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科幻 > 首富从黑科技开始 > 第94章 西方的话语权

首富从黑科技开始 第94章 西方的话语权

簡繁轉換
作者:咬文嚼纸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4-27 12:10:59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一流的学术期刊在学术界有重要的影响因子,盈利方式依靠走量的杂志订阅和各大学术科研资金的支持。

三流的学术期刊影响因子是不会有的,权威性的论文也不会有的,只有依靠发表学术价值不高的论文,恰作者的烂钱为生。

《生物科学和医疗技术》过去十多年都在恰这种烂钱。

不过存在即合理,《生物科学和医疗技术》虽然很烂,但也帮助了不少需要评职称、拿毕业证的同学,让他们合法合规但是写不出深度论文的情况下,也能够实现自己的小目标。

不过,这几天《生物科学和医疗技术》换了一种活法。

不少高校、医院、研究机构纷纷购买《生物科学和医疗技术》,虽然只是订购了起源科技发表论文的那一期,但这也是一个非常好的开始。

在学术界,《生物科学和医疗技术》(以下简称《生医》)被称为慧眼识珠!

在西方的《自然》《细胞》以及国内的《生物科学》等重磅学术周刊都拒绝起源科技的论文时,《生医》居然发表了,这不是慧眼识珠是什么?

主编张峰逢人便说自己当初怎么发现起源科技的论文,怎么拍案叫绝,决定论文发表的。

实际情况是张峰知道共生蛋白治疗呼吸疾病火了之后,才知道特么的这篇论文居然是在自己这里发表的。

和张峰的嘚瑟不同。

《生物科学》杂志总部则找了论文审核专家(不少是高校以及研究机构的专业人员),重新审视为什么没有刊登这篇论文。

最后,专家们一致得出结论。如果把时间重拨回去,这篇论文依旧审核不过,原因还是太超前了,犹如无根之萍。

专家们讨论道:

“现在讨论这个问题没有任何意义,因为华熙和起源科技临床实验成功了。”

“我其实很想去蓉城看看那些经过治疗后康复的患者,用共生绿叶蛋白代替肺部进行呼吸,闻所未闻想都不敢想。”

会谈大家是这样说的。

其实《生物科学》内心十分遗憾,如果当初思维在活跃一点,发表了起源科技的论文,或许会奠定《生物科学》国内学术期刊一哥的地位。

《生物科学》一位专家这样评价道:“既然临床证明了论文的真实性,这篇论文在医学和生物界是肯定具有历史地位的,很遗憾我们错过了这个机会。”

也有专家说道:“我已经向华熙医院联系了,下周我会全程参与共生蛋白对患者治疗,也是要看看当初我们审核论文时疑惑的那些环节到底是怎么实现的。”

夏国生物医学界在积极研究起源科技的共生光合叶绿蛋白取代肺部为身体输送氧气的论文和相关实验,这件事也引起了欧洲和米国媒体的关注。

驻扎在蓉城的《纽约时报》、bbc等多家西方媒体就报道了该消息,并且将其称之为“不可能”的实验,以此向西方学术界求证。

西方的医学和生物学术界原本并不在意起源科技的实验,但是在媒体的追问下也一直在关注华熙医院和科技的动向。

如果起源科技的临床治疗真的成功了,那肯定会改变人类生物医学的历史,西方学术怀疑起源科技学术造假。

毕竟共生蛋白技术闻所未闻,高端医学技术不怎么样的夏国人怎么解决了人类医学史上的难题!

这不仅是解决了难题,而是还为人类未来开创了一个新的生物医学方向!

这怎么可能!

全球医学最领先的国家就是米国,米国都从未想过共生蛋白替代肺部呼吸的事,一家不知名的夏国企业怎么会开创了一项新的生物学科?

西方为什么是世界的中心?因为科技的中心在西方。

人类所有的科技中心,最重要的也是基础科技。

这些基础科技包括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医学等等、

在基础科学上,西方处于绝对领先的地位,基础科技绝对领先,意味着话语权的领先。

基础科技的垄断也意味着财富的垄断。

两个很典型的例子。

第一个,医学生物为例,全球最顶尖的医疗机构在米国,最优秀的药企也在米国。

夏国大部分的抗癌药物都是从米国或者欧洲进口,有条件的绝症患者也希望到米国治疗。

那些动不动一个疗程几万或者十多万自费的靶向药就是来自于西方的医药公司。

因为夏国企业生产不出来,而且知识产权牢牢把握在西方人手里,所以他们垄断并且唯一,卖你高价无可厚非(印d的生产抗癌药物的医药公司只是模仿生产工艺,而且不在乎知识产权,并非自己研发和掌握了最根本的核心技术)。

第二个,以物理新材料以及计算机为基础科学的芯片核心技术也在西方。

夏国每年会花费上万亿费用在购买芯片上,进口芯片的费用远远超过进口石油的费用。

夏国最有钱的私人企业包括bta,大部分都是做表皮互联网和软件,几乎不涉及芯片,因为没有技术没人才。

夏国芯片技术因为受制于西方的技术壁垒,和西方最先进技术之间相差二至三代,也就是十多二十年的时间。

基于这些前置条件,当起源科技推出某种颠覆性的生物医学技术时,西方学术界的第一反应就是怀疑!

在接受《纽约时报》的采访时,米国最著名斯坦福大学生物医学几位教授都驳斥了起源科技的研究成果,称其为不可能的。

斯坦福大学的米德尔是呼吸内科方面的专家,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肺癌靶向药物之一奥西替尼,就是米德尔的团队和英国阿斯利康公司合作研发的。

奥西替尼国内售价约1.6万一盒,患者需要一个月服用一盒,这种价格是大部分家庭承担不起的

救命药的垄断让米德尔的团队能从阿斯利康公司拿到丰厚的报酬。

米德尔对记者说道:“起源科技的治疗方式对米德尔而言是荒诞不合理的,根本不可能实现,我对夏国的学术环境不作评价,但是我听说《自然》也拒绝了夏国的那篇论文,这说明了一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