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六零年代机修厂 > 60、060

六零年代机修厂 60、060

簡繁轉換
作者:白静年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4-28 00:32:53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有是有,但是不多了。”袁秀红问,“是不是你奶奶要用?”上次在医院,她就给杜奶奶贴过膏药。

年纪大了后骨头就变脆了,这身体用了七十多年,有些毛病是正常的。

“是,我奶奶说你的膏药管用,只认准你了。”杜思苦道,“你这边缺什么材料,我去帮你买。”

袁秀红的都是手工膏药,跟外头卖的不一样。

厂卫生所那边还有些药材,不过不够,剩下缺的袁秀红写下来了,把纸递给杜思苦。

薄荷,全蝎,蜈蚣。

后面两个也是药?

杜思苦还是记下来了,她问了袁秀红,药材的话去中药店或者药材收购站买。

“去药材收购站的话,要身份证明跟介绍信,“袁秀红以前陪爷爷去过,“还有准备袋子。”最好是安全一点的,有时候药材收购站的蜈蚣是活的。

杜思苦:“这事不急,我最近请次数有点多,等下周有假了,我再去。”

袁秀药这边还有一些膏药,五份总是有的。

“你爷爷怎么样了?”

“二叔跟我哥他们回来后,爷爷精神好多了。”

就是小姑这边有些问题。

这是家里的事,杜思苦如今离得远,也懒得管。

她自个的事都忙不过来呢。

余凤敏听她们说完,终于忍不住问了,“思苦,你是不是也要教扫盲?“

扫盲班的年纪有大有小,尤其是年纪大的,油滑得很,还爱嘴上调侃女同志,可不好教。

杜思苦:“对,我是周三教。”

她打了一个哈欠,准备等会洗洗睡了。

今天也是累。

早上回家,中午拍全家福,下午还去了纺织厂,尤其是贺大富,冷不丁的冒出来,吓人一跳。

“你可得好好准备啊,庞清燕今天就被他们气走了。”余凤敏也是为杜思苦担心。

“放心。”杜思苦脑子里闪过考试,这个先放放,可以先让教,然后抽查上讲台,让他们在背出来,或者在黑板上写出来。

她这十几年的应试教育,可不是白上的。

余凤敏决定下周三去听听杜思苦的课。

到时候杜思苦要是应付不来,她就帮杜思苦骂他们。

上回她从食品厂回来后,二车间的人好像知道她爸是革委会的了,对她很客气,平常也不敢开她玩笑。

她要学什么,那些人都愿意教。

请假的时候,上面也批得快。

“我去接水了。”杜思苦拿着暖水瓶跟盆子去了楼下。

今天太累了。

等会得早点睡。

铁路家属大院。

杜母跟于月莺回家,家里没人,去厨房一看,里头空空的,什么都没有。

中午做的菜多,人也多,早就吃完了。

“月莺,我去拿面粉出来,你调一调,烙两个饼吧。”杜母实在是没有力气了,屋里有什么吃的?

中午老四从隔壁端回来的麻花。

杜母一看盘子,吃完了。

那十多根呢,谁吃的?

杜母只好猛灌水,然后拿了碗从屋里舀了面粉出来,让于月莺加水调一调,加点盐,把炉火………………

炉子下午没人管,火熄了。

今天真是事事都不顺。

杜母拿着调好的面糊,带着于月莺去了隔壁家,借炉子馅个饼。

至于沈家的那个铁锅,下午的时候已经还回去了。

沈家。

刘芸一家已经吃过饭了,因为沈洋前一阵一蹶不振,沈家二儿子沈江担心大哥,最近周末放假还会回家了。

沈洋最近一直住家里。

他分的房子隔壁都是以前的同事,他不想听到那些风言风语,还是等过一阵事情平息了,再看吧。

刘芸这会在聊小女儿沈瑶工作的事,“老沈,你们铁路还缺不缺播音员?你看咱们家瑶瑶形像多好啊。”

使劲暗示。

刘芸的小闺女,沈瑶,跟杜思苦是初中同学,高中在一个学校,但不是一个班。

沈瑶跟杜思苦交情一般,两家隔壁住着,杜思苦在家什么样沈瑶清楚得很,她瞧不上杜思苦做派,天天干活,手都干粗了。

她以前找杜思苦聊过杂志上的新式衣服,布料啊,发油之类的,杜思苦一句话都接不上。

沈瑶后来就不找杜思苦了。

聊不到一起。

沈瑶跟杜思苦一样,六月学校没课之后一直闲着,不过她朋友多,老爱出门找朋友们玩,闲不下来。

有时候还会去二叔家住段时间,透透气(二叔家条件好,地方大)。

老沈:“铁路的播音员早就满了,哪轮得到咱们。”

沈瑶也不想去当播音员,播音员费桑子。

她自己有想法:“妈,我想去商场当销售员。”听说商场的销售员可以用员工价买衣服。

商场销售员,这可不好进。

商场福利待遇好,这也是个铁饭碗啊。

刘芸为难了:“跟你爸说。”她是没法子的。

老沈也没办法。

他铁路局的跟商场不搭边啊。

正聊着,杜母带着于月莺在外头喊了一声,刘芸听到声就出去了。

“我家炉子熄火了,来你家借炉子烙个饼。”杜母跟刘芸说了缘由。

“还没吃啊?”天早黑了,刘芸领着杜母往厨房走,于月莺跟在身后,脚步很轻。

沈家今天人挺多,于月莺飞快抬眼瞧了,沈洋身边坐着个年轻人,脸上带着笑,一看就是个和气人。

“有军带家里人下馆子去了,我跟月有点事,就没过去。”杜母含糊的说着。

于月莺相看的是没成,既然没成,这肯定是不能说的。

“你家杜文杜武也去了?我下午在院里没瞧见他们啊。”刘芸问道。

“应该去了,老大是后天的车票,老二说可以多住两天。”杜母说。

“你家杜文好不容易回来一趟,不多住几天?”刘芸觉得这一来一回,车费都得花不少。

“那谁知道呢。”杜母估摸着杜文是放不下他媳妇。

一个大男人,围在老婆身边转,没出息。

杜母倒不是真觉得儿子没出息,就是觉得儿媳妇太不懂事,大男人就是要干事业的,哪能拴在身边呢。

于月莺跟在两人身后。

外头。

沈江问沈洋:“哥,杜武哥(杜二)回了吗?”他是今天才回来的,还不知道杜家人都回来了。

沈洋道:“应该是吧。”昨天晚上听着杜家的动静,挺热闹的。

人比以前多多了。

不过沈洋因为自己的事最近一直避免跟人接触,就没去杜家,杜家谁回来了他也也不知道。

沈江走到门口,往杜家看。

要是杜武哥回来了,他得过去看看。

厨房里,杜母跟刘芸聊得热火朝天。

于月莺懂事的烙着饼。

沈洋工作上记了过,没什么前程了,最重要是沈洋这个人不好接近,就算是她凑上去,也不管用。

倒是旁边那个脸上带笑的青年,兴许好说话一些。

就是不知道他是干什么工作的。

于月莺决定等回家问问姨妈。

杜父他们是八点多回来的。

杜有军跟杜父他们喝了点酒,晚上下馆子的时候就杜文不在,杜二去了,他酒量不错,不过没喝酒。

父亲跟二叔都喝多了,他再喝多,老三可搬不动三个人。

再说了,他爷爷跟奶奶老五一个人照看不过来。

果然被杜二猜中了,回来的时候,他跟老三一人背了一个。

回来后,他们把人往床上一扔,总算是解脱了。

之后没多久。

杜文就回来了,手里拿着整整两袋的东西,身上的衣服沾着黑灰。

一看就知道是煤弄出的。

杜二:“大哥,里面是什么?”过去看。

布料啊。

还有毛线团,“大哥,毛线才分我一点,十个就行。”小苏挺瘦的,十个毛线团应该够她用了。

“有,拿吧。”杜文说道。

他买了不少,不光有杜二这一份,还有妈跟老五的,这次出来,杜文身上的钱花得差不多了。

老四说她之前买了,这次没拿。

杜母跟于月莺从沈家出来了,杜母手里还用火钳夹了一个燃着的蜂窝煤,不把这个带回去,等会还要再烧柴火炉子的煤烧起来。

一家子人等会还人烧水洗呢。

还没走进院子,就听到杜家里头热热闹闹的在说话。

于月莺怕回了家不好问,赶紧趁着才走进院子,小声问杜母:“姨妈,刚才坐在洋身边的那个年轻人是谁啊?就是特别爱笑的。”

阳光清爽的年轻人。

杜母看向于月莺:“那是沈江,沈洋他弟弟。”

比于月莺小一岁,今年二十一。

年纪倒是相仿。

不过杜母压根就没考虑,人家刘芸不乐意找没户口的,没法介绍。

“姨妈,他是在哪工作啊?“

杜母一听这话,就知道于月莺是真瞧上了,便道:“你明天九点的火车票,记得吗?”老杜可是不会让于月莺再住下来了。

杜父发了话,杜母要是不想天天吵架,这事就得依着杜父。

于月莺垂下眼。

看来是指望不上姨妈了。

就在这时,门口传来沈江的声音:“黄婶,杜武哥回来了吗?”

杜母回头道:“在家呢,都回了。”

她听声音就知道了,孩子们在屋里聊天呢。

沈江笑着进来了:“那我去找杜武哥了。”他有事想请教杜武哥。

于月莺见了,快走几步,跟了上去。

杜母看着,叹了口气。

月莺这孩子有上进心是好的,只是,算了,随她吧。

反正明天要走的。

次日。

机修厂。

杜思苦早上起来,先去了食堂,吃了东西后,就去总务了。

昨天说请一个小时的假,结果一下午都没来,她得跟顾主任解释一下,就算是扣工资,那也是应该的。

总务这边开门了,只有小赖在。

顾主任还没过来。

“你昨天下午没回厂里?”小赖问她。

“对,爷爷身体不好,非让拍全家福。”杜思苦说。

小赖听懂了。

那这事没办法,照相馆可不是去了就可以拍的,还得等。

他道:“下午的时候主任找你了,扫盲的班事,等会中午你们吃点,一点去咱们这边小会议室开个会。”

杜思苦点头。

小赖道:“行了,你回去上工吧,等会主任来了我会跟他说的。”

“谢了。”

小赖:“拖拉机培训班什么时候开始啊?”

杜思苦:“周三之后吧。

周三扫盲课完了之后再说。

小赖点点头,“也是,咱们顾主任对扫盲班挺重视的。”确实得把课先教完,不过想到昨天扫盲班发生的事,小赖提醒她,“昨天试课的庞清燕同志效果不好,你知道这事吗?”

“知道,凤敏跟我说了。”杜思苦点头。

小赖意有所指:“你想不想继续教扫盲班,就看周三那天的发挥了。”

要是不想教,可以学庞清燕。

顾主任应该会换人。

杜思苦:“我先去试试。”扫盲班,教课,听着挺有意思的。

时间不早了,杜思苦很快就走了。

去一车间工作。

技术科。

三车间的冯主任找过来了,他比技术科的彭科长大两岁,直接喊彭科长小彭。

“小彭,你们技术人才多,快找几个厉害的,跟我去三车间看看。”冯主任语气着急。

“冯主任,您这是怎么了?”彭科长问。

这三车间是怎么回事,技术科人才虽然多,但是也不是说随随便便就给三车间的,万一把人要去,不还回来怎么办?

“你也知道,我们三车间咱们机修厂的重点部门,我们三车间从苏联进口的新机器,出现故障了。你也知道,这苏联产的东西好用是好用,可坏了不好修,上面的说明书都是俄文,你看你这边有没有懂修理的好手,或者懂俄文的,咱们一块去研究研究。”冯主任语气软和了些。

会俄文?

宋良就会,彭科长没说,他担心等机器修好了,这边又追究起宋良会俄文的事。

彭科长才把轻量柴油机的设计交给宋良。

“小彭,你听到我说话了?”冯主任问。

“冯主任,你的话我哪能听不到呢,这样,您先回三车间,回头我找着人就把人给你送过去,行吗?”彭科长道。

“那快点啊。”

彭科长又道:“一车间跟二车间还有维修部也有很多人才,你也可以去找他们要点人,人多力量大对不对。”

冯主任眉头皱起。

二车间勉强还行,一车间就不行了,只有老式机床,虽然一车间的效率不错,可做的都是齿轮、皮带轮等小东西。

他忽然想起来,“一车间是不是有一位八级钳工?“

彭科长比了一个二:“二个。”

二个八级钳工,那可不得了!

那冯主任得去看看了。

他走后。

彭科长就把宋良叫过来了。

“小宋,最近怎么样啊,还适应咱们厂的生活吧。”彭科长关心问道。

“适应。”宋良觉得除了那天在食堂碰到的不讲道理的女同志之外,机修厂的其他人都挺挺好的。

人性淳朴,生活简单。

“你这轻量柴油机的事,有眉目了吗?”彭科长问。

他就想知道宋良现在有没有什么想法,虽然轻量柴油机难,但是吧,这总得做出来。

宋良早有准备:“科长,咱们这轻量柴油机是要单缸机结婚,还是双缸机结构?也有多缸机结构的,不过我觉得多缸机这个可以往后放放。”

“你仔细说。”彭科长其实不懂这些。

“单缸结构简单,成本低,咱们可以参考现有的柴油纸图纸,再根据拖拉机厂那边的拖拉机具体型号进行改装设计......”宋良这段时间查过资料。

先把设计图做出来,然后就是零件,都做出来了再进行装配跟调试。

得一步一步来。

“你先停一会。”彭科长去拿纸跟笔了。

宋良说的都是专业词,得记一下,免得等会忘了。

一车间。

鹏子哥今天在教杜思苦怎么制作简单的工具。

“咱们今天做螺丝刀。”鹏子哥告诉杜思苦,“这原本是二级钳工才学的东西,你先试试,要是不行,等明天再学。”

他看杜思苦上手快,每次制作的小零件参数都是符合标准的,有心想多教杜思苦一些东西。

“螺丝刀要用中碳网或者高碳钢……………”

“先挑原材料,用锯条切割……………”

鹏子哥说得很细。

螺丝刀对于一个新手钳工来说还是很难的,“你慢慢做,不着急。”鹏子哥还带杜思苦认了钻床跟砂轮机。

杜思苦一边学一边问。

子哥教完,正准备回去领任务制作新零件,车间那边突然热闹了起来。

怎么都往那边走?

“去看看。”

杜思苦没去:“鹏子哥,你去吧,我再研究研究。”

那边不管是什么事都跟她没关系,她一个新手钳工,去了也帮不上忙,还是在这好好提升自己吧。

鹏子哥过去了。

杜思苦在画螺丝刀的设计图,今天先把原材料挑出来,螺丝刀杆用钢的,手柄可以用工头的。

她的旧螺丝刀就是木手柄。

先把东西做出来,再慢慢改。

过了一会,鹏子哥回来了,“三车间的冯主任过来了。”他语气激动又惆怅,“说要调几个人去三车间。”

只要有能力的。

三车间是才成立不久的新车间,机器设备新得很,还有从苏联买回来的机床,福利待遇比他们这一车间好。

就是不好进。

鹏子哥只是个三级钳工,冯主任压根就看不上。

“三车间是缺人了吗?”杜思苦一边干活一边问。

“不知道,没说。’

鹏子哥看杜思苦干得认真,自个也去忙了。

铁路家属大院。

杜父早上起来,宿醉头有些疼。

他从屋里出来,看到日历,9号了!那个于月莺改成了今天的火车票,人走了吧。

杜父不放心,看到从出来的杜文,便拉了问:“那个小于,就是你表妹早上出发去火车站了吧。”

昨天他不该喝多的,该跟媳妇好好说,一定要把于月莺送走。

杜文:“应该走了,早上我看到她收拾行李了。”他还送了一块布料呢,浅灰色的,本来说给自己用的。

可想到他给家里人都带了东西,就表妹没有,这心里过意不去,又听说表妹要回老家,就把料送了出去。

“她一个人走的?”杜父又问。

“妈跟老二送的,东西有点多。”杜文道,“爸,你嘴里都是酒味,去漱漱口吧。”

味冲。

火车站。

于月莺三天到火车站的进修,八点半了。

还有半个小时火车就到了。

“月莺,在火车上不要睡觉,好好看着东东西。”杜母又给塞了一点钱,不多,就十五块,“我给你的那钱你记得交给你妈。”

钱是给她妹子的。

彩荷也是苦啊。

“我知道的,姨妈。”于月莺对杜母道,“你们回去吧,我自己能上车,我东西就这么一点,不用你们在这里陪我,还有半小时呢。”

昨天她打听到了沈江的工作单位,化工厂的!

好单位!

周末单双休,一个月六天假呢。

沈江说过年还发水果,发鸡鸭鱼肉,发年货呢!

最重要的是,沈江跟她说话态度特别好,一点都没有架子,特别好接近。

杜二:“妈,等会车上人多,表妹毕竟是个姑娘家,我们还是送她上车再走吧。”

半个小时,很快就过去了。

杜母:“行。”

这怎么行!

于月莺心里开始急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