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六零年代机修厂 > 27、027

六零年代机修厂 27、027

簡繁轉換
作者:白静年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4-28 00:32:53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纺织厂。

“你们看,就是这里,细纱机的纱线老是断头,这织布效率大大降低。”细纱车间的负责人领着机修厂的三人过来看,“您看就是这。”

细纱车间的负责人把断头的纱线扯给杜思苦三人看。

还说道,“这纱线我们换过两批了,还是不行。”以前纱线断头是纱线不行,要么就是技术工作偷摸,可这次不一样,细纱线换了两回了,技术工也是他盯着操作的,没有问题。

也不知道怎么回事。

“就这一台?”

“就有旁边这台,一共两台。”细纱车间的负责人又说道,“印染车间那边印花图案不清晰,废了两批布呢。”

“先把电源关了。”

电源关了之后,上面挂了一个牌子,写着‘正在修理‘。

鹏子哥跟肖哥拿出工具,板手,钳子,螺丝刀,一人检查一台。先拆除防护装置,放到边上,再看里面有没有什么零件磨损或者坏了。

杜思苦在旁边看着,那边缺什么工具她就赶紧递过去。

检修机器得慢慢来,急不得。

肖哥的先检修出来了,“钢丝圈磨损得太厉害,得换个新的。”细纱厂这边没有合适的型号,这个简单,肖哥让他们把差不多的型拿出来,然后拿出工具,很快就弄好了。

把新的钢丝圈安上去,然后再把刚才拆下来的东西一一还原。

鹏子哥那边也找出问题了,“隔纱板的位置不对。”调整一下。

机纱厂还原。

把最后一个螺丝钉也给钉上后,他对细纱车间的负责人道:“你打开电源,让工人过来,试一下,看还这线还断头吗?”

“好,好!”

很快,细纱厂的优秀技术工就被叫过来了。

一试,还真好了。

细纱机好了。

“你们先用着,我们去印染车间看看。”鹏子哥道,“要是到时候这边还有问题,我们再过来。”

“好的,谢谢同志。

“不用客气,我们就是干这个的。”

细纱厂的人领路,把他们带到了印染车间。

印染车间对纺织厂来说,至关重要,染出的花色决定着布的价钱。

“这几台机器都不好用。”

足有五台。

印花图案出问题的有台,

然印出图案了,但是太浅,勉强能用。、

老规则,先停电源。

这次机器多,杜思苦也帮着拆机器,刚才鹏子哥拆细纱机的时候,她看过。这次好自己拆,也是一样,先拆外面,再检查里面的。

印花网,印花板。

印花网很干净,像是清理过了,印花板………………

杜思苦拿着自己的印花板跟鹏子哥他们的比了比,她这个印花板已经算很正常了,鹏子哥手上的印花板都变形了。

杜思苦一边看,一边学。

等拆第二台印花机的时候,已经是熟手了。

印花网正常,印花板正常。

这个刮刀跟刚才的不一样......

“鹏子哥,这边好像是刮刀问题,你过来看一看。”

两台印花机是印花板有问题,另外一台是刮刀问题,还有两台是印花机的传动部件出问题了,五台机器很快就检修好了。

纺织厂这边的负责全很震惊,这还不到中午呢,就全部修好了?

这机修厂的同志工作技术好,态度更好。

他一阵感谢,“同志,我们纺织厂的食堂饭菜味道不错,你们留下来吃个午饭吧。”

鹏子哥:“我们没有你们食堂的饭票啊。”

“您放心,这边包饭。”

“那太感谢了。”鹏子哥语气都热情了。

不用出钱出粮票就能吃上热乎饭,太好了。

而且,机修厂那边的出差补助也能落到自己的兜里,一举两得。

去纺织厂食堂的路上。

肖哥凑到杜思苦身边,“小杜,你不去看布了?”这事情都办完了,不找刚才那姑娘了?

不是要买布吗?

在这事上,肖哥比杜思苦还要热心。

杜思苦:“肖哥,这会吃午饭呢,你不休息人家姑娘也要过来休息吃饭吧。”

食堂快到了,她都看到食堂了,烟囱冒着烟呢。

饭菜香味都飘出来了。

忙了一上午,杜思苦也确实是累了。

她这手刚才洗过了,可还有机油味,下次干活得戴个手套。

肖哥听了杜思苦的话,一直子就回过味了,人姑娘说不定这么就在食堂呢。

他从口袋摸了摸,掏出五块钱,“小杜,等会你见着那位凤同志,带上我,我也想买布。”有了买布这事,跟姑娘就能搭上话了。

杜思苦看了眼肖哥的大胡子:“行。”

留了这把大胡子,二十三岁变成三十八岁。

人家凤樱同志说不定以为肖哥是个叔叔辈的呢,这会杜思苦跟肖哥也没太熟,不好意思当面说。

到了食堂。

车间的负责人带杜思苦三人上了二楼,开小灶。

上了四个菜,二荤二素,满满的一大盘子菜,其中那个猪肉炖粉条还是用汤碗装的呢。

米饭也给得实在,都冒尖了。

三人是真饿了,只顾着吃,都不说话了。

杜思苦还抽空看了一眼肖哥,猪肉炖粉条有汤水,肖哥那大胡子吃饭的时候会沾着汤水跟饭粒吗?

只见肖哥拿了一个橡皮筋,把胡子扎起来了。

然后狂吃。

杜思苦胃比他们小,先吃完的。

她问车间的负责人:“同志,你们这边印花染坏的布,一般是怎么处理的?卖吗?”

车间的负责人正喝着汤,闻言抬起头:“你要买啊?”

“对,能便宜点吗?”杜思苦想买,这事没什么不好意思的。

“仓库里像这样的布有不少,印花染坏的布,报废处理的话厂里内部是不要钱的。这样吧,你要的量不多,我就给你拿一些。”多了可不行。

“十米,行吗?”

车间的负责人愣了一下,这么少。

然后他笑了:“我给你一匹,不过这花色可没得挑。”不好看,但能用。

年轻姑娘一般都爱美,不喜欢染坏的布。

送一匹,这会不会太多了?

杜思苦摆手:“不用这么多,您这突然送给我,我这边怪不好意思的。”

负责人道:“那你们三人分一分。”

这个行。

杜思苦觉得三人分的话,这个是个好办法。

鹏子哥自然乐意。

车间负责人看到杜思苦他们这高兴的模样,心里也高兴,能用一匹废换得机修厂技术员的好感,那是相当划算的。

毕竟以后,这两个厂合作的机会多着呢。

一匹废布,会不会太拿不出手了?

这时,杜思苦又问道:“同志,我们单位有女同志想买一点时兴的布做衣服,你们这边有没有好看的边角料啊,我带回去给同志们瞧一瞧。”

“有的,等会你走的时候,我挑几样碎布给你们带上。”

“谢谢同志。’

太好了,问题解决了。

杜思苦觉得等会等肖哥跟鹏子哥吃完就可以回机修厂了。

肖哥盯着杜思苦,你是不是有事忘了说?

杜思苦想了一会,早上遇到的风樱同志。

可事情办了,等会走时跟风樱同志说一声就行了啊。不用麻烦人家,多好。

不好。

一点都不好。

肖哥的想法跟杜思苦完全想反,他还想借着买布的事跟风樱同志多交流交流。

“同志,我们小杜早上在纺织厂看到了你们有个女工穿着裙子特别好看,浅蓝色的,她想买这布料,原价买,你们厂还有货吗?”肖哥自个问了。

又不是没长嘴。

浅蓝色?

厂里蓝色的布多得很,这车间负责全党真一时想不起来是哪一款。

肖哥:“我记得小杜说那女同志姓凤,对不对?”

说完看向杜思苦。

桌底下还用脚轻踹了一下杜思苦的椅子腿,快帮忙啊!

“对,那女同志叫凤樱,她挺热情的,说是整理车间的,我原想着等会办完事就车间帮她帮忙。”杜思苦把椅子往后移了移。

“对对对,就是这个女同志。”肖哥不好意思叫凤樱的名字。

车间负责人一听乐了:“你认识风樱啊,那感情好,等会我让她带你去仓库那边挑一挑。”

他正好等会还有事呢。

又交待:“你们挑好布了,别急着走,等我们这边的同志送你们回机修厂。”

很快,他就让人把凤樱叫过来了。

凤樱家里三代都是纺织厂的,是厂子弟,家里人跟纺织厂的领导都认识。

“郁叔,你叫我?“

“小樱,是这样,机修厂的这位杜同志想看看咱们厂的新布,等会你带她去仓库挑一些布样,让她带回去。”车间负责人又说,“之前咱们厂不是染坏了一些布吗,我作主送他们两匹,等会他们要什么样式的,你给帮着看看。”

两匹,不是一匹吗?

杜思苦愣了一下,然后摆手:“同志,这两匹太多了,我们不能要。”

凤樱一上来就认出了杜思苦,原本觉得还真巧。

可听到郁叔说把两布染坏的好布送给他们,这机修厂是过来工作的还是过来讨东西的?

脸可真大。

可看到杜思苦的表情,她才发现可能是错误人家机修厂的小姑娘了,小姑娘也不知情啊。

郁叔真是喜欢瞎作人情。

“不多,你们这次过来,半天就把咱们纺织厂的机器修好了,给我们厂节省了不少成本呢。这布是染坏的,不值什么钱,你们要是不收那就是瞧不上,是不是?”这个车间负责人郁同志还真是会说。

这下不收都不行了。

凤樱惊讶得很:“细纱车间跟印染车间的机器全修好了?”

好几台呢。

这这半上午就修好了?

今天机修厂来的人也太能干了吧。

那两匹染坏的布送得值!

“都修好了,主要是这位潘师傅(鹏子哥姓潘)跟师傅的功劳。”杜思苦手往肖哥那边偏了偏,引凤樱看过去。

她能帮的就到这了。

接下来就看肖哥自己的表现了。

凤樱一瞧,哟,难怪这么厉害呢,原来是个老师傅啊。

瞧这长相,得有四十了吧。

铁路家属大院。

杜母带着于月莺跑了一上午,可算是把事情办完了,暂住证办好了,月笃这次能多住十五天。

可算是回家了。

也不知道老爷子找查到老四的消息没。

早上杜母在派出所可没看到老爷子。

杜母回来。

看到杜奶奶坐在院子里,正在用棒槌槌衣服,一家子的衣服全在里头,都泡出黑水了。

“妈。”杜母愣了一下。

这几天她天天在外头,确实忘了家里还有这么活要干。

杜奶奶没理她,继续槌着。

杜母:“妈,这衣服您放着,等会我洗。”

她把户口本跟暂住证给了于月莺,“你先回屋。”

于月莺接过东西,听话的回了西屋。

“你洗,等你洗完,这衣服该长毛了。”杜奶奶本来不想搭理杜母的,可是想到那脏碗,这口气堵得慌,“彩月,我问你,昨天让你洗碗,你把碗放在那是怎么回事啊?“

不想洗就别答应。

答应了又不干,这做给谁看呢?

杜母又是一愣,碗没洗吗?

昨天她太累了,让于月莺去洗碗的,这年轻人精力足,洗个碗不是什么重活啊。

再说了,她这几天忙活也是为了于家,这会又帮着于月莺办暂住证,这孩子帮着洗个碗做个家务,也该啊。

洗碗这事,可大可小。

杜母刚给于月莺办了十五天的暂住证,接下来她还得帮于月莺找个条件好的婆家,她这一天天的得往外头跑,这家里的事哪顾得上啊。

于月莺在她家住着,这口粮就不说了,亲戚嘛,住不久,不用那么计较。

可是这活,像洗衣服,做家务,洗碗,得干吧。

不然杜母可腾不出空来帮于月莺去找合适的对象啊。

“月笃,我有话问你,你出来一下。”杜母把于月笃叫了出来。

于月莺从屋里出来了,“姨妈。”

乖巧的喊人。

杜母看着于月莺的脸,问,“我昨天晚上让你洗碗,你没洗吗?”

于月莺低下头:“我昨天太累了,一会就睡着了,对不起,姨妈。”

行。

杜母扭头问杜奶奶:“妈,这碗早上洗了吗?”

杜奶奶:“在锅里呢。”

就知道是这样。

杜母直接跟于月莺说:“你现在就去把碗筷洗了,锅也要刷干净,知道吗?”

杜母毕竟多活了十几年,于月莺心里有什么算盘,她这大概能猜到一二。

但是吧,这是杜家,不是于家,她可不会像彩荷一样宠着于月莺。

月莺呢,

要么就在这当客人,不干活,实实在在的住十五天,然后回家去。

要么就在这好好把活干了,表现好一点,她这心里愿意去帮妹妹的忙去给于月莺找个好人家。

于月莺抬起头,眼里有泪花:“姨妈,我,我不会。”

杜奶奶都听呆了。

这么大个姑娘,碗都不会刷,怎么养出来的?

怎么这孩子养得比城里姑娘还娇贵?

杜母听了,也没生气,只是告诉她:“那也行,那就在这好好的住个十五天,等这边都玩熟了,玩好了,我就给你买张火车票,送你回家去。”

于月莺听明白是什么意思了。

妈这是要送她走。

答应帮忙了。

行,这碗她去洗。

“姨妈,我去洗碗。”于月莺抹了抹眼泪,转身往厨房去。

这孩子,吃硬不吃软。

杜母可算是找到对付于月莺的办法了。

杜奶奶望着于月莺的背影:“这孩子不是说不会洗碗吗,不教教?”

话音没落呢,砰,砰,砰。

这是碗落到地上的声音。

要么是失手打碎了碗,要么是故意摔的。

杜奶奶腾的一下站起来,“别让她洗了,再洗下碗,咱们家可就没有碗吃饭了!”

这是洗碗呢还是砸东西!

这小于,不是自家的东西不心疼啊。

杜母气坏了,刚说让于月莺洗碗,这就摔了三个碗,这是故意下她的脸。

她在门口大声道:“于月鸷,你要是不愿意在我这住着,明天我就送你回家!”这暂住证办了也不一定非要用得上!

于月莺红着眼走了出来,“姨妈,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刚才就是手太滑了,没拿住。我等会就去供销社买三个碗回来,赔给您。

像是受了天大的委屈,眼泪哗哗的往下掉。

杜母:“行,等会洗完碗了,去买几个送回来。”她又指了指杜奶奶正在洗的衣服,“衣服等会一块洗了。”

杜奶奶:“别!我自个来,我还能干。”

这小祖宗,别把她这一盆子洗坏了,这碗少几只饭还能凑和吃,这衣服洗坏了,那可就没得穿了。

杜母也没勉强,只对于月莺说道:“行了,你去洗碗吧,好好洗,用心洗。”

别再砸碗了。

于月莺抹着泪去厨房了。

她难受。

姨妈跟她妈妈完全不一样,哪有亲姨妈这样折腾外甥女的。

真狠的心啊。

于月莺看出来了,这杜家人就没几个好的。

但是她还不能走,怎么着她也得忍到姨妈帮她找个好对象,她得嫁到城里来。

还不能

于月莺拿出丝瓜瓤,慢慢的洗碗。

她脑子有些乱:姨妈今天态度突然就变了,把话说得这么直白,非让她干活,为什么呢?

怎么就只逼她呢?

家里不是还有老五吗,老五十五岁了,也不小了,就不能帮着干活吗?

于月莺想着等晚上老五放学回来,能不能让老五在家务上用心一点,多于一点。

屋外。

杜母拿了个小板凳过来,坐到盆子边,拿了肥皂,开始搓衣服,边搓边问杜奶奶:“妈,爸去哪了?”

老四的事得靠老爷子,这会她得在杜奶奶面前好好表现。

“说是有信了。”杜奶奶放下棒槌,帮着一块搓。

“在哪呢?”杜母赶紧追问。

“没细说,不过刚才你爸出门了,等晚上回来就知道了。”杜奶奶看了眼屋里,声音小了些,“得在家呢,一早上都没吃过东西,这会做饭只怕是来不及了,等会去趟食堂,打几个好菜回来,送到她屋里。”

还好菜,得有肉吧?

小姑子躺在屋里不出来,让七十多岁的老娘洗衣服,还有理了?

还得把饭送到屋里去。

杜母心里骂了一堆脏话,可是脸上笑着答应,“行,等这衣服洗完我就去。”

“别洗了,现在就去,早上你爸可是对得敏发了一通脾气。”杜奶奶叹着气。

早上隔壁小刘送饭饼过来的时候,得敏饿了,闻着香味出来了。杜爷爷一口都没给得敏,等小刘走了,杜爷爷还把得敏骂了一顿,那么大个人了,在家里窝着不像话,家里一堆的衣服、碗也不洗。

狠狠骂了一通,还让得敏回郭家去。

唉。

杜奶奶劝过,可劝不动。

这老头子,家里就这么一个闺女,不多些,还要送出去受罪。

也不知道怎么想的。

说到早上的事,杜奶奶问杜母,“小刘说你们想结成儿女亲家?”

杜母刚洗了手,准备去打饭,听到这话,回过身,“妈,你知道了。”

“小刘早上说的,你爸也在呢。”杜奶奶道。

杜母紧张的问:“爸怎么说?”

这是好亲事,又是工作又是房子,还有彩礼呢,没得挑。

不会拒绝了吧。

杜奶奶皱着眉:“隔壁沈洋是个好孩子,可他是二婚头,咱们老四年纪还小,还怕找不着一婚的?”

二婚怕什么,人又没领证,就摆了几桌酒。”杜母又回到小板凳上,坐下说,“沈洋这孩子算是咱们瞧着长大的吧,不喝酒不打人。又是粮食局的,多好的单位,前一阵还分了房子,嫁守去就能单过,不受婆婆的事,是不是?”

“再说了,咱们老四是什么性子您是知道的,能吃苦,可就坏在太能吃苦了。这万一嫁个表里不一的,这以后可就受罪了。”

杜奶奶听着。

杜母指了指隔壁,“这嫁得近不说别的,咱们家有事,这老四以后还能回来帮忙,您说是不是?”

家帮忙?

奶奶一听还真有点动心。

家里干活的人,最得她心的就是老四了,要是嫁到隔壁,她饿了渴了,喊一声,老四就能过来。

这衣服脏了,老四眼里有活,肯定马上就给洗了。

杜奶奶还真有些心动了。

“妈,你劝劝爸,”杜母小声说,“老四伤了脑袋,说轻不轻,说重不重,可万一呢。这沈洋是个重感情的,从他对他对前妻就能看出来。以后他跟老四处出感情了,老四有个头疼脑热的,沈洋不会不管。”

只要把杜奶奶给拿下,杜爷爷那边就不难了。

屋里,于月莺躲在窗户底下,耳朵贴着墙,听得仔细。

碗她洗完了,再加水再冲洗一遍。

水在外头,她就出来了。

可没想到还没迈出门口就听到姨妈在说隔壁家的事。

有个条件不错的,有单位,有房子,有彩礼,样样都好,可惜,唯一不好的就是这婚事不是给她准备的。

于月莺眼睛沉了沉,机会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是自己抢来的。

她先看看姨妈给她介绍个什么人,要是太差,那她只好对不起老四了。

机修厂。

沈洋骑着自行车把杜爷爷送到了机修厂。

爷爷本来说打算等老三回来,让老三带他过来的,可老三说是一大早就出门了,也不知道去了哪。

左等右等不回来。

杜爷爷被闺女气着了,出门转悠,正好在街口看到沈洋骑着自行车回来了。

沈洋中午有空,杜爷爷就没客气,让沈洋送他到机修厂了。

正好,趁着两人独处的空档,杜爷爷也想考察一下沈洋。

到了机修厂门口,杜爷爷下了自行车,沈洋推着自行车跟在后面。

杜爷爷掏出派出所的介绍信:“同志,我是杜思家里人,我找杜思苦。”这老爷子办事利索,什么都准备好了。

又来一个。

早上来的是哥哥,这个是......长辈?

“您是杜思苦什么人啊?”保卫科的同志问。

“我是她爷爷。”

乖乖,爷爷都来了,这小杜家里到底发生了多大的事啊。

何卫科的人拿了介绍信,把人领进了保卫科的休息室,沈洋是跟杜爷爷一块回来,也领了进来。

“是这样的,小杜出差去了,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回来。要不这样,您留个口信或写个便条,等她回来我们帮您交给她。”

杜爷爷喝着保卫科端上来的茶水,慢慢的琢磨着事。

老四真在这机修厂工作。

从这保卫科的态度能看出来,他们跟老四认识。

看来老四在机修厂人缘不错啊。

杜思苦三人坐上了纺织厂拉货的车,纺织厂的人特别热情,非要送他们回来。

早上他们修的那几台机器,到了下午一直运行良好,纺织厂的人这才放心让他们走。而且,说好了,下次纺织厂机器再有问题,还得他们三个过来修。

技术过硬。

“同志,你们坐好,马上就到郊区了,石子路可不好走。”

三人抓稳了。

货车一路颠簸。

终于看到机修厂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