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重生后我只做正确选择 > 第498章 又僵住了

重生后我只做正确选择 第498章 又僵住了

簡繁轉換
作者:躺平摆烂二选一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8-10 15:17:22 来源:源1

第498章又僵住了(第1/2页)

“渡河项目在马来西亚的成功,证明了我们核心技术的韧性和交付能力。”徐平率先打破了沉默。

他的声音一如既往的沉稳,带着一种叫做逻辑闭环的力量。

“但这恰恰说明,在当下这个生死存亡的关头,资源必须绝对聚焦。

海思的芯片突围是命脉,是‘渡河’项目能持续挺进的根基。

贸然分散资源,跳入整车制造这个深不见底的红海,风险敞口过大,一旦制裁提前落下,我们连回旋的余地都没有。”

他调出几份报告摘要投屏:

“博世模式,依托我们在ICT领域的绝对优势,专注于智能驾驶解决方案、智能座舱系统、车规级芯片、车联网模组这些核心增量部件。

这才是风险可控、利润来源清晰、最符合华兴基因的稳健之路。”

他又把博世的数据投屏出来,顿了顿继续说道,“看看博世的利润率,看看它不可撼动的行业地位!做规则的制定者,而非台前的角斗士!”

徐平的话音刚落,另一个声音立马响起:

“徐总,郑总,各位同仁!

国兴的教训就在眼前,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

智能手机市场增长放缓,制裁若来,终端首当其冲。

我们必须立刻开辟新战场,Allin智能电动车整车。”

姚尘风语速快而有力,手指重重敲在桌面上。

“这是未来三十年的超级赛道,市场规模是万亿级。

特斯拉的崛起就是明证!

华兴在AI、芯片、通信、智能座舱上的深厚积累,完全有能力支撑我们打造世界级品牌!”

“只有掌握整车,才能定义用户体验,掌握数据闭环,吃到最大块的蛋糕。

这是支撑我们突破封锁、度过寒冬的千亿级引擎。

风险再大,也必须搏!

三年,我只要三年时间和资源投入!”

姚尘风的气势如同出鞘的利剑,锋芒毕露。

坐在他斜对面的徐平,推了推金丝眼镜,镜片后的目光冷静如冰渊。

当郑非眼光扫过来时,姚尘风也调出了华兴终端BG的密研发的成果,“我们的车载通信模组自研率早已突破临界点,整车制造可以找代工!”

“目前智能座舱系统和MDC计算平台原型要差一些,但其核心价值在于‘大脑’和‘神经’!

三年!只要三年投入,我有信心再造一个千亿级的终端BG!”

“三年?千亿?”徐平冷笑,毫不退让。

“姚总,乐视的尸骨未寒,整车是资本绞肉机!

华兴有多少血可以流?

人才结构是硬伤!

全球顶尖的汽车工程师都在传统大厂,挖角成本高到离谱,还会树敌无数!

客户关系呢?

奔驰、宝马刚和我们签了车载系统合作协议,转眼我们就下场造车和他们竞争?

胡总负责的全球运营商市场这块压舱石还要不要了?”

“退一万步说,进入新的领域,做整车失败,伤了‘华兴’这个品牌,这种失败的风险我们承担不起。”

徐平的反击,逻辑严密,直指核心风险,充满了对华兴自身基因和现实处境的深刻洞察,如同一块巨大的寒冰,试图扑灭姚尘风点燃的火焰。

胡向东立刻接口,语气沉重:

“徐总说到关键。信任一旦破裂,重建的代价难以想象。

供应商模式,才能广结善缘,风险最小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498章又僵住了(第2/2页)

支持“造车”的姚尘风、左梦安、冯庭波、郑青山与坚持“供应商”的徐平、廖建忠、胡向东、丁思云再次壁垒分明。

争论的焦点更加深入,从现金流压力测试到人才缺口模型,从客户关系冲击模拟到不同路径下应对制裁的韧性对比。

数据、图表、案例在屏幕上飞速切换,声浪在巨大的环形会议室里碰撞,空气仿佛被点燃。

新加入的五位总裁也未能超然:

“我理解姚总的雄心,”云BU总裁辛玉良声音温和,却带着云计算的宏大视角,“但华兴云的全球部署、OCeanCOnneCt车联网平台的承载力,目前更适配于为广泛的主机厂提供底层支持,而非绑定单一品牌。集中发力平台,边际效应更大。”

2012实验室总裁汪剑锋推了推眼镜,镜片后的目光冷静:

“冯总说得对,海思需要整车这个终极试验场验证芯片极限。

但资源是硬约束。

我支持技术先行,深度参与,但整车制造?步子太大。”

很明显他更关注基础技术的突破。

ICTBG总裁罗朝斌则显得更为务实:

“企业BG的客户很多也是潜在的车企合作伙伴。

我们下场造车,角色冲突难以避免。

徐总的供应商路线,更利于我们现有的生态布局。”

他考虑的是现有业务的稳定。

存储事业线总裁林有为,陈默的老领导,眉头紧锁,带着制造业的审慎:

“整车制造的供应链复杂度,远超通信设备。

冲压、焊装、涂装、总装......

每一个环节都是重资产、长周期。

华兴在精密制造上有积累,但隔行如隔山。

仓促进入,品控风险巨大。”

他则是对制造端的担忧溢于言表。

无线事业线总裁陈立仁则相对中立,但倾向明显:

“无线通信技术在V2X(车对外界的信息交换)上是核心赋能者。

无论是做供应商还是整车厂,都需要强大的无线底座。

我个人认为,专注于为整个行业提供最先进的连接解决方案,更符合无线事业线的定位和华兴的整体技术优势。”

他更愿意守住无线的基本盘。

僵住了,开董事会的时候就僵住过一次,特邀六位总裁参加的战略决策会议,但好像又给僵住了。

争论如同沸腾的岩浆,在巨大的U型桌上来回喷溅。

每个人都基于详实的数据和深刻的洞察据理力争。

支持整车的描绘着万亿市场的蓝图和生态掌控的愿景;

坚持供应商的则反复强调风险可控、聚焦核心、维系客户关系的生存之道。

声浪越来越高,有人眉头紧锁,有人据理力争,有人连连摇头。

郑非如同风暴眼中唯一静止的存在,目光深邃地注视着这场关乎华兴未来命运的激烈辩论。

他此刻也是眉头紧锁,显示出内心的权衡正进行到最激烈的时刻。

随着争论持续,他个人的倾向似乎越来越偏向徐平所代表的稳健派。

风险,在国兴血淋淋的教训面前,被无限放大。

就在争论陷入僵持,郑非身体微微前倾,似乎准备开口拍板,倾向于徐平的供应商路线时,他的目光无意间扫过U型桌右侧靠后的一个位置。

那里,陈默安静地坐着,仿佛置身于这场风暴之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