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灵异 > 天命:从大业十二年开始 > 第二十九章 李汉公决策应机

天命:从大业十二年开始 第二十九章 李汉公决策应机

簡繁轉換
作者:赵子曰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5-07 01:02:08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第二十九章李汉公决策应机(第1/2页)

“明公,出现了甚么变化?”于志宁问道。

李善道拈起秦敬嗣的军报,说道:“刘文静兵到陕县,已有多日。连日攻城不歇,而陕县城并无失。敬嗣最新军报,言说刘文静部的攻势已经渐疲,君汉兄的援兵则即将到至。陕、虢的局面,看来已是稳住了。这是军情变化的之一。”放下秦敬嗣的军报,又拈起乐寿方面最新的情报,说道,“乐寿最新探报,王伏宝兵已还至乐寿,窦建德将亲率主力东来!”

众人相顾。

薛世雄说道:“窦建德将亲率主力东来?明公,东来何处?”

“窦建德现尚未出兵,但侦闻乐寿传言,其将两路东来。偏师往弓高,他亲率主力向阜城。”

仍是那句话,没有不透风的墙。

在少数人、小范围定策的阶段,一件军事,也许可以保密,但在策略定下,——比如窦建德准备两路兵马西出,救援渤海的此策,定下之后,其军将要出兵的部队,肯定是需要做开拔之备,到了这个阶段,知道窦建德的此策人首先变多了,其次人多口杂,就很难保密了。

乐寿探知得来的这个消息,正就是这样探知得到的。

薛世雄怔了一下,旋即说道:“窦建德打算亲率兵出,援救渤海?”

“不错,情报正是如此。”

众人不觉再次相顾。

便如于志宁不太懂军事,却也惊喜说道:“窦建德这一亲率兵出,明公,对我军是个机会啊!”

可不就是个机会么?窦建德如果在乐寿不出来,底下的仗,李善道还真就不好打,或者可以说,打不成了。李善道此次北上,围魏救赵,解魏刀儿之危,因为出兵仓急,总共才带了两万上下的步骑,虽然后来得到了些后续兵马的补充,现也不过两万多步骑。

这么点人马,搞个奇袭,打一打平原郡,是可以做到,但要想凭这点兵马,就打到乐寿去,万难做到,——事实上,只这些兵马,莫说打到乐寿去了,即使连渤海也是只能再骚扰而已。

可是,就在这个时候,却窦建德居然要亲率主力西出!这岂不就给李善道了一个“趁当前战局有利於他”的形势,而抓住此机,看看能否与窦建德打上一场决战的机会?

一场决战打下来,如果能够取胜,纵不能一举就将窦建德歼灭,至少也可以趁胜,或将渤海大部收入囊中,或更进一步的,将信都郡也给占下,抑或打下部分地区。

薛万彻年轻,藏不住话,忍不住纳闷地说道:“怪了。明公,窦建德为何竟要亲率兵出?”

是有点奇怪。

就算是张青特部被李善道全歼,窦建德做为其方的“主公”,似乎也确是暂还没必要亲自率兵出战。王伏宝被他调回乐寿了,以王伏宝为将,不一样可以救援渤海、阻遏李善道么?

身为“主公”,轻易而出,好像给人了一种有点“贸然急躁”的感觉。

于志宁在军事不怎么精通,然在人心的揣摩上,他颇能之,听了薛万彻此疑,他略一琢磨,便猜出了窦建德缘何会於此际亲率兵出的原因,抚须笑道:“五郎,如唯从咱们这边看,陕虢遇急、我军兵马不太充足、再攻渤海怕是有点吃力等等不利於我军再战的情形,我等自知;可是窦建德,他却不知啊!他所能看到的,是以其自身现所处的处境而出发,所能看到的。

“他能看到的是什么?刘将军、李将军已经解下了魏刀儿之危,魏刀儿他歼灭不了了,并且深泽方向,也就是乐寿的西面,还将要处於危险之中,此为其一;我军一战歼灭张青特部,气势如虹,王薄又也已渡河北入渤海,渤海的局势现已是非常危险,此为其二。

“而又深泽、渤海这两个危局之中,渤海此面的这个危局,因是主公亲为主将,兵马也多於刘将军等那厢,故而危局最为深重,此为其三。三者结合,他窦建德怎么还能在乐寿坐得住?最好的对策,也就只有他亲自率兵东来,先将我军击退,救下渤海,然后再说深泽。”

高延霸睁着眼,听诸人说话,听到这里,总算有了他能够接腔的话。

他赶紧拍了下案几,吸引过来诸人目光,随之起身,毕恭毕敬地向李善道行个礼,大声说道:“司马说的这三点不错,但没说全!最重要的原因,司马你没说。这最重要的原因,就是郎君用兵,向来如神!凡郎君攻击之敌、攻略之地,无往不胜!有郎君亲为主将,现在平原,哼哼,却这窦建德,他焉能不惧?王伏宝算甚么东西,也配来与郎君交手?故非他亲来不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二十九章李汉公决策应机(第2/2页)

于志宁呵呵笑道:“是,是,将军所言极是。明公亲在平原,这确是最重要的原因。”

“郎君,王伏宝不算个东西,窦建德也不算个东西!且容他来,他敢来斗,小奴敢请为郎君擒之,绑了他叩见郎君!”高延霸行礼已毕,昂首挺胸,顾盼间,银牙生辉,甚有睥睨之状。

李善道压了压手,示意高延霸坐下,说道:“王伏宝,一将罢了,确无须太过在意。窦建德,却则不然。其人有胆有谋,深沉有略,能招贤纳士,得将士效死,绝非草莽之贼,不可轻敌。”

高延霸屁股刚沾到胡坐上,忙又起身,连连点头,说道:“对,对,还是郎君高瞻远瞩,窦建德这贼厮,会些收买人心的手段,要细细说起来的话,的确也不能太过轻视。”

“延霸,你且坐下。”

高延霸这才重新坐下。

薛世雄抬眼看了下李善道,似有话要说,但没说。

李善道注意到了他,笑问道:“薛公,何话欲言?不必吞吞吐吐,尽请言来。”

“明公,此话说来羞惭,但明公既然令老夫说,老夫就厚颜说了。老夫虽曾为明公与窦贼所败,然对明公,老夫这些时月下来,是佩服的,甘为明公手下败将,却对窦贼,老夫每思前番之败,唯懊恼而已,恨竟曾为他所败之!”薛世雄神色复杂,话到后边,带着蔑视,说道。

李善道“哦”了声,说道:“薛公此话何说?”

“论之胆略,窦建德确然稍有,然他自起兵以来,何尝遇过大敌?今所以他能得数郡之地,俨然称霸冀北,无非天时使然!设无明公,老夫怎会为他所败?河间一城,他苦攻月余,乃才方下。而反观明公,自举义至今,先后破歼张须陀等劲敌,征伐南北,历经血战,千里行军,南取陕虢,何能是窦建德可比?窦建德远不能与明公比,其部曲也远不能与明公麾下的百战精锐相比!为将者,临敌固当慎重,然以老夫之见,窦建德今敢东来,势将无功而返!”

河间城外的一败,是薛世雄心中绕不过去的坎。

征战了大半辈子了,结果在河间城外,帐下三万步骑,一夜覆灭!

实在太丢人了。

他说的倒是心里话,经过这几个月对李善道治民、治军的观察,他对李善道确实是改观了,对李善道现是相当佩服,可窦建德,他却无论如何也不能将之瞧得起!

——若往深里追究,他早不降从李善道,偏在李善道兵向平原、渤海,与窦建德开战的这时候降从,事实上,不能排除他亦是存了借此机会,报仇雪恨,一雪前耻的念头。

李善道品咂了会儿薛世雄的话,将他带着情绪的话丢到一边,只将他评价窦建德的算是公允的话,考虑了一考虑,点头说道:“薛公此话有理。窦建德起兵以今,确乎是还没有遇到大敌,一两年间,只在冀北数郡之地转战,从这方面说,我军是胜过他的。”

他顾盼诸人,把话头拉了回去,接着说道,“陕虢方面,现已没有多大危险,而又窦建德将要亲率主力东出,是以,我就在想,我军是不是可以旋师的计划改变,试一试与窦建德决战?”

诸人其实已经都猜出了李善道的意思。

再一次的,诸人相顾。

赵君德起身说道:“陕虢既已转危为安,我军的确是不必急着还师贵乡了。但是郎君,如果改变主意,改而试着与窦建德决战的话,……怎么决战?这仗,明公打算怎么打?”

于志宁问道:“明公,窦建德此番东来,他准备带多少兵马?情报可有探知?”

“罗艺、宋金刚、深泽三面,他都必须要留兵马防备;乐寿是他的王都,又正处在罗艺等三面和渤海这面的中间,他也需要留兵马驻守,一则稳住乐寿不乱,二则,四面若有遇急,可以往援,因情报虽尚未探明他准备带多少兵马东来,然以我料之,顶多了,三万到四万众。”

于志宁微微蹙眉,说道:“三四万众,乐寿之驻兵又可随时援之,我军才两万余众,明公,若就此与他寻机决战,兵力方面,对我军恐怕不太有利吧?”

一人重重拍了下案几,不满说道:“司马,你亦堂堂男儿,怎这般胆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