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科幻 > 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 第一千四百九十九章 一揽子计划,控制瓦剌

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第一千四百九十九章 一揽子计划,控制瓦剌

簡繁轉換
作者:寒梅惊雪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5-04 00:25:05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在十字路口,突兀地奔跑来一匹烈马,撞向了朝着和平方向前进的行人。

和平的希望,是存是灭。瓦剌的未来,是有是无。

这一瞬间,全都成了不确定的事。

把秃孛罗向腰间伸手,想要抽出腰刀将鸿德格斩杀于此,给瞿能与大明一个交代,可腰刀已全部交出,身上并无利刃。

鸿德格看着中箭的瞿能,疯狂地大笑着,似乎是大仇得报的狂欢。

瞿能凝眸,这个家伙该不会是个傻子吧……

自己是中了箭,可这么长时间过去了,你难道还没发现异常?不说没掉一滴血,就是连说话都中气十足,连走路还稳健如常,你确定伤到了我?

瞿能抬手,将箭猛地拔了出来,丢在鸿德格面前,冷冷地说:大明研制出了更轻薄、更坚固的内衬战甲,想杀伤大明人,需要朝着脑袋来。

鸿德格的笑戛然而止,一脸震惊地看着完好无损的瞿能,想要挣脱束缚,却感觉眼前一黑。

嘭!

一只脚落在了鸿德格脸上,整个人向后翻滚几次才停下来,再抬起头时,已是一脸血迹。

把秃孛罗厉声喊道:瓦剌人是讲信义的,你这样做等同于让所有瓦剌男人蒙羞!部落的人向往和平,想要活下去,与你有什么仇恨,你非要拉着所有人垫背?来人啊,用鞭子给我抽死他!

一干军士上前,手中握着马鞭。

萨穆尔公主连忙道歉:是我们看管不周,没有做好防备,但我们可以保证,瓦剌族人心向和平的意志不会改变,我们完全臣服大明,听从大明的安排。xь.

妣吉看向鸿德格,眼神中透着杀机。

这个家伙是想将所有人推向死亡,一旦瞿能死了,那瓦剌部落也将不复存在!而留在金陵的马哈木、捏烈忽等人也必然身死。

以一己之力灭族,这家伙也真敢做!

妣吉见瞿能盯着挨鞭子的鸿德格,柔声道:三十万瓦剌族人,总有几个偏执不顾大局之人。瞿都指挥使可以看到,绝大部分瓦剌人并没有仇恨大明。草原上的男人,生死如草木,没那么多仇怨。现在,还请安排迁移事宜,我们也好派人随之迁离。

瞿能瞥了一眼妣吉,对把秃孛罗道:让人住手吧。

把秃孛罗有些难以置信,喊道:可是他刺杀……

瞿能摆了摆手。

把秃孛罗犹豫了下,终挥退了军士。

瞿能看着台下被打得奄奄一息的鸿德格,抬起头看向无数瓦剌人,沉声喊道:按照大明律令,刺杀长官,不伤者,当杖一百,徒三年!既然瓦剌臣服大明,悉听大明安排,那就按大明律令法办吧。这里没有杖,他挨了多少鞭子,数清楚,不够一百便加够一百,然后徒往他处筑城,服刑结束之后,当返回瓦剌。

把秃孛罗深吸了一口气。

作为一个带有军队的武将,往往主张以暴力、武力来解决问题,可瞿能没有这样做,而是选择使用大明律令来处置。

这种克制的背后,是大明皇权的进入,是大明律令在瓦剌的草原之上,第一次发挥作用!

如果说与大明签订臣服盟约是正式投降,那瞿能依大明律法惩治鸿德格,则是瓦剌并入大明的标志!

鸿德格的刺杀只是一个小小的插曲,是大明受降瓦剌过程中微不足道的起伏。

瓦剌人看到鸿德格并没有被杀死,看到大明主将并没有以此为借口大开杀戒,屠戮瓦剌族人,再多抵触与不甘终还是消散,带着复杂的情绪,依从了大明的安排。

随军而来的还有近千文官,这里的官,不久之前还只是府州县学里的读书人,临

时被调出来,直接给了七品、从七品的官衔,两个文官带大致六百瓦剌人,按照朝廷给出的迁移之地,开始准备迁移。

大明朝廷在瓦剌分解上很是用心,甚至还作出了保证,只要迁移的草场不适合生存或驻牧,瓦剌人可以向大明官员提出更换的要求,若大明官员置之不理,强行安置,则可转知瓦剌将官,由瓦剌将官向更高一级大明官员奏请,直至安置的瓦剌族人满意。

蒙古草原足够大,三十万瓦剌族人,不过七万户左右,杭爱山周围便可以安置三万户,其他四万户向东去和林方向,完全可以安置下来。琇書網

一座蒙古包后,近六百人围坐在草地之上。

一袭儒袍,意气风发的郭三慈手握粉笔,指向挂着的黑板,面带微笑地喊道:朝廷将瓦剌人当作大明子民,在草原分给时不允许大明将官私自占据草场,也就是说,蒙古之地中所有的草原,都属于你们这些百姓所有,不管是武将,还是文臣,不管是藩王还是皇室,都不会直接占据草场。

所以,你们有福气了啊,朝廷可以不考虑其他,挑选出最好的草场分给你们。我们这一次迁移的位置虽然相对其他人来说偏了一些,但你们放心,一样是上等的草场,就在土剌河东岸。你们记住了,我们的草场,只在土剌河东岸,西岸是另外族群兄弟的驻牧之地。

土剌河附近的草场是否丰美,这都不需要我一个书生说,诸位是草原之上的人,想来十分清楚。等我们迁移过去,打下围栏,圈好地,那里将是你们这些人共同的草场,受朝廷认可与保护。

阿斯夫站起身来,喊道:我们每一户能有多大草场?

郭三慈含笑,问清楚名字之后,抬手让其坐下,然后说:阿斯夫问得很好,想来这也是你们每个人都关心的事。按照朝廷规定,每一户的草场,至少可以养五十头羊。

阿斯夫眼神一亮,如此算的话,草场定不会小。

郭三慈的目光扫过议论纷纷的众人,目光中透着笑意。

草原上底层的牧民,并不是一些大明人想的那样,家家户户牛羊成群,一个人照管着数十头、上百头甚至更多牲畜,一个个富有得很。

可现实是,瓦剌底层的牧民,他们手中拥有的财富极其有限,别说几十头羊,就眼前的一百五十户牧民之中,超过八十户,家中连三头羊都没有,更不要说牛。剩下的六十余户相对而言,只是多了马驹、牛等,数量也少得可怜。

就像是大明一样,底层的百姓数量众多且穷困。

郭三慈清楚,这世界就如一座塔,底部的人最苦最累,承载了上层的所有压力,却是所有结构里面最大的部分,瓦剌也不可能逃出这个规律。

五十头羊的牧场,对于绝大部分瓦剌族人而言,已经足够大。

一个五十余岁的男人站了起来,声音有些嘶哑:听说大明百姓一律纳税,我们是否也需要纳税?

郭三慈微微点头,正色道:率土之滨,莫非王土。你们用了朝廷的草场,缴纳给朝廷一定的税是理所当然的事。不过鉴于瓦剌新迁,如大明百姓迁移,当享受朝廷免税三年之策。这也就意味着,三年内,你们不需要缴纳任何税目,没有任何官员会找你们要东西。

那三年之后呢?

三年之后,草原上的税目一律折色宝钞。

宝钞?可我们没有宝钞啊。

牧民有些着急起来。

这些年来,朝廷与瓦剌、鞑靼做过不少买卖,但这些买卖环节基本上不见宝钞的影子,主要的交易方式是以物易物,我牵你一头羊,你拿我一口锅,我要了你这头牛,你拿走这一堆盐,成就成交,不成就不做这买卖。

在交易中,铜钱是存在的,不过数量也很少。

大明不打算在草原之上推广铜钱,也不打算继续坚持以物易物,而是决定使用宝钞来控制草原的一切买卖交易。

郭三慈笑道:没有宝钞,可以卖牛羊马,从商人手中兑换来宝钞。未来在土剌河附近还将设置钱庄,你们没了宝钞,完全可以用其他物来兑换。牛羊马等物,全都有相应的市价,买卖各种商品,你们不再需要牵着社畜去,只需要带上轻薄的宝钞便可。

宝钞对于瓦剌人来说并不陌生,元朝可是推行纸币的集大成者,虽说这些年来草原没这玩意了,但基本常识还是有的。买东西还得带头社畜,实在是不方便,谁也不希望上街踩到一堆不干净的东西不是……

草场分配,货币控制,文化进入,是朝廷控制瓦剌,消除瓦剌未来威胁的手段,但这些手段并非全部,朝廷还准备了一揽子计划,比如修筑城池,从瓦剌底层之中扶持一批人协助大明治理草原,弱化黄金家族的影响。

什么血脉不血脉的,瓦剌都没了,好好卖你的草鞋去,别总是想着闹事。.b.

安置的准备正在推进,而出关的商队也已浩荡。

晋商、徽商、浙商等闻风而动,组织了一大批物资进入草原。这些物资里,含有大量的川盐与茶叶,甚至还有大量的铁器,当然,这些铁器是锅碗瓢盆、水壶等。

敞开了供应,东西越多越好,徽商还打算运一批家具过来,这也可以理解,瓦剌即将从世代游牧转化为定点驻牧,家都固定了,弄点笨拙的家具也是好事。

以前哪一天不高兴了,铺盖一卷就能跑路。可现在东西多了,舍不得一大堆东西,想跑路都纠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