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总裁重生复仇从零开始 > 第124章 传说逸事

总裁重生复仇从零开始 第124章 传说逸事

簡繁轉換
作者:车窗外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9-19 16:15:38 来源:源1

第124章传说逸事(第1/2页)

朱望羞得满脸通红,朱父、朱母愣了一下,立即裂开嘴大笑。

朱父陪客,朱母张罗点心茶水。接着跑到饭店,请饭店送一桌丰盛的酒宴来。

朱父、朱母看着这个大资本家的女儿,越看越满意,朱母笑道:“张姑娘,你是画里面走出来的仙子,我们家朱望这个憨小子,咋就这么有福呢!”

张碧紧紧着朱望的手臂,笑道说:“万里有缘来相会,无缘当面不相逢,我和朱望是缘份。一回乡就感到好温馨呢。”

饭店炒菜的速度很快,一会就送来了一桌丰盛的酒宴。

张碧第一次吃到故乡的美味,觉得很合口味,吃得很爽,吃的很饱。朱望高兴,朱父朱母更开心。

吃喝之后,李明说:“张碧是来寻根探亲的,我们就不必在家里呆久了,到外面去看看历史遗迹,让她了解家乡,了解历史。

众人点头称是,临走的时候,李明轻轻地对朱父、朱母说:“这个女孩是张大山董事长的女儿,是你们的准媳妇,你们要热情点,别让她跑了。”

朱父、朱母大惊大喜:“真有这样的好事?我的天!我还为她开玩笑的呢。我们老朱家紫气照祖坟,祖坟冒青烟,老朱家要走大运了啊!怪不得镇里的人都说你是财神,一点也不假啊,谁跟你走的近,谁就大发财!我们朱薇沾了你的光,朱望又撘帮你!”

李明大窘,立即带领着朱望、张碧、方直三人走出商店,向张家院子出发。

李明把几个人带到一条较大的溪水边,溪流上架着一座古老的石拱桥。

李明说:“这座桥叫雨梅桥,其实真名叫遇美桥。”

张碧低声吟道:“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闭敲棋子落灯花。”

朱望吟道:“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汛尽却山行。绿荫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李明也吟道:“乳鸭池塘水浅深,熟梅天气半阴晴。东园载酒西园醉,摘尽枇杷一树金。”

张碧:“我们三人触名生情,各吟了一首有关梅雨的诗,说明雨梅桥这个桥名很有诗意的嘛,为什么又叫遇美桥呢,这两个名字不挨边啊。”

黎明:“这里面是有个典故,你听我说吧:从前有个书生,在经过这座石拱桥的时候,忽然大风刮来一张美人的画像。

书生拾得美人像,看后大惊,暗道世上竟有这么漂亮的女人,真难以置信。

书生把画像收起,回到家里后,自此就对着画像日思夜想,渐渐痴迷,到后来就茶饭不思,精神恍惚,身体日渐消瘦,时间拖长了,就到了气息奄奄的时候。

书生的父母请过不少大夫为书生治病,大夫都摸不到病因,也就没能力把书生的病治好。

书生快要咽气的时候,他的同学好友来看他,问他到底是得的什么病。书生觉得自己都快死了,没有什么可隐瞒的,就把病因说了出来,并拿出了这张美人像。

同学听了之后,方知这个同学竟然患得是思想病,便笑道:“其实这个女人我见过”

书生大惊:“你见过这个真人?”

同学笑道:“当然见过,而且现在也还在,你若想看的话,等你身体好一些了,有力气走路了,我带你去看看就是。”

书生:“你说的是真?可不许骗我!”

同学:“说到做到,但也要你有力气走路才行呀。”

书生从病床上一跃而起:“吃饭!”

书生从此食欲大开,一个星期之后,身体恢复了七八成,书生就求那个同学带他去看美人。

同学把书生带到青楼的后院杂房,指着一个老的皮肤像核桃壳,牙齿没一颗,鼻涕口水一把糊的老丑妇面前,对书生说:“就是她了!”

书生大怒,骂同学道:“你欺骗我,还亏你是我的好同学,真不是个好东西。”

同学说:“我怎么会骗你呢?是不是骗你,你自己去问问不就明白了。”

书生把画像展开,问老丑妇:“这个画像上的美女就是你?”

老妇看了看画像,长长地叹息道:“是啊!这副画像客官从哪里得来的?”

书生怒吼:“你撒谎,画像上的人这么美,你这么丑,胡骗乱造也不带这样的吧。”

老丑妇说:“奴家年轻的时候的确是一支花,老了就是豆腐渣了嘛,岁月不饶人,我有什么办法?又不是我的错!”

书生疑惑地问:“你真的就是画像上的这个人。”

老丑妇:“那还能有假,这是奴家请吴大画师亲手为我画的,花了奴家五两银呢。奴家一直珍藏着,当作珍贵的回忆。梅雨时节,潮湿过重,我拿出来晒晒,没想到被大风刮走了。如果客官愿意壁返,奴家愿意以三两银子购回,奴家所有的身价就是三两银子了,求客官成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24章传说逸事(第2/2页)

书生没接银子,把画像扔给老妇,拉着同学撒腿就跑。书生跑回家里之后,再也不想那美人图,病情也就不治而愈了。”

李明说完,张碧已经笑弯了腰。

朱望道:“只是把这么个粗俗的故事与雨梅桥这个高雅的桥名联系在一起,实在是玷污了一个好桥名、”

李明:“话不能这么说,什么叫高雅,什么是粗俗,各人的文化底蕴不一样,看法也就各异。在你看来低俗,在人家看来,说不定就是生活哲理。常言道:话糙理不糙嘛。

比如这个故事,意思就是任何事情都不是一成不变,而是在不断变化的,人的思想也不能因循守旧,应该跟着变化而变化。”

张碧笑问道:“难道那个老丑妇真的就是图画中的美人?”

李明:“你傻啊,这是那个同学花了几两银子,买通一个老丑妇演出的戏,合作起来骗那书生的。”

张碧大笑:“我就说嘛,再怎么变,还是有点规模的嘛。我敢保证自己以后老了不会丑到哪里去。”

方直:“书生真笨,这么好欺骗,真是书呆子,不可救药。”

李明指了指街后的大山说:“再聪明的人也有笨的时候。朱望,四尖峰的故事,老少皆知,你就说给他们俩听听。”

朱望为难地说:“可是我讲故事的口才实在是拿不出手啊?”

李明:“别啰嗦,又不是要你说书,讲清楚故事情节就行了。”

朱望不敢违背李明的意思,只得组织了一下语言,就说了起来:“你们看看那山顶上的四个山峰,明明三个半山峰,为什么叫四尖峰呢,还有半个山峰哪里去了呢?”

张碧笑道:“你总不会说是被雷劈倒了吧。”

朱望:“非也,是被人一脚踢倒的。”

张碧:“编神话了,好啊,我喜欢,继续!”

朱望:“从前有个叫寿佛的大德高僧,看到这大山雄巍秀丽,就有意在这里开山建庙。

这个和尚爬到山顶上,感到神清气爽,眺望一众山头。

但此时出现了令他奇怪的事,刚刚在山下,明明看到有四个山峰,现在怎么就少了一个,只有三个了呢。”

和尚以为是自己记错了,就不辞辛苦,走下山来再数一遍,奇怪!四个山峰不多不少都在啊!

和尚就不信了,再次爬到山峰上数,和上次一样,还是只有三个,又有一个不知到哪里去了。

和尚不服,又下山来数,就这样上山下山,下山上山,来来回回走了十多遍,数了十多遍,依然是在山下数是四个山峰,在山上数只有三个。

和尚怒道:“这个山神故意捉弄我,我不跟你玩了,踢你一脚出气。”

和尚愤而一脚踢向一个山峰,把山峰踢掉了半个山尖,就是那个只有半截的山峰了。”

张碧笑问“为什么在山上数与在山下数不一样,真的是山神用隐身法隐去了一个山峰?”

朱望:“非也!是和尚在山上数山峰的时候,忘记把自己脚下的哪个山峰数进去了。脚下的这个不作数,能和山下数的一样嘛。山神被和尚踢去半个山峰,吃的是冤枉亏啊!”

张碧大笑:“还说是大德高僧,怎么会呢?”

李明笑道:“常言道‘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连大德高僧也有可能做出糊涂的事来,我们这些凡夫俗子,谁又能不做错事呢。”

张碧:“这才是哲理啊!”

方直:“这里没看到有寺庙,那个和尚岂不是没建庙了?”

朱望:“和尚与山神闹翻了,就离开这里,到别的名山去开山建庙了。可惜了这个秀丽的好地方。”

方直:“真的可惜了,我也觉得这里的风景优美,气候宜人,是难得的福地。”

张碧:“我们来重复一下和尚的经历,爬上爬下走一遍,亲身体会一下和尚的感受,好吗!”

李明:“今天太晚了,下午阴气重,山中的妖魔鬼怪到了晚上就会出来,你这个姑娘家阳气不足,小心惹鬼上身,就别去了吧。”

张碧:“你这个老封建、老迷信,世界上真有鬼吗,你找个来给我看看。

现在还只有两点多钟,去,一定要去,非去不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