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灵异 > 天命:从大业十二年开始 > 第六章 三敌欲歼重佯攻

天命:从大业十二年开始 第六章 三敌欲歼重佯攻

簡繁轉換
作者:赵子曰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5-07 01:02:08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第六章三敌欲歼重佯攻(第1/2页)

姜宝谊是跟从李渊起兵的元勋。

他是秦州上邽(今甘肃天水)人,其父姜远,仕北周为秦州刺史、朝邑县公。

姜宝谊年轻时曾游学太学,但他好武,不是学习的材料,就以勋贵子弟的身份,荫为左翊卫。

——左翊卫是扈从天子的侍卫官名,与亲卫、勋卫同属掌“宫禁宿卫”的十六卫中的左右卫统带,并称“三卫”。比之同样是李渊曾经担任的亦是侍卫天子的千牛备身,以及李密曾担任的东宫千牛备身,“三卫”与之有共同点,便是俱为高门子弟才能担任,但也有很大的差别。一是两者的所属不同,千牛备身等属左右备身府;二是千牛备身的地位更高,正六品,是直接服务於天子身边的亲随高级武官,员额也少,才员额十二人;“三卫”主要负责宿卫值勤、宫殿及京城警备,属外军宿卫体系,亲卫、勋卫、翊卫的品级分是七品、从七品、正八品,总员额近五千人;三是要求的出身不等,千牛备身非得是李渊、李密这样的顶尖门阀贵族子弟才能出任,亲卫、勋卫、翊卫分别从二品至五品官员的子孙中选拔任用。

左翊卫在“三卫”中的品级最低,四品孙、五品及上柱国子弟、勋官二品及散官五品以上子孙都可出任。却是只从姜宝谊早年的这段经历就可看出,他也是个出身不错的贵族子弟。

其后,他以积劳迁鹰扬郎将,得领府兵,他的军府就在太原,再之后,就从李渊督盗太原。

李渊起兵时,他已深得李渊信赖,被授为左三统军。

所谓“左三统军”,李渊起兵后,组建大将军府,将所有的部队分为左、中、右三军,其中左、右两军各设三统军,共六统军。左统军三人,各是长孙顺德、王长谐、姜宝谊,归李建成统领;右统军三人,各是刘弘基、窦琮、李高迁,归李世民统领。

再又接下来的征战中,姜宝谊先是随从李建成、李世民攻过西河,继而在霍邑参与了歼灭宋老生部此战,俱多建功劳,现已被李渊拜为永安县公,出任长安朝中的右武卫大将军。

李仲文,不必多言,如前文所述,他是李密的从父。投到李渊帐下后,也颇得李渊重用。

河东地界内的唐军主力,大致两部。

一部是太原的驻兵,一部便是围攻蒲坂的独孤怀恩部。

河东外围的唐军兵马,主力大致也是两部。

一部即姜宝谊、李仲文所部,系在黄河西岸,约万余人。

一部是驻在潼关的本李建成、刘文静所统之部。却潼关此部唐军,因杨广被弑的消息传到了长安之故,李建成、刘文静现都去了长安,留下之步骑,约两三万数,目前的主将是王长谐。

……

听得李善道提问,堂中安静了片刻。

资历老的王须达、黄君汉、高曦、高延霸等,还有屈突通等都尚未出声,一人当仁不让,起将身来,赳赳然的向着李善道行了个礼,便大声答道:“大王,臣以为,姜宝谊、王长谐两部唐军,姜部兵少,王部兵多,但对我军攻取河东郡的威胁来讲,反而姜部的威胁为大。”

众人看之,答话之人是王君廓。

李善道摸着短髭,问道:“为何这么说?”

王君廓答道:“回大王的话,两个原因。从河东郡西渡河,援独孤怀恩部,相对容易;然如从潼关渡河,只要我军提前扼住渡口,王长谐这贼厮就不易能渡,此其一;潼关、永丰仓皆为要地,只要大王令秦总管等兵出弘农,作势西进,王长谐这厮鸟,也必然就不敢轻出北上援独孤怀恩部,此其二。故臣愚见,对此两部唐军,我军该当以姜宝谊、李仲文部为重。”

分析得不错。

河东郡西界,也就是与黄河相接的地段,南北长两百多里,可供大军渡河的渡口共有三个。一个就是蒲坂,另外两个是北边的汾阴、龙门。既然能够渡河的渡口多,——不算蒲坂,还有两个,这两个渡口又都是在河东郡的西北方位,李善道部入进河东后,则是处在南、东,鞭长莫及,没办法掌控,则姜宝谊、李仲文部自便可轻松地渡过黄河,赶来支援独孤怀恩部。

潼关这边则就不同了。

此处位在蒲坂的南边,李善道兵马从南、从东进到河东郡后,能够将其对岸的渡口控制住。这样,潼关、永丰仓的王长谐部,当然就没办法能够得以渡过黄河,往援独孤怀恩部。

地理形势上是如此,再一个,也如王君廓所说,潼关、永丰仓战略位置紧要,关系到关中的安危,比之河东郡之得失,这两个地方更不能有失,亦确实是只要秦敬嗣等部作势西进,料就算是黄河能够可渡,王长谐轻易之间,他也不敢遣派过多兵马北援独孤怀恩部。

“卿言甚是!王长谐在不得李渊令旨的前提下,我亦料他,必不敢轻举妄动。这就给了我军攻灭独孤怀恩部的时间差。但是姜宝谊、李仲文部虽兵不及王长谐部多,亦万余众,姜宝谊堪称勇将,若是他两人来援独孤怀恩,君廓,你有何策可以应对?”

王君廓甚有睥睨之状,豪气地回答说道:“大王,臣已思量妥当。我军入河东之际,臣愿领兵一部,急赴汾阴、龙门南下蒲坂的必经之地,若姜宝谊、李仲文胆敢来援,臣以逸待劳,便给这两个贼厮一个迎头打击!不需兵马太多,三千精卒,臣就定能为大王将其两部阻住!”

李善道摸着短髭,笑道:“将军壮志凌云。”问王须达、屈突通等,说道,“君廓此策,何如?”

王须达这是头次见王君廓,多瞅了他几眼,心中暗道:“听说此人於从刘黑闼攻襄国等郡之历战中,骁勇敢前,屡次陷阵溃敌,数建奇功,得了二郎……,大王的不少封赏。今日相见,却怎这厮高气大言,颇有目中无人之态?”答复李善道所问,恭谨地说道,“大王,臣以为,姜宝谊有名将之称,李仲文亦非庸夫,实乃不可轻视。王将军虽壮志,但若姜、李两部联军而来,万余之众,恐非三千兵所能抵挡。臣愚见,宜谨慎为上,不可大意轻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六章三敌欲歼重佯攻(第2/2页)

屈突通说道:“大王,虞乡是从汾阳、龙门往援蒲坂的必经之地。既然王总管已为大王招得虞乡群盗,臣窃以为,王将军若能联其众,再配合我军精锐,扼以虞乡南部之山,‘以逸待劳,等姜宝谊、李仲文两部到时,给以迎头痛击,将其拦截’此策,似也倒非是不能一用。”

王须达看了眼屈突通,没再说话了。

李善道微微颔首,沉吟说道:“三郎言之有理,姜宝谊、李仲文部曲万余,确实不可轻觑,但君廓之策,如屈突公所言,亦不是不能一试。”

黄君汉倾向赞同王须达的意见,担忧地说道:“大王,如能截击住姜宝谊、李仲文两部,固是最好,可万一没能阻住他两部呢?独孤怀恩部近两万众,我军能用之兵力,合以王总管、季将军和臣等所部,总计也才四万余。臣恐短时内,或是难以将独孤怀恩部迅速歼灭。如果不能将其迅速歼灭,而姜、李联军又突破我军阻截援到,这场仗,就不好打了啊!”

——“王总管”是王须达,“季将军”是季伯常。出战前就已决定,王须达、季伯常、黄君汉三部从行征战,河内的守御由李育德负责。

“黄公,你是什么意思?”

黄君汉说道:“臣愚见,与其只以少部兵力,阻击姜、李,何不调集重兵,先不以独孤怀恩部为主,而全力将姜、李两部歼灭?转回头来,再攻独孤怀恩部。”

王君廓的建议是打阻击战,一边主力进攻独孤怀恩部,一边用部分兵力拦截姜宝谊、李仲文部。黄君汉的建议,很明显了,是以打援为主,先消灭姜宝谊、李仲文,再消灭独孤怀恩部。

两个建议的出发点不同,各有可取之处。

王君廓瞧了眼黄君汉,他知黄君汉是谁,也知黄君汉现在李善道军中的超然地位,可他并没有因此就放弃自己的主张,摸着胡须,说道:“大王,臣以为,黄公此策,确实谨慎,然却不知黄公有无虑到一点?便是姜宝谊、李仲文部万余众之多,我军即便全力进攻,怕也不好一举将之歼灭。若战事拖延,陷入对峙,孤独怀恩岂会不往相助?至其时,我军就将陷入腹背受敌之局!故臣以为,对姜宝谊、李仲文部,还是以阻击为主是宜!”

黄君汉说道:“蒲坂城中,有尧君素仍在坚守。即使我军不能很快地将姜宝谊、李仲文两部消灭,有尧君素为威胁,料独孤怀恩也肯定不敢倾力往援姜宝谊、李仲文。”

王君廓不以为然,反驳黄君汉,说道:“尧君素兵才数千,困守孤城至今,已好几个月!他现是自守尚难,又如何会有胆子反攻独孤怀恩部?俺若料之不差,如是真出现了独孤怀恩援助姜宝谊、李仲文的局面,尧君素最有可能做的事,不是为我军牵制独孤怀恩,而必是会坐观我军与姜宝谊、李仲文、独孤怀恩部鏖战,以取渔翁之利,使他能够保全蒲坂。是以,一旦我军与姜宝谊、李仲文两部陷入僵持,独孤怀恩部的援兵定然是能够很快到达!”

两种意见,争执不休。

李善道耐心地听他们双方,把各自的观点都阐述明白,举起手来,示意他们安静,自抚短髭,琢磨了一会儿,改问还没有发言的高延霸、高曦、萧裕等,说道:“公等何见?”

萧裕抬眼看了看高延霸、高曦。

见高延霸虎踞席上,双手按着膝盖,原在左顾右盼,李善道问后,赔笑相向,高曦面带沉思,两人皆无有作声之意,他便起将身来,行礼罢了,笑着说道:“大王,臣愚见,王将军、屈突公、王总管、黄公诸位,所言都有理,所忧也都有理。兵法云之,‘兵无常势,水无常形’。临敌,本就没有一成不变的策略。依臣之见,王将军、黄公之策可并行不悖,皆可采用。”

“哦?元德,你此话何意?”

萧裕说道:“大王,臣窃以为,不妨先以姜宝谊、李仲文两部为用兵之对象,若能一战得胜,自是再好不过,而若不能一战得手,确如王将军所虑,独孤怀恩部必会急往援助,我军就再改以独孤怀恩部为用兵之对象,预先以精兵设伏,候其来援,待其深入,围而歼之!”

这番话说的很委婉,甚么“王将军、黄公之策可并行不悖,皆可采用”,但其话中之意,众人都能听出,他实际上是另外提出了一个新的建议。简言之,他的这个建议就是:以姜宝谊、李仲文部为诱饵,引诱独孤怀恩往援,然后将独孤怀恩、姜宝谊、李仲文等部分别歼灭。

众人听罢,皆觉此计甚妙。

既避免了主攻独孤怀恩部、或主攻姜宝谊与李仲文两部的单一风险,又利用了“独孤怀恩部急於援助姜宝谊与李仲文两部”的心理,使他之此策具有了很大的可操作性。

李善道拍案赞许,大喜说道:“元德,你之此策,妙哉妙哉!此是为声东击西,攻敌必救!”问诸人,“元德此策,公等以为何如?”

必须承认,萧裕此策,比王君廓的“主歼独孤怀恩部,以阻敌援为辅”和黄君汉的“主歼敌援”两策,的确都要高明得多。众人纷纷点头,俱皆应道:“萧将军此策,确然好策!”

就是王君廓,也没甚可反对的意见说了。

却这萧裕,是骑将,骑兵在战斗中灵活机动,所以和王君廓等相比,他在战术的思维上也就灵活一些,能够想出利用敌人援兵为饵,机动作战,真实的消灭目标实是独孤怀恩部此策。

众人悉无异议,李善道就此决定:“打孤独怀恩部的办法,就用元德此策!”起身顾视诸将,说道,“我军到河内的消息,独孤怀恩等定是已知。说不得,他们现已急禀李渊。我军需抓紧进兵,以占先机。传令三军,休整一日,明天便开拔,兵分两路,攻取绛、河东两郡!”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