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灵异 > 说好的民企,空天母舰什么鬼 > 第103章 先来十万册

说好的民企,空天母舰什么鬼 第103章 先来十万册

簡繁轉換
作者:红酒花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5-01 12:50:42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面对敌我巨大的技术落差和数量劣势,须强调个体综合作战能力,强化专一对海打击,通过某一方面的压倒性优势,实现在总体落后的现实情况下拥有中近海区域反介入拒止能力:

最理想的武库舰应该使用万吨以上高速舰体改造,具备100个以上发射单元,同时发电能力较强,为电子设备提供充沛电力……

面对电子器件算力性能更差的事实,可依赖于更强的电力实现高功率压制,强制将敌我电磁技术压低到同一水平。

一艘武库舰携带的导弹有效打击半径至少超过150公里,完全可以突入航母战斗群外围,通过过饱和打击能力牵制敌方防空力量……

需要注意的是……或许能通过搭载较多的直升机或者无人机提供中继制导,提升作战范围……】

阅读完唐文发来的长长信件,闫剑翘起腿陷入沉思。

而在书桌旁,一系列基于二战舰艇的现代化改造图纸铺平在书桌上,闫海正拿着放大镜一点点扫过去。

方案还算务实,虽然现在海军基本还在用发射筒,但垂直发射井技术并不遥远,而且有很合理的反舰、防空导弹搭配计划。

电子雷达技术稍微麻烦些,但以功率优势换取电子压制的思路也具备一定可行性,至少能扰的敌方鸡犬不宁。

信送到时闫剑也在家,父子俩几乎是一齐看完这些资料。

闫剑:“武库舰思维有点类似以前的主力舰思想,放弃了以航空母舰为核心的打击群,与老大哥的思路接近。”

“不,要极端得多。”闫海摇头,在垂直发射技术不成熟的时候,老大哥也做不到过饱和打击能力。

真要动辄建造万吨、甚至几万吨的大舰,随便都是几百个导弹坑,一艘战舰的火力就能远远超过一整只舰队。

虽然对火力通道和电子水平也是个严峻考验,但解决起来总比大规模造舰容易一些。

海军现在的问题是有钱了,但是造不了高新技术战舰。

即使把老旧的051和052型造一大堆也是纯纯送菜,单纯的浪费资金和编制。

但武库舰数量不需要太多,可以作为替代航母的舰队核心,甚至单枪匹马也能执行主力对抗任务。

当然武库舰最令人沉醉的一点是:抛开它的实际作战效能,仅仅是鼓舞人心上就非同一般战舰可比。

毕竟现在是对抗,不是真打,一条带着几百甚至上千枚导弹的大船就摆出来,对手无论如何也不敢轻视。

就算己方命中率50%,敌方拦截率100%都依然会有不小的命中概率,纯粹就是恶心对手。

一枚反舰导弹当然也不便宜,但生产一百枚导弹要多久,造一条先进战舰又要多久?

“用一条船换一支舰队,非常划算。”闫剑简易地概括了这封信的中心思路。

武库舰几乎就是把技能全点在了攻击上,只要能在沉之前把全部导弹发射出去,对手也绝不会好过。

这也非常符合当下国人的绝境思想:不怕牺牲,但求杀伤敌人。

五年前海湾一战,让过去“用数量淹没敌人”的思想轰然倒塌,庞大的身躯带来的优势似乎一夜殆尽。

但武库舰的出现,似乎又告诉大家:数量取胜还没有失败,依然有机会。

当然这也仅仅是思想上的鼓励,实际嘛……

就以当年8架歼8拼掉一架f22为例,实际上歼8ii的数量没有f22多,歼8ii大概有60架,f22可是生产了187架。

所以真实情况大概是三架f22围殴一架歼8ii。

而且在j20试飞以后,空军自己测试更是发现,80架歼8也奈何不了四代机一根毫毛。

但为什么这种言论能在互联网持续20多年?不就是为了能给全国一个希望,一个信念证明己方不是不堪一击。

90年代技术的武库舰也不能逆转乾坤,但至少可以让人们相信它够强大,这已经有着巨大的意义。

“可惜啊,导弹上面差了一环。”

看完资料后的闫海也有些热血沸腾,但一想到现实还是忍不住冷静了下来。

武库舰别的都还能解决,最关键的导弹却是难题:

现在国内主力的反舰导弹是鹰击8a,射程70公里,就是个小短手。

就算让它能适应垂直发射,这么短的射程也根本摸不到航母一根毫毛。

另一个鹰击6系列更是惊为天人,虽然射程能达到110到120公里,但居然使用的是末端人工制导……

这两种导弹还都属于高亚音速,而引进的现代级上的8枚“日炙”反舰导弹虽然射程也只有100公里左右,但末端速度能达到2.3马赫。

在国内没有对标导弹的情况下,强行发展武库舰最终的结果是无弹可用,造出来也是让人看笑话。

闫剑显然是也想到了这一点,好不容易泛起的热情也被浇了一盆冷水,苦笑道:

“没办法啊,咱们还是太落后了,如果能引进‘日炙’国产化,武库舰或许真的是条不错的思路。”

闫海:“现在不行,过几年呢?我相信肯定有更好的导弹项目,只是不知道什么能出来。”

父子俩虽然失望,但还是很认可武库舰的思路,动手给唐文写回信和一些意见。

在他们看来这也就是爱好者之间的妄想,丝毫没想到是唐文的软文广告。

……

鹅城。

《全频带阻塞干扰》篇幅不长,唐文用了三天时间熬夜抄了出来,然后就来找杂志社出版。

这本的质量其实完全可以给科幻刊物投稿,然后等收录,但他等不了这么久。

杂志社的主编看完整篇内容,擦了擦泛红的眼眶。

里面的内容对他来说就是明天可能就会发生的现实,充斥着悲壮和绝望。

虽然文笔一般,但这个故事绝对深入人心,稍加润色就能大卖。

除了这一篇故事,唐文还附上了五六个之前就写(抄)好(袭)的短篇,加起来刚刚好够出版的底线。

他戴上眼镜,对面前的年轻人充满好感。

能写出这样决绝的,一定是个热血的爱国青年:

“这几篇我们愿意6000元买断,下一期就刊登在杂志上连载,你看可以吗?”

这是一个很有诚意的数字,因为笔名“唐家大少”从未有过任何作品,出版风险并不小。

唐文摇头:

“不,我要自费出版,然后把它放在全国的书店货架上。”

主编一愣,他看到了唐文的轿车,但还是哑然失笑:

“小兄弟,出版一本书可不便宜,想要全国出版,你那辆车都不够。”

唐文:“一百万能印多少册?”

“额,您说笑了……”

“两百万,三百万?至少先来个十万册吧?”

主编“唰”地一下站起,把唐文扶到椅子上:

“您可真是找对人了,我们出版社印刷清晰,渠道强力遍布全国,再说一遍要多少?”

唐文:“先来十万册试试效果,不行我再抄……写。”

上次的三百万银币还剩下一百多万,唐文有的是钱。

……

唐文使出钞能力后,出版自然不是问题。

出版社也才知道他就是盖金造船厂的真正主使,拼命要留住这个大客户。

别管出版了销量如何,光是自费出版这笔费用就够他们大赚一笔。

而通过出版社的渠道,也能够保证合作的书店拿到书会摆在显眼位置一段时间。

史巨柱暂时还没动作,但保证半个月内就能见到效果,唐文也就耐心等待。

刚出出版社大门,唐文打算找个网吧看看当下的热门游戏,手机就响了起来。

电话另一端是张军。

张军先说了水产厅同意这笔两艘渔政船的订单,过几天就能过来签约。

趁着氛围不错,他就说起了石油的问题:

“唐老板,你确定我们福省的岛礁能挖出石油?”

我不是,我没有,别瞎说。

唐文立即否认三连,在石油开采和归属权确定之前,他并不想惹上麻烦,搞不好还会与官方交恶。

当面说几句可以是开玩笑,但决不能在电话和文字中留下痕迹。

电话另一端的张军和局长有些失望,不过一想也是意料之中。

张军眼珠一转,绕过石油直接谈起了岛屿:

“那我们的那些无人岛你有感兴趣的吗,你说说用途,我给你找最便宜的底线价。”

唐文暗想对方果然是聪明人,也就不再逃避话题。

既然是系统的要求,那第一肯定面积不能小,第二不能是大陆附近的岛屿,那就基本没有什么悬念了。

“钓鱼台和赤尾岛应该没有人承包吧?”

“没有没有,不过这两个岛的位置……”

张军没有明说,但他相信唐文清楚。

暂且不提两个岛处于焦点地区,渔政力量难以覆盖,单单距离大陆四五百公里就已经很麻烦。

这么多年没有居民或者渔民进驻,是因为不想吗?

想要开发这两个岛,手续反而是最简单的一环。

饮用水、电力、通信、生活环境、补给、骚扰……连官方看了都头疼。

但唐文不怕,一座港口就能全包,花点银币而已。

“这个盖金会自己想办法解决,不如先说说价格?”

既然唐文知道,张军也不再多问,根据事先做的准备问道:

“首先你想要在这个岛上做什么,需要建哪些类型的建筑?”

唐文:“渔业、采矿,人员会长期驻扎,并且有港口停泊大量船只。”

张军:“我总结一下:你需要建造港口、需要建造仓储区、基础设施、人工水域、种养殖业、房屋建设、工业建设、矿产开发,对应了第2、3、4、5、6、8、13类用途……你确定面积够吗,这两个岛都只有4到5平方千米。”

唐文思索片刻,发现可能还真不太够。

如果填海造岛系统认不认?

再仔细阅读了一遍任务详情,包含了人工填岛面积,唐文立即放心下来:

“可能不够,也许会填海造岛。”

“好吧,那你这还包含了第一大类,填海连岛类型。”

电话另一端的局长已经麻了,岛屿用途十大类,除了林业和旅游观光几乎全占了。

一般岛屿租赁只是租下一小片区域进行某种单一用途开发,唐文这是奔着岛主去。

虽然那两个岛屿本身应用价值不大,但还从未有过如此彻底让私企开发的先例。

不过,这个时代最不缺先例。

局长示意张军捂住话筒,然后附在耳边一阵交流。

填海、采矿类都是卡的很紧的用途,他们也不敢说能不能通过,但还是可以先甩个价格探探底线。

局长竖起一根手指,这两个岛离岸太远,本身价格应该就属于最低一档,考虑到建设时间和盈利回本,一年一千万不低了。

过了几分钟后,唐文听到了张军严肃的回应:

“唐总,你要的用途太多,暂且不算个人投资,假如水产厅全部答应,一个岛的承包费可能在一千万元。”

一千万?

唐文有些惊讶,不是觉得太贵,是太便宜。

这可是包括了采矿权,才一千万一年吗?

等我填沙挖石油,这点承包费算什么,我能包99年!

虽然他也知道这并非正式租赁谈判,但还是抑制不住激动:

“才一千万吗,我能接受这个价格”

张军:“……”

他说的是一年千万,不是一年一千啊!

可唐文怎么能答应呢,就算你把周围的鱼捞干净也卖不到一千万啊。

他正要解释,却被局长眼疾手快一把捂住嘴。

局长又附在张军耳朵说一通叽里咕噜,后者立即露出难以置信的神色,但还是乖乖按照局长吩咐说道:

“不是一座岛一年一千万,岛屿是按照面积算价格,是一平方千米租一年一千万。”

唐文:“也没问题,有起租年限要求吗?”

电话边的两人已经头皮发麻,以赤尾屿为例,一年的租金就是五千万了!

别说了,一座无人岛要是一年能挣五千万租金,水产厅也算是中头奖了。

石油?专家都说了没有石油。

既然石油专家都那么断定,私企想要采油就让他采呗,采到了只能说是你们眼光不行。

张军继续试探:

“唐老板,上面确实还没有对油类矿藏私人开发的规定,而且一座岛至少十年起租,中途放弃要交巨额违约金。”

唐文:“五个亿有点多了,能不能每年给五千万?”

唐文手里银币总共还有170万左右,约7850万,而船厂包括渔政船在内的订单总额,抛去成本也能剩下2000万左右资金,已经差不多有一亿元。

但还有宣发武库舰、经营景区等大额支出,不影响未来计划下最多能拿出来5000万。

只要能先拿下一座岛屿,石油开发出来还用担心后续租金?

“我们现在只是了解下盖金的意向,知道你们的心理价位和要求,具体能不能租还有很多手续,不过我们肯定会尽力帮你争取。”

张军强装出镇定,带着颤抖挂断了电话。

他看着局长,局长看着他,脑子里全都是五千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