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六零年代机修厂 > 45、045

六零年代机修厂 45、045

簡繁轉換
作者:白静年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4-28 00:32:53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中午。

袁秀红饭都没吃,一下班就直奔供销社,乡下冷,她买一些厚实的布料做些衣服给爷爷寄回去。

可惜供销社没有棉花,不然就能买一些做棉衣棉鞋了。

袁秀红又转了一圈。

她看到卖毛线的了,就只剩黑色了,“同志,你这毛线还有别的色吗”

“没有没有!”卖毛线的营业员手里织着一件大红色的毛线,她身边的袋子里还有一个绿色的,一个白色的。

这是要织花色的。

袁秀红再一看,供销社闲着的社员都在织毛线呢。

颜色都不一样。

难怪这柜台没货了,不光是别人买得上,这些社员们早早的就给自己留了好的。

“同志,这黑色的要两斤。”袁秀红拿出布票,开始数着,又数了相应的钱。

织毛线的营业员不耐烦的说道:“自己拿,钱跟布票递过来。”又警告,“自己把毛线放到称上,不许多称。”

家里那么多人,她这两只手哪里够织啊。

偏偏这么忙的时候还些客人还过来讨人嫌。

这毛线是不粗细,两斤十五团。

袁秀红自个拿了袋子装着,营业员眼睛盯着呢,称一分不差,这才让提走。

袁秀红又买了些蜡烛跟火柴,之后看着这边确实没什么能用的东西了,就走了。买不到棉花,她倒是有几件旧棉衣,可以拆一件给爷爷做棉鞋。

就是旧棉不暖和。

等哪天出太阳,拿出来晒晒吧。

袁秀红先回了趟女工宿舍,把东西放到宿舍里,这才去了食堂。

食堂就剩一些馒头了。

袁秀红不挑食,就着杜思苦送的腐乳蘸着馒头吃。

吃完回到仓库,看到有人在外头等着。

要是来拿东西的吗?

袁秀红赶紧走了过去。

“我是,来拿工作服的。”说话的个年轻姑娘,她低着头,伸手递了一张批条过去。

袁秀红接过来一看,是托儿所的批条。

新来的保育员吗?

批条上有冯所长跟总务那边的签字。

“你稍微等一会。”袁秀红拿着批条往里前走,先去了服装那边的仓库,她翻了一下,托儿所的工作服跟车间工人的不一样。

保育员们穿工作服上衣是白色,裤子是浅蓝色的,纯棉的,这样好抱孩子。

过了一会,袁秀红出来了,手里拿着一套保育员的工作服:“你比一比合不合身,仓库就这一套了。’

她又看了一眼批条单上的名字,庞清燕。

姓庞。

又是托儿所的,难不成是买了庞月虹工作的那个倒霉蛋?

袁秀红不是多事的人,她就想一想,不会多问的。

姑娘低着头,把衣服抖开,一股霉味窜了出来。

她认真的往自己身上比了比。

应该能穿。

袁秀红:“可能在仓库放久了,你回去先洗一洗再穿。”她叮嘱道。

“谢谢。”姑娘轻轻点着头,小声道着谢,然后低着头飞快的走了。

生怕跟人打交道似的。

自行车修理铺。

废品回收站的老板带着杜思苦过来了,铺面不大,里面堆满了自行车的零部件,链条,还有车胎,完整的车胎有,剪得不成型的车胎也有。

这会修理铺的老黑正在帮一个拿着公文包的男人看自行车,“这刹车时灵时不灵的,刚下下坡的时候我差点摔着。”

男人抱怨着,“才买的自行车,就不好用了。”

早知道当初就不选这一辆的,看着光鲜,用起来不顺手。

老口:“没事,我看看。”

他戴着沾着车油的手套,开始检查刹车块,没问题啊。

怎么主刹不住车呢?

刹车手柄也没问题啊。

他检查半天,也没检查没毛,心里有点急了,师傅刚才还在这的,这会去哪了?

真是去得巧,偏偏这个时候不在。

老黑额头开始冒汗。

他师傅管着这家自行车修理铺,而废品回收站的老板正是他师傅的女婿。

这小李不在回收站,跑这里来做什么?

“师傅,你看半天了,怎么样啊?”公文包男人催促道。

“再看看,你这问题有些严重。”老黑忽悠着,这会不管了,直接问小李:“你刚才过来的时候看到我师傅了吗?”

“我们刚来,没看到。”废品回收站的老板姓李,叫李铁刚,高大魁梧,本来他是想带杜思苦来见见这修车铺的手艺的,没想到,这铺子名声眼看着就要砸在老黑的手上了。他问杜思苦,“这车你能修吗?”

杜思苦:“我试试。”

刚才公文包男人说刹车灵,刹车啊。

上辈子骑自行车的时候,这个问题常见得很,自己调一下就好了,不是什么大问题。

刹车块没有问题。

车把没问题,刹车线呢?

是紧了还是松了?

杜思苦试了试刹车线末端的调节螺母,好像是紧了,拧松一点。

她又试了试。

感觉差不多了。

“调好了,您试试。”她对公文包男人说道。

这就好了?

公文包男人半信半疑,刚才那位年纪大一点的调了半天,还说要再看看。这小年轻一上手,就说调好了?1

别是蒙他的吧。

“这刹车灵不灵,你骑上去试一下不就知道了吗。”杜思苦说道。

她发现了。

自行车确实比拖拉机好修一些,自行车一般坏了,不是刹车就是轮胎,再就是脚蹬皮,链条………………

就这么点东西,仔细查看就知道是哪坏了。

杜思苦现在有信心了。

“小同志,真好了!”公文包男人骑了两圈回来,满脸兴奋的说道,然后从兜里拿出五毛钱,递给杜思苦,“这些够吗?”

一辆自行车一百五十多块钱呢。

杜思苦顺手递给老黑:“够不够?”

“够,找二毛钱。”老黑从装钱的铁皮盒里翻出两毛钱,找给了公文包男人。

他心里松了口气,可算没给师傅脸上抹黑。

要知道,他们这修理铺可是自行车厂名下的。

公文包男人骑着自行车满意的走了。

修个刹车才三毛钱,值。

等顾客走了,老黑看着杜思苦,问废品回收站的小李,李铁刚,“小李,这位是?”

“机修厂的小杜,说会修车,我带她过来看看。”李铁刚没多说,他私下跟找杜思苦合作的事可不想让老丈人知道。

本来他是想试试杜思苦的本事的。

现在倒不是用试了,这小杜,修自行车比老黑强。

老黑白跟他老丈人学这么多年了。

李铁刚心里想。

“你这铺子里有自行车配件卖吗?”杜思苦问,“要票吗?”

“卖的,不要票,你要买啊?”老黑领杜思苦往屋里瞧,“我们铺子是自行车厂底下的修车铺,要是你缺什么,我们可以在车厂那边拿一些过来。

他师傅有个儿子在自行车厂工作,有关系办事方便得很。

杜思苦:“我先瞧瞧。”

车轮,车,链条,齿轮,座椅子......自行车该有的配件,这里都有。

可惜,都是二八大杠的配件,如果买下这些配件,杜思苦自己就能把车组装好。可惜,一来是没那么多钱。

二来,她想弄一辆小一点的女式自行车。

不用骑得那么费劲。

二八大杠的车架跟高度更适合男人。

“有看中的吗?”老黑问。

“有是有,等下回发了工资我再过来,”杜思苦问老黑,“车厂里的自行车都是二八大杠吗?有没有其他款的?”

“款式就这一种,颜色挺多的,黑的,红的白色。”老黑说,“自行车还有啥款式啊?“

不都是这一种吗。

李铁刚看老丈人不在,也没多留,他还着急跟杜思苦商量以后合作的事呢,就又带杜思苦回废品回收站了。

李铁刚知道机修厂那边离得远,便说道,“你每个月抽空过来一天,修好一辆车,问题小的给二块,问题大一点的给你五块钱,怎么样?”

他这利润薄,给这么多已经算挺多了。

一个月多赚五块,就抽一天过来。

行啊。

杜思苦痛快答应了。

今天买毛线就花了钱,到了冬天要置办的东西更多,不说棉花,热水瓶总要买一个吧。

冬天?

自己做个热得快?

不知道厂里的电压够不够。

要不弄个功率小一点的热水壶?

杜思苦脑子里胡思乱想着。

至于女式自行车,她脑子里有了一个粗步的想法。他们厂是机修厂,有钳工,有焊工,电工也有。

到时候找二车间的工人焊个小一点的自行车车架,她再几人对这个有兴趣的人,改造一下自行车的配件。

轮胎这边可能要定制了。

杜思苦想干这事,成肯定是能成的,就是要多花些钱。

是钱重要,还是弄一个利于女同志骑的自行车更好?

等她把冬天要用的东西置办齐了,有多余的钱,再想法子制做一个女式自行车出来。

“小杜,你下午刚来回收站盯着门口这书瞧了半天,是不是有喜欢的?”李铁刚愿意给杜思苦卖个好,“有你看中的,只管拿。”

都是不要钱别人当废品扔过来的。

“李老板,那太谢谢了。”杜思苦之前还真瞧见一本,是什么民间偏方,好像是冶病的。

她站到书堆前,蹲下身子,开始翻找起来。

咦,这里头还有一本手抄本的,是药方子吗?

抽出来,带回去送给袁秀红。

医书真不少。

杜思苦挑了五本,二本常见的名书,另外三本两本书,一本是手抄本,都是书的主人一笔一笔写上来的,看得出来花了心思。

不光是医书,像是史记这种有前人记录的,杜思苦也挑了一套。

怎么都给扔了?

哟,还有外国书呢。

“老板,这些书拿回去会被举报吧。”杜思苦有些苦恼了,不拿挺舍不得的。

“你在外头包个书壳,实在不行,就放在我这,你以后有空就过来看。”李铁刚说道,“我这边都是扔过来的都是这种东西,没人查。”

史记那些杜思苦没带走,就带了一本手抄的医书,剩下四本先放在这。

等以后风声没这么紧,再来拿。

至于这书,包个壳,藏到怀里,悄悄带回去。

要是袁秀红不要,杜思苦就自个想办法藏起来。

医院。

杜母心跳得特别快,快喘不上气了,手脚冰凉。

“我爸是怎么成这样的,中午来的时候还好好的,你们医院怎么回事,怎么人一送进来就不行了?”杜母几乎是扯着嗓子在吼。

“同志,这位杜老同志是跟你们自己家属吵起来气成这样的,我们这边有人看到了,您可别把污水往我们身上泼。”医院的人可不认这账。

医院辛苦把人救回来,怎么还赖到他们头上了,是不是不想给医药费?

杜母脑子疼得厉害,她一个人怎么照顾得过来两个老人?

跟眼前杜爷爷的状态比起来,杜奶奶那伤都不算大事了。要是老爷子没了,这个家的主心骨可就没了啊。

医院的人还是好心提了一句:“同志,我看你还是叫家里能做主的家属过来吧。”她怕眼前这位再晕过去。

对,要把杜家人找回来。

找老杜!

老杜单位电话是多少?

杜母绞尺脑汁才想起来,赶紧借了医院的电话给老杜拔过去,拔到铁路的传达室,“同志,我找杜有胜,我是他爱人,麻烦你跟他说一下,他爸在医院,这会在抢救,让他赶紧过来。”

“好的,我立刻给你转给他。”

“不用,你让他过来就行了,是人民医院,急诊室。

杜母拔完电话,又给铁路家属大院的供销社代销点拔了一个电话,总算是有人接了。

杜母报了身份,说是老杜家的,让代销点帮忙跑一趟,她在医院,她家老爷子得了急病快不行了,让代销点帮忙回杜家跟家里人说一声,赶紧来医院。

代销点这边态度一向不怎么好,但接到这人命关天的事,立刻就派人去杜家通知了。

打完电话,杜母瘫坐在椅子上,整个人都有些恍惚。

铁路家属大院。

“老三,你爷爷得了急病在医院,说是不行了,你妈让你赶紧过去。”代销点的人是跑过来的,跑得满头大汗。

老三惊了。

爷爷中午还好好的,还是他去酒席上把爷爷送到医院的,这才多久就不行了?

怎么生的急病?

“好,我这就去。”老三冲到门口了,又急着回屋,拿了个电话本子,然后去隔壁沈家,“沈大哥,你家自行车能借我用用吗?”

沈洋直接递了自行车钥匙。

老三接过钥匙就往外走,他要去邮电局,给二叔报个信。

后面传来沈洋的声音:“要不要我去趟机修厂,跟老四说一声。”

差点忘了老四。

老三急忙转头:“那就麻烦大哥跑一趟了,可是这自行车……………”

“我坐公交去。”沈洋说,“你先办你的事。”

他回屋去换了干净衣服,拿上钱。

出来时看到他妈刘芸,语速极快的说道,“妈,隔壁杜爷爷好像病得很重,我去找老四,你等会去趟中学,叫老五去医院,人民医院。’

具体的哪个病房不知道,但只要去了医院,问问就知道了。

沈洋说完就往外走,往最近的公交站去了。

刘芸愣了一下。

她家沈洋愿意出门了!

好事啊!

哟,还是去找杜家老四的,瞧瞧这孩子,还说两人之间没什么,这都急成什么样了。

刘芸回家拿上钥匙,锁了门,出门看到隔壁的于月莺在院里,便道:“小于啊,你在家帮忙看屋子啊。”

“是啊。”于月莺轻轻点头。

爷爷快不行了?

那岂不是没什么用了?

于月莺刚才好像听到沈洋说,老四在机修厂。

机修厂啊。

邮电局。

杜家老三把电话本上二叔的地址写上去,又写了姓名跟联系方式,然后请邮电局的人转接。

希望二叔在部队,没有外出看病。

“通了吗?”

“还没有。”

又过了一会。

“杜全同志,电话接通了。”

杜家老三是冲到电话边的,“二叔。”

电话那端传来二叔的声音,“老三?”

“二叔,我妈说爷爷得了急症,人不好,奶奶摔伤了腰,也在医院躺着。”杜家老三努力平稳情绪,“我等会就去医院了。”

邮电局晚上不开门,拔不了长途。

“什么情况,怎么突然就都在医院了,什么病,你说说症状。”电话那端的二叔声音都急躁了起来。

老爷子这么些年身子骨好得很,上半年他们还通过电话的,怎么就不行了?

“奶奶是腰疼,腿疼,拍了片,结果没出来。爷爷那边我不知道,中午看到他的时候还好好的,刚才突然就说不好了,还是代销点的人到家里跟我说的。”杜家老三如实说。

要是情况不严重,代销点的人绝对不会这么好说话,还上门跟他们传话。

“好,你去先医院,我去请假,买最快的火车赶回来。”

“好。”

杜家老三交了长途电话费,把电话本揣进怀里,然后骑着自行车往医院赶去。

下午。

老五正在上课,学校的老师不多,课本都是极为浅显的内容。

就算是学生们不听话,老师们也不敢多管。

老五是班干部,帮着老师管纪律,好在班上的同学一向听她的话。

学校广播响了:“杜忆甜同学,请速来广播室。”

老五在广播里听到自己的名字,赶紧过去了。

心中纳闷,谁找她。

广播里来的正是刘芸,她不知道老五哪个班,进了学校就去广播找人了。

“刘婶?”老五奇怪刘芸怎么会来找她。

刘芸道:“你三哥说你爷爷不好,人在人民医院,让你赶紧过去。我家沈洋去找你姐了,估计晚一点也会对着医院。”

爷爷不好了?

老五二话不说转身就往外跑。

“老五,书包没带呢。”

都这会了,还带什么书包啊。

“刘婶,帮我给老师请个假。”老五百米狂奔,说完已经跑到了校门口。

保门口的保安认得她,很快就放人了。

杜思苦从废品回收站出来后,就回机修厂了,运气好碰上了公交,坐到了离机修厂不远的地方,然后走了十多分钟,总算回了机修厂。

知道肖哥回来了没有,毛线带回来了吗?

肖哥请了假,这会就算回来了也不会去车间,杜思苦不知道肖哥家在哪,也不好去找。

明天上班的时候车间里找哥拿好了。

四点多。

食堂的

出来,杜思苦本来说

女工宿舍的,这下脚步一拐,去了食堂。

她去看看有什么菜色。

去得早,肉都能多打两块。

杜思苦闻着肉香了。

有红烧肉。

她赶紧往女工宿舍走,饭盒没拿呢。

到了宿舍,她顺手把余凤敏跟袁秀红的饭盒都拿上了,准备大方一回,请大家吃顿肉。

拖拉机厂给的四十块钱还热乎乎的在她手里呢。

能请顿客。

杜思苦大步往食堂走,这时,广播突然响起。

“杜思苦同志,请速来保卫科,你家中急事,速来。”

遍之后。

广

播变了,“杜思苦同志,你家中长辈得了急症在医院,病重,请速回家。”

让广播室改变广播语的是沈洋,他怕只说家中急事,杜思苦不肯露面。

所以说了急症在医院。

他在保卫科等着。

上回他跟着杜爷爷一块来过,保卫科的人认得他。

沈洋心里没底,不知道杜思苦会不会来。

毕竟上回他跟杜爷爷找过来的时候,杜思苦......的话挺没人情味的。

过了好一会。

门口传来动静。

杜思苦来了。

除了她之外,还有另外两个姑娘,一块跑过来的。

余凤敏跟袁秀红都来了。

袁秀红喘得尤其厉害:“思苦,我跟你回去看看。”

她会一点医术。

朋友有难,她得帮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