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灵异 > 媚妾为后 > 分卷阅读167

媚妾为后 分卷阅读167

簡繁轉換
作者:女王不在家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4-25 00:37:15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过痛苦,心头压抑,前不得后不得,无处宣泄。

他颤抖地想,如果不是这样,他怎么会恨到失去理智,甚至答应了皇后的计划。

结果一步错,步步错,事到如今,他已经无可挽回。

自己会被她彻底遗忘,在她心里甚至留不下任何痕迹。

他失魂落魄地看着远处的云霞,麻木地站在宫墙下,眼神空洞,连挪动一步的力气都没有了。

从未有这么一刻,陆允鉴觉得,自己彻彻底底失去阿妩了。

第67章晋升

正月十三那日,按照惯例是御笔赐福日,这一日,帝王要开笔亲自书写福字笺,写过后会赐给王公贵族,那些王公贵族自然一个个都恭敬地捧着,感恩戴德。

阿妩听着便觉同情:“那你得写多少福帖呢,岂不是手都要累疼了!”

景熙帝对着铜镜亲自整理了冠服:“习惯了就好,你以为当皇帝那么容易?”

阿妩:“……我之前以为当皇帝只需要威风八面呢。”

如今景熙帝时常歇在她这里,她每每看着,自然也意识到,当皇帝不容易,这是一个辛苦活。

景熙帝淡看了她一眼:“一个渔民若是打不到鱼,一家子饿肚子。”

阿妩:“一个皇帝如果干不好皇帝,全天下人遭殃?”

景熙帝:“对。”

他淡然一笑:“所以朕的每一道御旨,都是思虑斟酌再三,从来不敢轻易懈怠。”

阿妩却想起许多事,比如自己的阿爹,原本是儒生,却因为海寇案牵连,再不能走科举之路了。

景熙帝看着铜镜的她:“在想什么?”

阿妩一怔,便把事情说了。

景熙帝略一沉吟:“就令尊而言,他或许委屈,但就此案主审来说,并没有任何错处。”

阿妩疑惑地看他。

景熙帝道:“先帝时,番邦岛国战败的勋贵带领着武士浪人来到东海沿岸,走私抢劫,成为如今海寇的一部分,这些海寇和内陆贼寇勾结,不断骚扰沿海,并抢劫商船,先帝为了保护沿海百姓,也防止居民和海寇贼寇勾结,才下了禁海令。”

原本这是好意,只是这却导致出海捕鱼以及海上贸易的不便,由此使得一些靠海吃海的沿海百姓失去生计,铤而走险,不顾禁令进行走私买卖,甚至开始和海寇勾结,利用当地的百姓将那些走私品运入大晖牟取暴利。

沿海居民中或多或少都有参与其中,慢慢地便形成风俗,遇官军则称捕鱼,遇番贼则同为寇。

景熙帝执掌朝政后,改变了沿海之策,放开海禁,允许正常海上贸易,不过即使如此,这里面依然有些黑不黑白不白的地带。

他为了彻底斩断海寇的退路,才派了钦差大臣前往严查,沿海百姓牵连者众多,不过鉴于以往缘由,情有可原,并无惩戒,只是但凡有所涉及者,除去功名。

这于大部分来说无关痛痒,算是逃过一劫,大家感恩戴德,但是阿妩的父亲已经考取秀才了,这于他来说便是断绝了科举之路,从此功名无望了,自然痛心疾首,迫不得已走上航海商路。

这件事发生时,阿妩也才七八岁,并不知确切,如今听景熙帝细细道来,给她讲其中缘由,阿妩恍然,也没什么可抱怨的了。

只是……终究不甘心,觉得自己不走运吧。

景熙帝:“令尊多大年纪,是哪一年的秀才?”

阿妩:“阿爹今年三十有八,他中秀才是景熙二年,便是我出生那一年,对我们家是双喜临门。”

景熙帝略想了想,他登基第二年改年号,景熙二年,那时候他登基三年,还不满十七岁,终于彻底把控了朝政大权,正是沉溺政务时,这时候,在遥远的东海,有一个过了弱冠的青年人考中秀才,并且喜得千金,阿妩出生了。

他便有了一种奇异的感觉,道:“那令尊一定读过朕的御书。”

他曾专门为天下学子写过一封御书,当时传抄甚广,哪怕远在东海之滨,这位中了秀才的阿妩父亲也应该读过。

那位秀才一定不知道,有一日,他身边哇哇啼哭的女儿会长大成人,会漂泊至皇都,会伴圣驾。

阿妩惊讶:“啊?那我不知道了。”

她去哪儿知道啊,她爹弃儒从商后,再也不提过去的事了。

之后她虽也识字,读了三字经千字文之流,可父亲只说不必多读,学多了没用。

想起这些,她叹息了声:“其实阿爹……据说可是才华横溢,闻名乡里,我娘说的。”

景熙帝闻听,轻轻挑眉:“是吗?”

阿妩对于他这声下意识的疑惑有些不满,她觉得他看轻了自己阿爹。

她便嘟哝着说:“我虽然没什么学识,但是我爹不一样,我娘就是因为我爹学识渊博才嫁给他的!”

景熙帝对此赞同:“令尊身处边远之地,竟能考取功名,自是满腹才华。”

然而他的夸赞在阿妩听来依然有些轻描淡写,她敬仰的阿爹,喜爱的阿爹,在他口中,也只是一个“边远之地考取秀才的书生”。

阿妩:“我记得有个说法叫天子门生,那是什么意思?”

景熙帝:“会试通过者,为贡士,会参与殿试,殿试之上,朕会亲自出题考验学子,凡被朕选为三甲者,为朕的门生,便称天子门生。”

天子门生自然是一生的荣光,凡被他选用者,会进入翰林院备职,前途远大。

阿妩想了想最近所学,便明白了。

科举之路分为院试,乡试,会试和殿试,景熙帝亲自考取学子是殿试,而自己阿爹通过考试是院试,距离殿试还十万八千里。

所以在景熙帝心里,区区一秀才,再有才华,也不过尔尔,殿试时他曾考取的那些,比自己父亲怕不是年轻有为了多少倍。

她不高兴地哼了声:“我阿爹必是被耽误了!”

景熙帝看她不快,忙行至榻边,揽住她,温声哄着道:“能教导出阿妩这样钟灵毓秀的小娘子,阿妩的阿爹必怀鸿才伟略,为世情所累,以至于不曾一展抱负,怪朕,不能精择贤良,错失大才。”

阿妩还是不痛快,扁着唇,不言语。

景熙帝哪里舍得让她有半分不痛快,只能又哄着道:“哪一日他老人家归来,若愿意,可酌情开恩,重回书院参加乡试。”

这自然是格外开恩了,不过阿妩想想,考了乡试考会试,祖宗坟头长草,有机会殿试,好了,跪在那里三呼万岁,天子隆恩,收他当门生了。

她爹,当他的门生?

呵呵。

阿妩:“谁稀罕!我阿爹才不稀罕!”

这话但凡换一个人说那都是死罪,不过景熙帝知道自己不能计较。

枕边人,年纪又比自己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