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年代:我在大山脚下修了个假仙 > 第三百一十八章 许承安的套路和推销小技巧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第三百一十八章许承安的套路和推销小技巧(第1/2页)

周凤娇看得一愣一愣的,对身旁的周建国道:“大伯,这样也行吗?”

“为啥不行?”周建国微笑着,对许承安的做法相当满意:“非常人用非常手段,这么多竞争对手,你不主动做点什么,哪能吸引别人的关注,酒香也怕巷子深啊!凤娇,你得学着点,许厂长这招那叫一个高,你瞧这效果不立竿见影嘛?”

周凤娇瞧了瞧周围其他展台,人都稀稀拉拉的,而沧城展台这边一窝蜂挤着。

人都是有看热闹心理的,某个展台被围观了,其他人也会跑过去瞧瞧什么情况,形成良性循环。

周凤娇汗颜:“许承安这也太会玩了,我都没想到他能把二人转搬到农展会上!”

顺口溜一停,便有些感兴趣的市民出声了。

一位老大爷问道:“你们这黑木耳吹得那么响亮,到底有没有那么好啊?”

“大爷,我一看您就是行家,这眼光绝对差不了!”许承安先是拍了老大爷一记马屁。

千穿万穿,马屁不穿嘛。

服务很重要。

在计划经济时代,很多人去供销社买东西得看社员脸色,去国营饭店吃饭得看服务员眼色,去市场买猪肉都得看猪肉佬眼色……

碰到个把顾客当上帝的卖家,消费者心里还是挺爽的。

“这黑木耳行不行咱不自吹,我拿出来给您看一看,闻一闻,您就知道了!”

许承安说话间从一级品里拿出一把干耳,递给了老大爷:“大爷您看,我们这黑木耳正面呈乌黑色,背面是灰白色,颜色均匀自然且有光泽,这是优质东北黑木耳的颜色特征!”

“然后您再看这形状与厚度,我们家的木耳耳片完整,卷曲自然,肉质厚实!”

“还有,您闻闻我们这木耳,是不是有股淡淡的鲜味清香,和野生木耳的味道差不多,只有生长在山林的段木木耳,吸收天地灵气,才有这样的味道!”

“……”

许承安科普了如何分辨优质黑木耳之后,这才道:“老大爷,这次换您来评评理,看看我们家的木耳好不好?”

老大爷微微颔首。

别人说了一大堆道理,自己可不能硬说人家的木耳不好,要说不好至少也得拿出点理由,否则围观群众都不会相信,只会觉得自己无理取闹。

更何况老大爷和沧城代表团无仇无怨的,为什么要贬低人,人家态度那么好,刚才还夸自己有眼光呢。

于是他拿起一块干耳装模作样地看了下:“这木耳确实不错!”

其实老大爷也不是很懂,但是这会得硬装,显得自己很识货的样子。

这时又一位大妈说道:“小伙子,你们这木耳瞧着确实还不错,就是价钱太贵了点!”

许承安不慌不忙:“大娘,黑木耳的价格是当地物价局根据品级定的,我们一级品就这个价,没办法!但是我们不怕货比三家,我们的一级品,绝对是最好的!”

“还有,大娘,你瞧下这个!”

说到这里,许承安用力捏了下某块干耳,只听得“咔嚓”声响,那干耳便碎掉了。

“大娘,你瞧我们这木耳晒得多干,所以捏着易碎,声音也很清脆!”

“我不吹牛,我们的一两干耳能泡发出足足一斤的木耳,泡发率是十倍,而劣质干耳的话一两才能泡发个三四两,泡二两都未必有我们的一两多!”

“因为晒得干,所以上称轻得很,一斤就很多了,你要是拿来炖鸡炒肉,每次放个三四钱就够,能吃上几十回,而且谁都不会天天吃木耳对吧,一斤可能就能吃大半年了,十几块钱吃个大半年!”

“而且,它的营养价值可比青菜啥的高多了,吃着对身体好,能预防多种疾病,比如冠心病,血脂或胆固醇过高,这些都是老年人朋友容易得的,健康不比啥都重要!”

“还有,很多孩子都容易生病,多吃黑木耳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提高抵抗力,黑木耳里丰富的铁元素还能预防贫血,你看它功能那么多,这价格很合理对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三百一十八章许承安的套路和推销小技巧(第2/2页)

黑木耳是贵价农副产品,推销还是需要点技巧的,得抓住消费者痛点,让他们心甘情愿把钱从兜里掏出来。

许承安就很聪明,大娘嫌贵的话,他就从干木耳耐吃还有中老年人以及孩子的健康角度出发,这些都是老人家最在乎的东西。

大娘也被说服了:“好像是这么个理,我上次买了半斤,吃了几个月才吃完,就是不知道这黑木耳还有这么多作用。行,那给我整一斤,要最好的,我和我孙子都多吃点!”

这个农展会可只是展览那么简单,确切地说是展销会,既展览又销售,消费者们是否买账比啥都有说服力。

“好嘞!”

许承安反手就拿出几袋包装好的黑木耳:“大娘,这些都是六月份出的品质最好的当季春耳,都是一斤装,您随便挑一包,都是绝对足称的!”

说话间他把展台的称调到一斤的位置,把其中一包黑木耳放上去,那称瞬间就抬了起来。

这又是一个推销小套路。

物价局那边虽然把价格管控得很严,禁止买卖双方自由议价,也不能搞什么买几送一的噱头,农展会也不行,但是稍为压称点肯定是不违规的。

这干木耳本来就带包装,会更重一些,许承安让员工包装这批参展的又特地多加了两钱左右,所以放上去压称就更快,给人的感觉份量就很足的样子。

连续放了几包黑木耳,全都是这个情况。

大娘是经常去市场买菜的,对此表示很满意,随便挑了一包便付了钱。

“谢谢大娘!”许承安让施秋晴帮忙找钱的同时,指着包装袋道:“你要是觉得好吃的话,以后可以认准我们的牌子。我们的黑木耳来自沧城阳平镇,镇上的黑木耳种植基地是沧城钦定的,位于大兴安岭林区,天然段木种植,品质绝对有保证!”

这黑木耳的包装相比后世非常简单,上面全都是文字说明,印着产品名称、净重、厂家、地址和电话等字样,此外净重旁还有两行字:“缺斤少两,保退保换!”

没有图片,就连所有文字都是相同的颜色,八零年代中期的塑料包装就是这样,能弄到就不错了,不能要求太高。

许承安厂子主打的就是这种包装好的黑木耳,有半斤和一斤两种。

他的目光看得很长远,一开始建加工厂就打算做品牌。

比起散装投放市场,自然是带包装和牌子更容易打响名声啊,不然别人顾客买的是散装的,就算觉得这黑木耳好吃,又怎么知道是谁家的。

“行,那我试过再说,好吃回头再买!”

“好的,大娘,您慢走!”

许承安费了不少唇舌,总算开市了。

不过万事开头难,开了个好头,后面就好办了。

那老大爷也整了一包,他也是老年人。

省会人果然豪横,在场不少的老年消费者纷纷出手,很快就当场卖出了好几包,有一斤的也有半斤的。

施秋玲不由得咋舌,偷偷对身旁的施秋晴道:“大姐,咋省会的大爷大娘都这么有钱啊,干耳在这边卖那么贵,一级品每斤都二十了,他们眉头都不带皱一下的!我们沧城那边同是一级品才卖十五每斤!”

“嘘,别乱说话!”

施秋晴给她做了个噤声的手势:“价格不同我们别讨论,千万可不能让人家听到了!”

顿了一下,她才继续小声道:“省会能一样吗,这里的人有钱,出门个个都骑自行车!”

施秋玲点了点头:你二姐夫还说过,省会很多人家里都有电视冰箱呢!”

说到这里,小妮子又兴奋地道:“我们的黑木耳卖到省会准能挣很多钱,二姐夫真有法子,还让那么多人都跑来咱们展台了,不知道这次农展会能卖出多少!”

“农展会卖出多少是次要的,关键是通过这次机会让我们的木耳顺利打响进军省会市场的第一炮!”

当厂长助理久了,大媳妇思考问题也有了点格局,不像小妮子目光那么短浅,就想着农展会多卖点干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