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灵异 > 天命:从大业十二年开始 > 第二章 惊乱骤生天子弑

天命:从大业十二年开始 第二章 惊乱骤生天子弑

簡繁轉換
作者:赵子曰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5-07 01:02:08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第二章惊乱骤生天子弑(第1/2页)

杨广为晋王时,曾在江南待过十年,对江南的感情很深,即位后,共三次巡幸江都。

第一次是大业元年出发,次年四月返回。

他这次的巡行江都,是率船队二十万,从洛阳通济渠南下,经邗沟抵达的江都,主要是通过新开通的大运河巡游,炫耀国力,江都自此正式成为隋室在江南的统治中心。

第二次是大业六年三月长安出发,年底返回。

这次的巡游,他先是巡行了帝国的西北边地,即今之青海、甘肃,然后转道到达的江都,沿途接见了西域二十七国的使者,展示了“万国来朝”的盛状,江都成为了外交的舞台。

第三次是大业十二年七月从长安出发。

这次巡游,是为躲避北地四起的民变,到了江都后,他便留在了江都,迟迟不归。

如果说前两次巡游江都的时候,杨广是雄心勃勃,豪情万状,一如他定下的新的年号,要建立他的“大业”,那么第三次则是灰心丧气,惶恐不安。

江都的繁华掩盖不了他内心的恐惧,民变的阴云如影随形,昔日的辉煌已成过眼云烟。

可也正因为此,他第三次,也就是前年开始这次的巡幸,使他到了江都后,荒淫益甚。

在他江都的行宫中,他设了百余房,各盛供张,内中填充美人,日令一房为主人。王世充之前的江都郡丞赵元楷掌供酒馔,他与萧后及宠幸的姬妾日日宴饮,酒卮不离口,从姬千余人亦常醉。然而醇酒妇人,终是难消惶惧,他见天下危乱,意亦扰扰不自安,退朝则幅巾短衣,策杖步游,遍历台馆,非到入夜不止,贪婪地汲汲顾景,唯恐不足。

杨广多才多艺,自晓占候卜相,好为吴语,常夜置酒,仰视天文,谓萧后说:“外间大有人图侬,然侬不失为长城公,卿不失为沈后,且共乐饮耳!”因引满沉醉。又尝引镜自照,顾谓萧后曰:“好头颈,谁当斫之?”后惊问故,他笑说:“贵贱苦乐,更迭为之,亦复何伤!”

长城公,便是南朝陈的后主陈叔宝,其为吴兴长城人,死后被追赠长城县公。陈被隋灭亡后,隋待陈叔宝不错,没有杀他,反而优待有加,他在洛阳又快活了十六年,之后才病死。

随着海内局势的越来越乱,尽管长安、洛阳,包括江都朝中,不断有大臣谏言他赶紧回去长安坐镇,天下尚可救之,他却置若罔闻。从出生他就锦衣玉食,没有遇到过挫折,如今面对危机,他因此选择了逃避。不仅无心北归,沉溺於声色犬马,试图在醉生梦死中忘却现实的困境,并在前时,他甚至作出了一个想当然的决定,欲都丹杨,保据江东,遂命群臣廷议之。

内史侍郎虞世基等江东人,皆以为善;右候卫大将军赵才为首的北地人,极陈不可,请车驾还长安。两下争执不休,赵才恼怒而出。门下录事衡水李桐客进言说:“江东卑湿,土地险狭,内奉万乘,外给三军,民不堪命,恐亦将散乱耳。”御史弹劾李桐客谤毁朝政。於是,公卿皆阿意言:“江东之民望幸已久,陛下过江,抚而临之,此大禹之事也。”

定都丹阳,保据江东此议因乃得定。

杨广乃命治丹杨宫,将徙都之。

却这杨广此意,实一意孤行,既无深谋远虑,亦乏审时度势。虞世基等江东人,当然希望借此巩固自身地位,可朝中的那些北地大臣,还有从驾在江都的骁果将士也多北方人,他们对江东并无归属感,父母妻子都在家乡,他们怎么可能会愿意跟着杨广从此留在陌生的江南?

加上江都粮尽,物资匮乏,果真是如李善道与魏征等人所说,朝中的北地大臣、从驾的骁果将士,人心思归,见杨广无西还之意,便乃大都私下商议叛归,军心浮动,士气低落。

郎将窦贤帅所部西走,杨广遣骑追斩之,而亡者犹不止。

扶风人虎贲郎将司马德戡素有宠於杨广,杨广相信他,使他领骁果屯於东城。司马德戡与所交好的虎贲郎将元礼、直阁裴虔通相谋,说道:“今骁果人人欲亡,我欲向皇帝禀报,恐先事受诛;不禀报,於后事发,亦不免族灭,奈何?又闻关内沦没,李孝常以华阴叛,上囚其二弟,欲杀之。我辈家属皆在西,能无此虑乎?如我辈家属也叛,我辈岂不亦死?”

——李孝常,陇西成纪人,李渊入关中时,他为华阴令,将城与境内的永丰仓都献给了李渊。

听了司马德戡这话,元礼、裴虔通二人皆惧,问他:“然计将安出?”司马德戡说:“骁果若亡,不若与之俱去。”与之俱去,或可保全性命,且能谋一立足之地;而若继续留在杨广身边,前途未卜,生死难料,况关内局势动荡,家属的安危亦令人忧心。两人因俱赞同。

三人由是转相招引,内史舍人元敏、虎牙郎将赵行枢、鹰扬郎将孟秉、符玺郎李覆、牛方裕、直长许弘仁、薛世良、城门郎唐奉义、医正张恺、勋士杨士览等皆与之同谋,日夜相结约,即使是大庭广众,也明论叛计,无所畏避。有宫人悄悄地告诉萧后:“外间人人欲反。”萧后叫她进禀杨广。结果,不料杨广大怒,以为非所宜言,斩之。其后宫人复向萧后告密,萧后也不管了,只说:“天下事一朝至此,无可救者,何用言之!徒令帝忧耳!”自是无复言者。

赵行枢与将作少监宇文智及素厚,杨士览是宇文智及的外甥,两人以谋告宇文智及。

宇文智及听了,高兴得不得了。

隋之肇建,至今才两代,三十多年。隋以前,十六国、北朝历代,长达二百多年间,无不权臣当道,篡国者屡见不鲜。所谓“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眼看着李渊、李密各在关中、中原起了偌大声势,与李渊、李密一样,同为北周八柱国之后的宇文智及,实早生篡隋之心!

司马德戡等期以三月望日结党西遁,宇文智及便煽动他们说:“主上虽无道,威令尚行,卿等亡去,正如窦贤取死耳。今天实丧隋,英雄并起,同心叛者已数万人,因行大事,此帝王之业也。”司马德戡等人竟皆以为然。一众人计议过后,决定举宇文智及与其兄宇文化及为主。结约既定,乃告宇文化及。宇文化及性驽怯,闻之,变色流汗,被逼无奈,只好从之。

——这个关头了,不从也得从。谋反是何等事?是掉脑袋、灭九族的事!一群人把这种事都告诉你了,要拥你为主,你敢不同意么?不同意,先死的就是你!

主既已立,司马德戡使许弘仁、张恺入左右备身府,告所识者:“陛下闻骁果欲叛,多置毒酒,欲因宴会,尽鸩杀之,独与南人留此。”左右备身府,原为领左右府,大业三年改制为左右备身府,掌千牛备身、司射左右等,负责的是宫廷侍卫事;大业十一年,为制衡本有之府兵,也是为强化禁军,杨广将骁果由志愿役改为义务役,编入了左右备身府。亦即,左右备身府是专管辖骁果的军事机构。骁果将士何能辨得真伪?闻之皆惧,转相告语,反谋益急。

叛乱的时机已经成熟,司马德戡悉召骁果军吏,谕以所为,军吏皆云:“唯将军命!”

这一天,风霾昼昏。晡后,司马德戡盗走了御厩的马,潜厉兵刃。到至傍晚,元礼、裴虔通轮值阁下,专主殿内;唐奉义主闭城门,他亦谋乱者之一,与裴虔通相知,诸城门皆不关闭。至三更,司马德戡於东城集兵得数万人,举火与城外相应。

杨广在宫中望见火,且闻城外喧嚣,问何事。

裴虔通对说:“草坊失火,外人共救之耳。”

时内外隔绝,杨广也没想到骁果会在这时叛乱,相信了他的话。

杨广的孙子,元德太子杨昭的长子燕王杨倓聪明好学,最得杨广的喜爱,每次出巡,杨广都会带着他。他察觉有变,与梁公萧钜、千牛宇文皛等夜穿芳林门侧水窦而入,至玄武门,诡奏道:“臣猝中恶,命悬俄顷,请得面辞。”他才十六岁,没甚威望,又没带什么人手相从,裴虔通等自不可能把他当回事,不为他转禀杨广,反而执囚之。

丙辰,天未明,司马德戡率部已经进城,分兵给裴虔通,以代诸门卫士。裴虔通将数百骑至成象殿,宿卫者传呼有贼。裴虔通乃还,闭诸门,独开东门,令殿内宿卫者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二章惊乱骤生天子弑(第2/2页)

右屯卫将军独孤盛惊怒地质问裴虔通:“你带的什么兵?要干什么?”裴虔通说:“事势已然,不预将军事;将军慎毋动!”独孤盛大骂说道:“老贼,是何物语!”不及被甲,与左右十余人拒战,为乱兵所杀。千牛独孤开远率殿内兵数百人诣玄武门,叩阁请道:“兵仗尚全,犹堪破贼。陛下若出临战,人情自定;不然,祸今至矣!”竟无应者,军士稍散。

乱兵已入,独孤开远被捉,不过因其家世,以及他的忠义,没有杀他,把他放了。

——独孤盛和孤独开远,姓虽相同,两人没亲戚关系。独孤盛其族本李姓,其父李屯跟随北齐高洋参加沙苑之战,兵败被擒,编为北周八柱国之一独孤信的部下,得到独孤信的信任,被赐姓独孤。独孤开远是正经的独孤家子弟,独孤信即其祖父,李渊之母独孤氏是他的姑母。

先是,杨广选了骁健官奴数百人置玄武门,谓之给使,以备非常,待遇优厚,至以宫人赐之。司宫魏氏为帝所信,宇文化及等结之,使为内应。是日,魏氏矫诏悉令给使出外,仓猝之际,无一人在者。司马德戡等引兵自玄武门入,杨广闻乱,易服逃西阁。

裴虔通与元礼进兵排左阁,追之而至,问:“陛下安在?”

有美人出,指之。

校尉令狐行达拔刀直进,杨广躲在阁内,映窗扉谓令狐行达说:“汝欲杀我邪?”令狐行达答道:“臣不敢,但欲奉陛下西还耳。”因入阁内,扶杨广下来。裴虔通本杨广为晋王时的亲信左右,杨广见之,说道:“卿非我故人乎!何恨而反?”裴虔通说道:“臣不敢反,但将士思归,欲奉陛下还京师耳。”杨广说道:“朕方欲归,正为上江米船未至,今与汝归耳!”

一番对答,不外乎互以假话相欺,彼此心知肚明,裴虔通勒兵,暂将杨广看守住。

天亮后,孟秉以甲骑迎宇文化及。

宇文化及战栗不能言,沿途有来谒见他的,他唯俯首据鞍,自称罪过。

至城门,司马德戡迎谒,把他引入朝堂,当场号为丞相。

裴虔通闻宇文化及等已到,便对杨广说:“百官悉在朝堂,陛下须亲出慰劳。”

已到这种时候,杨广居然还嫌马上的鞍勒粗弊,就给他换了新的,他乃乘之。

裴虔通执辔挟刀,挟持着杨广出了宫门,谋乱的众人见状,喜噪动地。

瞧见杨广被押出,宇文化及倒是吓了一跳,赶紧大声喊道:“何用持此物出,亟还与手。”——“此物”也者,杨广是也;“还与手”也者,赶紧杀了之意。叛乱,本非宇文化及敢为,故而虽然硬着头皮,接受了为主之请,他却心虚不已,担心杨广一露面,会导致叛乱失败。

杨广问道:“世基何在?”叛党马文举回答说道:“已枭首矣!”

於是引杨广还至寝殿,裴虔通、司马德戡等拔白刃侍立。

杨广叹道:“我何罪至此?”马文举责备他,说道:“陛下违弃宗庙,巡游不息,外勤征讨,内极奢淫,使丁壮尽与矢刃,女弱填於沟壑,四民丧业,盗贼蜂起;专任佞谀,饰非拒谏;何谓无罪!”杨广被他责以大义,却也知羞惭,但也有反驳,说道:“我实负百姓。至於尔辈,荣禄兼极,何乃如是!今日之事,孰为首邪?”司马德戡说道:“溥天同怨,何止一人!”

宇文化及又使封德彝数杨广之罪。

杨广说道:“卿乃士人,何为亦尔!”

封德彝名伦,是河北景县人,出身渤海封氏,此前依附虞世基,是虞世基的心腹谋主,虞世基之宠日隆,而隋政日坏,皆他所为。把隋政搞得不可收拾了,他现又从附叛者,论之节义,端得令人不齿。却也自知自己的行径卑劣,被杨广一责,封德彝赧然而退。

杨广爱子赵王杨杲,年十二,见杨广受辱,号恸不已。裴虔通二话不说,上前一刀斩之,血溅到杨广的衣服上。叛者鼓噪,跟着就欲弑杀杨广。杨广毕竟是一朝天子,有其尊严,死到临头,既不可免,他就说道:“天子死自有法,何得加以锋刃!取鸩酒来!”

到寝殿后,杨广一直是站着的,马文举等不许,使令狐行达“顿帝令坐”。顿,不是普通的推搡,是暴力的按压。至此,杨广皇帝的威严可谓荡然无存。可是身为皇帝,怎能死於刀刃之下?杨广自解练巾,给了令狐行达。令狐行达从背后勒住他的脖子,将他缢杀。

人被缢杀时,由於缺氧导致的神经失控和肌肉松弛,往往会出现大小便失禁的情况。

宇文化及、司马德戡等人,目睹了杨广被缢杀的全过程,当杨广股间污湿的场景出现在他们的面前,骚臭之味弥漫殿中,却这众人,无人怜惜杨广的可悲,反而心生厌恶,掩鼻退避。

起初,杨广自知必及於难,常以罂贮毒药自随,谓所幸诸姬:“若贼至,汝曹当先饮之,然后我饮。”及乱,顾索药,左右皆逃散,竟不能得。萧后与宫人撤漆床板为小棺,与赵王杨杲同殡於西院流珠堂。

杨广每次巡幸江都,常以他的弟弟蜀王杨秀自随。已杀杨广,宇文化及装模作样,与叛党们说,当奉杨秀立之。这怎么可能?皇帝都弑杀了,再立其弟为帝?这不是自寻死路?司马德戡等俱皆反对,乃将杨秀和他的七个儿子也一并杀了;又杀了杨广的次子齐王杨暕及其二子,并燕王杨倓也杀了,凡在江都的隋氏宗室、外戚,无少长皆死。

唯秦王杨浩素与宇文智及往来,没有杀掉。

却这齐王杨暕昵近小人,所行多不法,素失爱於杨广,恒相猜忌。杨广起先闻乱的时候,曾与萧后说:“得非阿孩邪?”阿孩是杨暕的小名。宇文化及使人就第诛杨暕时,杨暕则以为是杨广要杀他,恳求说道:“诏使且缓儿,儿不负国家!”叛者将他曳至街中,斩之。直到杨暕死,他与杨广子父之间,都没搞清楚到底是怎么回事。天家无恩情,诚哉斯言!

又杀内史侍郎虞世基、御史大夫裴蕴、左翊卫大将军来护儿、秘书监袁充、右翊卫将军宇文协、千牛宇文皛、梁公萧钜等及其子。

黄门侍郎裴矩颇有远见之明,知必将有乱,因而平时对待骁果兵士甚厚,又尝建策为骁果娶妇,故值此乱时,叛者皆说:“非裴黄门之罪。”既而宇文化及至,裴矩迎拜马首,遂得免。

去年据箕山守卫,守城连年,后城破被李密擒得的,旋因求金不得而被翟让所杀的张季珣,李渊在入关中时,其兄张仲琰为上洛令,率吏民拒守,部下杀之以降,其弟张琮身在江都,为千牛左右,不肯降宇文化及,则被宇文化及杀之。兄弟三人皆死国难,堪称忠义之门。

杨广、隋之宗室、朝中忠臣,几被屠戮一空。

宇文化及在宇文智及、司马德戡等的拥戴下,自称大丞相,总百揆;以皇后令立秦王杨浩为帝,居别宫,令发诏画敕书而已,以兵监守之;以宇文智及为左仆射,宇文士及为内史令,裴矩为右仆射。因叛乱之起因是骁果思归,局面略定之后,宇文化及就计议还长安之事。

传至贵乡的这道江都消息,讲说的就是以上诸事。

览罢此讯,即便杨广之死,早在知中,李善道心中却依然不免嗟叹!

原本时空中,唐时人说,大运河之利,唐得之;高句丽称霸北地,唐亦出兵击而平之;杨坚、杨广父子所设计的诸多军政改革,唐亦继承。却如秦,这隋虽也是两代而亡,遗泽、基业却为后世所承。滚滚长河,历史洪流中,隋之辉煌与悲剧交织,是非成败谁又能说得清楚!

杨广以“大业”为年号,词出《《易经·系辞上》:“盛德大业至矣哉,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足见其伟志。惜乎操之过急,不恤民力,终致民怨沸腾,而“大业”成於后世!

嗟叹多时,李善道下令:“召请长史诸公商议。”

魏征诸人相继而至。

听得李善道转述江都变故,诸人相顾失色!

尤以一人,反应最大,触动最大,心潮激荡,情不自禁起身下拜:“大王洞察,如神明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