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科幻 > 鹰酱:刚建国,055驱逐舰就下海了? > 第五百六十三章 苍龙,就位!

鹰酱:刚建国,055驱逐舰就下海了? 第五百六十三章 苍龙,就位!

簡繁轉換
作者:步长歌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7-24 02:42:14 来源:源1

帝都郊外的军事实验基地内。

一座不起眼的灰色建筑成了方宇新的“战场“。

这里是临时改建的材料实验室,专门用于研发歼-20的隐身涂料。

实验室四周堆满了各种化学试剂、金属粉末和测试设备,空气中弥漫着化学溶剂的刺鼻气味。

方宇站在实验台前,眉头紧锁。

面前的金属板上涂着一层黑色材料,这是他们第七次尝试配制的雷达吸波涂料。

一位穿白大褂的材料专家小心翼翼地将金属板放入测试舱,启动了仿真雷达发射器。

“反射率依然高得惊人,“

专家盯着仪器读数,摇头道。

“这种配方失败了。“

方宇长叹一口气,将实验数据记录在笔记本上。

隐身技术是四代机最核心的特性,没有它,歼-20就只是一架外形怪异的普通战机。

然而,研发真正有效的隐身涂料比他想象的还要困难得多。

“传统的铁氧体材料效果不够好,“

方宇对团队解释道。

“我们需要一种全新的复合材料,能够在多频段雷达波下都表现出极低的反射率。“

材料研究所的王教授皱着眉头。

“理论上可行,但实际操作难度极大。”

“即使鹰酱,也未必掌握这种技术。“

方宇没有直接回应,而是走向实验室角落的一个小型高温炉。

他从笔记本中翻出一页密密麻麻的化学配方,这是他根据未来记忆中的碳化硅和铁氧体复合材料改良设计的。

“我们换个思路,“

方宇对团队说。

“不能只靠单一材料来吸收雷达波,而是要设计一种多层结构。”

“表层负责吸收高频雷达波,中层处理中频,底层应对低频。“

助手张工惊讶地看着方宇画出的多层结构图。

“这…这需要至少五种不同的材料完美结合,工艺复杂度太高了!“

“没错,正因为难,所以就连鹰酱在这条道路上都没有什么进步,“

方宇的声音坚定而平静。

“但我们可以另辟蹊径。“

接下来的两周,实验室彻夜点亮。

方宇带领团队尝试了数十种不同的材料组合和结构设计。

每次失败后,他们都会分析原因,调整配方,再次尝试。

墙上的日历一页页翻过,但突破性进展依然遥遥无期。

第三周的一个深夜,方宇独自留在实验室,反复查看之前的失败数据。

突然,他注意到一个奇怪的现象:某种失败的涂层材料虽然反射率高,但对特定频段的雷达波却表现出异常的吸收效果。

这不是缺陷,这是关键!

方宇猛地站起身,快速翻阅笔记。

他想起了未来的超材料理论——通过特殊的微观结构设计,可以让材料表现出自然界不存在的物理特性。

第二天一早,方宇兴奋地召集团队,兴奋的宣布道。

“我们不需要寻找完美的吸波材料,而是要设计特定的微观结构!“

他在黑板上画出一种蜂窝状的微观结构。

“这种结构的尺寸和雷达波的波长相匹配,可以通过共振和干涉效应,将雷达能量转化为热能。“

材料专家们面面相觑,这种设计理念超出了50年代材料科学的认知范畴。

“但制造这种微观结构是个巨大挑战,“

王教授提出最实际的问题。

“我们没有纳米加工技术。“

方宇沉思片刻:“我们可以用化学自组装法。“

他迅速在纸上写下一连串化学反应式。

“利用高分子材料的自组织特性,在微观尺度上形成所需的结构。“

接下来的一个月,团队尝试了数十种反应条件。

起初,他们只能得到不规则的团聚体,但随着工艺的改进,微观结构变得越来越接近理想状态。

然而,第二个难题很快浮现——即使材料能吸收雷达波,也需要均匀附着在飞机表面,并能承受高速飞行和极端温度变化。

“歼-20起降时机身温度接近100℃,高速飞行时可能达到300℃以上,而高空巡航时外表面温度又可能低至零下50℃,“

方宇解释道。

“普通黏合剂在这种温度循环下会迅速失效。“

这个问题困扰了团队整整两周。

直到一次偶然的实验事故中,一名助手不小心将两种本不应混合的化合物搅在一起,结果产生了一种极其稳定的高分子材料。

经测试,这种材料在-60℃到350℃范围内都能保持附着力和弹性。

“这是个意外惊喜,“方宇检查着测试数据,嘴角微微上扬,“有时候,最伟大的发现就来自意外。“

最终,在研发开始后的第四个月,一块涂有特殊隐身材料的金属板被放入测试舱。

当雷达波扫过时,仪器上的反射信号几乎为零——这块金属板在雷达上的反射面积相当于一只麻雀。

整个实验室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方宇默默地注视着测试舱中的金属板,眼中闪烁着胜利的光芒。

他知道,随着这项技术的突破,真正的四代机已经不再遥不可及……

……

几天之后。

刘亚东正在办公室里研读最新的军事简报,当通讯员急匆匆地走进来,递上一封加急电报。

“方组长的最新通知,请您过目。“

“知道了,放在那边,我马上看。”

闻言,刘亚东点了点头。

在通讯员离开之后,拿起电报打眼一瞥。

然而,电报上简洁明了的文字让刘亚东的呼吸为之一滞:

“报告刘总,苍龙已经就位!”

“明日上午0900准备首飞。邀请总司令携相关人员莅临指导。——方宇“

刘亚东握紧电报,眼神中闪过一丝兴奋。

自从去年方宇在军委会议上提出研发四代机的大胆构想,已经过去近一年零五个月。

许多将领当时认为这是天方夜谭,一年半的时间根本不可能完成这样的技术跨越。

“立刻通知参谋长、装备部长和各军区航空负责人,明早七点在军区机场集合,乘专机前往长城军工厂。“

刘亚东迅速做出决定。

次日清晨,阴云密布的天空与军官们凝重的表情相映成趣。

十三名身着墨绿色军装的高级将领登上了一架伊尔-14运输机。飞机舱内,谈话声此起彼伏。

“听说这架所谓的四代机外形怪异得很,根本不像飞机。“

空军某师师长王铁生撇了撇嘴。

“我看八成是纸上谈兵。“

“方组长的东西,我信他。“

装备部副部长钟部长沉声道。

“枭龙不也是他搞出来的吗?“

“可这次不一样,“

参谋长李明远摇头道。

“枭龙再怎么先进,也是在现有技术基础上的改进。”

“但四代机?那是代差啊!技术鸿沟太大了。“

刘亚东没有参与讨论,只是静静地望着窗外。

方宇这小子,你最好别让我失望。

鹰酱的F-15已经开始批量生产,我们再拖不起了……

两个小时后,飞机降落在长城军工厂专用机场。

下了飞机,一辆辆军绿色吉普车已经等候在跑道边。

“各位首长好!“

方宇穿着一身灰色工装,站在车队前敬了个礼。

“试飞场已经准备就绪,请随我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