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灵异 > 天命:从大业十二年开始 > 第十二章 王君廓狡诈卖友

天命:从大业十二年开始 第十二章 王君廓狡诈卖友

簡繁轉換
作者:赵子曰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5-07 01:02:08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第十二章王君廓狡诈卖友(第1/2页)

“大王亲率主力,已渡涑水,所伏兵之地,距虞乡数十里。你我只要能将姜宝谊、李仲文部挡上个一天半日,大王主力就能到达。这不是大王深恩,又给了你我一次立大功的机会么?”

王君愕说道:“将军,话是这么说,但姜宝谊、李仲文部众两万,姜宝谊部且颇有从李渊起兵的老卒,姜宝谊是李渊起兵时的左三统军,又有骁勇之名,而我部主力才三千,虽有王敬之等部可用,……然而将军,一则王敬之等部乌合,不堪大用,二则,这几天王敬之他们可有点不对劲啊!只怕是也不敢用他们。这样一来,这场阻击战恐就不像将军想的这么乐观了。”

这两三天,王敬之等虞乡群盗的盗首,的确是不太对劲。

与王君廓、王君愕等见面时,彼等时常眼神游移,言辞闪烁,私下更夜夜相聚,窃窃私语。

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原因不言自明,肯定是与王君廓以“群盗”为饵,诱元君宝中计有关。

王君廓“哼”了声,说道:“要非老子临机应断,妙置计策,元君宝、元仲文这俩贼厮岂能轻易中计?彼等贼辈,又岂能因此得立功劳?彼辈功劳,老子已经报与大王,大王的封赏也已经下来。若知晓感恩,老老实实的,也就罢了;倘若不识好歹,妄图生变,哼哼,老子眼皮底下,又岂能容之?君愕兄,你就放宽了一万个心吧!有老子坐镇,他们翻不起什么大浪。”

王君愕听了,心中稍安,但仍忧虑说道:“将军英明,但防人之心不可无。毕竟彼等而下已有异状。仆之愚见,此次迎击姜宝谊、李仲文部,最好是不是就不要用王敬之等部参战了?”

“君愕兄,你这又说的是甚么话!”王君廓连连摆手,说道。

王君愕问道:“将军何意?”

王君廓正色说道:“此正用人之际。老子不仅要阻住姜宝谊、李仲文两部,老子刚不是才说过么?老子还要借此机会,再为大王立下大功,重创姜宝谊、李仲文两部!少了王敬之诸辈,老子的大功怎么立?此战阻击,说不得,君愕兄,你我仍得……,嘿嘿,再送他们一场功劳。”

“……,将军,怎么再送他们一场功劳?”

王君廓踞坐席上,大模大样地招了招手,笑道:“兄近前来,听俺细说。”

……

兔落乌升。

初夏时节,连日无雨,今天是个大晴天,虽然上午,阳光已炽,不过有风,微风拂面,却不觉炎热。官道两边的田野,绿意盎然,不是麦子,而是过腰高的野草、野燕麦如浪。

行军的步骑队伍经过时,惊飞起群群的雀鸟。有只乱窜的兔子,奔到了道边,好在反应得快,赶在瞧见它的兵卒抓前,及时回身,躲进了浓密的草丛中。

不远处是个乡里,寂静悄然,无人进出,也听不到犬吠、鸡鸣。一座废弃的亭驿,坐落在几棵大槐树下,瓦顶塌了大半,露出梁木,燕巢空悬在朽椽间,风吹动铜铃,叮当声显得凄凉。

中军队中,大旗之下,策马前行的姜宝谊,收回了打量左近的视线,眺向前方。

笔直的官道通向虞乡城外。

昨天到的桑泉,此处已入虞乡境,离虞乡县城不到四十里远了。

能数马并行的官道上尘土覆盖,以前过往车马的印迹深深碾入路中,可见太平时交通的繁忙,却当下,战乱已使繁华不再,除了道旁沟中的白骨、饿殍,还有荒废的田地,一个人影不见。

骅骝马打了个响鼻,转过酸枣林,一大片桑田出现眼前。

老桑树的荫影遮掩了田垄,翠绿的桑叶如云,在风中轻轻摇曳,枝头的桑葚熟透,紫红如珠,随风洒落,染红了泥土。往年这时节,该有戴竹笠的妇人踩梯采桑,而今却只见鸟雀啄食。

风从桑叶上掠过,吹向远方的虞乡城,吹向更远方的山川。

姜宝谊尽管是武人,年轻时在太学求过学,也曾读过圣人之书,知晓民生多艰,从李渊起兵以今,转战河东、关中,处处所见,方下却多是这番景象,亦不禁心生感慨。

战火连天,民受其害,何时才能重归安宁?

李渊抚须微笑、宽容大略的形貌浮现在他脑海。李渊应谶纬,上得天命,家世贵胄,为海内望,这天下,必归李氏。自己务必要尽力佐助,以期能使这天下早日太平罢!

数骑沿着行军大队的边沿,从南边疾驰而来,穿过桑田,勒马大呼:“将军,军报!”

姜宝谊收住思绪,打马从旗下过去,问道:“王君廓部的贼情打探清楚了?”

“禀将军,王君廓部进至虞乡城西北,依托丘陵,构筑了防线。小人等远远观之,其列阵之众,约四五千数,多步卒,少骑兵,阵型三层,并不严整,旗帜散乱,似有仓促应战之态。”

姜宝谊问道:“距我军还有多远?”

“禀将军,不到二十里。”

姜宝谊点了点头,令道:“再去细探。”等着几个斥候去后,吩咐左右,“请李将军来见。”

李仲文部行在前头。便有亲从军吏去请李仲文。

不多时,三二十亲兵的护从下,李仲文骑马赶来,下马行礼,说道:“将军,斥候侦报,将军已获悉了吧?王君廓部列阵在前,意阻我军通过。”

“俺已获悉。请将军来,正为议此事。”

李仲文问道:“敢问将军,可已有应对之策?”

论以出身,李仲文比姜宝谊高贵得多,但论李渊的亲信程度,李仲文不如姜宝谊。姜宝谊是从李渊起兵的元勋,李仲文是后来从投,且则李仲文还是李密的从父,李密与李渊现虽尚未为敌,然敌对之势已成,故在军中,姜宝谊的地位更重,他们这两部援兵,乃姜宝谊为主将。

姜宝谊是沙场宿将了。

李渊起兵前,他就跟着李渊在太原剿贼,李渊起兵后,西河、霍邑等战,他又皆有参与,屡立战功,加上他性格刚强,因对王君廓,即便王君廓败了元君宝、元仲文一仗,他并无怯惧。

“李公,王君廓本部只三千兵,余则虞乡群盗,不值大虑。适斥候报云,其阵松散,显系仓促应战,意欲以虚张声势阻我军前行而已。俺意,你我两部两万精卒,若是合力,直捣其阵,必能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破之。其若溃散,就乘势追击,务必全歼,以扬我军威。公意何如?”

李仲文迟疑了下,说道:“王君廓可用之兵,只有其本部三千,我以两万之众攻之,固然胜算极高,可李善道部主力,根据军报,已将至蒲坂,如果他分兵来助王君廓,我军也许就将两面受敌。将军,仆之愚见,以我精锐径攻王君廓阵,此策可行,然为防李善道部援助,同时宜分兵一部,护我侧翼。如此,既可破王君廓,又可防李善道突袭,当得确保万无一失。”

“将军虑事周全,此策甚是!”姜宝谊刚烈,是个果决之士,不会拖泥带水,接受了李仲文的建议,当即决定便就做出,下令说道,“就集合你我两部主力,攻王君廓,分兵五千,护卫侧翼。李公,攻王君廓部,俺亲督之;侧翼护卫之任,就托付与公了。”

因是昨晚已在桑泉休整过,将士并不疲劳,两人议定后,便不再另令将士休整。

先将各部将校召聚,将两人商定的计策告与知道,旋即姜宝谊就军令下达,命整备兵马,分为两部,一部随姜宝谊攻王君廓阵,另一部由李仲文率领,随从侧翼,以防不测。

诸将领命而去。

兵马齐动,战鼓擂响。

两部两万部曲在其各部将校的指挥下,跟随本部旗帜,就地以官道为轴心,散向两面田野,变行军队形为进战队形。甲士披甲,骑士上马。约用了半个时辰,两路人马调配完毕。

姜宝谊自引主力万余,长驱直进,径赴前方十余里外的王君廓部阵地。

李仲文引五千步骑从行侧后,既防李善道部突袭,又随时策应主力。

只且说姜宝谊所率的这路主力,其内的骨干力量尽是从李渊起兵的老人,打河东、入关中,所向皆下,仅在蒲坂稍微受挫,实是常胜之师,又都已知前边阻击的敌人只数千,且多群盗之流,由是行进间,人人奋勇,个个争先,盾牌如墙,枪林似火,士气高昂,气势如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十二章王君廓狡诈卖友(第2/2页)

急行十几里地,王君廓部所列的阻击阵地,已然在望。

见其阵人数不少,的确是如军报所报,得有四五千人,但亦如军报所言,旗帜不整,衣甲杂乱如秋后枯草,勉强列成的三层方阵中,插着一面“骠骑将军王”字样的将旗,复有数面“替天行道”之类的贼旗。姜宝谊令军士稍息,展开布阵,亲自策马至军前观察,看之稍顷,冷笑与从将说道:“此等乌合之众,何堪一击!传令三军,随俺冲锋,一举破敌!”

三四骑驰出王君廓阵,提着长槊,向着在列阵的姜宝谊部指点,一副挑衅模样。

姜宝谊侧耳听之,约略听到了这几骑的叫骂声,但并不为所动,只是冷眼相待,等到部曲列阵完成,而这几骑犹未退走,遂喝令说道:“贼子焉敢搦战!谁为本将取彼等首级?”

话音未落,一将应声而出,手持长槊,驱马疾驰,杀将而向。此数敌骑没有应战,胡乱射了几箭,转马回走。杀出这将是姜宝谊军中勇将,打宋老生时,随从李建成,便曾立下赫赫战功,他马快追上,长槊挥舞,险险将一敌骑挑落马下,余者惊惧,四散逃窜。

对面王君廓阵中,稀疏的箭矢射出,将杀出这将逼退。

杀出这将虽没有斩获,被王兵逼退,姜宝谊却是大喜,说道:“果是乌合,号令不肃,我大军未动,彼已自乱阵脚,弓手乱射。传令进战,骑兵冲其左阵,步兵攻其中阵!”遥指“骠骑将军王”的将旗,说道,“王君廓必在彼处,拔旗者重赏,斩擒王君廓者,擢三级!”

百面战鼓齐鸣。

千余骑兵卷起尘土,如猛虎下山,直扑王阵左翼。万余步兵紧随其后,步伐整齐,盾牌高举,矛尖寒芒汇成铁壁,弓箭手挽弓而射,箭雨落向王阵,呐喊声压住了鼓声,震天动地。

王阵一阵骚动,唐军还没冲到近前,两边尚未接战,其前排的兵士已开始退却。

姜宝谊密切关注着王阵的情形,见到此状,大呼令道:“贼阵已乱,乘势进击,勿使其有喘息!弓箭手持续压制,步卒各队加速推进,骑兵分割包围,务必一举荡平贼部!”

王阵的弓箭手,草草地射出了两轮箭矢,却对冲锋的唐军步骑毫无威胁,箭矢多落空地。其前排的兵士愈发慌乱,有的丢掉了盾牌,掉头逃跑。唐军士气大振,步骑并进,转瞬杀到!

甫一交战,三层王阵的第一层阵地,就被鼓勇奋进的唐军戳出了十余处缺口。

倒也不是所有的王阵兵士俱皆怯懦,亦有勇悍者,挺矛挥刀,企图抵抗,但寡不敌众,被配合默契的唐军各队分割包围,逐一击溃。刀与盾牌相碰,火星四溅;长矛刺透戎衣,鲜血飞迸。敌我将近两万人马,一攻一守,激烈的白刃战展开,嘶吼声、兵器交击声混成一片!

姜宝谊催各部进击的命令不断,自亦骑马,在亲兵的护从下杀上战场。坐骑踏过王兵的尸体,马蹄铁踩断了尸体的手指,血肉模糊。他挥槊刺死一敌将,高声呼喝,激励士气。唐军将士见主将亲自上阵,斗志更旺,骑兵唿哨着,撞穿王阵,步卒如铁墙般推进,收割王兵。

战不移时,王阵的三层阵地,右翼在唐骑的穿插、践踏间最先溃散,中阵挡不住唐军的猛烈进攻,随之亦宣告崩溃,仅存的左翼受到波及,也难以再做反抗。

乱马交枪中,姜宝谊瞧见“骠骑将军王”的敌旗,摇摇晃晃地向着南边撤退,挥槊指向,厉声喝道:“王君廓欲遁,不可使其走脱!我军已胜,诸部追击,全歼贼众!”

将是一军之胆。

尤其敌我交战的时候,生死悬於一线,将士们压根没有过多的时间思考,只能依靠本能和训练作战,此其一;将士们分处战场的局部,看不到战场的全局,只能靠将旗的号令判断形势,此其二,因而在这个关头,如果本军主将的将旗动摇、撤退了,则整部的兵马势必紧跟着便会溃乱、瓦解。纵仍有坚持战斗者,也会因此而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只能任由敌人宰杀。

於是,王阵的数千将士,一见“骠骑将军王”的将旗逃撤,再亦支撑不住,纷纷弃械奔逃,溃不成军。唐军将士已经不需要姜宝谊的军令,自发追击,乱砍乱杀,一路南下。

……

从护在主力左侧后数里远的李仲文部中,李仲文立马高处,远望战况。

见王阵大败,李仲文起先也是甚喜,但接着又见唐军步骑追之不舍,再又前眺,前边十来里外是处山谷,於是忽觉心惊:“兵法云之,‘穷寇勿追’!速报请姜将军慎追!”

……

追击的势头已形成,唐军将士杀红了眼,早不成阵型,失去了组织,实是不易说停就停。

又姜宝谊身在追击的万余步骑中,找到他也不容易。

李仲文的进言报到他处时,唐军的前队已追着败兵涌入了谷中。

姜宝谊骑的有马,追击得快,也已到了谷口。听得李仲文的劝言,他望谷中张了张,见得谷内地势狭窄,三面山壁陡峭,树木丛生,心中一凛,深知此乃兵家险地,李仲文所进之言不是没有道理,求得大胜的热血下头,急驻马止步,高声令道:“传令,不得再追!”

早是晚了!

谷中东崖滚下一根根的浸油巨木,遇火即燃,追入谷中的唐军前队将士,骤逢此变,措手无备,穿着的铁甲顿成火笼;西壁数百张硬弓齐发,箭簇裹着腐毒马粪,中者创口溃烂;北坡上新的一面“骠骑将军王”的将旗招展林木中,千余王君廓本部的伏兵杀出!

败退入谷的数千王兵,部分仍在奔窜,部分转头杀回。

唐军前队被困谷中,进退维谷,惨叫不绝,铁甲被火吞噬,箭雨如蝗。

原本的追击,顿变成了遭伏。

姜宝谊大叫了声“中计矣”,赶忙一面阻后队的唐军入谷,一面不顾亲从将校的劝阻,奋然呼道,“中计之责在吾,累使将士受伏,怎可不救”?率领亲兵,身先士卒,杀入谷中救援。

谷中火光冲天,浓烟滚滚,唐军三面受敌,进无可进,退则拥挤混乱,短短时内,伤亡惨重。

姜宝谊虽然勇猛,难以力挽狂澜,反复冲杀,击退了数波北坡上杀下的王部伏兵的进攻,但终因谷中地窄,撤退不便,冲入谷中的数千唐兵,他没法救出,反将自身陷入了敌围。亏得李仲文率部赶到,又组织了精锐,进到谷中接应,这才总算是将他救出,他没有也折在谷中。

后世时间,下午三四点钟时,丢下了至少数百战死同袍尸体、狼狈撤出山谷的唐军前队,合以后队、李仲文部,北退十数里,重新整队。清点人马,伤亡千余。

姜宝谊的衣甲尽染血迹,横刀卷刃,面上满是烟尘,回望谷中火光未熄,悔恨交加,却是对元君宝、元仲文为何被王君廓击败的缘故,多了些知晓:“贼厮狡诈,本将之过!”

整兵此地,正是刚才“大败”王阵的战场,清风习习,拂过遍地遗矢,血迹斑斑,王部被杀将士的尸骸还乱七八糟的横倒在地,适才士气高涨的唐军,此刻却士气低落,疲惫不堪。

李仲文问道:“将军,底下怎办?”

“且先休整一夜,救治伤员。明日探得王君廓部贼情,再作谋划。遣吏今晚去蒲坂,将你我此败,禀与独孤公,若蒲坂局面允许,请他调部北上,与我军对王部形成夹击。”

……

“敬之贤兄,恭喜你了!今日这一仗,兄等又立下大功!前次功劳,大王赏贤兄等了锦帛五百段,这次大胜,大王定会加倍犒赏,金银珠宝,绫罗绸缎不在话下。兄等威名远扬,日后封侯拜将,指日可待!只望到时,贤兄可不要忘了愚弟啊!”王君廓拍着王敬之的肩膀,哈哈笑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