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重生从世界杯前开始 > 第八百二十九章 下半场开始

重生从世界杯前开始 第八百二十九章 下半场开始

簡繁轉換
作者:重开吧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5-02 00:42:06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随着盛夏七月的脚步渐渐逼近,空气也以肉眼可见的程度燥热了起来。

没错,尽管空气透明无味,看不见摸不着,但是当其呈现扭曲的热浪状向不断袭来之时,想必你对“肉眼可见”这一说法,必然会有感同身受的体会。

当室外的温度持续稳定在三十几度高温的水准之上时,相信绝大多数人非必要,都不会愿意在室外多做逗留。

而与炎炎夏日相得映彰的,或许就是如日中天的共享单车了,眼看2017年即将过半,然而共享单车行业热火朝天的节奏却从未间断,甚至是愈演愈烈。

共享单车这一把火,似乎随着炎炎夏日的步伐,逐渐在全国范围内呈现一发不可收拾的燎原之势,席卷了各大城市的大街小巷,五颜六色的单车填满了街头。

这让原本空旷整洁的城市街道,一下子变得有些拥挤不堪了起来,尤其是市面上数以百家的共享单车企业应运而生,从小黄到小蓝小绿和小红……

别说是创业者有些迷湖了,用户都得犯迷湖,这五颜六色的单车都快认不清哪家是哪家了。

真就是那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盛况一般,只不过古诗里写的是雪景,而这里则是指共享单车行业的疯狂。

如此壮观的街头一景,背后其实已经展现出了整个行业已经呈现出一丝朝病态发展的趋势,只不过深陷狂热之中,绝大多数人都对此一无所知罢了。

同时,面对共享单车席卷全球的这股风潮之中,也有不少人对此感到迷惑不已,这自行车也算得上是历史悠久的工业造物,从17世纪末期诞生一路走来,早已经经历了数百年的洗礼……

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在国内的地位也算是达到了顶峰,作为结婚必备三大件之一,地位可谓是格外超然,而经典的三八大杠也因此成为了时代的烙印,成为普罗大众对于七八十年代的记忆。

就这么一个大家司空见惯,甚至早已经被时代“淘汰”的工业造物,怎么到了今时今日竟然又焕发出了如此强劲的生命力呢?

就凭这么一个劳什子的共享概念吗?

事实也的确如此,如果仅仅只是用打造一个单车品牌的思路来做这件事情,那显然整个项目的前景都十分有限,可供想象的空间也分外贵乏。

毕竟在这么一条已经开拓了数百年的传统赛道之中,留给后来者的空间无疑已经是微乎其微了,甭管是技术也好,创新也罢,显然都没有什么突破口了。

往上加点动力,那就是摩托车,换成电力,那就是电动车,加个轮子,那不就是小三轮……

在这数百年的发展之中,在自行车的基础上能够鼓捣出来的幺蛾子,显然都早已经有人尝试过了。

而纵观自行车这数百年的发展历史,不恰恰也是工业革命发展的一个缩影吗?

作为诞生于十七世纪末期的工业地基,每个时代的代表性成就都与之有关,并且都能够与其进行巧妙地结合,从而诞生出新的时代标志。

而虽然前人已经将路都堵得差不多了,但是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也创造了一种此前不曾有过的智慧结晶—互联网。

在近二十年的蓬勃发展之中,“互联网 ”概念更是深入人心,万物与互联网结合似乎都能够产生微妙的化学反应,从而脱胎换骨,焕发生机。

甭管是商业还是社交,在“互联网 ”概念的催化之下,都彻底改变了普罗大众的生活方式。

哪怕是一些普罗大众早已经习以为常的造物,有了“互联网 ”这一概念的注入,都能够变得截然不同。

就连朴实无华的单车也是如此,从摩托车再到电动车,如今摇身一变又变换了一层身份,以“共享单车”的身份再度席卷而来。

在数以百年的工业发展史中,可谓是从未缺席,随迟但到。

而单纯从结构上下手,显然已经找不到什么突破口了,更何况哪怕是用最顶尖的工业技术和材料工艺进行堆砌,区区一辆单车的上限也就那么高。

总归是不可能做出花来的,既然结构不行,那就从概念下手,炒作和包装永远是无往不利的利器,也是扬名立万,建功立业的手段。

纵观历史,对于成大事者,这也都是不可或缺的一环,就像多智近若妖的诸葛孔明在出山之前,江湖上就已经开始流传“卧龙凤雏,得其一可安天下”一般……

而“共享”这一概念的包装,虽然赋予了自行车一层新的面貌,推动着其再一次站到了历史舞台之上,然而舞台之下暗流涌动的本质,实则是华夏经济蓬勃活力的一层体现。

自打“入世”以来,华夏经济迅速腾飞,几乎是以日新月异的精神面貌为世界经济注入了蓬勃的生命力,同时也成为了万众瞩目的焦点。

尽管唱衰之声不绝于耳,不是在崩溃,就是在崩溃的路上,但是事实却宛如无形的巴掌,不知道打了多少人的脸。

以至于连海内外的不少经济学家,都不得不跟上中华速度,每隔几年就得换一套新思路,采用新的概念和名词,才能够准确的进行描述和分析,发生在华夏的经济现象。

还有,这一条未曾设想过的道路。

而“共享经济”这一概念,无疑就是对这一波狂热的共享单车浪潮,最好的诠释,只不过随着这一波浪潮推到了时代的顶峰之上,转折点或许在悄然之间已经开始酝酿。

只不过在时代局限性的限制之下,我们都是“不识庐山真面目”的一份子,对此一无所知,除了……周东升。

作为在共享单车尚处于微末之际,就已经率先进场布局,并且在两大领头羊身上占尽了时代红利的投资者,这一手投资放眼投资行业,都是足以让不少同行津津乐道的经典桉例。

更是成为普罗大众饭后茶余的一大谈资,靠着率先进场跑马圈地的优势,这两笔投资无疑都已经为周东升创造了数百倍的利益回报。

时至今日,东升投资当年以200万美刀分别拿下小黄车和摩拜单车的消息,早已经没有什么秘密可言,只要有心了解都不难知晓。

毕竟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嘛,更何况无论是东升投资还是两大共享单车,至始至终也都没有藏着掖着的打算。

然而随着时间流逝,两大领头羊逐渐成长为庞然大物,并且受到了诸多老牌资本的青睐和投资,为其倾注了更加澎湃的动力和雄厚资金。

周东升这个早期投资人,就如同耗尽了燃料的火箭助推器一般,无论是作用还是份量都逐渐式微。

毕竟同阿里和腾达这两条硕大无比的毛腿相比,周东升这条大腿再粗也是如同小巫见大巫一般,差距之大甚至连可比性都没有。

除了这两位互联网巨头之外,还有一众无论是分量还是资历都毫不逊色的投资机构进场,其中不乏有国字号打头的机构,与之相比哪怕是阿里和腾达都得靠边站。

毫不夸张的说,如今坐在这两架马车之上的诸多乘客之中,周东升的份量就是最小的那一个,如果不是靠着先发优势,他也不可能在此占据一席之地。

倘若是放到现在这个时间点进场,哪怕周东升有着最年轻百亿富豪的身家,或许连门都找不着。

毕竟到了这个层面上的投资,资金多寡已经是次要的了,最重要的是人家压根就不带你玩。

只不过这个如果并不成立,周东升就是在这两架马车之上占据了一席之地,并且还高枕无忧享受着高速发展带来的红利。

哪怕式微,说不上话又何妨,又不需要自己出力,还能跟着沾光,而且这笔投资从共享单车热潮席卷全球之际,就已经注定了不会亏。

唯一的区别,就是赚多赚少的问题罢了,而对此周东升也并不贪心,不会想着榨干最后一丝利润再退场,毕竟那种极限的逃顶操作,可没有那么容易实现。

正如2015年的5178行情到来之前,周东升就已经提前退场了一样,真到了那种风口浪尖的时候才想着跑,怕是已经来不及了。

一个不慎,还容易成为压倒骆驼的那最后一根稻草。

毕竟,东升投资最开始的200万美刀投资,可是足足拿下了两大领头羊足足30%的股份,要不是因为趁火打劫的缘故,断然是不可能获得如此之高的份额。

再加上彼时的东升投资已经颇具分量,并且除了资金之外,也为两大领头羊的发展提供了不少助力,双方各取所需,才达成了这么一笔融资。

而这也让东升投资成为了除创始团队之外的第二大股东。

只不过从东升投资单独拿下a轮至今的一年半载之中,两大共享单车都分别完成了超过5轮的融资,并且融资规模迅速攀升,分别迈入了上亿美刀融资俱乐部的门槛。

也正是借助着资本源源不断的添柴加薪,共享单车这

把火才能够在短短一年有余的时间里烧到这等壮观的规模。

至于代价是什么呢……投资机构毕竟不是慈善机构,人家也不是做慈善来的,掏出真金白银来自然是为了上车。

为此,创始团队自然就得不断切割股份,以企业的未来预期作为支付,换取机构手中的资金,并且一起将企业做大做强,从而能够将这个未来预期实现,如此就算得上是一个完整的闭环。

虽然说ipo上市是资本的终极目标,但也并不意味着在上市之前不能够进行套现,包括创始团队在内,借助融资的机会进行套现也都是人之常情。

毕竟创业本就是如同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能够最终到达彼岸的终究是少数,而在此期间总不可能不吃不喝吧?

要想马儿跑,自然是要给马儿吃草的,因此对于创业者套现部分股份来改善生活这件事情,股东们自然也不会反对。

除此之外,在每轮融资之中,股东们除了跟投之外,同样也可以减持甚至是套现离场。

毕竟归根结底,整张牌桌的筹码就那么多,随着玩家数量的增多,总有派发完的一天,虽然可以靠增发来增加筹码,但增发则势必会影响到原有筹码的含金量,“通胀”自然是不可避免的。

哪怕周东升靠着先发优势,有着诸如股份优先不被稀释等权限,但这个优先级自然也不可能像最终解释权那么强大。

凡事都有个度,更何况是涉及到利益的投资呢?

为此周东升自然不是什么贪得无厌之辈,非得占着茅坑不拉屎,手握筹码的终极目标,可不就是为了落袋为安嘛?

要是有ipo上市的那一天,哪怕有着限售期也无妨,通过股权质押之类的常规操作,同样能够完成套现离场。

除却极个别的个例,在上市之后市值反而一落千丈,甚至沦落到破发的境地,绝大多数企业一旦上市,市值都会得到显着的提高。

更何况,上市之初的红利,可是为数不多可以突破10%涨跌幅限制的机会,主板尚且有44%最大涨跌幅的限制。

而像创业板和科创板这样的舞台,可是完全没有限制的,倘若有足够潜力的话,一旦上市自然会在市场之中完全兑现。

然而周东升却心知肚明,作为共享经济的马前卒,共享单车最终却没能走到上市这一步,反倒是共享充电宝后来居上,完成了这一壮举。

尽管周东升动过心思,想要将二者撮合到一块儿,或许有机会逆天改命,但是显然,随着二者不断壮大,从两艘小船变成了巨轮,这个可能性也逐渐接近于零。

因此早在上一轮融资之中,周东升就已经开始找了个契机,开始减持套现,再加上被逐步稀释的部分,如今手中也就剩下10%的股份。

除却套现的部分所得外,这10%的股份价值,也已经比原本的价值200万美刀的30%翻了上百倍不止。

而套现所得资金的安排,一部分自然是放到了海外投资业务上,另外一部分资金,周东升则是准备用来支撑共享充电宝的发展。

随着共享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周东升也似乎从投资人的身份,逐渐转变为创业者,伺机准备接过共享经济的接力棒,为进入下一阶段做准备。

商业的价值,源于为社会创造价值,一旦这份价值无以为继,这万丈高楼自然就及及可危,一切辉煌也将成为过去式。

这或许就是共享单车的宿命。

而这一场轰轰烈烈的共享单车热潮,无疑已经正式进入了下半场。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