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灵异 > 天命:从大业十二年开始 > 第三十章 窦大王受迫出战

天命:从大业十二年开始 第三十章 窦大王受迫出战

簡繁轉換
作者:赵子曰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5-07 01:02:08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第三十章窦大王受迫出战(第1/2页)

说话之人,当然是高延霸。

高延霸说道:“刚才薛公的话,司马你没听到么?窦老狗起兵以来,打过甚么大仗?一个河间城,他都打了月余!怎能与郎君帐下的虎狼之师相比?他别说三四万众了,他就是倾巢而来,十万之多,就以我军两万精锐与之相斗,他也不是郎君的对手!”

于志宁说道:“话虽如此说,然敌众我寡,明公,仆愚见,还是三思为宜。”

“薛公,你是何意?”李善道问薛世雄,说道。

却薛世雄虽是败将,可他系将门之后,沙场的经验丰富,又不但与窦建德交过手,并且现也还了解李善道军的战力,故而,对他的意见,李善道是较为重视。

薛世雄抚摸着胡须,忖思了良久,说道:“老夫原本以为,明公的意思可能是继续攻略渤海,是以老夫适言,‘便窦建德率部东来,也定无功而返’,但未料到,明公居然是意图与窦建德决战。……决战的话,我军兵力确不如窦建德多。然以老夫愚见,高将军所言甚是,窦建德部众虽多,却其兵少纪律,军械亦不足我军精良,这场仗,如能运筹得当,也不是不可一打。”

“薛公,‘运筹得当’怎么讲?”

薛世雄说道:“得有两个前提,我军先等做到,之后这场决战才可打。”

“敢问薛公,哪两个前提?”

薛世雄说道:“第一,就是司马提到的‘窦建德有乐寿之援兵随时可到’。若果窦建德如明公所料,引三四万众来战,我军固不惧,然其若再有援兵,我军的兵力可就是真的不足了啊。所以,窦建德后有援兵这点,须当先做解决。”

“这一点不难解决。他有援兵,我军也有援兵。清河近在咫尺,文相兄回到清河后,我可调其来援。此外,陕、虢既然已经稳住,不需调兵往援,贵乡也可再遣兵马来相助我军。”

薛世雄说道:“这第一条,的确是好解决。还有第二。”

“第二是何?”

薛世雄说道:“这第二,即这场仗在什么地方打。”

“薛公意是?”

薛世雄说道:“首先,这场仗不能是攻坚战,我军兵力已没有窦建德多,若再攻坚,此战就没法打了;其次,即便是我军也可有援兵,但目前我军所处的这个位置,不太有利於我军,西边的信都、北边和东边的渤海,皆窦建德之地,我军现所处的位置,等於是被窦军半包围在了其间,一旦与窦建德决战,很可能会陷入三面皆敌的险境,是以,作战位置的选择甚为重要,这场仗,我军必须要选一个相对有利於我军的地方打,得将地利占住。”

不愧是沙场老将。

薛世雄这第二条的两点,提的都非常好。

不能攻坚这点,不必多说。

尤其第二点,得选择一个“相对有利於李善道军的地方打”,说到了李善道的心窝里。

诚如薛世雄之所指,当前的局面,从整体的战场形势上看,是有利於李善道,不利於窦建德的;可从平原这块儿的局部战场形势上来看,一旦在此两军决战,却则是利於窦建德,不利於李善道。西、北、东三面都是窦建德的地盘,平原郡的郡治安德等县,虽现已被高曦、薛万彻等打下,可到底是新得之地,如果此战,李善道能够打胜,还且罢了,若是他战败了,处在这个三面皆敌、安德等县新得之地的不利环境中,他乃至可能连退都退不了,全军覆没。

李善道身子前倾,聚精会神地听着薛世雄的分析,听到这里,问道:“则如薛公之见,战场选在何处,对我军有利?”

“老夫有上下两个建议。”

李善道说道:“薛公请说。”

“退至安德,寻机与窦建德在安德、长河一带决战,是为上选。选择此地决战,两利於我军。向西南不远就是清河郡界,我军胜则可进,负则可退,进退自如,此一利也;窦建德若欲攻我军,必须得先渡永济渠,我军可趁其渡河之机而攻之,此二利也。”

如前所述,永济渠的最北端在涿郡的蓟县,正是从平原郡、渤海郡的西部流经。窦建德无论从乐寿,抑或信都来,要想入平原郡腹地,包括东光、胡苏等县在内,都必须要先渡永济渠。

李善道摸着短髭,沉吟了片刻,继续问道:“敢听薛公的第二个建议。”

“便在胡苏、南皮之间,与窦建德决战。选择此地决战,永济渠之利,我军依然可有;然若被窦建德别遣一部,夺下安德,我军后路断矣,却是不利於我军之一处;此地北、东邻渤海,渤海的王小胡部也能赶来参战,或会对我军形成两面夹击,此不利我军之二处,故此为下选。”

李善道点了点头,目落地图,看了多时,顾问帐中余下诸人:“薛公之议,公等何见?”

……

“都不要再说了,孤意已决!”窦建德拍板说道。

宋正本、凌敬等齐声问道:“敢问明公,是何计议?”

“阜城,非得是孤亲率军往不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三十章窦大王受迫出战(第2/2页)

凌敬说道:“明公,且请再作三思!明公为我三军之主,千金之子,坐不垂堂,况乎明公之尊?李善道虽下安德等县,料其兵锋,现必已钝,渤海之危,实只需任一上将往援即可!若战之不利,明公再亲往,不为迟也。而若明公现即亲自将兵而往,胜且不言,倘有小挫,何以是好?势必会牵连全局!刘黑闼、宋金刚、罗艺等闻讯,焉不会俱来犯我?则岌岌可危矣!”

却原来,兵分两路,一路往弓高,一路由窦建德亲率,往阜城,以救援渤海之此策,尽管已经定下一天多,且窦建德也已经传下令去,命令各部做开拔进战之备了,但在其高层内部,究竟窦建德要不要亲自出马这件事,宋正本、凌敬等还和窦建德没有达成一致的意见。

宋正本、凌敬都反对窦建德亲将兵出战。

王伏宝等将,则是赞成。

窦建德说道:“五郎等说的对!凌公,只从表面看,我现确是陷入四面环敌之窘状,然这四面之敌,其实唯李善道一人耳!宋金刚、魏刀儿、罗艺诸辈小儿,不足为虑;刘黑闼,李善道之部将也。只要先将李善道击败,不仅渤海之急得解,其余各面之危,也自得解矣。

“李善道今屯胡苏,其东、其北、其西,皆我军环绕,此是地利在我!侦报已详,其所率部只两万余,我今将率之出战者,近四万众,兵力为其将近两倍,再加上渤海、信都可调之兵,兵力更将达到他的两倍多,此是势众在我!地利、势众,我悉有之,今我往战,何虑之有?”

宋正本说道:“明公,话是这般说,然李善道长於用兵,其众精锐,张青特、石瓒,明公帐下之悍将也,部万余众,一战而竟被其全歼,张青特身死,石瓒重伤!殊不可轻敌啊!”

“宋公!你只见其一,未见其二啊!”

宋正本问道:“明公此话何意?”

“我这次,必须要亲将兵往战李善道,一个缘故,实也正是因为张青特、石瓒之败。张、石此败,使我军军心震动。宋公,我来问你,这种情况下,我若再不亲自出征,军心谁能安稳?”

宋正本张了张嘴,对窦建德此问,无话可答了。

窦建德转看凌敬。

凌敬也被问住了,亦是无话可说。

窦建德说得不错。张青特、石瓒的这一败,确不是寻常的一场败仗可比。

张、石两将,皆窦建德帐下的有名虎将,在窦军中威望不低,此是其一;一场仗被歼灭了万余人,要知窦军的能战之士,总计现也不到十万,其余的各部获悉,对他们会是多大打击?他们对李善道会产生多大的畏惧、忌惮?此是其二。

且则更要命的是,摆在窦军各部面前的,如今尚不止是张、石的这场凄惨败仗,另外还有什么?还有就是窦建德自说的,他们现在已是“陷入四面环敌之窘状”。

就窦军的军心而言,“军心震动”这四个字,窦建德说的都还算是好的。

其帐下各部,而下严重点说,已经不是“震动”,不少部曲已然是“惶惶”了。

这般的一种情势下,设问之,窦建德还能放心再只任“一上将”前援渤海,往战李善道?

他不是不知道他身为“主公”,不可轻动的道理,可局势逼迫他,非他亲往不可!

宋正本、凌敬等无言再谏。

窦建德振袖起身,说道:“最新军报,李善道既下安德等县,仍主力驻在胡苏,遣兵一部,已入渤海,分兵千人入驻进了南皮,余者东向饶安。王薄已渡河,现抄掠於阳信、乐陵间。决不能容李善道部与王薄合兵!已经耽误了一天多的时间了,不可再做迟延。明日就出兵!”

南皮县,在胡苏县的北边,两县城相距很近,四五十里。南皮县的东南边,是饶安县。饶安县向北,就是乐陵县,乐陵再向北,即是渤海的郡治阳信县。阳信县再向北,就是黄河了。

“遣兵一部”,指的是李善道昨天下午,刚遣出的一部约三千人的兵马,千人入驻了南皮,以增强高元道守城的能力,其余两千人,在向饶安方向运动。

……

时间回到昨天。

薛世雄讲完了他的两个作战位置的选择建议后,李善道询问于志宁、赵君德等人何意。

诸人大都赞成薛世雄的第一个作战位置选择。

李善道在诸人表达完意见后,却与诸人的大致意见不同,他说道:“选安德为决战战场,确实对我军有利而无弊。但有一点,窦建德不会看不到安德对我军的有利!若将战场选择此地,恐怕他就不敢渡永济渠,来与我决战了。最大的可能是,我军与他军将对峙永济渠两岸。

“因而,薛公此选,虽然上选,不可用之。要想诱窦建德渡永济渠,敢来与我决战,薛公之下选,反倒是上选了。我意已决,就选择胡苏、南皮间,与窦建德决战!”

一语既出,帐中众人望之,但见李善道英气毕露,豪气若直冲云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