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重生从世界杯前开始 > 第六百九十章 暗潮涌动!(元旦快乐)

重生从世界杯前开始 第六百九十章 暗潮涌动!(元旦快乐)

簡繁轉換
作者:重开吧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5-02 00:42:06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眼看着摩拜单车在鹏城街头遍地开花,几乎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开始进军南方市场,尽管只是第三座城市。

但是北上广深这四座城市的市场潜力之大,还有其极具象征意义的地位摆在那里,本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

就连执着于高校市场的小黄车,也丝毫无法忽略这四座城市的重要性,尤其是这四座城市的高校市场,在小黄车的战略之中同样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可以说,两家都早已经围绕着这四座城市在暗中发力,只不过互相之间尚且还有一墙之隔,还没有正式打照面。

只不过,随着上一次小米投资的登门造访之后,与戴伟相谈甚欢,两家成功达成了一笔数额可观的投资。

令戴伟意想不到的是,这波还是双喜临门,不光是小米投资,就连来自大洋彼岸的对冲基金都紧随其后。

能够得到外资的青睐,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无疑是对小黄车行业领头羊地位的一次认可,同时有了外资的助力,也为小黄车的未来战略提供了无限想象空间。

如果小黄车可以走出国门,开启海外市场的话,岂不是相当于一次反向文化输出,四舍五入那也是为国争光了不是?

一想到这一个可能,戴伟的野望开始了无限膨胀,目光已经越过了国内市场,开始放眼国际市场了。

尽管华夏很大,地大物博,但是在庞大的全球市场面前,那也只不过是偏居一隅罢了。

资本的青睐,融资金额的不断攀升,无疑都成为滋养戴伟野心膨胀的养料,遥想一年以前,他们还只是蜗居于一个小小的办公室之中。

好不容易拉到了一笔投资,才有资金在北大校园开启了小黄车的共享计划,从上百辆小黄车,一点点积累到遍布北大校园的数以千辆的规模。

那种造福学弟学妹,回馈母校的成就感,让戴伟这位昔日的学生会主席甘之若饴,并且逐渐有了让小黄车走出北大校园的决心。

也正是这个时候,周东升从天而降,可谓是人如其名,仿佛是旭日东升的那一缕曙光,为小黄车带来了百万美刀的融资。

可以说这么一大笔资金,一下子就解决了小黄车的燃眉之急,让戴伟走出北大校园的野心有了实现的资本。

也正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小黄车开始了一发不可收拾的滚雪球过程,从2016年伊始拿到新一轮融资开始。

如今2016年才过去一大半的时间里,已经完成了四轮融资,从百万美刀对于戴伟等人而言,就已经是天文数字。

到如今1.3亿美刀的C轮融资,仅仅一年时间,膨胀的何止是上百倍的融资金额,还有戴伟的心气呀。

毕竟作为小黄车的创始人,随着小黄车融资金额的不断攀升,与之水涨船高的,还有他的身价呀。

满打满算只不过才创业一年光景,别说是人生的第一个一百万了,如今已经收获了十个,百个,甚至距离千个都并不遥远。

不光是戴伟,倘若将股份平摊到创始团队每个人头上,小黄车已经足以创造出好几个亿万富翁。

饶是放眼历史悠久,能人辈出的北大,能够在短时间内就取得这样的创业成果,那绝对也是排得上号的。

当然,论成就高度,在杰出校友之中或许还排不上号,毕竟数以百年的校史之中,能称得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惊才艳艳之辈,确实是数不胜数。

但是单论创业这一条道路上,如今风头正盛的小黄车,已经足以让戴伟等人跻身北大校友中的风云人物。

用名利双收来形容,怕是半点不为过。

短短一年,已经是今非昔比,戴伟感到自满和飘飘然的同时,同样对于厚此失彼的周东升,感到有些许的不理解。

明明是我先来的……

只不过眼看着摩拜单车的厚积薄发,迅速崛起,这个问题的答案,戴伟也逐渐心里有数,明白了小黄车在技术上存在的短板。

亡羊补牢,为时不晚,只要拥有了市场和规模,想要弥补技术上的短板显然不是什么难事。

尤其是有1.3亿美刀的融资在手,这个不算问题的问题,自然是迎刃而解。

有钱,又有市场,再加上眼下小黄车风头正盛,想要寻求技术合作伙伴,可谓是不费吹之力,就让戴伟找到了700bike这样的优质合作对象。

并且开始投入部分资金,开始了在技术研发上的追赶,只要弥补上技术短板,戴伟相信摩拜单车的优势自然就荡然无存。

毕竟眼下,双方在市场规模上,无论是用户还是单车数量,都完全不在一个量级上。

小黄车不光是高调宣布了自己完成了行业首个C轮融资,达成共享单车行业单笔融资最高纪录。

同时紧随其后,还宣布了又一个行业第一的消息,那就是小黄车累计订单已经成功突破一千万单的行业记录。

就连日订单数量,都已经达到了40万。

有实打实的数据作为支撑,也证明了小黄车的行业第一绝不是自吹自擂。

毕竟纵观全国,在华夏的诸多互联网平台之中,能够达到日订单百万的佼佼者,满打满算两只手都数的过来。

而光是凭借着高校市场,就已经达到这等规模的小黄车,一旦正式开启城市服务,那毫无疑问,下一个达到日订单百万的互联网平台,非他莫属。

在这一层面的积累上,摩拜单车这个竞争对手无疑是相对薄弱的。

毕竟,工厂生产单车总归是需要时间的,而摩拜单车在技术研发上花费的时间,加上生产成本的制约,大大提高了摩拜单车的扩张难度。

而相比之下,小黄车的扩张速度却是丝毫不减,哪怕摩拜单车奋起直追,想要在单车数量上赶超小黄车,也绝非易事。

毕竟这就是一道简单的数学题,当小黄车率先出发,走了一段路之后,摩拜单车才开始出发,并且双方保持着近乎相似的前进速度……

问,摩拜单车要多久才能追上小黄车?

答案不言而喻,在市场达到饱和之前,双方之间的差距显然不会轻易消失,这无疑也是率先进场跑马圈地的最大优势。

也是冒着风险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应该有的回报。

好在数量上拼不过,质量上总归是摩拜单车的优势所在,饶是小黄车有意识去弥补这个技术短板。

短时间内,摩拜单车在技术上积累的优势,总不会一下子被抹平。

而在商业竞争之中,向来都是以己之长,攻彼之短,扬长避短才是王道。

这无疑也是摩拜单车选择北上广深作为市场方向的一大缘故,想要以质量取胜,自然得找到对应的消费群体。

毕竟成本相对高昂的摩拜单车,想要走诸如“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显然是走不通的,只能先立足于北上广深,再徐徐图之。

而从目前摩拜单车的发展速度来看,这个方向显然是选对了。

北上广深战略,只差最后一个广字,就能够彻底集齐这四字真言。

只要能够在北上广深站稳脚跟,那对于摩拜单车来说,那自然是霸业可成!

而眼看着小黄车已经吹响了进攻的号角,摩拜单车这一边,自然也是严阵以待。

正所谓,输人不输阵,气势不能输,既然小黄车这么高调的宣布自己行业第一的地位,那摩拜单车自然也得紧随其后才行。

就在小黄车打出了两个“行业第一”的组合拳之后,摩拜单车也紧跟着向外界披露了自己完成C轮融资的消息。

之前隐而不发,只是憋着一股劲,想着关键时候来波大的,既然小黄车都已经拔得头筹了,那自己自然也没有必要再憋着。

摩拜单车表示,目前已经完成了总额超过1亿美刀的C轮融资,由腾达资本领投,一众资本机构跟投,其中包括了东升投资等早期投资方。

同时还表示,已经跟微信达成深入合作关系,摩拜单车正式入驻微信九宫格的出行领域,得到了微信流量端口的助力。

这也意味着,消费者和用户可以直接通过微信,直接使用摩拜单车,同时缴纳押金的问题,也可以直接通过微信支付。

这一波由腾达领投带来的资源倾斜,无疑是直接表明了腾达这位互联网巨头,在共享单车领域的投票。

尽管腾达同样是滴滴出行的投资者,但是在共享单车领域上的抉择,却做出了截然相反的选择。

显然在小黄车和摩拜单车之间,腾达更加看好后者。

而随着腾达做出抉择,加上在B轮融资里领投的猪厂资本,眼下摩拜单车已经不知不觉,得到了猪厂鹅厂两大互联网巨头的青睐。

两大互联网巨头的青睐,可不光是只有资金上的助力,在互联网资源上的倾斜,对于摩拜单车来说无疑是最大的帮助。

也正是因为得到了腾达的流量助力,直接让摩拜单车在进入鹏城市场之后,如履平地的快速扩张,直接在鹏城站稳了脚跟。

可谓是朝中有人好办事。

而广深地区是一家,遥望羊城市场,又相当于来到了猪厂的主场,作为从羊城起步的猪厂,在这座城市里同样有着根深蒂固的根基。

作为先鹅厂一步上车的投资者,必然不会在资源倾斜上吝啬,有了猪厂的撑腰,羊城市场可以说已经是摩拜单车的囊中之物。

虽然两家一直以来都是竞争对手,但是如今都在摩拜单车上有了共同利益,一时间可谓是有了共同目标。

作为投资人,除了想要分一杯羹之外,自然也是要一起将这块蛋糕做大做强,这样子自己手中的这一杯羹,自然就会随之水涨船高。

而两大互联网巨头除了给予流量倾斜之外,也十分理所当然的加入到了“VR寻宝”这一个活动之中,为活动提供了一部分流量和奖品。

毕竟对于这两个坐在互联网牌桌上已久的大佬来说,手中抓着的这一手牌,能出的牌实在是太多了。

而随着摩拜单车向外披露了C轮融资的消息之后,尽管在金额上略逊一筹,但是有扎实的两家互联网巨头撑腰,足以让摩拜单车拥有足够的竞争力。

至少在外界看来,小黄车和摩拜单车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已经是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的竞争对手,双方各有所长,互有优劣。

饶是还存在着一定差距,但是谁都不具有压倒性的优势,这也意味着共享单车领域已经进入了针尖对麦芒的阶段。

至于在华夏各地,犹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的数十家共享单车企业,眼下都只能算是绿叶陪衬,不具备跟这两家相提并论的地步。

而随着共享单车领域形成了两大头部平分秋色的局面,并且先后完成了上亿美刀的C轮融资……

一个脚踏两条船的关键人物,实在是想不引人瞩目都难呀。

毕竟随着共享单车行业成为了资本新宠,摆在诸多想要入场的资本机构面前的,无疑是一道简单的选择题。

要么二选一,拿到入场券以求分一杯羹,要么另起炉灶,选择扶植一个新的对象进行跟风,哪怕吃不到肉,也有机会尝一口汤。

而随着资本涨潮,水涨船高,前者的门槛已经都了绝大多数投资者都望尘莫及的地步,看似是一道选择题,但对于他们来说,却没得选。

因此,在资本还未涨潮之际,就已经率先进场蛰伏的东升投资,自然就显得分外扎眼。

仿佛是在说:小孩子才做选择,我全都要!

作为两大共享单车的早期投资者,短短一年时间,这一笔投资就已经创造了数以百倍的回报。

如此瞩目的战绩,对于一众战功赫赫的老牌资本机构而言,或许只是在功劳簿上再添一笔的佳绩,不值一提。

但是放在一家仅仅成立两年光景的资本新贵身上,却无疑是相当出色的成绩,更何况,这并不是东升投资唯二的投资。

有心人只需要稍微细数一下东升投资手中的项目,就很难不发现一个可怕的事实!

那就是东升投资弹无虚发,只要一出手就必有斩获,并且每一个项目的规模,都已经为东升投资带来了可观的收益。

可以说,目前东升投资的投资,依旧保持着百分百胜率!

当然,对于一个成立年头不长的投资机构,并且走的还是贵精不贵多的投资战略,这一份战绩还算合理范围。

但是,当意识到东升投资是由一位二十岁出头的年轻人全权掌握之时,这一份成绩就多了几分让人惊叹的资本!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