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灵异 > 天命:从大业十二年开始 > 第二十三章 药师策献以雍饵

天命:从大业十二年开始 第二十三章 药师策献以雍饵

簡繁轉換
作者:赵子曰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10-02 16:28:50 来源:源1

第二十三章药师策献以雍饵(第1/2页)

正面杀来之骑,乃是高曦麾下骁将李破虏、独孤曷所率。

原来高曦南下淮阳时,念及孟让有可能不会轻易的放黑社等还郡,出於对太康安危的考虑,特分遣精骑千余前来策应高延霸,以备不时之需,此刻恰好截住了孟让与秦琼。

眼见前路被堵,孟让惊得面无人色,双手死死攥着缰绳,叫道:“叔宝,这可如何是好?前有堵截,后有追兵!”

秦琼眼觑来敌,不慌不忙,摘下酒囊,喂了忽雷驳几口烈酒,长槊横在身前,沉声说道:“总管勿忧,末将护你突围!”

见得来骑已近,他挺槊跃马,直取当先之将。这当先之将,李破虏也。他挥槊格挡,“铛”的一声,火星四溅。秦琼臂力惊人,震得李破虏虎口发麻。紧接着,秦琼反手一槊,刺向李破虏面门。李破虏慌忙躲闪,头盔却被槊尖扫落,头发散乱,吓得拨马便退。独孤曷见状,率骑从侧面夹击,秦琼毫无惧色,长槊翻飞,左挑右刺,汉骑虽多,无一人能近他身。

秦琼志在护卫孟让突围,并不恋战,击退李破虏等众多汉骑,便掩护着孟让向侧翼冲突。

已知是孟让、秦琼,李破虏等岂会甘心?率众在后紧追,高声招降,或叫道:“秦叔宝!尔已中俺家大将军之计,陷入重围,插翅难逃!尚不速降,更待何时?”或叫道:“李密背信弃义,反复之徒,败相已露,汉王求贤若渴,将军当世豪杰,何不归义,不失王侯之封!”

夜风之中,秦琼猛地勒住战马,弯弓搭箭,回身连射,箭无虚发,射翻数名追骑。

他横槊立马,瞋目怒叱,喝道:“秦某受魏公厚恩,唯知以死相报!尔等鼠辈,休要鼓噪,若敢追时,且尽管放马过来!”声如雷霆,竟惊得李破虏等人坐骑人立而起,逡巡不敢前。

恰此时,秦琼部下的内卫骠骑精锐纷纷赶到,护住主将。

李破虏、独孤曷等急忙安抚坐骑,相顾失色,皆叹:“真虎将也!”

没人再敢前追,只得任由秦琼引骑,向着孟让逃走的方向疾驰而去。

叹息过后,李破虏、独孤曷等遂引骑而进,转攻失去主将协调的孟让部溃兵,势如破竹。孟让等部兵马溃不成军,哭喊声、求饶声处处皆是。

杀至数里外,忽闻前方传来滚雷似的呼声:“高老公来也!”一声接着不声不断。众人看去,见一队汉骑觉着火把,从北边卷来,为首将领血染征袍,提着两根铁鞭,正是高延霸!

“高公!”李破虏、独孤曷皆高曦昔在府兵时的袍泽,是高曦的心腹大将,高延霸与他两人俱相识,两队人马会合,两将催马上前相见。

高延霸不及寒暄,也不及问他两人为何在此,急声问道:“孟老狗、秦老狗何在?”

两将愧然答道:“秦琼骁勇难当,末将等未能拦住,已被他护着孟让走脱。”

高延霸气恼,拍了下马鞍,怒道:“入他贼娘,怎能被他两狗走脱?传令下去,随俺追击!今日纵是杀尽孟让部,擒不到孟、秦二狗,也算不得全功!”催马向前,其部汉骑紧随其后。

便诸骑向南猛追,沿途砍杀溃兵无数。

夜色深深,高延霸又追出十余里,遥见前方烟尘,知是孟让、秦琼,却只回顾左右,才发觉身边只剩下了十余骑跟从,其余骑兵皆被逃兵缠住,没能跟上。

他不禁想起秦琼的勇武,暗忖:“秦琼这贼厮,万军辟易,又有他的内军骠骑相从,俺们这几人追上去,怕不是送死?”虽恨得牙痒痒,却也惜命,不愿莽撞,便就悻悻地勒住马,恨恨说道,“便宜了这两个狗贼。罢了!先回去收拾残兵,权暂出一下老子这口恶气!”

乃转而折返,继续扫荡溃散的魏军。

天色渐明,阳光洒在战场,放眼望去,原野之上尽是驰骋的汉军骑兵,追杀着孟让、赵佗、房献伯、黑社、周君德等各部溃兵,场面浩大壮观。魏卒或降或死,尸横遍地。

高延霸勒马於一处高坡,望此大胜景象,抚摸着虬髯,志得意满,哈哈大笑。他想起李善道与他讲过的关羽威震华夏的故事,便对从骑矜持问道:“诸公,本老公今日大破孟让,算不算‘威震华夏’?”

从骑连忙奉承,俱皆说道:“此战过后,大将军威名必传遍天下,自是华夏威震!”

高延霸听得心花怒放,笑声响彻整个战场。

……

追杀持续了一夜半日,汉军人马俱疲,方才凯旋回太康。

检点战果,共杀伤魏军数千,但因出城追击的多是骑兵,俘获不多,仅千余。黑社、周君德被阵斩,杨仲达被生擒。汉军自身伤亡仅百余人。确是一场酣畅淋漓的大胜。

高延霸回到太康县寺,意气风发,连许敬宗的阿谀都顾不上听了,就一叠声催促从吏铺纸磨墨,却是要亲给李善道写捷报奏疏。他识字不多,字迹歪歪扭扭,然正襟危坐,捉笔在手,写得极为认真:“大王钧鉴:小奴赖大王洪福,大破孟让贼众!烧其粮营,杀黑社、周君德等贼将,擒杨仲达,斩获数千,己方伤亡百数。唯孟让、秦琼被其逃脱,小奴无能,还望大王恕罪!”字里行间,看似谦虚,实则难掩先前一败之后,於今得以扬眉吐气的得意。

写完捷报,他又另修一书与高曦,言辞恳切:“沐阳老兄,俺此大破孟老狗,多赖老兄袭破谯县,又遣李破虏、独孤曷来助。捷报已呈大王,你我联手,必能再为大王立下大功!”随后传令,将昨晚斩获的三成,分给李破虏、独孤曷等将,以表对高曦的感谢。

……

两日后,捷报送达白马。

刚已得黄君汉、王君廓等的河阳捷报,李善道正与诸臣在郡府议事,复得此捷报,览毕,越发欢喜,便摸着颔下短髭,笑与诸人说道:“丑奴这厮,大破孟让,却还向老子请罪。这幅嘴脸,着实欠骂!”说着欠骂,当然不会真的骂他,就下令,命给高延霸下旨,嘉奖其功,并令他打扫完战场后,不要急於进围宛丘,先在太康休整部曲,等候指令。

屈突通、薛世雄、李靖、李善仁、侯友怀等皆在堂中,纷纷上前道贺:“恭喜大王!河阳、太康两战皆胜,李密已是强弩之末!”帐中一片欢欣。

李善仁趁热打铁,再度提出了在获河阳捷报后,他就提出的建议,进言说道:“阿弟,河阳大胜,太康又捷,魏军必为之震恐!俺以为,我军士气正盛,当下或已到大举反击之时?”

上次李善仁提出此议时,李善道就没同意,这次仍是未有接受,原因也还是上次说的缘故,他摇了摇头,说道:“两战虽胜,然李密屯於管城之主力步骑,犹有数万之众,皆是能战之兵。阿兄,此时言全面反攻,尚嫌过早。”

李善仁便又说道:“阿弟,纵然管城不易急图,然太康既胜,孟让即便逃回宛丘后,收拢残兵,其部也定是士气低落,难以为继。则雍丘之围,是否可以解了?”

李善道沉吟片刻,看向屈突通、薛世雄、李靖等,问道:“公等之意如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二十三章药师策献以雍饵(第2/2页)

屈突通思忖了下,回答说道:“大王,臣以为,大王所言甚是,於今我军东、西两翼大胜,虽已占尽优势,与魏军对峙的形势,已然逆转,但李密主力犹存,故愈是如此,当下愈更应沉住气,以等待最佳战机。至於雍丘,臣愚以为,解围有利有弊。”

李善仁问道:“屈突公,弊在何处?”

屈突通分析说道:“若是解围,我军就可全线紧逼白马,此解围之利也;然雍丘地形不利我军,若遣大军前往解围,亦可能陷入与李密之僵持,又或不慎,乃至败绩,此解围之弊也。”

李善仁细思之下,觉其言有理,就不再多说。

李靖稍待片刻,见薛世雄没有发表意见的意思,因即接口,补充屈突通的意见,说道:“大王,若解围雍丘,臣以为,屈突公所言之外,还有一个不利。”

李善道顿时打起精神,虚心问道:“药师,什么不利?”

“大王,太康、河阳两翼,李密已接连受挫,若雍丘之围,再我军解之,李密便外围尽失,只存荥阳可以据守。届时,他或感绝望,恐便会生退守兴洛仓之念。而又一旦被其主力缩回兴洛,据险而守,局面就复杂了,不易於我军将其一战尽歼,迁延日久,也许反生变数。

“既然如此,臣愚见,何不如暂留雍丘之围不解?一则给李密个盼头,使他犹豫是否撤兵;二则陈大将军、杨善会守城得力,刘兰成援军已至汴水北岸,王伯当虽督军攻城甚急,雍丘尚无事先无虞,正可借此坚城,继续消耗李密的兵力、士气。”

李靖之见,较之屈突通所见更为深远。

李善道闻言,抚掌笑道:“药师之见,正与我同!”

某种程度来说,用后世的话讲,这其实就是战略定力。局部战场获胜的情况下,仍然保持冷静的判断,不冒进不妄动,耐心以待更好的战机,方是当下之上策。

李靖的建议,诸人皆服,又见李善道已经做出决定,诸人就此就暂不多议了。

侯友怀这时起身,叉手行礼,提出了个新的建议,说道:“大王,李密连败,军心惶惑。若不解围有利,雍丘固可先不解围,然却可否借此两胜之威,加大谣言散播,以更动摇其军心?”

李善道问道:“卿有何计?”

“大王,此前所散播的谣言,多言王世充将回师洛阳,攻兴洛仓。臣愚见,现下是否可加上一条,称因魏军连遭惨败,单雄信、徐世绩等大将已心生异志,暗通我方?”

帐内登时安静下来。

单雄信倒也罢了,徐世绩众人谁不知晓,是李善道的小舅子?此计颇为敏感。而侯友怀,当然也并非不知徐世绩是李善道的小舅子,仍然提出这个建议,委实是出於忠心。

诸人视线皆聚焦李善道身上。

李善道笑道:“卿之此策,欲陷我於不义乎?昔年我上瓦岗,多赖懋功之情义。今岂可反以离间之计害之?李密本性猜忌,若此谣传开,必致懋功於险地!虽或有助於我,我不为也!”

话语斩钉截铁,尽显重情重义之风。

然而随即,他话锋一转,又说道:“不过散布单雄信等将有异心之谣言,倒可一试。”

昔日在瓦岗,与单雄信的关系也不错。可随着后来单雄信向李密跪地求饶,忠节尽失,又黄君汉数去信与他,劝降招揽,他皆不应。李善道对单雄信,却已是没甚不好利用他的顾忌了。

略作思忖,他即下令,说道:“传令旨,授邴元真故县公,常何河内县公,李士才长平县公。”

要论战果,河阳这一战的战果,比太康这一战更大,因为夹击、追击的汉军步骑,比高延霸带出去追击的骑兵多,并且还有黄河为阻,故而常何、李士才皆被擒获;邴元真失陷於乱军之中,主动表明了身份。他们三个和河阳此战擒获到的魏军校尉以上的军吏,现都被关押在河阳。李善道尚未对他们进行处置。这个时候,下达这样的令旨,不言而喻,自是为配合“单雄信等已有降意”之谣言,亦向魏军将士示以怀柔,表明李善道宽仁,只要归顺,不吝封赏。

邴元真投奔瓦岗前,在故县任过小吏;常何家虽在浚仪,然其祖上本是河内人;李士才是长平人。这则是为何授他三人这三个爵位的缘故。

令旨当日颁布,大张旗鼓,消息很快传至管城李密处。

……

李士才、常何、邴元真连李善道的面都还没见着,他三人实际上还没投降。

但李密等人对此自是不知。

消息到时,河阳、太康惨败的军报,李密已经接到,在与郑颋、祖君彦、裴仁基等就此计议。

闻知此讯,郑颋、祖君彦等皆是恼怒。

尤其祖君彦,他年纪不小了,可却是一个士为知己者死的刚烈之士,当场拍案而起,斥骂三人,怒道:“李士才、常何、邴元真深受明公厚恩,安敢如此不忠不义,真小人也!”

正众人激愤之时,一人起身,恭敬行礼,说道:“敢请明公、诸公且息怒。明公,臣之愚见,邴元真系瓦岗故人,或有可能叛降,然李士才、常何二位将军,皆忠义之士,岂会轻附李善道?此中必有蹊跷,恐是李善道奸计,意在乱我军心,二人实则未降也未可知。”

诸人看之,说话之人是张亮。

却前日河阳兵败的消息传到管城后,郑颋想起了张亮曾经反对李密派李士才、常何、邴元真偷渡奇袭河阳北城,就将此事告诉了李密。要说这李密,确有人主之姿,闻得后,虽有脸面有失之感,但还是立即就将张亮擢迁,让他也参与军机。由是,有了张亮的今日参会。

李密此际,心里其实正在打鼓,惊疑不定。

邴元真投降,他相信,但李士才、常何,到底是不是真的投降了李善道,他期望不是,可他也不敢确定。听了张亮此言,算是有了台阶,他便忙应声说道:“参军所言甚是。李士才、常何,我素知之,忠贞士也,纵然兵败被擒,也断不会负我。此必李善道动摇我军心之计!”唤帐下吏进来,下令说道,“传我令旨,遍告三军,使三军将士尽知此事,勿为李善道所欺。”

言毕,他踌躇起身,负手於堂中踱步,眉宇间深锁着忧虑。

众人视线随之移动,察觉出他的心神不宁,都不敢言语。

张亮心中一动,已然猜出李密当前真正所思所虑为何。

到管城以后,先欲行声东击西之计,遣秦琼往助孟让,以歼高延霸;继又欲行偷渡奇袭之策,以取河阳。结果没有料到,两计皆未得成,反是短短的时日内,接连惨败,谣言四起,军心动摇。这太康、河阳两场败仗之后,下一步,究竟该何去何从?是继续与李善道对峙管城、白马,还是早谋退路?李密看似镇定的步伐下,隐藏的是深深的焦虑与难以决断的彷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