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穿书农门粮满仓,我为权臣牵红线 > 第23章 漠北

穿书农门粮满仓,我为权臣牵红线 第23章 漠北

簡繁轉換
作者:南宫越意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5-03 12:45:21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第23章漠北(第1/2页)

翌日。

晨曦微露,余巧巧蹲在灶台前添柴。

药罐咕嘟冒着苦气,映得她眉眼模糊。忽听得门帘响动,晏陌迟拎着条活蹦乱跳的鲈鱼进来:“娘子既答应要养我……”鱼尾甩出的水珠溅在她颈间,“总得尝尝为夫的手艺。”

余巧巧盯着他挽起的袖管,那道狰狞疤痕泡得发白:“哪来的鱼?”

“溪里摸的。”晏陌迟将鱼摔在案板,刀光闪过鳞片纷飞,“就像那日娘子用一文钱买我这般容易。”

余巧巧猛地夺过菜刀,刀刃卡进砧板:“再提那铜钱,我就剁了你的爪子泡药酒!”

晏陌迟低笑,震得她后背发麻:“娘子舍得?我喝黄连汤,是为记住这苦味……”鱼血顺着案板滴落,“好提醒自己,莫再信旁的女人什么甜言蜜语。”

余巧巧呼吸骤乱。

窗外老槐树沙沙作响,惊落几朵将谢的槐花。

她忽然想起带晏陌迟回家那日,他进屋前的第一句话:“小娘子买了我,可别后悔。”

……

夕阳将晒场的粟米种子染成金红,余巧巧跪坐在竹席上,十指翻飞挑拣着秕谷。

康婶挎着竹篮跨进院门时,正瞧见她鬓边银簪滑落,在粟米堆里溅起细碎光斑。

“巧丫头快歇歇!”老妇人撂下篮子就去夺她手中的簸箕,“咱们雇的那帮汉子手脚麻利得很,杂草清得半根不剩,地也夯得瓷实。”

余巧巧偏头避开,一粒粟米黏在汗湿的额角:“康婶瞧这籽粒,王掌柜说是新育的良种。“她拈起颗滚圆的粟米对着夕阳,“若是间作山药,垄沟得再深三寸。”

康婶枯枝似的手指点着晒场边堆成小山的农具:“要老身说,种粟米就够折腾,偏还要掺和山药……”话到此处突然噤声,眼神往东屋飘去。

余巧巧腕间的银镯磕在陶瓮沿上:“相公又不在?”

“晌午扛着药锄出的门,这会儿也还没回来。”康婶扯着围裙擦汗,忽见余巧巧指尖沾着的粟米粉簌簌而落,“哎哟这指甲都劈了!仔细劈着肉,快让老身来。”

“不妨事。”余巧巧将手藏进袖管,“山药秧子浸过药水了?”

“按你说的,拿石灰水泡了整宿。”康婶掀开竹篮上的粗布,嫩绿的山药苗蜷在湿稻草里,“就是这间作法,当真能防涝?”

余巧巧忽然轻笑,沾着粟米粉的指尖在青石板上画线:“您瞧,粟米垄高,山药沟低,”她手腕一转画出交错纹路,“雨季来时,积水自会顺着沟渠流。”

“像你娘当年排的绣样!”康婶浑浊的眼忽然泛起水光,“那年发大水,全村就咱家麦田没泡呢!”

灶房飘来的炊烟忽然扭曲,余巧巧起身拍打裙裾:“烦请康婶盯着他们下种,深浅要按我留的竹签标记。”

老妇人却杵着不动,鞋尖碾着晒场边的野草:“姑爷他……老身今儿在村口见着李货郎,说是在后山……”

“康婶。”余巧巧忽然将银簪插回发间,“东屋头梁上那坛陈酿,该启了待客吧?”

康婶被这话烫着似的跳起来:“使不得!那可是你娘……”话到一半突然捂住嘴,惊恐地望向院墙外晃过的人影。

余巧巧却已拎起药锄往山药苗上洒水:“明日下种要趁露水未晞,劳您寅时唤我。”

暮色漫过篱笆时,康婶终于憋不住:“巧丫头,不是老身多嘴,姑爷总这么神出鬼没的也不是好事。”她枯瘦的手攥紧竹篮,“昨儿王寡妇说见他往野猪林跑。”

“康婶。”余巧巧忽然掀开灶上陶釜,蒸气模糊了眉眼,“新磨的粟米粉,给您蒸了桂花糕。”

老妇人被香气勾着往前蹭,却见余巧巧从灶膛掏出个铁盒。生锈的盒盖上刻着并蒂莲,正是她娘当年的嫁妆。

“山药最忌重茬,这匣子里的轮作图……”余巧巧指尖抚过泛黄的绢布,“还得托您收着。”

康婶接匣子的手直颤:“你当真不担心姑爷他……”

“咣当!”

药锄突然砸在青石板上,惊飞檐下麻雀。余巧巧桃红裙裾扫过满地粟米:“他腰间那柄短刀,是玄铁打的。”

老妇人霎时白了脸。玄铁乃军中禁物,寻常猎户哪用得起?

余巧巧却已蹲身捡拾散落的粟米,一粒粒掷回陶瓮:“他昏迷那夜,怀里揣着漠北的狼头金印。”她忽然轻笑,“您说,我是该盼他留,还是盼他走?”

康婶怀里的铁盒哐当坠地,轮作图飘进灶膛,被余火舔出焦痕。余巧巧徒手从火星里抢出残片,掌心烫出水泡:“您看,这茬口轮换的记号,像不像漠北的星图?”

远处传来野狗吠叫,混着更夫沙哑的梆子声。

康婶哆嗦着捧起余巧巧的手吹气,却见她望着掌心燎泡出神:“当年娘亲教我观星辨向,说南斗六星主农事。”她忽然掐灭灶膛余烬,“如今看来,倒像在等一颗将星坠入凡尘。”

夜色吞没最后一丝霞光时,晏陌迟的药锄戳在院墙上,锄尖还沾着带血的兽毛。

余巧巧倚着门框看他卸下腰间猎物,玄色衣摆扫过她新播的粟米种。

“娘子这般看我……”他忽然逼近,松香混着血腥气扑面而来,“莫不是要验为夫的功课?”

余巧巧腕间银镯撞上门框,粟米种从指缝簌簌而落。晏陌迟的指尖掠过她烫伤的手心:“这种地的手艺,倒比漠北的狼群更难驯。”

……

村口老槐树下,康婶挎着竹篮的手紧了紧。五个新妇围成的圈像张收拢的渔网,王寡妇涂着凤仙花汁的指甲正戳向她。

“康婶子,你家姑爷夜里可有力气?”李二娘挤眉弄眼,“瞧他那腰身......”

“哎哟!”康婶假意被石子绊倒,竹篮里的粟米饼滚了满地,“人老腿脚不灵光咯。”她蹲身捡饼时,瞥见余巧巧单薄的身影立在远处麦田埂上。

张屠户家的掐着水蛇腰凑近:“要我说,巧妹子怕不是不会伺候男人?”金耳坠晃得康婶眼疼,“这都满月了,肚皮还没动静。”

“吃饼!”康婶将粟米饼塞进那抹得艳红的嘴,“新磨的麸子,养人!”麸皮渣子呛得小妇人直咳嗽。

余巧巧的银簪在麦浪里一闪,康婶趁机挤出人堆。暮色将麦田染成姜黄,她追上时正听见余巧巧对着抽穗的麦子喃喃:“该追肥了。”

“巧丫头!“康婶拽住她褪色的桃红袖口,“那些嚼舌根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3章漠北(第2/2页)

“西南角缺了三垄。”余巧巧弯腰扶起倒伏的麦秆,“许是野猪昨夜来过了。”她腕间银镯滑到小臂,露出道淡粉疤痕——晏陌迟上月猎狼时溅上的血痕。

康婶的竹篮重重顿在田埂:“姑爷今早又往野猪林去了!”枯枝似的手指戳向东山,“王麻子媳妇亲眼见着,他跟个蒙面人在断崖边上不知在说些啥……”

余巧巧忽然轻笑,指尖拂过麦穗上的露水:“三更天落的雨,辰时便收了。”她转身时裙裾扫过康婶的旧布鞋,“就像有些人,该来的总会来。”

村妇们的哄笑随风飘来,康婶急得扯下头巾:“你当她们真是好奇?赵铁匠新娶的媳妇,昨儿往姑爷跟前摔了三次帕子!”

暮色里传来马蹄踏碎露珠的脆响,晏陌迟的玄色衣摆掠过麦芒。余巧巧望着他马鞍上晃动的野猪獠牙:“康婶瞧,这不是逮着捣乱的畜生了?”

“娘子好眼力。”晏陌迟甩下獠牙,剑穗上缠着的铜铃叮咚作响,“这畜生糟蹋的不止麦田……”他靴尖踢开獠牙上的布条,半截染血的袖口赫然绣着“赵“字。

康婶倒吸口凉气,余巧巧却将獠牙收入竹篮:“相公猎的野味,够炖锅好汤。”她指尖抚过獠牙上的血渍,“赵家嫂子最该补补。”

夜色漫过麦田时,康婶蹲在灶前添柴。余巧巧忽然开口:“您闻这汤,可像三年前娘亲炖的方子?”

“巧丫头……“康婶的柴禾戳进灶膛,“姑爷那玄铁短刀,老身瞧着像军中的制式。”

余巧巧搅动汤勺的手顿了顿:“北疆军前年换了新刀。”她舀起勺热汤,“这獠牙上的血,是赵铁匠的。”

康婶的蒲扇掉进火堆,窜起的火苗照亮梁上悬着的狼头金印。余巧巧仰头望着那蒙尘的金印:“娘说,麦子黄时,该来的总会来。”

村东头突然传来哭嚎,赵铁匠举着火把满村找媳妇。余巧巧将汤碗推给康婶:“劳您送去吧,就说……”她摩挲着獠牙上的血痕,“野猪撞了邪,专咬不安分的。”

晏陌迟的短刀在月光下泛着冷光,他倚着门框轻笑:“娘子这驱邪汤,可能治为夫的心疾?”

余巧巧的银簪突然抵住他心口:“相公的心疾,怕是要漠北的雪才能医。”簪尖挑开他衣襟,露出道横贯胸口的旧疤,“就像这刀伤,非狼王利齿不能留。”

康婶的脚步声消失在夜色中时,晏陌迟忽然擒住余巧巧的手腕。梁上金印晃动的影子投在两人之间,像极了三年前漠北战场坠落的将星。

……

晨雾漫过粟米地时,康婶的陶碗“当啷”砸在井沿。

东屋门扉大敞,竹席上连个压痕都没有,晏陌迟的玄色披风还挂在梁上滴水。

“巧丫头!”老妇人攥着湿衣摆冲进堂屋,“姑爷他……”

“三更天走的。”余巧巧散着青丝倚在门框,指尖捻碎粟米壳,“说是去逮偷山药秧的贼。”

康婶枯枝似的手直抖:“可这披风……”她抖开玄色布料,内衬赫然绣着漠北狼图腾,“要让外人瞧见就不妙了。”

“张叔他们今日收麦。”余巧巧将披风团进竹篓,“劳您煮锅绿豆汤,多放些薄荷叶。”

村口打麦场飘来连枷声,张二苟的破锣嗓子混在其中:“东家!咱这粟米穗子沉得压手!”他抹着汗凑近井台,“姑爷又进山了?”

余巧巧舀汤的手顿了顿:“后山的野猪糟蹋庄稼,相公去设陷阱了。”

“设陷阱要带弩机?”张二苟突然压低声音,“昨儿我瞧见姑爷的箭囊……”他比划着拉弓的姿势,“那铁箭头,可不是猎户用的。”

康婶的葫芦瓢“咚”地砸进汤桶:“胡扯什么!喝你的汤!”

余巧巧却轻笑出声:“张叔好眼力。”她挽起袖管露出小臂箭伤,“上月那野猪发狂,多亏相公的弩箭。”疤痕在晨光中泛着淡粉,像极了漠北特有的狼牙印。

雇工堆里忽有人嚷道:“东家这箭伤,莫不是姑爷亲手包扎的?”哄笑声惊飞檐下麻雀。

余巧巧的银簪在汤勺上敲出清响:“今日的汤里,我添了安神草。”她眼风扫过人群,“诸位叔伯饮了,夜里少梦魇。”

张二苟的陶碗僵在嘴边,粟米汤映出他骤变的神色。康婶趁机塞给他块麦饼:“多吃少说!”

日头爬上东山时,余巧巧蹲在粟米地里补秧。

康婶的草鞋碾过田埂:“巧丫头,那狼图腾……”

“是漠北王庭的徽记。”余巧巧指尖拂过叶片上的露珠,“三年前漠北大乱,流亡的贵族没有十个也有八个。”

康婶的竹篮滚落田埂:“你早知姑爷的身份?”

“他是谁不重要。”余巧巧掐断染病的秧苗,“重要的是,现在他是余家的上门女婿。”她忽然轻笑,“就像这粟米,管它是漠北种还是江南种,能结果就是好种。”

远处山道忽起尘烟,七八匹快马踏碎麦浪。余巧巧的银簪戳破指尖,血珠滴在秧苗根部:“康婶,去地窖取坛陈醋。”

“这时候酿醋?”

“浇地。”余巧巧将染血的银簪别回发间,“醋能防虫,也能……”她望着逼近的马队,“掩住血腥气。”

康婶佝偻着背往村西跑时,余巧巧已迎上马队。为首者玄铁面具覆面,腰间弯刀缀着狼牙:“小娘子,可见过陌生男人经过?”

“见过。”余巧巧忽然指向东山,“今早有位郎君往野猪林去了。”

马队呼啸而过,惊起满山雀鸟。余巧巧想起晏陌迟那夜醉酒的呢喃:“漠南十六州,该换个主子了。”

暮色降临时,晏陌迟的弩箭串着三只野兔归来。余巧巧在灶前翻炒醋栗,酸雾模糊了眉眼:“今日有客寻你。”

“娘子招待得甚好。”晏陌迟忽然擒住她手腕,“这醋香,倒让我想起漠北的接风酒。”

余巧巧的银簪抵住他喉结:“醋能蚀铁,酒能焚身。”她望着窗外惊飞的夜枭,“相公的弩机该上油了。”

山那头突然传来狼嚎,混着人马坠崖的惨叫。晏陌迟的箭尖挑起余巧巧的下巴:“娘子这驱狼吞虎的计策,跟谁学的?”

“跟我娘。”余巧巧吹灭油灯,“她说乱世求存,要像粟米——”

黑暗里银簪寒光一闪,“穗愈沉,头愈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