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玄幻 > 夫人请住口 > 第311章 青蒜!统统都狠狠青蒜! 求月

夫人请住口 第311章 青蒜!统统都狠狠青蒜! 求月

簡繁轉換
作者:竹叶糕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11-06 05:14:35 来源:源1

祝文正匆匆进宫求见景泰帝。

裴少卿则是来到了开阳伯府。

注:带着雷猛一起。

萧规下朝后没有回家,而是去了另一位伯爷家聊事,聊完后回到家才从下人口中得知了裴少卿登门拜访。

他怔了...

夜深,永宁塔的灯火依旧未熄。风穿廊而过,铃声如诉,仿佛天地间仍有无数未尽之言在低回流转。我坐在万民镜前,指尖轻抚镜面,那上面映出的是南境一个小村的景象??一位老妇人正颤抖着将一张泛黄的纸条投入“言箱”,口中喃喃:“我说了,墙里有三个人……他们没死,是被埋进去的。”话音落下,镜中光影微微一颤,随即扩散成涟漪,传向四方。

林小满端来热茶,轻声道:“谢奶奶,您又一夜未眠。”

我没有答话,只望着镜中那村庄渐远,又被另一处市集取代??几个少年围在扩音鼓旁,反复敲击铜片,播放《补遗录》中关于“静默剂”的段落。人群越聚越多,有人流泪,有人怒吼,有人跪地焚香,祭奠那些从未被记名的父亲、兄弟、儿子。

“他们还在说。”我终于开口,“可有些人,已经说了太久,却没人听。”

林小满低头整理案卷,声音很轻:“今日又有十七个名字补录入‘无名碑’。其中有个叫周九斤的,是当年玄甲营的杂役,活到了现在,躲在山里三十年,靠采药为生。他说他亲眼看见霍承远下令往‘噤声机’里注入人血,说是‘以魂养音,以痛制声’。”

我闭上眼,脑海中浮现出那座青铜巨鼎炸裂时的景象??黑液飞溅,枯骨化粉,九条铁链崩断,像是九条被割断喉咙的舌头终于松开。

可我知道,那不是结束。

真正的沉默,从来不在机器里,而在人心深处。

次日清晨,裴少卿匆匆赶来,脸色铁青:“西北三州的传声点接连失灵,百姓说夜里听见地下有钟声,每响一次,就有人突然失语,连哭都发不出声。最严重的是凉水坡,全村六十口,一夜之间竟无一人能言。”

我猛地站起:“又是‘静默大阵’的余波?”

“不。”他摇头,“工匠查验后说,那不是机器,是‘钟魂’??传说中前朝用来镇压民声的邪器,以百名哑童之骨铸钟,埋于地脉节点,一旦激活,可令方圆百里‘言根断裂’。”

我心头一震。

“钟魂”早已失传,连史书都讳莫如深。若真有人重启此物,说明霍承远的体系远比我们想象的更深??它不止有药、有机器、有密令,还有**血祭**。

“他不是一个人。”我缓缓道,“他有一套完整的‘沉默传承’。从贪腐到用药,从假死到遥控,再到如今用邪术镇声……他早就把‘不让百姓说话’变成了一门学问,一门代代相传的‘治世之道’。”

林小满颤声问:“那……我们还能做什么?”

我望向窗外,春阳正好,桂树抽新芽,孩子们在“言学堂”里朗读《补遗录》,声音清脆如铃。

“做一件他们最怕的事。”我转身取笔,“我们去挖钟。”

三日后,我们抵达凉水坡。村子死寂,人人张口无声,眼神却充满恐惧与哀求。听地人伏地探查,额上冷汗直流:“地下三十丈,有东西在震动……是一口倒悬的钟,钟身刻满禁言咒,钟舌竟是用整根人脊椎磨成。”

陆明远带人掘地三尺,终见钟顶一角。那钟通体漆黑,非金非石,触之冰寒刺骨,仿佛吸走了周围的光与声。更诡异的是,钟体表面浮现出无数细小人脸,似在无声呐喊,又似被强行封印。

“这是‘言魄’。”一位老匠人跪地颤抖,“每一个字说不出来的人,魂里就会碎一点。这些脸……是历代被压下去的声音凝成的。”

我伸手触钟,指尖刚碰上,脑中骤然涌入无数声音??

“大人,我没偷粮……”

“娘,我疼……”

“陛下,北境死了三千人!”

“夫人请住口!”

最后一句如刀割耳,我猛然缩手,嘴角竟渗出血丝。

“这钟认主。”老匠人低语,“只有‘被沉默者’的后人,才能破咒。”

我闭目思索,忽而睁眼:“去找那个写纸条的小女孩??她爷爷是修墙杂役,亲历活埋。他的血,或许能斩断钟魂。”

两日后,小女孩随母亲而来。孩子不懂发生了什么,只怯生生地问:“奶奶,我爷爷真的能说话了吗?”

我蹲下身,握住她的手:“你愿意替他说话吗?哪怕没人听?”

她用力点头:“我愿意。”

当夜子时,我们在钟顶凿开一道缝隙,滴入女孩手腕的血。血珠落下,钟面人脸忽然齐齐转向我们,眼中流出血泪。紧接着,一声极低的嗡鸣响起,像是千万人同时叹息。

钟魂,醒了。

它开始反击。

地下剧烈震颤,钟声扩散,十里之内,所有扩音鼓尽数炸裂,招魂灯盏盏熄灭。永宁塔的万民镜画面扭曲,竟浮现出霍承远的脸??但这一次,他的影像模糊不清,嘴角溢血,似乎也在承受某种反噬。

>“你们……毁不了它……”他的声音断续,“沉默是天命……是秩序……是……”

话未说完,影像崩散。

我明白过来??**钟魂与噤声机本为一体,霍承远只是执掌者,而钟魂才是根源**。它早已脱离人力控制,成了一个吞噬声音的怪物,连它的主人都无法驾驭。

“必须毁钟。”我说,“否则,不只是凉水坡,整个北境都会沦为哑土。”

可如何毁?

老匠人摇头:“唯有‘真言之火’可熔此钟??用一百个真心说真话的人,以血为引,以声为薪,点燃心火,烧尽谎言。”

我们当即发布告令:

**“愿以真言焚钟者,不论身份,不论过往,皆可前来。”**

第一夜,来了十二人。有曾因举报贪官被割舌的老吏,有为夫伸冤反被囚二十年的寡妇,有年幼时被迫作伪证如今白发苍苍的书生。他们围钟而立,逐一开口:

“我当年看见知府收银三千两。”

“我丈夫是被毒死的,不是病亡。”

“我签那份供状,是因为他们把我女儿吊在井口……”

每说一句,钟体便裂开一丝。当第一百人嘶吼出“我错了!我不该沉默!”时,火焰自他们口中喷涌而出,化作一道赤色火柱,直冲天际。

钟魂哀鸣,倒悬之钟缓缓升起,最终在烈焰中熔为黑水,渗入地底。

那一夜,凉水坡所有人恢复了声音。第一个开口的,是那个五岁的小女孩??她抱着母亲的腿,哭着喊:“娘,我能听见了!我能说话了!”

全国震动。

皇帝连夜下诏,宣布废除“禁言律”“谤罪条”,并亲自前往凉水坡祭奠“言魂”。他在钟坑前长跪不起,亲手写下“**声为民本**”四字,命人刻碑立于村口。

而我,在归途中收到一封匿名信。信纸粗糙,字迹歪斜,却力透纸背:

>**“谢真人,我是陈德全的儿子。我爹死前,托人藏了一本日记,里面记着一件事??霍承远不是最早的那个。他说,三十年前,有个老太监临死前告诉他:‘静默之法,始于宫中,成于朝堂,传于天下。我等不过是执行者,真正的‘始作俑者’,还活着。’

>那人姓萧,曾是先帝身边的‘内言监’,专司‘裁剪圣听’。他教会了霍承远如何用药、如何造钟、如何让万人闭嘴。

>如今,他在哪?

>我不知道。

>但我知道,只要还有人觉得‘多言惹祸’,只要还有人教孩子‘夫人请住口’,那个人,就从未死去。”**

我读完信,久久不能言。

风从窗缝钻入,吹动案上《永宁实录》的页角,翻到最后一章??那里本应空白,却被不知何人添了一行小字:

>**“言止于此?不,言始于斯。”**

我合上书,走向塔顶。

万民镜中,景象纷呈:南方学子在街头宣讲《补遗录》,北方老兵在坟前朗读阵亡同袍的名字,西陲商队在驿站传抄《实录》片段,东海渔村的孩子们用贝壳串成“名字链”,挂在礁石上,任海浪一遍遍冲刷。

真话,正在生长。

可我也看见阴影??某个小镇的私塾里,先生板着脸训斥学生:“休要胡言乱语,小心招祸!”;某户人家,母亲捂住孩子的嘴:“这些事,烂在肚子里!”;甚至有官员在奏折中写道:“民间妄议渐盛,恐伤国体,宜加引导。”

我握紧栏杆,指节发白。

我们推倒了墙,拆毁了机器,焚毁了邪钟,可**那堵无形的墙,仍筑在许多人心里**。

几日后,我在“言学堂”授课,讲到“为何要说真话”时,一个少年举手问:“谢奶奶,如果说了真话,会被报复怎么办?”

教室一片寂静。

我看着他清澈的眼睛,缓缓道:“三十年前,我也问过同样的问题。那时没人回答我。今天,我可以告诉你??**会。你说真话,可能会丢官、丢财、丢命。但如果你不说,丢的就是良心、是尊严、是一个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

我停顿片刻,声音提高:“可你也看到了??当千万人一起说真话时,谁还能堵住所有人的嘴?当孩子都学会发声时,沉默的代价,就再也付不起了。”

少年低头沉思,良久,轻声说:“我明白了。我以后……想当一名言察官。”

全班掌声雷动。

那天傍晚,我独自登上塔顶,取出那枚“夫人请住口”的铁牌,轻轻放在万民镜前。镜光流转,竟将铁牌映成无数碎片,每一片都浮现出一个说话的人影。

忽然,镜面一颤,显出一处荒庙景象??庙中无人,唯有一盏残灯摇曳,墙上用炭笔写着一行字:

>**“萧某在此,恭候多时。”**

我心头剧震。

萧姓老太监?他还活着?

我立即召集裴少卿、陆明远等人,率精锐连夜奔赴地图所示之地??晋西乌岭,一座废弃的“静音庵”。

庵已倾颓,蛛网密布,佛像蒙尘。我们在地窖发现一间密室,墙上挂满人皮制成的“静言符”,案上摆着一本《噤声谱》,记录着历代被“处理”的言官名单。最令人惊骇的是,角落有一具干尸盘坐蒲团,身穿太监服饰,左手缺三指,面容枯槁,却嘴角含笑。

尸身旁,留有一信:

>**“老奴活了八十九年,伺候过四任帝王。我教会他们如何听不见哭声,如何看不见冤骨,如何让天下太平??只要没人说话。

>霍承远是我徒弟,陈德全是我的棋子,你们……是我的考验。

>我本可逃,可我不想逃了。

>因为我知道,总有一天,会有人走到这里,看着我的尸体,说一句:‘你错了。’

>来吧,说出那句话。

>让我死在真话里。”**

我站在尸前,沉默良久。

然后,我开口:

“萧福安,你错了。你一生都在教人闭嘴,可你忘了??**人天生就会说话,就像草木天生向阳。你压得住一时,压不住一世;你堵得住嘴,堵不住心。**”

话音落下,密室梁上忽有灰簌簌落下,竟露出一行早已刻好的字:

>**“终于……听见了。”**

干尸嘴角的笑,似乎更深了。

我们将其火化,骨灰撒入黄河。随水流去的,不只是一个恶人的残骸,更是那段以沉默为荣的旧时代。

回程途中,林小满问我:“谢奶奶,我们赢了吗?”

我望着车窗外的春野,农夫在田间交谈,孩童在溪边唱歌,远处山岗上,新立的“言碑”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没有赢。”我说,“但我们走对了路。”

回到永宁塔,我提笔写下《永宁实录》终章:

>**“真相不会自动降临,它需要人去挖、去查、去说。

>沉默可以延续百年,但只要有一人开口,它就注定崩塌。

>我们不必做英雄,只需做一个人??一个敢说真话的人。

>夫人,请开口。

>孩子,请说话。

>这世间,再没有什么,值得你闭嘴。”**

写罢,我合上书,推开窗。

风起,铃响,桂香扑面。

万民镜静静流转,映照出千千万万个张口说话的人影。

我知道,素荷说得对??她现在,可以大声说话了。

而我,也将继续听下去,直到这片土地上的每一缕风,都带着真话的味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