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科幻 > 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 第二百一十八章 君臣佐使的火药(一更)

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第二百一十八章 君臣佐使的火药(一更)

簡繁轉換
作者:寒梅惊雪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5-04 00:25:05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从西门安出皇宫,向北便是太平门,在太平门左侧,设置有刑部、都察院,北面设置有大理寺。

明代的三法司部门,它并不像户部、都督府之类,在城池之内,而是在城池之外。

这种安排,是有深意的。

看过南京城池便会发现一个明显的问题,南京城的城墙,它“不规则”,不是正方形,也不是长方形,而是拐来拐去形成的一个围城。

这种“不规则”的背后,蕴含的是另一种规则:

堪舆术。

古代皇家建筑,往往都有着“法天象地”的习惯,即按照天象来布置建筑格局。

星空天象被中国人分为三垣、二十八宿。

三垣,指的是以北极为中心的星象,分紫微垣、太微垣、天市垣。

朱元璋又是一个迷信天象与风水的人,在打造南京宫城的时候,便是以“紫微垣”来布局,以彰显这里是“天帝坐也,天子之所居”。

宫廷有门禁,又是紫微垣,于是,才有了大家熟悉的“紫禁城”。

“紫禁城”的紫,便是紫微垣。

在皇城建造上,是以“太微垣”布局,包括衙门、皇宫位置所选,也是依据星象来设计。

大明京师有十三座城门,是基于“天市垣”中的“南斗六星”和“北斗七星”来布置的,那时候设计城门位置,第一要务考虑的不是交通方不方便,路通不通畅,而是考虑符不符合星象。

别想着你赞助几个钱,皇上就能在你家门口设置公交站了。

在“天市垣”中,有个星座名为“贯索”,主刑阴肃。

朱元璋抬头看了看星星,又低头看了看南京城,找到了,贯索对应的是玄武湖左侧,钟山北面,好了,刑部、大理寺、都察院,都到城外去吧。

所以那时候喊冤,打官司,一般都闹不到皇城去,都在城池外面……

朱允炆走到了“孤凄埂”上,这是一个小高坡,建造着一个牌坊,牌坊上写着“贯城”二字。继续走,便是玄武湖的十里长堤,直通黄库。

玄武湖分五座岛屿,以州为名,由长堤走入,则是翠洲,再向前便是梁州,黄库便设置在这里。

其他三州,则被分给了二炮局三司:火炮司占据环洲,火铳司占据樱州,火药司最不安全,选设在最深处的菱州。

眼下火炮司、火铳司、火药司,只有火药司建造完成,绝不是因为火炮司、火铳司建筑进度慢,工人偷懒的缘故,而是因为火药司所在的菱州,本就有宽敞库房与建筑,只需要开几个门,修几条路,置办好家具,调运好物资、人员,基本上就可以开工了。

火炮司、火铳司不一样,其需要修建的东西更多,甚至还需要搭建数个冶炼炉、打铁铺、铸造铺,还有各类库房,实验靶场等。

火药司门口,有四个护卫把守。

掌印太监陆安带人迎礼之后,见朱允炆、顾三审想要进入火药司,连忙拦了下来,说道:“皇上,这火药司乃是重地,稍有不慎,便会有极大危险。所以,臣请皇上与指挥史大人,将随身携带火种等易燃之物,包括铁器存放于外。”

朱允炆微微点头,火药重地,有点火,基本上可以飞天了。

不愧是安全局指挥史,光是火折子就带了三个,这让朱允炆十分不解,这个时代还没烟草呢,你一个大男人,带那么多火干嘛?

看来这个家伙杀人放火的事没少干……

顾三审摘下刀,又摸出了十二把飞

(本章未完,请翻页)

刀,几枚石子,从裤腿里还找出两把匕首,看得朱允炆一愣一愣的,感情安全局的人,活脱脱的一武器库……

“皇上请。”

陆安也不敢搜皇上、指挥史的身,便邀请两人入内,其他人一律在外面候着。

从大门至里面,还有两道门,皆有护卫把守与看护。

陆安解释道:“要入火药司,无论进出,都需经过三道门检验,进者不可带危险之物,出者不可带身外之物。盘查清楚,方可进出。”

朱允炆微微点头,对于火药司的安全工作很是满意。

“皇上,整个火药司分为五个厢,左右厢房为火药材料库房,正房为火药作坊,后堂一房为火药库,最后是护卫与匠人居所。”

陆安简单介绍着。

朱允炆看了看,便走向火药作坊。

火药作坊有些大,左右打通了耳房,拼建了几间房,足有一百五十步左右,里面布置有二十余石碾,正在不断研磨着什么。

“眼下有多少火药匠人?”

朱允炆询问道。

陆安张口便答:“一百六十九人,地方卫所之人,大部尚未赶至京师,待到齐之后,人手会增加至五百余。”

朱允炆微微点头,道:“说说把,让朕知道火药是如何制造的。”

陆安引朱允炆向前走去,介绍道:“皇上,火药配伍,遵的是《神农本草经》。”

“等等?《神农本草经》不是讲述的医药吗?”

朱允炆疑惑起来,虽然说火药是一种药,但你按一本医书制备火药,这合适吗?

“这,皇上,是的,但其精髓,便在君臣佐使。”

陆安看了一眼朱允炆的脸色,解释道。

朱允炆皱了皱眉。

陆安心头不安,连忙说道:“这君臣佐使,是火药配伍的方法。皇上,火药构成,有硫磺、硝石、碳等物。依君臣佐使之法,选硝石为君,硫磺为臣,木碳为佐,其他为使,混合均匀,便成火药。”

朱允炆不禁感叹,古人虽然不知道一硫二硝三碳,却创造了君臣佐使的火药理论,不得不说,这是古代人的智慧。

“嗯?那不是芦花吗?”

朱允炆看到一个匠人抬着芦花从眼前走过,不由愣住了。

这是火药作坊,咋还弄来花了?

“皇上,芦花也是火药佐使。”

陆安连忙解释。

朱允炆走了过来,抓起芦花看了看,丢下之后,走了一步,拿起一片叶子,问道:“你不要告诉朕,这银杏叶子也是火药佐使?”

“这个,确实是……”

陆安脸色有些苍白。

朱允炆指了指一旁的物件,脸色有些阴沉,问道“那这豆末,松香,川黄,嗯,还有麻油,这也是火药佐使?”

陆安连连点头,道:“皇上,这里之物,皆是火药配伍所需。”

朱允炆揉了揉眉头,自己记得黑-火药没那么多杂七杂八的玩意啊,咋到了这明代,啥东西都冒出来了?

怪不得古代火药威力有点弱,感情这些匠人,都已经习惯创意制造了,只是这自我创造的精神,到底该夸,还是该打……

“皇上,此为硫磺。”

陆安指着一旁的石碾,正在碾磨硫磺。

朱允炆伸手拿起一点硫磺,在手指上搓了搓,摇了摇头,道:“还是太粗糙,把这些硫磺,再碾磨细一些,越细越好。”

匠人连忙答应,将硫磺收

(本章未完,请翻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