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科幻 > 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 第一千四百八十三章 航海院,全员要航海

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第一千四百八十三章 航海院,全员要航海

簡繁轉換
作者:寒梅惊雪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5-04 00:25:05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郑和归来,意味着大航海筹备开始提速。

大宝船需要进行空间改造,增加煤炭储仓数量,将大宝船两千人直接削减至八百人,以腾出更大空间用于物资储备。

武器的配置大量减少,神机炮直接从大宝船上消失,转而配置大量弓、弩、火铳等轻型武器,连八牛弩都被取消了。

在郑和的强行力推之下,大宝船从战舰直接转为了后勤补给舰。至于警备、战斗等事,则完全交给了铁质大福船,它们才是整个战舰的作战主力,神机炮、八牛弩都有。

大航海的危险主要来自大海,而不是敌人。

纵然水师船队不带半点武器,面对任何进犯的海贼也不用紧张,只需要提升动力,撞过去便是。纯铁船本身就是武器,碾碎木船轻而易举,尤其是大明匠人在铁船之上还保留了撞角,一块外凸的塔尖式铁块。

当下的时代里,大明水师是当之无愧的霸主级的存在。

船只改进与优化只是筹备工作的一个部分,还有人员的召集与准备,沿途物资的保障,尤其是渤固那里,需要准备大量的煤炭、大量的远航物资以确保一次远航成功!

大航海提上日程,国子监航海院的监生更是抓住难得的实践机会,纷纷请求随同一起出海,这可就难坏了胡濙。

航海院总共就四百人,想要出海请求名录竟有七百人。

多出来的三百人,都是航海院监生自己找的,有其

他学院的监生,也有没有进入国子监却向往大海的亲朋。

胡濙郁闷至极,全都去航海了,那航海院还怎么运转,你们的教授、训导、博士还怎么教导,怎么上课业,他们总不能一天天面对空荡荡的教室发呆吧?

航海院的博士站了出来,那不能,坚决不能,怎么能对着空荡荡的教室发呆,我们不答应。

那什么,我们也要航海,跟着监生一起去,这样不就结了?

先生,先生,这个先,是达者为先,是先天下而行的先,监生都用勇气出航,我们怎么能留在原处?

这样吧,航海院全体都去远航。

面对这个结果,胡濙目瞪口呆,找到郑和商议对策。

郑和哈哈大笑着,豪爽地答应下来:男儿有志航四海,扬帆直行搏水天!胡司业,这是他们的意志,是锻炼航海人才最好的方法,何苦阻拦?

胡濙瞪眼:航海那么危险,若是他们折损在外,国子监航海院多年积累的人才可就全没了……

郑和摆了摆手,一脸严肃地说:活下来的人将会重新点燃航海院的薪火,燃出更热烈的火焰。是鸟总要飞天,是野兽总要猎食,是航海院的人——早晚是要出海。让他们参与到这史无前例的大航海之中,打开他们的眼界,不是航海院的宗旨吗?

胡濙张了张嘴,不知如何反驳。

航海院宗旨是如此,可也不能一下子全跑光了啊。

眼看郑和这家伙津津

有味地翻看请求出海名录,胡濙知道找他是找错人了,匆匆入宫找朱允炆诉苦。

朱允炆听闻之后,对不安的胡濙说:航海院的人若没有航海的意志与勇气,那国子监设航海院所为何求?无论是航海院的,还是其他学院的,依朕看,想去远航的,都可准许。不要怕折损,战争没有不死人的,航海也没有不牺牲的,但这种牺牲是荣耀的。

胡濙没了法子,只好答应下来,但拒绝了非国子监人员的参与。

国子监监生一个个都有留档,身世清楚明白,调查得一清二楚,可外面的人谁能保证不出现几个捣乱的,万一混入几个不怀好意的,很可能会危害到整个远航的安全。

皇上,西疆都司派人送来急报。

徐辉祖入殿,行礼之后送上文书。

朱允炆接过文书,平和地说:瓦剌消停了,西疆都司那里应该派人去了帖木儿国,这文书,应该与帖木儿国有关吧。

徐辉祖恭谨地回道:与帖木儿国有关,但不尽然。西疆都司带来了宁王的消息。

宁王!

朱允炆眼神一亮,连忙打开文书。

虽说朝廷有一支水师在非洲,每年都会运来大批铬矿,但铬矿附近的水师在非洲南部,而宁王朱权早就带人跑到了非洲北面,以至于运矿的船队也不清楚朱权到底做了什么,身在何处,加上那些船队依旧是木船,需要等风等洋流,来一趟一年半以上

了,消息也没了价值。

文书打开,里面夹着的信落了出来。

文书的内容是西疆都司写的,讲述的是周忱、黄本固前往撒马尔罕见到宁王派遣的拉提卜,继而带来了这封信,并说了哈里打算和亲大明的打算。

朱允炆搁下文书,取出信看了几眼,里面全是拼音,里面的内容令人惊喜。

马穆鲁克的国王想要偷袭宁王,被宁王以八百人灭杀三千骑兵,而后答应大明的请求,将征调民力开挖连通地中海与红海的河道,威尼斯国想要以运河河税、垄断大明贸易品等方式,全力调粮食、物资等支持河道开挖事宜。

朱允炆起身,目光中满是惊喜,继续看信,沉声说:宁王还在信中说。西方虽有大国然其领土皆由众多小领主管理,形如唐时藩镇,他希望扶持威尼斯、帖木儿国,引导帖木儿国西征,并壮大威尼斯,让威尼斯吞并地中海以北的诸多小国。

徐辉祖嘴角含笑:宁王不愧是才勇双全之人,他的谋划与皇上有着惊人的相似。

朱允炆将信看完,也不由得感叹。

论智谋,老朱的这些儿子里面,也就宁王、朱棣寥寥几人出色。

历史上朱棣打仗一流,谋略上有时候还得靠姚广孝、三杨等人。但宁王的谋略并不需要依靠任何人,他本身就是谋局之人。

扶持帖木儿国是对的,只不过威尼斯国小,战力多水军,未必能成大事。朱允

炆说完之后,摇了摇头,笑道:不过那又如何,只要河道挖通,西方的气运将会一步步衰竭,那里的文明,将不会再有璀璨的光……

(看完记得收藏书签方便下次阅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