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灵异 > 天命:从大业十二年开始 > 第五十一章 感恩愿效犬马力

天命:从大业十二年开始 第五十一章 感恩愿效犬马力

簡繁轉換
作者:赵子曰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5-07 01:02:08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第五十一章感恩愿效犬马力(第1/2页)

“哈哈,哈哈,窦兄,何必如此!”李善道欢畅笑着,下到帐中,将窦建德搀起。

上下打量,见这窦建德灰头土脸,就连铠甲上都沾满了灰尘,还带着点血迹,适才进帐时,他走起路来,一瘸一拐,显见是腿应受了伤,——或许是从马上跌下来伤的?着实狼狈!与窦建德同进帐的,另有数人,李善道大都识得,或是他的养子,或是宋正本、凌敬等人。

一到帐中,不待押他进帐的高曦、苏定方等说话,窦建德刚就自跪拜了下去,口呼:“汉公。”

被李善道扶起,窦建德脸上说不出是什么表情,似乎是想要看李善道,可又没面目去看的样子,既羞且悔,他低声说道:“汉公,河北童谣,‘李氏当王’,此言非虚,天数如此,非人力所能抗。建德狂妄自大,有眼无珠,未识真龙,致有今日之败,此天命也。”

“窦兄,我听说,河北别有童谣,又称‘刘氏当王’。我以为,天命固诚可畏,童谣不足听之。刘氏也罢,李氏也罢,终归是民心所向者,才得天命!不知我此言,窦兄以为然否?”

窦建德“李氏当王”云云,本是败军之将对胜利者的阿谀之辞,同时也是为他今日的战败找个心里上的安慰与藉口,不意李善道却说出了这么番话,他张了张嘴,半晌才道:“汉公高见,建德汗颜。民心所向,确才是天命所在。今日建德之败,实乃人心背弃。”

——“刘氏当王”,的确是另一则在河北地界流传甚广的民谣。

对民谣这东西,李善道作为后世来者,他原就不信,但深知其影响力,方今乱世,野心家辈出,民谣经常被用来借天命以惑人心,所以为长远起见,这类民谣,他当然是不能表现出信任的态度。不然,如有别的姓李、姓刘者,也借此起事,岂不乱上加乱?再则,对於明智的俊杰来说,民谣只是锦上添花,实不足盲从信之,如果表现出对民谣的迷信,反而会让这些有才能的俊杰觉得非为良主。是以,明知窦建德此是阿谀之辞,李善道当面给以驳斥。

李善道哈哈一笑,握着窦建德的手,温言说道:“兄乃河北英雄,我深知兄之雄才,今日会战,你我虽为敌我,然势相迫耳,非你我私怨,我与兄昔日之情谊,於我心中,委实是半点无有损缺。天命难测,但民心可依,今河北将一,观之海内,群雄纷争,天下之事,可以问之矣!兄若不弃,我愿与兄效萧王与耿况故事,共图日后大业,未知兄意何如?”

耿况是莽新的上谷太守,刘秀到河北后,投从了刘秀,其子耿弇在云台二十八将中名列第四,其族更是后来成为了与东汉共存亡的六大世家之一。耿弇曾被刘秀称为是他的“北道主人”。

以耿况来比窦建德,不算特别合适,毕竟耿况是主动从附的刘秀,但对窦建德的期许可见。

窦建德闻言,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沉默稍顷,挣开李善道的手,再度下拜,应道:“汉公宽宏大度,建德感佩。今日之败,心服口服。若能得为汉公效犬马之劳,敢不尽力!”

却这窦建德,从来不是刚烈之人。原本时空中,他败给了李世民后,李世民责备他:“我自讨王世充,何预汝事,而来越境,犯我兵锋!”窦建德回答说:“今不自来,恐烦远取。”从他的这句回答,就可以看出,他的性格里甚至有能够识时务,拿低做小,圆滑的一面。

对窦建德的这个故事,李善道是知道的,所以窦建德的回答,不出他的意料。

做出了大喜之状,李善道再次把窦建德扶起,亲热地紧紧握住他的手,晃了几晃,把他带到席前,请他落座,又令苏定方等取来水、巾,请窦建德擦拭,然后转身,负着手,看向伏拜在地的宋正本等人,沉吟了下,说道:“君等请起身。君等才略,我亦久闻。建德兄已愿与我共图大事,君等何意?如肯降者,我必量才重用;如不肯降,由君等自还乡可也。”

窦建德都降了,宋正本、凌敬本是隋官,能降窦建德,当然也就能跟着窦建德再降李善道。

诸人不敢起身,参差不齐地答道:“愿从汉公,尽绵薄之力。”

窦建德眼见自家帐下的这些文臣、养子,对李善道毕恭毕敬,五味杂陈,抬眼处,正与对面坐着的一人目光相对。这人五六十岁年纪,花白须发,可不就是薛世雄!

……

一场大战,从早上打到傍晚。

因高曦、薛万彻两部及时赶到战场,从后掩击,窦军的三万余众逃之无路,尽被斩获。王伏宝、曹湛、高雅贤等将悉成俘虏。扫尾的战斗打到入夜,又清理战场到天亮。次日上午,李文相、陈敬儿、高延霸、焦彦郎等各部将校入禀战果,杀伤窦军三四千,俘虏步骑两万余。

——却高曦、薛万彻两部,一如窦建德所疑,他俩不是守在安德、长河的么?怎么会出现在这里?原来是,李善道在前天晚上,派人摸进安德,并去到长河,密令了他两人,等李善道、窦建德两军的主力离开安德城外后,便其两部合力,加上留在安德城外的本营两千将士,先将窦建德留在安德城外的五千兵马歼灭,然后便赶来参战。高曦、薛万彻顺利地执行了李善道的此道密令,在安德城外打了一仗,消灭了窦建德的那五千兵马,因赶到了战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五十一章感恩愿效犬马力(第2/2页)

李善道传下令去,王伏宝等将暂先让他们与窦建德见个面,俘虏到的窦军将士则先置俘营安顿,随后,召集薛世雄、于志宁等与诸将,计议对王伏宝等和俘虏的处置问题。

昨天晚上在帐中见到被苏定方抓到的窦建德时,薛世雄就按耐不住,想要劝李善道杀了他,一清前耻,然出於李善道对窦建德甚是亲敬之故,才忍住了没有出声。今天帐里,没了窦建德,薛世雄便不再掩饰内心想法,头个开口,说道:“明公,老夫愚见,窦建德留不得!”

“薛公,何出此言?”

薛世雄说道:“高士达败亡后,窦建德以百余骑而重振声势,此其一;其本高士达帐下一将而已,却王伏宝等高士达旧部大将,俱愿从其令;攻灭河间诸郡后,其招揽隋之官吏,待遇颇厚,遂宋正本、凌敬、孔德绍等皆甘为其效命,此其三;以此三点,足见其人具枭雄之姿!

“而於今其虽为明公大败,王伏宝、宋正本等均得保全,即便不算俘虏,其众在外者,犹数万。老夫断料,倘有时机,窦建德势必不居人下!与其留为后患,不如今即斩之!其人既杀,王伏宝、宋正本等群蛇无首,其众,明公乃可缓缓收编;河间诸郡,明公乃可从容安定。”

于志宁皱起眉头,说道:“明公,薛公此议,愚见不妥。”

“哦?司马何见?”

于志宁说道:“正如薛公所言,窦建德虽为明公阶下囚,其众在外者,犹数万。今若杀了窦建德,河间之曹旦、渤海之王小胡、上谷之董康买、信都之范愿、涿郡之高士兴等其部将,焉会不骇?仆忧之,曹旦诸辈只怕就会另拥立主,据河间等地,以拒我军。

“诚然曹旦诸辈,不足为虑,可底下来,我军却就仍需进战,不免耗时耗力。故仆愚见,不如厚待窦建德,以尽收其众。如此,河间诸郡,不战而得,岂不上策?”

薛世雄哼了声,说道:“曹旦诸辈,何足为虑!既杀窦建德,彼辈定然惶恐,一檄令到,谅彼辈不敢不降!明公,司马所议,未免杞人忧天。不过话说回来,若是果真担忧曹旦等不降,竟敢对抗王师,老夫愚见,亦可先不杀窦建德,等曹旦等降后,再杀可也!”

——算是退了一步,现在不杀窦建德,等曹旦等都降了,再杀这厮。话到曹旦,不妨多说一句。曹旦原先是驻在信都,他是窦建德的妻兄,於是在窦建德亲领兵来迎击李善道后,他被窦建德调回了乐寿坐镇。窦建德前时檄令乐寿出援,命令就是下给的曹旦。

于志宁仍是反对,说道:“方今大乱,群雄争鹿,正是以仁义招徕人心之时!窦建德既降,若先用他得曹旦诸辈之降,而后竟又杀之,於明公声望何!敢有再降者乎?仆意绝不可为。”

客观地讲,薛世雄、于志宁两人的建议各有道理。

窦建德经营冀北已有时日,其帐下兵强马壮,要谋士有谋士,要武将有武将,早已是一方势力。这一场会战,李善道虽是胜了,但窦建德这方势力,或言之他这个军事政治小集团的实力,其实没有多少的损失。重要的文武部属大多没死,兵力也还有数万。则这种情形下,如果留着窦建德不杀,李善道此后一直打胜仗还好,一旦遇挫,确是有窦建德趁机反叛的可能。

从这方面出发,杀了窦建德,是个好的选择。

窦建德这个军事政治小集团,靠的主要是窦建德的能力,王伏宝等只是军将,没有政治上的才能,宋正本等则是旧为隋官之降吏,尽管有些政治才能,但与王伏宝等不是同路人,他们得不到王伏宝等的拥戴;又窦建德没有子嗣,亦即没有可继承他地位的人。这样,只要将窦建德杀了,就像薛世雄说的,王伏宝、宋正本等“群蛇无首”,确乎是就成不了问题了。

但换一个方面,于志宁说得也对。

你先用窦建德招降了曹旦等,接着又杀了他,背信弃义,以后谁敢再投降你?并且,这也会激起王伏宝、曹旦等的愤恨和不安,除非把他们也都再全杀了,不然就是在身边留下了后患。

原本的时空中,窦建德被杀后,也确乎是范愿等因此惊惧不安,因“刘氏当王”的童谣,拥立了刘黑闼为主,重新聚众举兵,窦建德故将旧吏纷纷响应,河北之地,由此而再起战火。

这一段历史上发生过的事情,李善道亦是清楚。

於是在听薛世雄、于志宁两方的意见过后,他摸着短髭,做出了自己的决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