里边有人生的真正意义,想说出来却忘了该怎么说。结句是一种总结,同时也是一种启发。诗人在这里提出了一个问题,即如何使自己的人生保持一个美好的理想状态,要达到这个美好的理想状态,最根本的一点就是返朴归真。

而从另一角度来说,“真意”在第二节就已引出“心远地自偏”,避开尘世之纷扰,意念行之,则心境澄澈。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则是讲诗人采菊之时,并不是刻意去寻找,而是随手采来,但当采下之时,却发现自己眼前之景正是一幅南山图。这两句妙不可言,妙在“见”字,“见”出了诗人无意为之的心情,“悠然”则道出了诗人的心境。

“传世名作,此乃真正的传世名作!”

易先生忍不住赞叹道,他虽然无法写出这样的诗词,但却能够深深地感受到这首诗词中蕴含的意境与才气。

词宋这次没有说话,安然接受了易先生的赞美,易先生接着道:“此诗每一句都饱含深意,用词精准,意境深远,将隐世之情、归真之意表达得淋漓尽致,真乃神来之笔。”

“此诗作为贺礼,我想他定然会选择出山结识写诗之人。“易先生继续感慨道。

“那易先生就说,此诗乃是一位同样隐世之人所写,若是问其姓名,您就说是不知其名,只知其号“五柳先生’。”词宋答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